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園驚夢》[戲曲]

《遊園驚夢》[戲曲]

《遊園驚夢》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編成各種戲曲傳唱了數百年之久,“良辰美景奈何天,賞梅蘭芳飾杜麗娘心樂事誰家院”的詞句更是膾炙人口。在江南蘇杭一帶,崑曲是當年頗為流行的一種戲曲,而《牡丹亭》則一直是崑曲的保留劇目。《牡丹亭》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編成各種戲曲傳唱了數百年之久,“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詞句更是膾炙人口。在江南蘇杭一帶,崑曲是當年頗為流行的一種戲曲,而《牡丹亭》則一直是崑曲的保留劇目。《牡丹亭》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

遊園驚夢遊園驚夢

因教書先生教授了《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詞,杜麗娘萌生傷感之情,在與丫鬟一起遊覽了自家的後花園之後更生傷春之情,回來後竟然夢中與一手持折柳的公子在花園內有了一番雲雨之情,在夢醒之後獨自入後花園尋找夢裡多情郎。由此,也就有了崑曲《牡丹亭》中杜麗娘“遊園”、“驚夢”和“尋夢”等幾段戲。本片正是取其中兩段的名字為題,演繹了一段三十年代的遊園驚夢。

主要人物

人物(以出場先後為序)
劉福————竇府老管家
羅媽媽————竇府老女傭
竇夫人————竇府女主人,藝名桂枝香
程志剛————竇府隨從參謀
蔣碧月————竇夫人之妹,藝名天辣椒
徐經理太太——崑曲名票
顧傳信————崑曲名笛師
賴夫人————女客
余仰公————男客
錢夫人————錢鵬志夫人,藝名藍田玉
錢鵬志————在幻境中出現
瞎子師娘———得月台師娘,在幻境中出現
鄭彥青————錢夫人舊日情人
月月紅————錢夫人親妹妹

遊園驚夢遊園驚夢

背景由來

《牡丹亭》一直是崑曲中廣為傳唱的劇目,劇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因讀了《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詞,杜麗娘萌生傷感之情,在與丫鬟一起遊覽了自家的後花園之後更生傷春之情,回來後竟然夢中與一手持折柳的公子在花園內有了一番雲雨之情,在夢醒之後獨自入後花園尋找夢裡多情郎。由此,也就有了崑曲《牡丹亭》中杜麗娘“遊園”、“驚夢”和“尋夢”等幾段戲。本片正是取其中兩段的名字為題,演繹了一段三十年代的遊園驚夢。

遊園驚夢遊園驚夢

《遊園驚夢》真的取材於真人真事,兩位主角的原型是京劇名伶顧正秋的誼母顧劍秋與啟蒙老師吳繼蘭。但在片中,京劇名伶被幻化成了崑曲名角,而影片中的所有崑曲部份的伴奏均由浙江崑劇團負責,一級旦角王鳳梅和楊娟幕後代唱。上海越劇院的著名尹派小生趙志剛這次又在電影中做了一回客串,飾演暗戀宮澤理惠的二管家,戲曲界的明星在電影中卻沒有一場戲曲表演,這是趙志剛繼上次客串電影《變臉》後又一次甘當陪襯了。

寫作技巧

《遊園驚夢》劇照《遊園驚夢》劇照

白先勇的《遊園驚夢》調全文長達一萬七八千字,約是《台北人》諸篇平均長度的兩倍。這篇小說的結構形式和主題含義,都十分難深複雜,必須細細咀嚼,反覆玩味,才能開始徹底明白故事綪節的微妙發展,進而逐漸領略體會蘊含其內的妙旨異趣。這是一篇描繪極端細膩的精作,同時也是聲勢異常浩大的巨作,肯定認為,在中慖文學史上,就中短篇小說類型來論,白先勇的《遊園驚夢》是最精彩最傑出的一個創作品。

討論過的《台北人》小說里,另外也有幾篇,十分難解,例如《孤戀花》和《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但這幾篇的困難,在於其神秘性質與對靈禸問題的探索。所以,主要是憑著對生命的直覺體認,和敏銳感受,來了解或嘗試了解其中的奧妙旨意。換句話說,慾了解這幾篇小說,只須秉具敏感和直覺,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學識。《遊園驚夢》就不大一樣,慾深切領會此篇的內涵,則除了對人生的洞察力,還必須有相當程度的學問知識——特別是關於中慖戲曲方面的學識。譬如,若不明白《遊園驚夢》這齣崑曲的內容和由來,就對這篇小說的結構和含義,兩方面,都不可能有深切透徹的了解。

作者簡介

白先勇,廣西桂林人。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之子。在讀國小和中學時深受中國古典小說和“五四”新文學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慶生活,後來隨父母遷居南京、香港、台灣、台北建國中學畢業後入台南成功大學,一年後進台灣大學外文系。195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1960年與同學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發表了《月夢》、《玉卿嫂》、《畢業》等小說多篇。1961年大學畢業。1963年赴美國,到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研究創作,1965年獲碩士學位後旅居美國,任教於加州大學。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紐約客》,散文集《驀然回首》,長篇小說《孽子》等。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現代文學的寫作技巧,融合到中國傳統的表現方式之中,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於歷史興衰和人世滄桑感。

唱詞

【繞地游】
夢回鶯囀
亂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盡沉煙
拋殘繡線
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
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欄。
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
已吩咐催花鶯燕借春看。
雲髻罷梳還對鏡
羅衣欲換更添香。
【步步嬌】
裊晴絲吹來閒庭院
搖漾春如線。
停半晌整花鈿
沒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雲偏。
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醉扶歸】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
艷晶晶花簪八寶鈿。
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處無人見,
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
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畫廊金粉半零星。
池館蒼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繡襪
惜花疼煞小金鈴。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皂羅袍】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好姐姐】
遍青山啼紅了杜鵑,
那荼蘼外菸絲醉軟,
那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
閒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
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尾聲】
觀之不足由他繾,
便賞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倒不如興盡回家閒過遣。
瓶插映山紫
爐添沉水香。
驀地遊春轉
小試宜春面。
春呵春!得和你兩流連。
春去如何遣?
恁般天氣,好睏人也?
【山坡羊】
沒亂里春情難遣
驀地里懷人幽怨
則為俺生小嬋娟
揀名門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
俺的睡情誰見?
則索要因循靦腆
想幽夢誰邊
和春光暗流轉。
遷延,這衷懷哪處言?
淹煎,潑殘生除問天。
【山桃紅】
則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兒閒尋遍
在幽閨自憐
轉過這芍藥欄前
緊靠著湖山石邊
和你把領扣兒松,衣頻寬
袖梢兒搵著牙兒沾也。
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
是那處曾相見?
相看儼然,
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畫眉序】
好景艷陽天
萬紫千紅盡開遍。
滿雕欄寶砌,雲簇霞鮮。
督春工珍護芳菲
免被那曉風吹顫,
使佳人才子少繫念
夢兒中也十分歡忭
【滴溜子】
湖山畔,湖山畔,雲蒸霞煥。
雕欄外,雕欄外,紅翻翠駢。
惹下蜂愁蝶戀,三生錦繡般非因夢幻。
一陣香風,送到林園。
【五般宜】
一邊兒燕喃喃軟又甜
一邊兒鶯嚦嚦脆又圓。
一邊蝶飛舞,往來在花叢間。
一邊蜂兒逐趁,眼花繚亂。
一邊紅桃呈艷,一邊綠柳垂線
似這等萬紫千紅齊裝點
大地上景物多燦爛!
【山桃紅】
這一霎天留人便
草藉花眠,
則把雲鬟點,紅松翠偏。
見了你緊相偎,慢廝連,
恨不得肉兒般和你團成片也。
逗的個日下胭脂雨上鮮。
我欲去還留戀
相看儼然
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行來春色三分雨。
睡去巫山一片雲。
夫婿坐黃堂
嬌娃立繡窗
怪她裙釵上
花鳥繡雙雙
宛轉隨兒女。
辛勤做老娘。
【綿搭絮】
雨香雲片,才到夢兒邊,
無奈高堂,喚醒紗窗睡不便。
潑新鮮,俺的冷汗粘煎。
閃的俺心悠步躭,意軟鬟偏。
不爭多費盡神情
坐起誰欠,則待去眠
【尾聲】
困春心,游賞倦
也不索香熏繡被眠。
春嚇!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

電影版

簡介

遊園驚夢遊園驚夢
1960年電影版崑曲《遊園驚夢》

國劇大師梅蘭芳一共留下7部戲曲影像資料片。其中費穆執導的《生死恨》,是梅大師青年時代的作品。餘下6部皆產生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其時梅大師年事已高,但表演技藝可謂登峰造極。這6部片子中,《霸王別姬》、《宇宙鋒》、《貴妃醉酒》、《洛神》等4部是京劇,餘下的兩部,《斷橋》和《遊園驚夢》是崑曲。

《生死恨》時期的梅大師,扮相上占了年輕的優勢,但說到表演,卻是乏善可陳。倒是1960年的《遊園驚夢》,盡顯一代宗師風範。這一年,梅大師已是六十七歲高齡,在劇中扮演的卻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懷春少女。看碟之前,著實替他捏了一把汗。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同是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1956年演《荒山淚》,扮相已是慘不忍睹。荀慧生未見有影像資料,不知晚年扮相何如。尚小雲晚
年有《昭君出塞》、《失子驚瘋》兩劇影像為證,扮相亦不足稱道。待至看了電影版《遊園驚夢》,頓時省悟何以梅大師位列四大名旦之首。梅大師青年時代,與楊小樓、余叔岩鼎足三分,楊、餘二大賢未有影像資料傳世,神采難以想見。單憑電影版《遊園驚夢》,梅大師便足可成為20世紀中國戲曲之神話。蓋大師老則老矣,扮相全無龍鍾,音聲亦不殘破。非但如此,看不多時,便渾然忘卻扮演杜麗娘的竟然是個年近古稀的老者。我看過的《遊園驚夢》,不下二十幾個版本,求其神情,亦惟梅大師風華絕代

劇情

在《遊園驚夢》里,梅大師的表演將杜麗娘拔高了。可以說,梅大師更多地演的是他自己,而不僅僅是杜麗娘。梅大師自風格成熟之後,多演身份戲,其神韻全在一個“貴”字。梅大師版的杜麗娘過於華貴,那是一種春天般的華貴,味道全在“也為春慵”上。梅大師剛出場時,彷佛尚有幾分拘謹,不多時,便完全化開了。只見他面如春山,神情含蓄而飽滿。彷佛全不用力,然而一舉一動,自是蘊藉風流。他始終那樣含著笑容,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身段是緩之又緩,唱腔亦是全無半分火氣,然而該做戲時,卻能神情為之一緊。遂得以少勝多、一片天機之妙。我始終覺得《遊園驚夢》里的杜麗娘身上有著太多的梅大師的痕跡。以湯顯祖的腳本論,杜麗娘雖是太守之女,但卻以天真嬌媚見長,是典型的閨門旦,有些近於小家碧玉的。梅大師卻是太大家規範了,他的神情全然是貴妃做派,他演的杜麗娘怎么看,也至少是宰相家的女兒。好在大師終究是大師,固然是以大青衣風範演閨門旦,但畢竟貴而能媚,且能恰到好處。

見解

梅大師晚年曾對《遊園驚夢》的表演程式有過專門講解。但1960版的《遊園驚夢》卻是電影,而非舞台劇。對於傳統戲曲,電影的效果是遠不及舞台的,很多台步不得不省掉和變形。但電影有一個極大好處,便是鏡頭的明晰,利於觀眾看清演員的表情。鏡頭的強大表現力,對梅大師這樣的神韻派來說,自是如虎添翼。在我看過的所有版本的《遊園驚夢》里,梅大師版的用了整整60分鐘,是最長的一個。《遊園驚夢》能往長裡面演是本事。許多火候不到的演員,都處理得倉促潦草,撐不起來戲,相應地便也演不長。在我的印象里,只有梅大師和張繼青的《遊園驚夢》演得足夠長。感覺是張繼青比梅大師戲多,但仔細比較一下時長,梅大師版比張繼青版整整多了10分鐘。原因出在兩個地方:一是電影比舞台的布景空間大了許多,走步的時長便多了許多;一是梅大師確實年事已高,他的動作和演唱都是緩之又緩的。梅大師的演唱,氣口太多,而且從頭到尾都是壓低了嗓子唱,調門低而節奏緩慢,整體上缺少起伏變化。這種持重疏緩的風格,和將杜麗娘往貴處演是相配套的,然而這與戲情中的杜麗娘終究有了一些距離

梅大師在《遊園驚夢》中的表演比唱工強出許多。梅大師雖然自幼學過崑曲,但終究不是本行,他唱的還是和我們平時所聽到的崑曲有些距離,發聲方法和字音都帶京劇的痕跡。更為致命的是,電影《遊園驚夢》里,基本上是他和言慧珠合唱。言慧珠正式拜過梅大師的,估計這齣戲,也是梅大師在帶言慧珠。可是《遊園驚夢》在唱段上的好處,全在於細膩婉轉,“步步驕”、“皂羅袍”等經典名段,是絕不可以合唱的。即使是梅蘭芳和言慧珠那樣百年一遇的大師,也只能是合則兩傷。苛刻一點兒,可以說電影版《遊園驚夢》在演唱上一無是處。問題出在三方面:氣緩,外行,合唱。

主演

電影版的《遊園驚夢》有四位主演,梅蘭芳之外,有言慧珠、俞振飛和華傳浩。梅蘭芳和言慧珠是京劇大家,俞振飛和華傳浩是南昆嫡傳,絕對的全明星陣容。從表演上看,梅、言師徒二位似在俞、華之上,但從演唱上看,俞振飛要正宗許多。這固然可以在戲情和行當上得到解釋——(1)梅、言的戲比俞、華多出太多;(2)俞、華是本色當行。但京昆之間,此消彼長,亦可見一斑。

感覺言慧珠頗有舊上海的大小姐氣,她的神韻不同於梅大師的貴,而是一種時尚氣。她亦自負,天生麗質難自棄。她演的春香,是我看過的所有版本中最大氣的一個。別人演春香,都過於花旦了,演得鬧而躁。言慧珠決不做那些尖巧纖露的賣弄。言慧珠演的雖是丫鬟,卻與乃師一樣自重身份。言慧珠亦是絕頂聰明,表演有極細膩處。單是取鏡台一段,便可說明。言慧珠演的春香,將鏡台放桌子上面時,自己偷偷在鏡子裡照了一下,那是一個極好的亮相,在性格塑造上更是經典。將少女春香的愛美之心,以及她和小姐的貼心,都演繹了出來。她是在陪乃師梅蘭芳演戲,在學乃師的做派。後來她與俞振飛合演過《遊園驚夢》,可惜只能看音配像版,也就無從去賞鑒她的表演了。

俞振飛演的柳夢梅,乍看不好。首先是扮相太老,看了讓人覺得杜麗娘好委屈。其次是俞振飛版的柳夢梅分明是個老花花公子。起初我以為是俞振飛個人氣質使然。後來仔細比較過俞振飛在《斷橋》、《琴挑》、《牆頭馬上》等戲中的表演,方才省悟。原來是俞振飛對柳夢梅的理解和別人不太一樣。大約覺得初次見面便讓一個少女和自己共赴巫山的柳夢梅應該是老到而主動的,所以他的表演便帶了一些風月老手的氣象。可是俞振飛唱得真是好。不愧是崑曲的一代宗師。他總是含著唱,深沉而能神情並茂。我看過的其他版本的《遊園驚夢》,演柳夢梅的都比他規矩老實,可是相比較起來,都有曹蜍李志泉下人之感。

華傳浩的戲更少,以老旦演杜母,略帶彩旦味道,頗讓人覺得滑稽。初看亦覺得不好,待得看得熟了,發現後來者都在學他,卻是全無神采,便又覺得他有他的不可及了。
附記:

電影本《遊園驚夢》自是精細,然而亦有疏忽。梅蘭芳和言慧珠才出院門,門口儼然便是一叢怒放的牡丹。待到後來卻唱“那牡丹雖好,它春歸怎占得先”,真真令人絕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