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

《農業經濟》

《農業經濟》月刊,於1981年10月1日創刊,由遼寧省農業經濟學會主辦,李思齋主編。該刊的主要欄目有:農業與農村發展、鄉村旅遊與農業信息、農民培訓與合作經濟、城市化與社會保障、農村財政與金融、農產品市場與貿易場與貿易、經濟與管理等。

基本信息

概述

農業經濟是研究農業中生產關係和生產力運動規律的科學。生產關係運動規律的研究主要包括對農業中的生產資
《農業經濟》《農業經濟》
料所有制、人們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以及農產品的流通和分配等問題的探討;生產力運動規律的研究則主要涉及農業生產力諸要素的組織、利用及其經濟效益。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農業經濟學的研究和套用對於系統闡明社會主義農業制度的發生、發展規律,以便正確地進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對於合理利用農業資源和科學技術成果,以便加速發展社會主義農業生產;以及對於加強對農業經濟活動的巨觀和微觀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形成與發展

農業經濟思想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中國春秋時期,孔子和孟子的著作中已有多處論及農業經營、土地制度和發
《農業經濟》《農業經濟》
展農業經濟、安定民生的問題。戰國初李悝創平糴之法、漢代董仲舒“限民名(占)田,以澹贍不足”的主張以及宋代王安石推行的青苗、均輸、市易、免役、農田水利政策等,都是中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期農業經濟思想的代表。歐洲古羅馬的一些文獻中也散見各種片斷的有關農業經濟的論述。
農業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農業生產的商品化而逐漸形成的。早在18世紀中葉,法國重農主義經濟學家F.魁奈已套用投入產出對照表方法研究農業經濟,提出只有土地和農業,才是一切超過生產費用的“純產品”或剩餘的唯一源泉,宣揚自由競爭和重農經濟學說。在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農業經營的英國,A.揚在其所著《英格蘭及威爾斯南部遊記》和《法國遊記》中,在鼓吹資本主義農業制度的同時,提倡作為近代農業特徵之一的諾福克輪作制度,論證了大農業經營的優越性以及生產要素配合比例和生產費用與收益的關係等問題,可視為近代西方農業經濟學的先驅。與此同時,W.馬歇爾通過農村調查寫了題為《農村經濟》的報告。19世紀中葉,《皇家委員會報告》中,出現了“農村經濟學”和“農業經濟學”的名詞,似為這一學科名稱的始源。1913年牛津大學成立農業經濟研究所,從事農業經濟問題的研究。在德國,18世紀中葉經濟學界的官房學派已對作物耕種、農地利用、農事經營等有較具體的研究。A.泰爾所著《合理的農業原理》一書首先提出農業經營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最大利潤,並大力宣傳輪作制,以代替三圃制。泰爾的學生J.H.von屠能的主要著作《孤立國》著重於分析農業經營集約度,創“農業圈”之說,對級差地租理論的貢獻尤大,被視為農業配置學的創始人,也是德國農業經營經濟學派的奠基者。到了20世紀初期,艾列波著《農業經營學泛論》,發展了農業經營經濟學;T.布林克曼集德國農業經營經濟學之大成,在其主要著作《農業經營經濟學》中,圍繞農業集約化和農業經營制度兩大主題,論述了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投資收益界限、部門配合理論以及生產規模等問題,還套用動態分析方法,分析了影響農業集約度和農業經營制度變革的各種主要因素,使當時以農業經營經濟學派為代表的西方農業經濟學在理論和方法上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並為當代生產經濟學準備了基礎。此外,德國還有強調發揮農業政策作用的農業政策學派,代表人物有戈爾茲、康拉等。

主要內容

社會主義農業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農業經濟》《農業經濟》

1.土地問題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農業體系的建立、鞏固和發展;
2.農業的生產結構與經濟結構、農業發展戰略;
3.農業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和科學技術的組織利用和經濟效果;
4.農業計畫、農業經濟核算和農業企業的經營管理;
5.農產品貿易與價格;
6.農業資金和財政信貸;
7.農業中的分配和農業擴大再生產問題等。
其中,有的已逐步形成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如農業生產經濟學、農業技術經濟學、農業資源經濟學、農產品貿易與價格學、農業發展經濟學等。

指導思想與方法

一、研究農業經濟學的指導思想
 農業經濟學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特別是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動規律和固有矛盾,及必然被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方式所取代的科學。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指南,也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思想武器,農業經濟學也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但是,必須明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是指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所闡明的基本原理來指導農業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而不是要堅持馬列主義經典作家所論述過的一切論點。馬列主義給予我們最根本、最重要的東西,是不斷認識和發展真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不是解決一切未來問題的具體答案。什麼是馬列主義不斷認識和發展真理的觀點和方法?這就是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這也就是鄧小平同志所一再強調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正確標準即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發現和發展真理。農業經濟科學的發展也是如此。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有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結,即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亦即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的成功,正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衝破了僵化體制和陳舊觀念的束縛,進行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探索。也正是在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下,我國農業經濟學有了很大的發展,它在實踐的推動下發展,又在發展中為農業經濟服務。總之,農業經濟學的對象、任務,決定了它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特別要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農業經濟學。
二、研究農業經濟學的方法
首先應當強調的,就是要善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即在研究農業經濟問題時,要對農業經濟中的各種問題和解決辦法進行歷史的、綜合的考察和比較分析,從中總結出這些問題發展變化的規律性、產生原因和今後應有的對策。
其次,在對農業經濟問題進行歷史的綜合的考察時,既要善於運用典型調查的資料和典型調查研究的方法,又要善於運用統計資料和統計研究的方法。前者可以使我們對農業經濟問題的發展變化,有深入生動的了解;後者可以使我們了解農業經濟問題在大範圍內的總的情況和發展趨勢。只有兩者相互配合,才能既避免“以點代面”的片面性,又能提高對問題認識的深度,使我們的認識更加符合實際。
第三,在對考察所得到的資料和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和綜合研究以形成結論時,要善於運用邏輯思維方法,包括演繹法和歸納法。演繹法的特點是根據已知的判斷或理論認識,推導出新的認識或理論。歸納法的特點是根據大量事實,歸納出新的認識或理論。演繹法在所根據的已知判斷或理論是正確的條件下,雖然也能推導出新的認識,但是往往由於已知判斷的局限性,使其所推導出的新認識發生失誤。與此相比,歸納法更加符合從實踐中產生真理,發展真理的要求。因此在研究農業經濟問題時,應更加重視運用歸納法。
第四,在研究農業經濟問題時,還應善於恰當地運用數量分析法。影響社會經濟現象發展運動的因素十分複雜,而社會經濟現象的發展運動,又很難在人為控制條件下進行反覆的觀察,所以長期以來對農業經濟問題的研究,主要只是進行質的分析和研究,闡明其發展的大體趨勢和達到預期目標所應當遵循的原則。這樣的研究方法,也能取得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因而今後必須繼續予以重視。但是由於這樣的研究成果,缺乏量的規定性,因而在運用上很難準確掌握。因此,在農業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上,今後應進一步引進數量分析方法,使其所揭示的規律和原則儘可能數量化、精確化,成為更加精確的科學。然而,也必須注意的是,迄今為止,即使在數量分析十分發達的國家,數量分析在社會科學研究上,也只能作為輔助方法。
最後,在研究和解決農業經濟問題時,還應當善於學習和吸取西方國家,即資本主義社會研究、解決農業經濟問題的理論方法和經驗。資本主義國家的許多經濟學理論和研究解決經濟問題的方法,並不只是資產階級的專利。有許多都是市場經濟發展經驗的科學總結,對於研究和推動不論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或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國正在建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它雖然同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有本質區別,但是資本主義國家管理市場經濟的許多理論和經驗,對於我國還是大有參考價值的。在這個問題上,必須打破過去那種對資產階級的東西只能批判,不能利用的“左”的觀念。

經濟財政類期刊大全(五)

從經濟學的意義來理解,財政是一個經濟範疇,財政作為一個經濟範疇,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行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滿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
《旅遊世界》
《企業經濟》
《企業文明》
《南方農村》
《農村經營管理》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
《企業管理》
《旅遊》
《空運商務》
《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
《南方金融》
《遼寧經濟》
《南開經濟研究》
《農產品市場周刊》
《農村財務會計》
《農村工作通訊》
《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與技術》
《科學投資》
《農金縱橫》
《農業經濟》
《旅遊科學》
《旅遊論壇》
《企業家》
《遼寧財稅》
《旅遊學刊》
《南京財經大學學報》
《南京審計學院學報》
《南開管理評論》
《林業經濟問題》
《旅遊天地》
《農場經濟管理》
《領導之友》
《農村財政與財務》
《旅遊縱覽》
《綠色財會》
《秘書》
《秘書工作》
《秘書之友》
《農業技術經濟》
《內蒙古保險》
《內蒙古財會》
《評價與管理》
《浦東開發》
《企業導報》
《企業改革與管理》
《科技經濟市場》
《企業活力》
《企業技術開發》
《蘭州商學院學報》
《企業家天地》
《南方經濟》
《企業科技與發展》
《企業天地》
《企業文化》
《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企業研究》 | 《領導科學》
《農村金融研究》
《旅行家》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學報》
《民營科技》
《民族經濟與社會發展》
《農村經濟導刊》
《農村經濟研究》
《名牌世界》
《農村經濟與科技》
《勞動世界》
《農村天地》
《農村萬事指南》
《農村研究》
《勞工世界》
《農民科技培訓》
《農民致富之友》
《農業發展與金融》
《理財》
《內蒙古金融研究》
《農業經濟導刊》
《內蒙古統計》
《納稅人》
《納稅嚮導》
《企業大世界》
《南北橋》
《旅遊世界·家庭旅遊》
《旅遊世界·旅遊發展研究》
《企業管理實踐與思考》
《領導工作研究》
《企業技術進步》
《南方企業家》
《領導廣角》
《旅遊研究》
《理財世界》
《企業決策參考》
《領導文萃》
《企業科協》
《寧波經濟》
《買賣世界》
《每周市場要聞》
《勞動》

經濟財政類期刊大全(一)

從經濟學的意義來理解,財政是一個經濟範疇,財政作為一個經濟範疇,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行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滿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以達到最佳化資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經濟穩定和發展的目標。

《經濟學》
《財經界》
《財經人物》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財會通訊》
《財會研究》
《財會月刊(理論版)》
《財會月刊(綜合版)》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北京房地產》
《財務與會計(理財版)
《產經評論》
《城市公用事業》
《船舶經濟貿易》
《財會月刊(會計版)》
《保險研究》
《保險職業學院學報》
《北大商業評論》
《財經科學》
《財經理論與實踐》
《財經論叢》
《21世紀商業評論》
《財經問題研究》
《財貿經濟》
《財務與會計》
《WTO經濟導刊》
《財政研究》
《草原稅務》
《北京物價》
《農業經濟》
《城市問題》
《辦公室業務》
《大眾理財顧問》
《大眾企業管理》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
《北京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經濟與管理》
《邊疆經濟與文化》
《財稅與會計》
《安徽稅務》
《財會學習》
《財務與金融》
《財政監督》
《北方經濟》
《北方經貿》
《柴達木開發研究》
《北方旅遊》
《產權導刊》
《產業經濟研究》
《產業與科技論壇》
《長三角》
《潮商》
《車間管理》
《成功行銷》
《城市》
《城市博覽》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
《城市管理與科技》
《城市建設》
《城市開發(物業管理)》
《財經》
《城市質量監督》
《工業經濟》
《大經貿》
《大陸橋視野》
《北京工商》
《安徽財會》
《財經研究》
《財貿研究》
《城市畫報》
《北京財會》
《金融保險》
《財經窗》
《北京地方稅務公報》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班期時刻表》
《大學學報(經濟管理)》
《辦稅園地》
《成功(直銷版)》
《保險理論與實踐》
《保險實踐與探索》
《北京稅務》
《經濟財政》
《城市管理》
《北京新住宅視點》
《交通旅遊經濟》
《部隊基層管理》
《城市金融》
《報刊資料索引(第三分冊經濟類)》
《財會文摘卡》
《財政》
《出版行銷》
《郵電經濟》
《安徽城市金融》
《倉儲管理與技術》
《大通道》
《安徽工商》
《貿易經濟》

經濟管理類期刊匯總

經濟管理類期刊是研究巨觀、微觀經濟理論、交流經濟管理的經驗,介紹經濟管理科學知識,報導國外經濟發展動態。按卷與期和(或)年與期的順序編號,意欲長期印行下去的連續出版物。

《南方農村》
《中國土地》
《致富之友》
《小康生活》
《農村經營管理》
《綠色中國》
《中國土地科學》
《飼料博覽(企業管理版)》
《航天工業管理》
《華北電業》
《水利經濟》
《投資北京》
《英才》
《現代企業》
《新資本》
《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世界經濟》
《經濟評論》
《青海農牧業》
《茶世界》
《農業質量標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中國電子商情·通信市場》
《林業經濟》
《農業工程技術·新能源產業》
《現代班組》
《汽車觀察》
《湖北電業》

《農業經濟》
《中國醫藥技術經濟與管理》
《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
《中國製衣》
《中國服飾》
《決策諮詢通訊》
《國際金融研究》
《青海金融》
《濟南金融》
《農金縱橫》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商用汽車新聞》
《玩具世界》
《冶金財會》
《上海工業》
《農村財政與財務》
《船舶物資與市場》
《石油化工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綠色財會》
《武漢冶金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能源基地建設》
《鄉鎮經濟》
《中國石化》
《中外玩具製造》
《農業經濟問題》
《農業技術經濟》
《國防科技工業》
《紡織服裝周刊》
《國際石油經濟》

《廣西糧食經濟》
《供電企業管理》
《建築管理現代化》
《工業設計》
《湖南菸草》
《中國藥物經濟學》
《江西農業經濟》
《中國煤炭工業》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電力技術經濟》
《化工管理》
《數字石油和化工》
《中國鋼鐵業》
《林業經濟問題》
《廣西菸草》
《農村財務會計》
《鄉鎮論壇》
《農業部北京農墾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生態經濟(學術版)》
《江蘇農村經濟》
《農場經濟管理》
《農村建設》
《山東農業(農村經濟版)》
《吉林農業農村經濟信息》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
《中國棉麻流通經濟》
《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版)》
《中國化妝品(行業)》
《山西農經》
《雲南財貿學院學報(經濟管理版)》
《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與技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