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芬古詩詞歌曲20首新學堂歌》

2006年6月,《谷建芬古詩詞歌曲20首——新學堂歌》由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出版。“這是我一生中完成的最有意義的作品,也是創作速度最快的作品。”

創作背景

谷建芬古詩詞歌曲20首新學堂歌谷建芬古詩詞歌曲20首新學堂歌

2004年,時任副總理吳儀的一句話觸動了谷建芬的心:“不要光寫大人的歌了,你為孩子們多寫些歌吧。”這對谷建芬觸動非常大,因為她也看到,在這個追求經濟效益的年代,很多人將謀求物質利益最大化作為追求人生價值的終極目標。而少兒歌曲由於商業性炒作價值較低,最終被擠出市場。中國的兒歌創作正處於低谷期,孩子們想唱屬於自己的歌曲,都幾乎找不到合適的。“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親愛的你慢慢飛……”每當聽到孩子們用稚嫩的童聲哼唱這些流行歌曲時,谷建芬的心就會隱隱作痛,“近些年我為孩子們寫的歌曲太少太少了。我有責任用自己的真情和努力,為孩子們創作出更多他們愛聽愛唱的歌曲。”
為了潛心創作,谷建芬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請容我靜一靜。”為此,她謝絕了很多社會活動。她說:“為孩子們創作是一個淨化心靈的過程,我不可以胡思亂想,我的心要靜,也要淨。”2005年6月1日,《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谷建芬兒童歌曲選》出版,為全國的少年兒童獻上了一份節日的厚禮。在收錄的30首歌里,除了24首谷建芬多年來創作的經典兒童歌曲外,還加入了《春曉》等6首古詩詞歌曲。“這些詩歌琅琅上口,最適合孩子學唱。”谷建芬說,“雖然我還是堅持以往的創作習慣:沒有感覺就不寫。但與以往的歌曲創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為古代經典詩作譜曲是一個跟傳統文化對話的過程,調式、節奏、風格都要有精準的拿捏。”尋求最準確的音樂語言是谷建芬創作的難點,既要讓孩子們聽得懂,喜聞樂見;還要避免曲解詩的原意,以防給孩子們造成誤導。“每首詩的譜曲都讓我戰戰兢兢,要使鏇律契合古詩詞的神韻,又不能只停留於古代的意境解讀,要寫出當代特點。伴奏樂器上,在使用琵琶、古箏等古典樂器和現代管弦樂的基礎上,又配合吉他等流行樂器,力求古今契合。這樣,原本凝重的古詩詞,才會讓青少年更易於接受。”創作中,谷建芬幾乎調用了她所有的專業積累和人生體驗,創作過程帶給她的挑戰超過以往任何一次創作,豐富的人生閱歷為創作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
第一次進錄音棚,當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名篇在孩子們的吟唱聲中婉轉傳出,谷建芬忍不住熱淚盈眶,她告訴身邊的錄音師:“我已經很久沒聽過這么純淨的聲音了……孩子們平靜自然、情意飽滿地由心底唱出的那種純真、樸實,是任何一個歌星都比不上的。”2006年6月,《谷建芬古詩詞歌曲20首——新學堂歌》由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出版。“這是我一生中完成的最有意義的作品,也是創作速度最快的作品。”

專輯出爐

《谷建芬古詩詞歌曲20首新學堂歌》CD專輯的出爐與廈門有很大的關係。谷建芬說,去年底她來參加英才學校的10周年校慶,孩子們表演了她寫的6首唐詩歌曲後,坐在她旁邊的廈門人大主任洪永世很高興,問她能不能多寫一些唐詩歌曲,以便在今年兒童藝術節上表演。於是,她從今年大年初一開始動筆,又寫出了14首,作成了包括1張教唱CD、1張伴奏CD和一本歌譜合成的專輯。今年4月25日,她帶著這張CD專輯來到了廈門,舉辦了一場有300多名中國小音樂老師參加的古詩詞歌曲輔導會。才1個多月的時間,《新學堂歌》就在廈門各箇中國小校推廣開來,受到了孩子、家長和老師的歡迎。谷建芬希望,在她的有生之年把唐詩300首全寫遍,以後,其它的古詩詞都可以套到這些歌曲中來吟唱。

作曲家寄語

谷建芬在CD中寄語孩子們:“古詩詞是祖先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它像一粒粒種子播撒你心田,滋潤你心扉……”聽著孩子們在歡快的鏇律中唱著“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谷建芬欣慰地笑著說:“我感覺到一粒粒種子今天發芽了!”

推廣活動

《新學堂歌》出版以後,谷建芬對這些歌曲的推廣也格外用心,但為了防止過度商業化給歌曲帶來傷害,她沒有走商業推廣的渠道,而是通過各地教育部門開展。2006年11月9日,“古詩詞進校園活動”的啟動儀式在北京市東城區舉行,口號是“班班有歌聲,校校有比賽”。東城區的史家胡同國小是谷建芬為《新學堂歌》在北京開墾的第一塊“試驗田”,她以交談的形式,給音樂老師上了一堂如何給孩子們輔導古詩詞歌曲的講座。之後,更多的學校都認真對這個活動進行了推廣,一直持續到2007年11月9日舉行頒獎晚會。
在推廣的過程中,這些歌曲所具有的感染力,有時也讓谷建芬意想不到。2007年,谷建芬帶著《新學堂歌》到北京一所特教學校進行推廣。讓她驚訝的是,一個得自閉症的孩子,在聽其它音樂時,無動於衷,而古詩詞兒歌卻開啟了他封閉已久的內心。從每天回家讓媽媽幫他放歌曲,到自己學會播放,再到拿起話筒唱歌,取得了很大進步。最後,孩子把這20首歌都聽懂了。“我去看他的時候,他就拉我到廚房,用大白蘿蔔、韭菜和紅辣椒做了一隻鵝,用不流暢的話說,‘鵝、鵝、鵝’。我被這樣的畫面深深打動了,面對這些奇蹟的發生最受教育的是我,最受震撼的也是我。”在古城職業高中推廣時,孩子們聽了《遊子吟》都非常動情,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媽媽。谷建芬說:“這也許就是《新學堂歌》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的神奇力量。”
隨著這些歌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全國各地都開始給予關注。吉林、遼寧、福建、上海等省、市教委紛紛發函或打電話,邀請谷建芬參加《新學堂歌》進校園活動,她都會親自前往,祖國的大江南北留下她為推廣歌曲、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足跡。

專輯影響

《新學堂歌》出版發行以後,去年底又推出了古詩文演唱會,相關DVD也會在近期出版發行,這些歌曲也會隨之走進更多的孩子中間。谷建芬表示,“這是我安度晚年的最佳方式。什麼叫養老?我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養老。到了我這個歲數,歇下來了,才有時間對一些問題進行反思,一生經歷的坎坷和磨難在這個時候都變成了一種財富體現出來,我把這些財富用來創作兒歌,我會一直寫下去,希望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有所幫助,希望他們在一個充滿責任感的環境下成長,長大了為國家和人民做貢獻。”

演唱會

《谷建芬古詩詞歌曲20首——新學堂歌》演唱會《谷建芬古詩詞歌曲20首——新學堂歌》演唱會

《新學堂歌——谷建芬古詩文少兒歌曲演唱會》採用學堂授課的形式,將舞台劇作為一個特殊的德育和美育課堂,教大家習古文、唱古詩,在古詩文中感受古人的文采和蘊含其中的道理,在音樂中講述光陰的古詩。晚會分為學堂樂歌篇、田園風情篇、親情友情篇、勵志成才篇4部分。從《三字經》到《弟子規》,從《詠鵝》到《元日》,從《相思》到《遊子吟》,從《憫農》到《格言連壁》,整台晚會由鞠萍姐姐和朱軍擔任主持,董浩叔叔、月亮姐姐、周洲姐姐、小鹿姐姐、紅果果詩文等都在晚會現場帶領小朋友們一起朗誦古詩文.

演唱會以合唱的音樂形式貫穿始終,精美華麗的舞台、炫彩多姿的特效,融匯舞蹈繪畫、書法等多種藝術形式,以及戲曲、武術、雜技等民間曲藝手段,並運用皮影、木偶、沙畫等民間工藝表現手法,在古箏、笛子等民族樂器與小提琴、豎琴等西洋樂器的交替演繹中,在時而歡騰雀躍,時而唯美抒情,時而活潑靈動,時而深厚含韻的音樂鏇律和氛圍中,近600名少年兒童共同演唱了谷建芬創作的《三字經》、《春曉》、《遊子吟》等20餘首少兒“新學堂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