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是唐代李白寫的一篇詩詞,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詩詞正文

廓落青雲心,交結黃金盡。富貴翻相忘,令人忽自哂。
蹭蹬鬢毛斑,盛時難再還。巨源咄石生,何事馬蹄間。
綠蘿長不厭,卻欲還東山。君為魯曾子,拜揖高堂里。
叔繼趙平原,偏承明主恩。風霜推獨坐,旌節鎮雄藩。
虎士秉金鉞,蛾眉開玉樽。才高幕下去,義重林中言。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峽猿。東風春草綠,江上候歸軒。


注釋

《冊府元龜》:趙國珍,天寶中為黔府都督,本管經略等使。國珍有武略,習知南方地形,在五溪凡十餘年,中原興師,惟黔中封境無虞。《通鑑》:黔中節度使越國珍,本牂牁夷也。胡三省註:趙國珍,牂牁別部,充州蠻酋趙君道之裔。楊國忠兼劍南節度,以國珍有方略,授黔中都督,護五溪十餘年。天下方亂,其所部獨寧。所謂黔府中丞者,即其人歟?中丞是其兼銜耳。《唐書·地理志》:黔州黔中郡下都督府,本黔安郡,天寶元年更名。

(1)宋玉《九辯》:“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呂延濟註:“廓落,空寂也。”

(2)《韻會》:“蹭蹬,困頓也。”

(3)《晉書》:山濤,字巨源,河內懷人也。州辟部河南從事。與石鑒共宿,濤夜起蹴鑒曰:“今為何等時而眠耶?知太傅臥何意?”鑒曰:“宰相三不朝,與尺一令歸第,卿何慮也?”濤曰:“咄!石生無事馬蹄間耶?”投傳而去。未二年,果有曹爽之事。

(4)又《晉書》:謝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

(5)《史記》:曾參,南武城人,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

(6)平原君趙勝者,趙之諸公子也。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至者數千人。

(7)漢時御史中丞,與司隸校尉、尚書令會同,得專席而坐,詳見十卷注。

(8)《舊唐書》:天寶中,緣邊御戎之地,置八節度使。受命之日,賜之旌節,謂之節度使,得以專制軍事,外任之重無比焉。《新唐書·百官志》:節度使辭日,賜雙旌,雙節,行則建節。豎六纛。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 

(9)虎士,有力之士,詳見八卷注。《詩·商頌》:“有虔秉鉞。”秉,執也。陸雲《吳故丞相陸公誄》:“金鉞鏡日,雲旗絳天。”

(10)《晉書》:阮鹹任達不拘,與叔父籍為竹林之遊。

(11)謝靈運詩:“水宿淹晨暮。”呂延濟註:水宿,宿舟中也。《通典》:黔中,古蠻夷之國,春秋、戰國皆楚地,秦惠王欲楚黔中地,以武關外易之,即此是也。通謂之五溪。注云:五溪謂西、辰、巫、武、沅五溪也。

(12)《水經注》:《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一百許里,山水紆曲,兩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白貼》:《荊州記》曰:“巴東三峽。猿長鳴至三聲,聞者莫不垂淚。”

(13)《南齊書》:凡車有幡者,謂之軒。

作品譯文

空有青雲直上的心愿,乾謁交結百兩黃金散盡。
有的人富貴的時候早把貧賤朋友忘卻,真令人獨自哂笑不已。
我如今蹭蹬不進,鬢毛斑白,年青強盛的時光難以回還。
山濤曾經對石鑒大叫:知道司馬懿稱病不朝的意思嗎?我們為何還留戀官職不回家呢?
東山的綠蘿青翠得讓人喜歡,我現在正想回歸東山。
你有曾子的風尚,對父母非常孝敬。
你的叔叔趙中丞有趙平原的風範,得到皇上的喜愛。
獨坐朝堂而風霜驟起,旌節飄揚,雄鎮邊藩。
朝堂上虎士手執金鉞,內室中蛾眉靚裝美女頻開玉樽勸酒。
你才高學識淵深.現在去你叔叔府幕里效力,就象阮籍與阮鹹叔侄一樣,義氣為重。
你此行要在五溪水宿,隨便玩賞玩賞水月,秋天裡三峽的猿啼如秋霜一樣清冷。
等到明年東風將春草染綠的時候,我會在江上等候你的船兒歸來。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