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善長集郵文選》

《趙善長集郵文選》

本書是一部集郵家文集類圖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籍作者:精裝

..

圖書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圖書品相:10成品相
庫存量:0本
圖書售價:54.00元
圖書類別:綜合類、其他類
圖書標籤:陝西人民出版社精裝陝西人民集郵文選出版社:
上書時間:2003-09-06
出版時間:1995-11印刷時間:1995-11-04
開本:32開

頁數:336頁
裝訂:精裝

簡介

《趙善長集郵詩詞》1992年常州市集郵協會編印出版(有內部編印出版號)。32開平裝46頁。該書即是在此基礎上編纂成書的。書中趙老著作分為《甲戌郵刊》選萃、中國航空郵政研究、中國郵戳研究、郵文掇英、詩詞抒懷和書簡選刊這些部分。其中詩詞抒懷部分刊出了趙老大量的與集郵有關的詩詞作品,這些詩詞作品分為乘興應景方寸情、抒情述懷報國心、魚雁往還唱和樂和悼念故交情淒切。書後附錄部分刊出了趙善長生平年表和回憶與悼念趙老逝世的文章。書前附有14個彩頁。

人物簡介

趙善長(1903-1989)集郵家、郵學家。名國元,號善長。江蘇常州人,早年畢業於漢口法文學院,從事鐵路工作。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會委員,江蘇省、常州市集郵協會顧問。

趙善長趙善長

1934年5月與周嘯湖、吳濟民、魏亦亨、李弗如等人在鄭州發起成立甲戌郵票會,歷任副會長、會長。在他主持下會員發展到2910人,分布在國內外,成為50年代前中國較有影響的集郵社團之一。該會創辦的《甲戌郵刊》是一份學術性較強的集郵刊物。
趙善長主要收集、研究中國的早期郵票和實寄封、明信片、郵戳。尤對中國早期首航封研究精專。發表有《我國郵戳史略》、《集郵必須互助論》、《筆談大龍

趙善長趙善長

發行日期》等研究文章;其專著《中國創辦歷屆航空郵運紀要》以《中國的航空郵便》為題連續在日本郵趣協會出版的《中國集郵》上發表,獲得好評。他的《中信版16分及其加蓋票》展品在1983年中華全國郵展中獲榮譽獎。

出版背景

1989年趙善長先生不幸去逝。為緬懷趙老,繼承和發揚趙老畢生為集郵事業奮鬥的精神,保存並弘揚集郵文化,常州市集郵協會決定出版《趙善長集郵文選》,並向國內外發出徵集趙善長文獻資料的通知,並通過走訪趙老家屬,獲得部分手稿,先後收到文獻資料400多件計2000多頁。

本書是在趙善長先生去逝後由常州市集郵協會組織編寫的。趙老不僅精於郵學,亦善詩詞,晚年著有《丁巳郵人唱和集》、《戊午詩抄》、《已未詩詞集》等。癸亥年(1983年)趙老出席全國集郵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廣州)會議,賦詩志盛之餘,躬自工筆書寫,輯訂《善長集郵詩詞》一冊,集腋成裘,蔚為大觀。

特點

本書即是以《善長中郵網集郵詩詞》為藍本,輯錄成冊,其中選入的趙老詩詞有公開發表或未發表的計73首。這些集郵詩詞分為乘興應景方寸情、抒情述懷報國心、魚雁往還唱和樂這3大類。

趙善長,1903年7月22日生於江蘇常州,1989年9月26日逝世。《甲戌郵刊》創始人及編撰人。

研讀筆記

《趙善長集郵文選》編輯人員認真仔細,但限於種種原因,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處。貴會公開徵文,筆者不揣簡陋,寫下研讀筆記,向師友討教,冀望能對學習趙老郵文有所助益,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彩頁3上圖漏說明;目錄7中下,趙(赴)京;3中,郭沈用和(和、)“郭沈用和”是複姓;5下3,王、李二人實際並未參展;9上5,一九四一(四二),書中多處;下16表楊(揚);20下11,票薄(簿);24下4,考(參)考;27上7,下8,賬(賑)災;36上2,王(王君);57上1,甲戌(辰);上9,撮(攝)制;60下8,一翻(番);63上2,文學(字);64中,英磅(鎊);72上3,景孟(盂);74上3,反(返)里;74下6,逕(徑)啟;77上6,發詳(祥);81上6,十(似應為二十)年前,(1920年間,才有可能“故都每每聚首”);85中,膺(贗)品;86下注2,非誤,“刻”作“目前”解;89下6,國部(都);91上2,赴(訃)告;;下5,三十六(三十);93中,福田屯(村);94下注3,“暫三票”可理解為習慣簡稱;下7,鋁(鉛)字;96上3,活躍,“躍”刪去;98下注2,應為“生”;100上5,版全(全版);下9,在(有);102中,存(有)“作”;104下8,一種系(一種,系);105上4,集郵票處(集郵處);106下6,二十五(三十五);112下1,棉(綿)薄;113上7,聽(所);114中,帳(悵)惘;下1,憑籍(藉);115中,復(覆)轍;124圖7與文字不符;131下6,由由(由);134上1,上海廣州(廣州上海);140上7,首(第一)次;142下3,昆明(港);160下,注誤,直徑37厘米,可稱“特大”,可是想一想,蓋在何處?164下10,合壁(璧);174下1,加改(蓋);183上,如圖一,如圖二,圖未相應標示;190中,自以(從);199下4,每張(版);200上7,3(了)半張;202上5,“黃紹齋獨蟄居漢中故里,等待解放”,不確,他1946年就回到太原。203下5,赫(赭)色;205中,發生(行);206上1,近間(聞);此頁厘米皆應為米厘;207上5,1889年1月?參見210頁;207中,11月7日?210下,11月16日?208下5,紅酒(酒紅)色;210上4,12(7)月;此頁“幅度”,不解,厘米似應為米厘;下4,楮(桔)黃;211上6,二千套?207中,1000套?212中,名譽會長漏憶黃紹齋,顧問漏憶施家鐸。應附註。213中,會員錄實際僅出兩期;214中,1941(1942);217上,1936(1938);中,1943(1942);218中,1921(1936);下2,七(六)人;219中,次年9月(當年12月);220中,1946(1948);222下4,彤(兩)江;224上,張棣屯(村);226中,飛箭(剪)號;228中,“迨至解放後返回太原時,”值得商榷;229中,1941(1942);238下2,1981(1980),書中多處;240上3,郭沈用(郭沈用和);中,1941(1942);250中,中顧會(委);254上5,今由(茲遵);267下5,於(丁)巳;268下6,具(景)區;276下3,上已(巳);283中,先同由行(先由同行);284上2,1927(1926);61(62)年;286中,1981(1980),書中多處;287中,288上2,敬煩(頌);289下6,12(6)月;293上1,1921(1920);296下7,衷(哀)忱;298上,280(281);1685王琪禎會員號來源?1508(1805);152韋殿才會員號肯定有誤;834楊景美會員號恐誤;303上,23(22)日;下,“與同處的”,有誤,既不同處,也不同局;加入上海中華郵票會,時間有誤。會刊公布是1928年12月,但也有原因,即趙老和王聘彥申請的早,卻陰差陽錯推遲了;304中,1930年(1929)從事集郵寫作;305上,10月20(25)日;下10,明信片首次印製是1936年12月;下7,“首次介紹”有誤,應為“較早介紹”;下3,1941(1942);308,1981(1980)年4月撰寫......312上5,慷概(慨);中,獨立(木);313下5,1932(1934);聘周今覺為名譽會長,時間是1935年11月間,並非趙老提議;另漏名譽會長黃紹齋;1937年1(11)月,此為甲戌會二屆選舉時間,顧問漏列“施家鐸”;316上,長子趙養廉也集郵;317上7,83(81);323上6,江蘇(北京);30年代(20年代末);326上7,上海(蘇州);中1989(1988)年;328上從柳州寄刊的不是趙老,《西南郵風》非閻東魁編輯。下1,甲戌(《甲戌郵刊》)
若說補遺,在研讀趙老文選後都寫在兩本拙著中,(《甲戌郵票會在長安》《甲戌郵票會史話》),我也不想再重複,有興趣就參考拙著吧!
另外筆者忝充甲戌郵票會研究會副會長,甲研會2004年11月15日在鄭州成立,宗旨是繼承發揚甲戌精神,也圓了趙善長等老一代集郵前輩的夙願。本會團結了40餘位甲戌前輩,可是已有9位前輩仙逝。普通會員剛過百位,合計不足150位會員。其中上海將近50位,山東20餘位,而作為甲戌郵票會創始人趙善長家鄉常州,僅有一位會員,還是位下崗工人,叫馮威。我沒有資格說三道四,只是將客觀現象提出,供貴市師友參考。江蘇集郵人才濟濟,常州亦然。希望能借紀念趙老善長逝世20周年之機,我們一道弘揚甲戌實幹精神,將趙老等前輩在艱苦卓絕中創建的甲戌精神發揚光大。歡迎更多師友加入甲研會!獨木難支夫大廈,眾志始可以成城!
另外寫了《趙善長集郵年譜》,可補充修改為書稿,限於時間僅寄解放前部分討教,若有興趣再寄後續部分。我個人能力有限,占有資料不多,尤其是江蘇、常州等地的。如果大家群策群力,我以為這是紀念趙老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集郵百科知識之集郵文獻

集郵是人們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十九世紀中葉,郵票的誕生,集郵活動、研究開展,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隨之各類的集郵期刊、著作也應運而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