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放光芒》

《遵義會議放光芒》

《遵義會議放光芒》是由歌手耿蓮鳳和宗曉琳演唱的一首歌曲,所屬專輯為《長征組歌》,音樂風格是軍歌,語言是國語。

基本信息

《遵義會議放光芒》《遵義會議放光芒》

遵義會議放光芒》是首軍旅音樂,是被譽為“20世紀中國音樂經典作品”的《長征組歌》中長征組歌之三《紅軍不怕遠征難》中的紅色經典歌曲,由耿蓮鳳、宗曉琳演唱。

“長征組歌”(簡譜)

《遵義會議放光芒》《遵義會議放光芒》
(一)“告別”

(二)“突破封鎖線”

(三)“進遵義”

(四)“入雲南”(四渡赤水出奇兵)

(五)“飛越大渡河

(六)“過雪山草地”

(七)到吳起鎮

(八)祝捷

(九)“報喜”

(十)“大會師”

長征組歌熱門歌曲列表

《遵義會議放光芒》《遵義會議放光芒》
01.四渡赤水出奇兵

02.告別

03.過雪山草地

04.飛越大渡河

05.到吳起鎮

06.報喜

07.遵義會議放光輝

08.祝捷

09.大會師

10.突破封鎖線

11.四渡赤水出奇兵

12.過雪山草地

《遵義會議放光芒》《遵義會議放光芒》
13.飛越大渡河

14.告別

15.到吳起鎮

16.報喜

17.遵義會議放光輝

18.大會師

19.報幕

20.祝捷

征組歌特色的介紹

《遵義會議放光芒》《遵義會議放光芒》
長征組歌》中既有描寫抒情的部分,也有描寫戰鬥的部分,生茂老師對於不同部分選取不同地域風格,運用音樂語言來表現長征戰士的革命形象,在他的創作過程中,始終堅持旋律、民族、大眾化原則。“《送別》,我採用了贛南地採茶戲的音樂素材;《遵義會議》我採用了貴州的苗族和瑤族的音樂風格;《辣子口》,我運用了秦腔和山西蒲劇的風格……”老人對對每首曲的創作細節記憶猶新,並不時地眯起雙眼,用手打著拍子哼唱幾句。

問及《長征組歌》歷經四十年不衰的主要原因,生茂老師認為,首先是民族特點,豐富的民族音樂素材,風格多變,旋律好就顯得作品有個性;其次是長征精神在人民心中的分量重,人們讚美長征,繼承長征精神;第三是周總理指示的“要創作大眾的作品”很重要,向民眾靠,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寫老百姓聽得懂、會唱的歌,才能經久不衰。

生茂老師坦言,當時創作這些作品的時候沒有想到這些歌曲能夠傳唱這么久,這確實是對自己努力付出的一個安慰,但是現在回顧這些作品,還是覺得有遺憾,自覺這些歌曲收尾有點草率,音樂主題色彩表現得不是很盡興。對於樂壇把他稱為“旋律富翁”,他說“在創作上要注意主旋律的創作,中華民族表達感情主要看旋律,不是看和聲,轉調等,一個民族表達文化的感情習慣很多,作品寫出來,要讓民眾喜歡,就應把旋律寫好。創作最大的敵人就是一般化,寫出來的沒有個性,沒有特點。不管你寫合唱還是獨唱,旋律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鏈

[1] 搜譜 http://www.sooopu.com/NeedPu/Info.asp?ID=188680

[2]新浪 http://ent.sina.com.cn/y/2007-07-13/14551636428.shtml

[3] 南方報業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t/cz/ss/200610230010.asp

[4] 搜狐 http://yule.sohu.com/20070903/n251929137.s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