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荒傳說》

《邊荒傳說》

《邊荒傳說》是香港作家黃易創作的一套歷史武俠的作品,共四十五卷。

基本信息

故事背景

五胡亂華之際,在淮水和泗水之間,有一大片縱橫數百里,布滿廢墟的無人地帶,南方漢人稱之為“邊荒”,北方胡人視之為“甌脫”,而位於此區核心處的邊荒集,卻是當世最興旺也是最危險的地方。她既不屬於任何政權,更是無法無天,是為有本領和運氣的人而設的。

本書以符堅攻晉的淝水之戰為前提,對當時的門閥時勢五胡晉朝都有詳細的描述,邊荒是南北的緩衝地帶亦是故事的重心,主角燕飛劉裕拓跋矽置身於這混亂的時代開始他們人生的舞台。

作品欣賞

淝水之戰
第一卷~第四卷
苻堅統一北方,舉兵南下,奪得邊荒集,南方皇朝派謝玄出戰。謝玄先棄走壽陽,又消滅洛澗梁成伏兵,而桓沖在另一邊牽制著苻堅大軍,逼使苻堅只能決戰淝水。
玄事前派劉裕到邊荒集策反朱序,而慕容垂則派拓拔珪到南方以玉璽通知謝玄有心叛變苻堅。雙方在邊荒集碰頭。
淝水之戰前,謝玄先派劉裕扮作擾敵,把泥石包堆在河上,堆高河床。淝水之戰時,則要求苻堅要求大軍後退以便交戰。他在後退時則以重騎突襲苻堅,同時朱序則大喊「苻堅敗了」,使苻堅要求大軍軍陣渙散,潰不成軍。
淝水之戰後,姚萇和慕容垂先後背叛苻堅。慕容垂更突襲謝玄,二人交戰。
第一次邊荒集之戰
第五卷~第十二卷
淝水之戰後,邊荒集成為各方必爭之地,各方勢力均派重將到邊荒集以幫會形式開拓勢力,孫恩、任遙、聶天還和慕容垂更結盟派軍攻打邊荒集。後任遙被孫恩所殺。
慕容垂大軍希望越過巫女丘原直達邊荒集,因高彥事先發現讓其橫越巫女河的大批木筏,而遭到尹清雅的毒手。另一方面孫恩大軍穿過大別山,偷進邊荒,然後分作多路進軍。在內奸胡叫天相助下,聶天還部隊更在穎水擊潰江海流水軍,江海流身亡。大軍封鎖邊荒集,荒民再無法離開。
慕容垂的盟友赫連勃勃在戰爭前先偽裝花妖作惡,又指飛馬會是慕容垂的走狗,令邊荒集人心惶惶,無心作戰,幸內奸卓狂生因任遙之死而決意保衛邊荒集,透露一切所知,內奸姬別和紅子春亦重新支持邊荒集,曾和赫連勃勃結盟的屠奉三亦不再信任赫連勃勃,使赫連勃勃功虧一簣。
赫連勃勃企圖在慕容垂來到前先攻陷邊荒集,扮作從北面進攻,實則以西面騎兵分西北、西、西南三線進攻,以配合小建康衝出來突襲古鐘場的匈奴軍和北面進攻的戰士。攻向古鐘場的匈奴軍被呼雷方軍打回小建康,西線北端第一輪的攻勢被拓拔儀摧毀,呼雷方和顏闖軍在攻陷小建康後,趕向北門以圖圍魏救趙,姬別和紅子春戰士則支援西面陰奇軍,慕容戰、程蒼古和費正昌戰士則趕往南門摧毀西面南線攻來的軍隊。而本來希望在北方夾擊赫連勃勃的江文清則遇黃河軍水師,遂唯有攻擊黃河軍水師。屠奉三從內奸博驚雷口中得悉郝長亨,伏擊郝長亨軍,使其無法配合赫連勃勃攻打邊荒集。後來紀千千在古鐘場說服夜窩族,夜窩族配合邊荒各大勢力抵攻赫連勃勃軍隊,西面開放城門以街戰大挫西線軍隊,結果以赫連勃勃大敗告終。
赫連勃勃軍失敗後,邊荒各大勢力隨即準備防禦慕容垂、孫恩和聶天還聯軍,希望江文清能夠伏擊黃河軍水師成功,延誤北面慕容垂的行軍速度,讓他們能夠專心擊破南面孫恩和聶天還聯軍。而事實上聶天還殺江海流目的已達,決定退走邊荒集之戰,返回南方專心拓展水路業務。
慕容垂明白水路的危險,帶同重將宗政良改由陸路行軍,而江文清等硬攻黃河幫船只,爭奪水道,大敗而回,直破天身亡。紀千千在鐘樓集體掩燈,希望令徐道覆警惕,不會強攻邊荒集,又讓燕飛帶運糧隊到屠奉三、慕容戰的小谷中,讓徐道覆曉得小谷可成為荒人戰敗後的集合處,引徐道覆來攻小谷,以圖與屠奉三、慕容戰裡應外合。徐道覆看穿這戰略,決定派軍在邊荒集和小谷間設定木寨,截斷邊荒集的後路和兩地的聯繫。慕容戰起兵把建築木寨的木材燒掉,延誤敵方建木寨的時間。燕飛單挑孫恩,以免孫恩會暗殺其它邊荒重將,但因功力不及而慘敗重傷。
慕容垂在擊敗大江幫水師後,命令鐵士心拆去木筏,並加建欄河大木柵,以穎水淹灌邊荒集。這策略被邊荒集多人察覺,並決定加建防水線。江文清和陰奇明知事不可能,仍堅持不斷嘗試搶占穎水上游的控制權,以免水灌兵荒,失敗。
邊荒集聯軍與慕容垂和孫恩的圍集軍激戰三天三夜後,敵人仍然沒法攻入夜窩子,不過小谷在第二日失守,屠奉三、慕容戰逃往邊荒集與眾人共同進退。慕容垂放水灌邊荒集,破去穎水西岸的陣地,接著又抽乾河水,慕容垂以一萬步軍渡過乾涸的穎河,孫恩亦出現多番重創邊荒集聯軍重將,邊荒集正式失守,顏闖、夏侯亭死亡。
約有四千荒人騎著受到驚嚇而亂奔的數以萬計火牛衝出重圍而逃去,紀千千等人則堅守夜窩子,使敵人無法追擊逃走的荒人。剩下沒有逃走或沒法逃走的六千多個荒人在紀千千刻意留下和與孫恩等據理力爭下,亦留下性命,被迫留在邊荒集為孫恩聯軍建城。
第一次反攻邊荒集
第十二卷~第十四卷
慕容垂強擄紀千千主僕北歸,以圖引出逃出邊荒集的各路戰士,一併擊破,卻因燕飛能與紀千千心靈相通,遂無法得逞。最後邊荒聯軍亦無法把紀千千主僕一併救出。
桓玄與聶天還結盟,大舉進攻邊荒集。桓玄派出重將楊全期出戰,而聶天還則突破建康軍封鎖線親自督戰。荒人聯軍多番作出騷擾性的進攻,實則是以圖掩飾其在邊荒集的活動。集外荒人從穎水秘道把武器運送至集內荒人處,又嘗試製作鎖匙解開集內荒人的腳鐐。
邊荒眾人潛入邊荒集中,鐵士心、宗政良察覺其行動,把龐義帶到古鐘樓頂部準備虐待他以逼眾人出來加以格殺,燕飛躲在鐘樓暗格中,把鐵士心暗殺,又殺上鐘樓頂部救回龐義,同時聯絡北面拓拔儀、姬別軍,兵逼穎水,把大量木筏推至河道,把一眾小建康的敵人引至河邊,其後小建康的邊荒奴隸在慕容戰帶領下加以反擊,之後拓拔儀軍亦渡河夾擊,把黃河幫破浪戰船占領。大軍把宗政良軍趕離邊荒集。同時,徐道覆軍見事不可為,亦退出邊荒集,之後亦順途突襲聶天還,可儲糧用的木寨燒掉。
另一方面,劉裕與江文清利用穎水隱蔽的支流,率領水軍截斷荊湖軍的糧道,又大破胡叫天封鎖穎口的船隊。趁天師軍突擊聶天還後,與邊荒集派出的破浪戰船前後夾擊聶天還,聶天還大敗而回。
同時屠奉三亦親自勸退楊全期軍。
北方形勢
慕容垂在關中混戰的情況下,大舉繞過邊荒集攻擊關東地區以至洛陽。苻堅被殺,關中大亂,慕容垂等待關中地區更趨混亂才起兵關中以至長安。拓拔珪承機擊退慕容詳,攻占平城、雁門。燕飛等離開平城後,隨即便被彌勒教追殺,了解到竺法慶勾結慕容垂準備南下。竺法慶突襲大乙教總壇,江凌虛身亡,大乙教瓦解。
南方形勢
謝玄死亡,司馬曜重用王恭和殷仲堪以牽制司馬道子,南方變成了建康軍、王恭京口軍、北府兵、桓玄荊州軍、殷仲堪江陵軍和楊全期襄陽軍六大勢力。殷仲堪和楊全期來往甚密,王恭希望通過殷仲堪與桓玄交好。北府兵劉牢之一系支持王恭,而北府兵何謙一系則支持司馬道子。桓玄手下侯亮生認為王恭無法對付司馬道子,決定等待兩虎相爭,待王恭失敗後才出來收殘局。劉裕與大乙教奉善合作,準備對付南下而來的竺法慶。司馬道子派彌勒教楚無暇入宮,取代逍遙教曼妙夫人,逼使任青媞殺掉司馬曜。
第二次邊荒集之戰
第十六卷~第十七卷
大乙教奉善被殺,掛在東方大門、大江幫控制範圍之中。劉裕等希望聯結邊荒集眾人團結反抗竺法慶,卻因這貌似是私怨而不是公敵,又因有一些攻擊劉裕和大江幫等的流言,令鐘樓議會取消,幸高彥和龐義及時回來,把北方形勢告訴眾人,才令眾人再次團結。
燕飛和劉裕碰到彌勒教,偷聽到慕容垂、姚萇、司馬道子和彌勒教已聯成一氣攻打邊荒集,亦知道了呼雷方是內奸。後來鐘樓議會說服呼雷方,又借著呼雷方向敵人提供假訊息,希望對方會對西門和北門進攻,後來燕飛感應到竺法慶在邊荒集中,知道敵方會從東門乘虛而入,了解到呼雷方卻仍出賣他們。
燕飛在邊荒集中偷聽竺法慶和尼惠暉對話,以為敵人姚興一萬兵會攻下碼頭區,二千建康軍南面攻打邊荒集,赫連勃勃二萬軍從北面陸路進攻。燕飛聯絡邊荒眾人率領聯軍消滅集內彌勒教伏兵。邊荒眾人認為彌勒教和建康軍不會通知姚萇敗況,使姚萇軍繼續進攻,而自己則冒險一搏,故眾人計畫讓呼雷方勸退姚萇,而江文清、劉裕、燕飛、屠奉三、拓拔儀將會從水路伏擊彌勒教退軍,慕容戰、紅子春、姬別從陸路伏擊建康軍退軍。他們錯估了形勢,事實上慕容垂二萬伏軍從穎水西岸進軍,配合從穎水對岸上游進攻的姚萇軍,而建康軍亦埋伏江文清等水軍,江文清等大敗。而南面進攻的建康軍更有一萬人而非二千軍,眾人終於明白邊燕飛偷聽到的情報是虛構的。邊荒集失守。
邊荒集失守後,眾人認為再沒有希望光復邊荒集,故各散東西,劉裕回到壽陽會見胡彬,拓拔儀回平城,宋悲風到建康。後來直至燕飛斬殺竺法慶,把他的頭在東門處,邊荒集眾人才重新召集荒人。
南方形勢
劉裕等來到建康,大批荒人已捕,劉裕等承著司馬曜死後,司馬道子急著幹掉曼妙夫人的心態,在司馬元顯率兵攻打保護著曼妙夫人兩湖幫時活捉了司馬元顯,同時曼妙夫人被彌勒教楚無暇所殺。燕飛聯絡上了司馬道子,達成種種協定,並想在換俘時攻擊想暗襲劉裕等的徐道覆,卻因劉裕等事先被兩湖幫郝長亨突襲,被徐道覆看破其陰謀而事敗。荒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巫女丘原的荒軍準備反攻邊荒集,另一路在穎水硬撼兩湖幫。燕飛和劉裕回廣陵,希望打動劉牢之幫忙打擊兩湖幫。劉裕等被彌勒教知道了他們攜帶著心佩,宋悲風帶著心佩逃離建康。
桓玄藉王國寶一事大舉聯結殷仲堪和王恭起兵建康。何謙本被司馬道子吩咐去攻打荒軍新娘河基地,後取消,被司馬道子以北府軍大統領職位為餌引到建康,另外司馬道子又勸說王國寶消滅何謙,後來以王國寶叛變為名殺王國寶,使桓玄出師無名,又因劉牢之背叛,王恭被劉牢之所殺及司馬道子下罪詔己,退兵。司馬道子又以司馬德宗為皇帝,控制朝政。
劉牢之投靠司馬道子,不但不幫忙打擊兩湖幫,更想把劉裕軍趕離新娘河基地,讓兩湖、荊州聯軍等可輕易突襲荒軍。司馬道子要劉牢之消滅王恭,王恭死亡。
司馬道子分化桓玄勢力,任桓玄為江州刺史,殷仲堪為廣州刺史,楊全期為雍州刺史。後來殷仲堪上書朝廷,成為荊州刺史。另外司馬道子又任命劉牢之為北府兵大統領,卻以謝琰為兗州刺史,以免劉牢之不受控制。
任青媞見司馬曜已死,劉裕的利用價值不大,便離棄了劉裕。
孔靖和南方佛門提供物資讓邊荒聯軍反攻邊荒集。
孫恩攻占了大島翁州,司馬曜死後再大舉起義,出兵會稽。
北方形勢
慕容沖身亡,慕容垂希望以引蛇出洞之計消滅慕容永勢力,更攜紀千千等出征。另一方面慕容垂又派慕容寶以大軍攻擊拓拔珪。拓拔瓢身亡,首級被送到拓拔珪處宣戰。
拓拔珪放棄平城和雁門,刺激慕容寶放棄穩打穩紮的戰略,直撲根據地盛樂。
第二次反攻邊荒集
第十七卷~第廿四卷
彌勒教因竺法慶之死而大亂,王國寶退兵,邊荒集由姚興和慕容麟掌控。
燕飛再次挑戰孫恩,最後演變成尼惠暉、燕飛和孫恩激戰,三佩合一產生大爆炸,尼惠暉死亡,孫恩重傷。
何無忌被劉裕說服,配合劉裕荒軍行動,使郝長亨和桓偉以為劉牢之已和劉裕合作對付他們,最後兩湖軍和荊州軍進退失據,被荒軍大敗,奪得大量糧資,並造就了「劉裕一箭沉隱龍,正是火石天降時」的傳說。荒軍後來把水軍基地轉移到當初第一次反攻邊荒集所用的鳳凰湖。劉裕打聽到姚興和郝長亨買賣戰馬、糧食的情報,偽裝成兩湖幫與姚興接頭,奪得大量戰馬糧食。屠奉三到荊州,策動侯亮生背叛,而劉裕亦到壽陽尋得胡彬相助。
赫連勃勃表面投靠姚萇,實際卻和乞伏國仁來往。後來知道姚興和慕容麟有意背叛自己,退兵邊荒。姚興等本計畫待荒軍進攻時,以主力迎戰,若見情況不利便退往邊荒集實行焦土政策,同時以奇兵突擊後防空虛的鳳凰湖。劉裕私希望以主力牽制主力,以高手集團把鐘樓奪下,並在大霧下消滅余軍。姚興被內奸告知劉裕的戰略,把防禦線擴大至集外,又在古鐘樓四周加建壁壘。
燕飛偷進邊荒集,奪得盜日瘋,更除去敵水火器西瓜皮炮的引信。慕容戰率領五千軍占領鎮荒崗,引得敵方試探性攻擊,同時陰奇亦布置水師於穎水東岸,繞住敵方伏兵的北面,而拓拔儀亦在穎水東岸設於奇兵,假裝逃走,引敵來攻,然後聯同陰奇而水陸兩邊消滅伏兵。在大雨及大霧的情況下,江文清率水師逆水大破穎水東岸的箭樓和攔河木柵,切斷穎水兩岸的聯繫,再占領東岸,從東岸狂攻西岸防線,順流而下,登岸攻擊小建康。慕容戰等集中攻擊南北兩邊碼頭區。燕飛率領高手團占領古鐘樓,並響鐘和吹奏姜軍撤退的號角聲,癱瘓守軍指揮,令其空有強大防守裝備而無用。在守軍指揮失靈,軍心惶惶之際,慕容戰乘勢攻進南門,長驅而入,拓拔儀部隊在水軍載著下強攻小建康。在四方八面的攻勢下,邊荒集終告失守,荒人重奪邊荒集。

南方形勢
第廿四卷~第廿八卷
孫恩軍攻占會稽。王凝之身亡,謝道蘊重傷。謝琰、劉牢之決定聯兵攻打天師軍。
劉裕回到廣陵,途中分別遇到任青媞和陳公公的襲擊,均無功而退。任青媞認定了劉裕是真命天子,願意幫助他。回到廣陵,劉牢之借刀殺人,要劉裕當鹽城太守,消滅海盜焦烈武,途中以下毒、假扮官船登船的方法攻擊劉裕,更預告通知焦烈武,讓他可中途襲擊劉裕,均被劉裕看破。劉裕遇上王珣之子王弘。
劉裕智擒焦烈武的左右手方玲,引誘焦烈武以大軍來攻城,失去來去如風的優勢,又在其登岸時以沙船陷阱大舉消滅其戰船和攻城武器。劉裕單挑殺焦烈武,再以大軍大破人心已散渙的海盜軍。
劉裕到焦烈武的巢穴墳州修練劍術,被建康水軍大舉進攻,退敵後以走路去建康,希望得謝琰任命反攻天師軍,途中被司馬道子派出的陳公公截擊,又遇上桓玄麾下的乾歸刺殺團,劉裕利用陳公公與乾歸之間的誤會突圍而逃,又巧施誤導之計,最後成功脫身。到建康後,謝琰要求劉裕暗殺劉牢之,劉裕拒絕,兩人決裂。劉裕找司馬道子談判,指出劉牢之的威脅,與司馬道子成功和解。後來劉牢之捉拿劉裕,亦得司馬道子幫助而無罪釋放。
得到侯亮生相助,屠奉三與楊全期會面,冀望可說服對方和殷仲堪可背叛桓玄,惜殷仲堪猶豫不決,遲遲不肯答應。侯亮生誤以為桓玄從任青媞口中得悉自己背叛一事,派出蒯恩去會屠奉三後自殺身亡。蒯恩到建康投靠劉裕。
司馬道子見劉牢之沒有把與任青媞見面的情況說出來,戒心大起。
荒人從高彥中毒一事中知道了桓玄和譙縱勾結。
盧循在建康刺殺劉裕,失敗。乾歸密會劉牢之,並刺殺劉裕,卻被任青媞出賣,反被劉裕等刺殺身亡。

北方形勢
慕容垂抵鄴城而不攻,引得慕容永把駐守台壁的軍隊調往長子。慕容垂舍鄴城而直取台壁,一路裝出佯攻台壁的姿態,當慕容永的援軍匆匆趕往台壁之際,埋伏在長子往台壁的路途上的慕容垂伏兵一舉把慕容永軍擊破。慕容垂攻破長子。
拓拔珪燒掉盛樂,大軍駐於盛樂北面千里外的敕勒草原。待慕容寶來到盛樂,又派兩千精銳不斷騷擾慕容寶軍,並散播謠言,指慕容垂大敗,使慕容寶急於回去,舍水路而走陸路。
拓拔珪在其回去時消滅了慕容寶退兵的押後軍,使慕容寶大軍人心惶惶,連夜趕路。後來慕容寶得悉慕容垂無礙,決定於參合陂設埋伏反攻拓拔珪,被拓拔珪看破。拓拔珪像趕羊般不斷騷擾慕容寶大軍,使其急於趕至,在到了參合陂,慕容寶大軍鬆懈之際,大舉突擊慕容寶大軍。參合陂之戰拔軍大勝。拓拔珪坑殺四萬降兵。
第三次邊荒集之戰
第廿九卷~第三十八卷
為防慕容垂進攻,荒人積極備戰,以劉穆之為主發展經濟,以王鎮惡為主發展軍事。
秘族和慕容垂結盟,先南下邊荒。魔門高手向雨田亦幫助秘族戰士,作出多番刺殺行動,卻均告失敗。
因要幫助劉裕對付天師軍及荊湖聯軍,大江幫和振荊會派出多艘戰船和大批戰士幫助劉裕,這亦分薄了邊荒集的軍力。
荒人本想在北穎口建立據點,加強防守,卻被慕容垂先一步在北穎口建立據點,亦截斷了荒人與拓拔珪的聯繫。荒人派高彥探索軍情,探知一切虛實,再以王鎮惡的策略大破燕軍,重奪北穎口,宗政良、胡沛身亡。
向雨田和燕飛合力殺死魔門高手鬼影,後來燕飛亦在運送黃金到邊荒集時,與向雨田決戰時裝死,使万俟明瑤心灰已冷,秘人退出戰爭。
南方形勢
謝琰佯攻吳興,真正目標是吳都。徐道覆以滬瀆壘為秘密基地,放棄吳都、嘉興和海鹽,誘敵深入攻擊會稽和上虞,再裡應外合重奪吳都和嘉興,截斷糧道,逼謝琰在會稽決戰。劉牢之退返廣陵。
劉裕終於獲得半邊虎符和任命狀,準許帶軍。劉牢之把與劉裕關係密切的人加以打壓,兩人決裂。劉裕率軍到海鹽,途中屠奉三船隊遭到天師軍襲擊,讓劉裕等知道和尋得天師軍在附近有秘密基地,並在接管海鹽後大破滬瀆壘。江文清、陰奇離開邊荒集,與劉裕會合。大批敗軍退返海鹽,幸劉裕得到孔靖和南方佛門的糧資支持。
徐道覆於會稽大破謝琰軍,謝琰身亡。
燕飛得到佛門告之,終知道了譙嫩玉、向雨田、李淑莊、楚無暇、竺法慶等同屬魔門中人。燕飛在挑戰孫恩前遭到支持桓玄的魔門圍攻,殺衛娥、哈遠公和屈星甫三大高手。後與孫恩一戰不分勝負。其後又擊退譙奉先、陳公公和李淑莊三人。
桓玄通過譙嫩玉與譙縱關係更進一步。亦因得到劉牢之支持,聶天還利用價值大減,
桓玄軍撤離江陵,在宜都集結兵力,擺出攻打江陵殷仲堪的姿態,引誘殷仲堪向楊全期求援。
北方形勢
拓拔珪收復平城、雁門,並受燕飛、楚無暇影響,開始沉迷丹藥之道。
拓拔珪得到彌勒教佛藏,準備送五車黃金到邊荒去,卻被万俟明瑤率領大批秘族戰士突襲,幸在崔宏、楚無暇和長孫道生的保護下仍保得著五車黃金。大批拓拔軍死傷。
為了對付來去無縱的秘人,拓拔珪決定讓秘人燒掉放在平城、雁門的假糧倉,讓秘人以為拓拔珪必須向邊荒集買糧,從而引誘他們來攻。
慕容垂煽動赫連勃勃乘拓拔珪兵力轉移到長城內時﹐突襲盛樂。拓拔珪裝作搜捕秘人,令他們收斂,再潛行至盛樂,大舉擊破赫連勃勃軍,殺波哈瑪斯
南方形勢
第三十八卷~第四十五卷
聶天還被下屬馬軍和周紹出賣,在江陵大破楊全期軍後被桓玄和譙縱所殺。郝長亨亦中伏身亡。其後小白雁尹清雅統率兩湖幫,化整為零,靜待機會‧楊全期和殷仲堪先後敗亡。司馬道子先下手為強,派司馬元顯、劉牢之和司馬尚之攻打桓玄。劉牢之卻不聽指示,希望兩虎相爭後可漁人得利。桓玄大破司馬尚之軍,攻陷歷陽,進駐溧州。石頭城將領王愉背叛司馬道子,桓玄順勢攻陷建康,司馬元顯、司馬道子先後被殺。桓玄稱王,逐司馬德宗於皇城外。
劉裕攻克滬瀆壘,奪得大量糧資。劉裕計畫接收謝琰敗軍,先到會稽從朱序手中奪得軍權,得江文清於餘姚牽制天師軍水師,劉裕在天師軍不斷騷擾下安然把會稽和上虞的大軍撤往海運。同時亦看破徐道覆有乘劉裕到會稽之時大舉進攻海鹽,被老手所率領的劉裕海軍截擊大敗,劉毅追擊徐道覆敗軍,天師軍死傷慘重。另外劉裕摩下將領亦同時率軍大破嘉興,隨即孤立吳都。天師軍火燒吳都,撤軍義興,使劉裕糧資方面更感吃力。劉裕重奪嘉興和吳都兩城,得邊荒集方面相助,解決糧資問題。劉穆之到前線幫助劉裕軍,劉裕以朱序為名義上的主帥,蒯恩掌實權對付天師軍,而自己則往廣陵說服了何無忌,再潛往京口策動兵變,這時恰巧魔門把支持劉牢之的將領刺殺,令兵變順利成功。孫無終亦被魔門在北府兵的內鬼高素和應剛明所殺,燕飛殺高素和應剛明。劉牢之在劉裕兵變後自盡。魔門計畫刺殺支遁,被安玉晴、燕飛破壞。
燕飛挑戰孫恩,合力打開仙門,孫恩破碎虛空離去。劉裕軍對外宣稱孫恩已死,天師軍大受打擊。
兩湖幫刺殺巴陵武將馬軍,另一巴陵武將周紹向江陵的桓修救援被拒,周紹撤離巴陵,兩湖幫重奪巴陵。
桓玄攻破建康後封鎖大江,卻給老手硬闖封鎖線到兩湖去,其後又給北府軍水師突破封鎖線,讓毛修之直到巴蜀地區。毛修之先取巴郡、巴東郡和巴西郡三城,再東下奪白帝城,兵脅江陵。諸葛長民發動兵變,奪取歷陽。
劉裕混進廣陵中,殺桓弘,再於桓玄援軍抵廣陵前再裡應外合重奪廣陵,亦奪得廣陵大量糧資。巴陵、廣陵陷落,魔門應燕飛之約退出戰爭。
宋悲風安返嶺南養老。
桓玄登帝,把軍隊建往覆舟山保護建康,另派江乘軍兵襲京口。劉裕率二千精騎突襲離城的江乘軍,又以戰船載兵,向敵人猛攻。殺江乘武將吳甫之和黃甫敷。劉裕軍奪江乘,立即兵襲覆舟山的桓謙軍。桓謙戰死,桓玄逃離建康,返回江陵。劉裕兵占建康,封為八州軍事。由於有任青媞作高門中的內應,劉裕亦明曉了高門中和軍中所有不服他的人和事,並能作出部署。劉裕派以劉毅為首的大軍追擊桓玄。
另一方面,徐道覆以為北府軍由朱序執掌,以致決策錯誤。蒯恩殺徐道覆。天師軍逐漸瓦解。
桓玄兵守湓口,卻被兩湖幫突襲其運糧船,湓口缺糧。湓口的敵人企圖偷襲桑落州,反被劉天師軍和兩湖幫戰船截擊,並乘勢攻克湓口,占領尋陽。毛修之、劉毅和兩湖幫三軍圍攻江陵。
桓玄獲得荊州高門支持,暫時重振聲威,卻被劉裕軍散播桓玄殺死其長兄桓沖的訊息。軍心不穩,高門胡藩、桓玄軍將領馮該等均決定投靠劉裕,出賣桓玄。
桓玄軍離開江陵偷襲尋陽,被劉裕軍於崢嶸洲伏擊。桓玄大敗,逃到枚回洲後被劉裕軍所截,被殺。
北方形勢
慕容垂冒雪行軍,從榮陽潛抵太行山之東的[[五回山][,與來自龍城由慕容隆率領的龍城軍團會合,越青嶺、過天門、開鑿山路、打通太行山原居民的鳥道,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直抵太行山西南的霧鄉,由慕容隆指揮,準備伏擊燕飛的荒人部隊;另一路由他親自督師,潛往拓拔珪東面的獵嶺,待荒人被擊潰,立即全力猛攻平城。由於燕飛和向雨田幫助拓拔珪,拓拔珪亦通曉了慕容垂的計畫。拓拔珪布兵於日出原的月丘。
慕容隆大軍離開霧鄉準備突襲荒軍時,荒軍高手團攀山大破霧鄉守軍,另一方面慕容隆錯估形勢,被意料之外的拓拔軍及預先抵達崔家堡的荒軍截擊,大敗而退返霧鄉,卻途中遇上霧鄉退軍,隨即軍心大亂,被荒軍一攻即破。
慕容垂髮現拓拔珪布兵月丘,知道自己已暴露行蹤,決定在龍城軍團兵敗的訊息傳來前從獵嶺出擊月丘,打敗拓拔軍,失敗而回。慕容垂移兵至日出原,卻在移兵途中被燕飛和向雨田二人突襲獵嶺,燒去其糧倉。
慕容垂本希望當荒軍兵抵日出原時,以紀千千威脅荒軍,甚至殺死紀千千,以讓荒軍瘋狂來攻,這讓便令拓拔軍失去幫手。怎料抵達日出原的卻是拓拔軍,威脅紀千千已無用處。荒軍突襲軍都關,斷去慕容垂後路。
拓拔珪答應燕飛要求,讓燕飛一對一單挑慕容垂,若燕飛勝出便須送還紀千千和小詩,若慕容垂勝出,拓拔珪便終生不踏入長城半步。燕飛勝,慕容垂企圖違反承諾殺紀千千,失敗。燕飛救出紀千千。

人物介紹

燕飛:本明拓跋漢父親是漢人墨夷明,母親是拓跋鮮卑人拓跋燕,為拓跋圭的好兄弟,為報母仇於長安花街刺殺慕容文,鏇即因失戀於万俟明瑤而流浪到邊荒集。淝水之戰後因丹劫奇緣重返邊荒集,成為天下第一劍手。武器是為長劍蝶戀花,戀人為紀千千,先後和劉裕及向雨田成為生死之交。
向雨田:是魔門高手墨夷明的傳人,受情人万俟明瑤所脅,往邊荒集刺殺燕飛,最後兩人化敵為友,一同勘破生死之秘。
劉裕:歷史人物,東晉北府軍的下級軍官,機智冷靜,在淝水之戰升為副將。和燕飛是生死之交。
拓跋圭歷史人物,拓跋鮮卑王族的人,自從代國被氐秦亡後,便矢志復仇,以統一鮮卑各族。
高彥:是一位荒人,人稱“風媒”,擅打探情報,為人風流快活,和燕飛,劉裕成為好友。
安玉晴:是“丹王”安世清的女兒,美若天仙,後來亦愛上燕飛。
紀千千:謝安的干女兒,為秦準樓的名妓,賣藝不賣身,淝水戰後隨燕飛、劉裕和高彥到了邊荒集,和燕飛相戀,後更領導邊荒聯軍反抗孫恩和慕容垂大軍夾擊。
小詩:是紀千千的小婢,兩人親如姐妹,起初暗戀高彥,最後嫁給龐義,成為第一樓的老闆娘。
王淡真:王恭之女,和劉裕曾經有一段情,最後服毒自盡。

黃易作品集

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曾獲「翁靈宇藝術獎」,後出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負責推廣當地藝術和東西文化交流。1989年辭去工作,隱居大嶼山專心從事創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