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斯郵票目錄》

《吉本斯郵票目錄》

英國斯坦利·吉本斯郵票公司編印的綜合性世界郵票目錄。英文。1865年首創,逐年發行新版。從1982年起改為兩卷本。是世界四大綜合性世界郵票目錄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吉本斯郵票目錄》《吉本斯郵票目錄》

《吉本斯郵票目錄》(StanleyGibbonsStampCatalogue)又稱《吉本斯郵票年鑑》,是英國斯坦利·吉本斯郵票公司編印的綜合性世界郵票目錄。1865年首創,逐年發行新版。從1982年起改為兩卷本。是世界四大綜合性世界郵票目錄之一。該書收錄了世界各國和地區發行的郵票,逐枚編號、標價。從1979年起增加發行分地區的郵票目錄,總計22分冊。各分冊除有一般郵票所列項目外,還有設計者、雕刻者、印刷廠等資料。中國郵票在"China"名下列出,在分冊中列入第17分冊。

創始者

吉本斯StanleyGibbons(1840——1913):英國郵商,吉本斯郵票公司和《吉本斯郵票目錄》的創始者。1856年起在朴茨茅斯其父親開設的藥店裡,以“吉本斯郵票商店”的名義買賣郵票,後發展成為吉本斯郵票公司。

發行

發行背景

《吉本斯郵票目錄》《吉本斯郵票目錄》

19世紀,由於郵票發行國少,郵票種類少,因而郵票目錄多以世界各國發行的全部郵票為收錄對象。20世紀以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郵票發行國迅速增加,郵票發行的種類和數量迅速上升,集郵者一改過去對各國郵票的全部收集轉為重點收集某國郵票(多為本國),促進了單一國家(或地區)郵票目錄的出版;另一方面,專題集郵方式的興起,為各種專題郵票目錄的出版提供了必要的社會環境,從而形成了世界郵票目錄、地區(或某國)郵票目錄和專題郵票目錄並存的現狀。

發行歷程

(1)1865年,將英國及其屬地和部分外國郵票標價後印成目錄,即最早版本的《吉本斯郵票目錄》,以後收錄世界上的全部郵票,並逐年增訂再版,又按地區發行分冊,成為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郵票目錄之一。

(2)所辦郵票公司於1874年遷至倫敦泰晤士河畔郵商的集中地河岸街,1902年又在美國紐約的百老匯開設分公司,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郵票公司。歷史

特點

世界郵票目錄又稱世界性郵票總目錄,其特點:

收錄範圍廣泛

《吉本斯郵票目錄》《吉本斯郵票目錄》

這類目錄將自1840年5月英國發行黑便士郵票起,直到該版目錄發行的時間為止的各國(地區)正式發行的郵票全部予以收錄;其中還包括各國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區發行的郵票。

資料齊備

這類目錄通常對每套郵票按傳統方式進行編排,即按其票種和發行時間先後分列,逐枚標明面值、票名、顏色、印量、價格以及齒孔度數、水印等集郵者關心的郵票基礎信息資料。每年修訂、增補、調整出版,因而資料日益完善,始終保持最新。

適用面寬

這類目錄能夠滿足絕大多數集郵者傳統式收集和專題式收集的需要,尤其對於回答“某年某時世界各國發行了多少郵票”等一類問題具有其他目錄不可替代的優越性。由於現代郵票每年以10000種以上的速度遞增,因此世界郵票目錄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卷冊增多,售價相對較高。

種類

集郵者比較熟悉的世界郵票目錄有:美國的《斯科特標準郵票目錄》(1863年初版);英國的《斯坦利·吉本斯郵票目錄》(1865年初版);法國的《香檳郵票目錄9(1896年初版)和德國的《米歇爾郵票目錄2(1909年初版)。這4種郵票目錄著稱於集郵界的原因:一是出版歷史悠久,編輯力量雄厚、穩定;二是英、法、德文為全世界使用交流最為廣泛的語言文字。

此外,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前期出版的《明庫斯郵票目錄》(MinkusCatalogue)(始於1954年)和瑞士的《茲姆斯太因郵票目錄》(ZumsteinCatalogue)在國際上也有一定讀者市場。由義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國出版的世界郵票目錄囿於本國文字障礙和本國貨幣標價,在使用範圍上受到一定限制。中國1993年用中文編撰出版了《中華世界郵票目。錄·亞洲卷》,1995年續出《中華世界郵票目錄·歐洲卷》上、下兩冊,引起漢語國家和地區集郵界的廣泛重視。

集郵百科知識之集郵文獻

集郵是人們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十九世紀中葉,郵票的誕生,集郵活動、研究開展,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隨之各類的集郵期刊、著作也應運而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