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景福順長老二首》

《贈景福順長老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轍的組詩作品。這兩首都是禪詩,表達了對佛理禪心的感悟和對高僧大德的敬仰之情。

作者

蘇轍

詩詞正文

贈景福順長老二首(並序)轍幼侍先君,聞嘗游廬山,過圓通,見訥禪師,留連久之。元豐五年,以譴居高安,景福順公不遠百里惠然來訪,自言昔従訥於圓通,逮與先君游,歲月遷謝,今三十六年矣。二公皆吾里人,訥之化去已十一年,而順公七十四,神完氣定,聰明了達。對之悵然,懷想疇昔,作二篇贈之。

【其一】屈指江西老,多言劍外人。身心已無著,鄉黨漫相親。竄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仍將大雷雨,一洗百生塵。

【其二】念昔先君子,南遊四十年。相看順老在,想見訥師賢。歲歷風輪轉,禪心海月圓。常情計延促,無語對潸然。

作品注釋

景福順(1009—1094),北宋時臨濟宗黃龍禪派的著名禪師,是蘇轍禪宗的入門導師。

作品評析

“屈指江西老,多言劍外人。”北宋中後期,黃龍禪派的主要禪師基本都集中在江西,其中黃檗唯勝、福嚴慈感、禾山德普、泐潭文準等一大批著名禪師都是劍南——蜀人。

“身心已無著,鄉黨漫相親。”出家修行,更明心見性,當然身心俱不執著了,但一見到老鄉,鄉情卻遏制不了,自然流露出一種親切。

“竄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蘇轍與其兄蘇軾,因對王安石變法有異議,結果雙雙被貶遷流放,一般人唯恐迴避不及,結果與景福順禪師相會,卻受到了極為真誠的接待,成了親密的朋友,乃至成為他的弟子。蘇轍貶居江西高安,景福順禪師與其父蘇洵是舊交,以七十四歲的高齡,從百里外來訪,並傳授禪法,這給蘇轍極大的安慰和啟迪,所以蘇轍才能發出這樣的感受。當讀者對蘇氏兄弟等著名大師文筆發出驚異和讚嘆之時,千萬留心“禪”和禪師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仍留大雷雨,一洗百生塵。”佛法常被喻為“大雷雨”,洗滌和滋潤人們的心田,並給予高妙的智慧和無窮的力量。景福順禪師,真淨禪師,佛印禪師,當然還有一大批高僧,在蘇氏兄弟落難之時,的確給予了極大的精神支持,使他們在漫長的流放生涯中保持了生活和創作的生機,平安度過了宦場中的各種風波。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宋代文學家。字子由,一字同叔,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登進士第。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新法,哲宗時官至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宋徽宗時辭官。其文汪洋澹泊,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有《欒城集》、《春秋集解》、《詩集傳》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