《邗江勝覽圖》

這是一幅描繪寫實景色的作品,屬袁耀早期作品。在清代中期,揚州作為江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商業重鎮,其繁華發達稱冠一時,同時也是當時的文化藝術中心之一。畫家採用俯視的角度,將古揚州城北郊的景物盡收眼底。畫面中揚州城為群山河流環繞,近景、中景、遠景層層展現,氣勢宏大。袁耀素以描繪富麗堂皇的宮室樓閣著稱,在這幅紀實作品中,卻表現出了一種樸素的風貌。但用筆技巧絕無鬆懈,每一處細節都刻畫入微,房屋、樹木、舟船、橋樑、人物、車馬等具體逼真,情趣生動。 

● 春台明月話揚州——《邗江勝覽圖》

唐代時,揚州是“富甲天下”的中國東南第一大都會。北宋的揚州是與都城開封媲美的經濟、文化中心,而揚州城達到空前繁榮,得益於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的幾次“巡幸”。那時的揚州是商家遍地、人云密集的世界大都市,文化也盛極,出現了名震畫壇的“揚州八怪”,悠久的揚州戲曲也空前興盛。

長捲風俗畫《南巡盛典圖》《乾隆南巡圖》記錄了兩位皇帝浩浩蕩蕩的南巡盛況,其中都有揚州城的熱鬧。著名的揚州畫家袁耀所繪《邗江勝覽圖》畫卷,則讓徒坐家中的人得以臥遊這個風景優美的江南古城

陽春三月的清晨,在富春茶社品過香茗踱出門來。薄霧微冷,瘦西湖長湖如繩,串接著兩岸的花紅柳綠,樓台水榭。“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乘寬大的木板船,眼前的景物便漸入畫境,叫人如痴如醉。

長堤旁一株楊柳一棵桃,滿眼春色。楊柳是揚州的市樹,據說隋朝開挖運河之初,翰林學士虞世基建議岸邊植柳。隋煬帝大加讚賞,親手種下柳樹一株,賜姓楊,柳樹從此改叫楊柳。

寬廣的湖面上,五亭橋好像一條美麗而別致的腰帶,襯托在楊柳的如煙綠色中。橋上建有5座亭子,造型典雅秀麗,是清代揚州兩淮鹽運使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僱請能工巧匠設計建造的。五亭橋有15個橋洞,據說每到十五月圓之夜,每洞各銜一月,15個圓月倒懸水中,爭相輝映,泛舟穿插洞間,別具情趣。

自五亭橋西去不遠,清越的古箏聲聲傳來,悠揚入耳。慢慢地,林蔭簇擁之下的二十四橋漸入眼帘。優美的橋身,如同一位美人伸展著旖旎的腰肢。據說橋長24米,寬2.4米,圍以24根玉石欄桿,拾級上下都是24級台階,所以名曰“二十四橋”。“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唐代大詩人杜牧這詩不知撥動了多少騷人墨客的心弦。這橋邊的路千百年來,不知承受了多少吟詠的腳步;那橋上的天空和明月,不知積累了多少浪漫的遐想。而最令人痴迷的,還是袁耀畫中“春台明月”的風景:那皓月當空下,流光的湖面和水裡模糊的月影,還有燈火闌珊處的悅耳琴聲……

沿瘦西湖西去,就到了古有“揚州第一名勝”之稱的大明寺。大明寺初建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唐朝東渡日本傳播佛法的鑒真大師就是大明寺的高僧。如今的大明寺,多為清代建築。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時,不斷增建這裡的寺廟,使之規模日趨恢宏,遂成為揚州八大名剎之首。宏偉的大雄寶殿內香火鼎盛,有當地的百姓,有外地的遊人,也有海外的遊客,懷著對佛法或明晰或懵懂的虔誠,都是為祈求一份吉祥。

李斗《揚州畫舫錄》中言道:“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迭石勝。”其中迭石最具特色的當屬個園。個園在東關街,曾經是清代兩淮鹽總黃應泰的私宅。園名極富個性,乃取自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之意。“四時之景”是個園最具創意之處:園門首修篁掩映,石筍參差,是春山;過春山、宜雨軒後,是太湖石堆疊而成的跌宕多姿的夏山;秋山拔地而起,氣魄昂然,有咫尺千里之勢;冬景用白礬石冰裂紋鋪地,臘梅、南天竺點綴其間。暢遊個??其間感受妙不可言!

古運河北岸徐凝門街中段,是著名的晚清名園——何園。“何”字來源於園主人的姓氏。何園內上有高低迴環的串樓,下有逶迤曲折的迴廊,漫步其間,景物推移,一路變換,一會兒俯視池水游魚,一會兒仰望樓閣棧道,一會兒又置身湖石假山……在何園之南,還有個片石山房。相傳片石山房的假山石出自“揚州八怪”石濤和尚之手,現在可算是石濤疊石的“人間孤本”了。片石山房獨峰聳翠,秀映清池,疊山之妙,當得起“奇峭”二字。假山前的楠木廳,據說在揚州園林中,也是資格最老的建築了。

“春風十里揚州路”。揚州是一座清麗嬌媚,被詩、畫淹沒的城市,它的景色,它的氛圍,它的古老和它的青春,毫不掩飾地展現給你,如一壺醴酒,既香甜可口,又意味悠長。

·古畫風景相關條目·

·《姑蘇繁華圖》 ·《清明上河圖》
·《邗江勝覽圖》 ·《廬山》
·《黃山》
·《驪山避暑圖》 ·《登岱圖》
·《長白山圖卷》 ·《鵲華秋色圖》
·《武當霽雪圖》 ·《天山積雪圖》
·長江與《長江萬里圖》 ·《漁莊秋霽圖》
·《惠山茶會圖》 ·《富春山居圖》
·《錢塘觀潮圖》

總條目:中國藝術地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