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間》

《證券時間》

《證券時間》欄目是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針對證券市場報導的日播欄目,這是中央電視台第一個以中國資本市場交易為主要內容,面向廣大投資人的新聞類實時證券資訊欄目。

欄目簡介

(圖)《證券時間》理財教室《證券時間》理財教室

《證券時間》緊緊依託滬、深兩個交易所的現場交易活動,對每日的財經新聞和股票交易作即時報導,為各類投資人提供充分、準確、豐富的信息。日播節目運作人員主要分成行政組、記者組、編輯組、直播組與攝像組,節目製作人員主要分為:製片人、主編、責任編輯、記者、編輯、導播、攝像等。《證券時間》通過八年時間運作,其品牌塑造表現在節目形式多樣化、節目包裝統一化、推廣活動主體化,主要圍繞專業的采編隊伍、高端的專家資源、權威客觀的評論、豐富準確的內容,獨具風格的節目板塊、靈活多樣的節目推廣等,逐漸將節目打造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央視二套主流欄目。但通過對收視率的常年分析可得知,由於《證券時間》欄目隨大財經定位的CCTV二套將客群定為廣大投資者,在收視群體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受證券市場行情的影響較大。

優劣形式

(圖)《證券時間》《證券時間》

《證券時間》優勢在於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高素質專業記者和編輯隊伍;匯粹全國最專業、最權威的分析師加盟;龐大的專家智囊團,對政策面最權威的解讀。其劣勢在於在CCTV-2套大財經的背景下,難免缺乏專業性和規模性;《證券時間》欄目目前在國內電視節目市場上收視率與證券市場的冷熱息息相關,因此節目的風險較大。針對其劣勢提出的建議為在大眾化中細分客群市場與擴展欄目產品,可在早晚節目之間加播一檔節目,利用上午版和新增版來做及時資訊與市場盤點,而晚間版更適合其“市場焦點”的匯集於擴展。並建議實行跨媒體運作,進行產業鏈的打造。提高其核心競爭力,擴展央視影響力。

節目形態

(圖)《證券時間》《證券時間》

屬於資訊綜合類的《證券時間》欄目是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針對證券市場報導的日播欄目,周一到周五,每天兩檔節目,早間播出時間:9:05至9:25,是直播節目:晚間:23:10至23:40,屬於錄播節目。這是中央電視台第一個以中國資本市場交易為主要內容,面向廣大投資人的新聞類實時證券資訊欄目。欄目緊緊依託滬、深兩個交易所的現場交易活動,對每日的財經新聞股票交易作即時報導,為各類投資人提供充分、準確、豐富的信息。

《證券時間》早間版節目主要是證券市場的資訊,解讀當日影響市場的最終要新聞和政策,以及上市公司公告、機構研究報告等,為投資者提供有用的投資信息。

晚間版主要分為市場盤點和市場焦點兩大板塊,盤點主要是針對當天股市盤面的變化,通過市場專業人士對當天市場交易進行總結分析,還包括駐上證所和深交所記者發回的專家觀點集粹,為投資者和觀眾提供專家觀點、調查資訊,提示投資風險,給出策略和建議;焦點板塊容納的內容比較豐富,主要包括記者行動、基金地帶、研究報告分析、上市公司高管訪談、老薑論壇、以及市場熱點話題的討論等,調查證券資本市場發生的重大事件,透視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和熱點人物,發現和揭示財經事件真相。

節目中還有一些信息類小板塊,比如股市氣象站,是對明日大盤走勢的預測和熱點行業的預測。除此之外,在周末播出的《理財教室》也是欄目重點打造的節目。

運作分析

欄目的組織構架

(圖)證券時間上午版 證券時間上午版

日播節目運作人員主要分成五個小組:

1、行政組 主要負責欄目的日常行政、財務等工作

2、記者組 負責採訪和節目製作

3、編輯組 主要負責後期製作

4、直播組 負責節目在演播室的直播和錄製

5、攝像組 負責節目的外拍和演播室的拍攝

節目製作人員主要分為:製片人、主編、責任編輯、記者、編輯導播、攝像等。

節目時間和內容

目前分為上午版和晚間版兩檔節目,上午版為直播節目,時間為:周一到周五 9:00 - 9:20,內容為投資者提供有用的市場新聞資訊;下午版為錄播節目,時間:每周一到周五 23:10 - 23:40,內容為市場盤點和今日焦點兩大塊,市場盤點是京、滬、深三地對當天行情的分析總結,今日焦點主要是對市場關心的問題給與關注,形式上多樣化,主要包括老薑論壇、基金地帶、公司調查、人物專訪等。另外,欄目還重點打造了周末《理財教室》節目。

上午版的節目製作和播出流程

1、首先責任編輯寫出節目構成稿件,大概計算出節目的總時長,以便於節目的準確播出,最後定稿交由值班的製片人和中心主任審閱;
2、上午版主要是資訊類節目,內容首先由責編確定,最後由值班的製片人審定;

3、主編召集主持人和嘉賓直播前對節目進行討論,設計相關的討論話題,避免節目中出現失誤

4、編輯根據節目稿件,對播出的片頭、廣告等進行串聯,並製作相關的圖板,並由責編進行最後檢查確認;

5、準備工作完成之後,進入節目的直播狀態。

晚間版的節目製作和播出流程

1、每日焦點的節目選題

正常情況下,在每周一和周四的上午舉行下周的節目選題會,由主編主持會議,參加人員有責任編輯和記者,大家匯報各自的選題,並且一起討論是否可行,由於選題眾多,最後由主編確定安排下周的節目選題。此外,市場出現意外情況,主編會根據當天的變化,臨時變更節目,突出節目對突發事件的敏感性,或者對市場的及時貼近性。

2、每日焦點節目的製作

主編確定選題後,安排記者寫出較為詳細的節目製作流程,記者根據選題以及播出時間,進行相關的資料收集和採訪工作,需要和攝像一起拍攝相關的素材,然後根據採訪的素材和資料寫出節目播出文字初稿,由主編進行審閱並提出修改意見,記者修改後對素材進行編輯和後期製作工作,其中包括:畫面編輯、配音、背景資料的圖板製作、上同期字幕等。

3、市場盤點節目的製作

由滬深兩地記者採訪機構觀點,對當天行情進行總結分析,由於是錄播節目,由編輯事先對傳送的素材進行修改完成;

4、節目錄製前的準備工作

在節目錄製之前,責任編輯寫出節目構成稿件,確定節目總時長,定稿交由值班的製片人和中心主任審閱;主編檢查記者完成的節目播出帶,其中還包括一些固定節目,比如《香港股市》、《股市氣象站》等,檢查沒有錯誤後簽字交給負責錄製的播出組人員。此外,主編還負責召集主持人、兩地出鏡記者、嘉賓對當天的節目進行討論,確定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5、節目錄製工作

在錄播時間,直播組人員串聯播放節目帶,製作最後的播出帶,完成後由送帶編輯或值班製片人負責交送到播出中心。

品牌塑造

(圖)證券時間晚間版證券時間晚間版

《證券時間》的運作時間已有近八年時間,經過不斷的探索,把欄目定位於站在國家的高度,站在廣大投資者的角度,為觀眾提供準確詳實的證券資訊節目。在傳媒業“內容為王”的時代,其品牌塑造主要圍繞專業的采編隊伍、高端的專家資源、權威客觀的評論、豐富準確的內容,獨具風格的節目板塊、靈活多樣的節目推廣等,逐漸將節目打造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央視二套主流欄目。

1.節目形式多樣化

京、滬、深三地記者連線是欄目的主要特色之一,駐上證所、深交所的記者每天發回來自證券交易市場前沿的及時資訊,如早間版的上市公司公告、最新的機構研究報告發布、市場重要交易信息等,通過連線的方式,突出了實效性;上市公司高管的專訪,也是公司的亮點,通過記者的親身採訪,讓投資者看到更加真實的上市公司高管形象;而基金地帶則是貼近基民,不僅提供相關的投資信息,而且讓投資者能夠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老薑論壇也讓投資者感受到眾多嘉賓的風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年初的《大趨勢》,不僅為投資者全年的投資提供參考,也被機構投資者重點關注。

2.節目包裝統一化

為了配合中央二套整體的包裝風格,在節目包裝上欄目也進行了重大調整,以前欄目主要以藍色調為主基調,目前主要採用紅、白、黑三種主色調,形式上與整個經濟生活頻道成為有機整體。另外,行情播報方式以及節目下方的兩條滾動字幕也做了相應調整,整體風格更加協調一致。

3.推廣活動主題化

欄目經常和國內券商機構合作,在全國各地進行節目推廣活動,每次推廣活動圍繞一個投資主題,結合當時的市場情況,對投資者進行投資教育,不僅擴大了欄目的知名度,而且為提高節目收視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另外,針對大眾投資者教育,《證券時間》推出了子欄目《理財教室》與《證券人物》,在欄目中斷時間對子欄目作一定的廣告宣傳,二者的節目內容和節目形式與《證券時間》形成有效的互補。

《證券時間》欄目的品牌效應在逐漸形成,日播早間節目以資訊為主,晚間節目更匯集了市場行情、各路專家觀點、上市公司調查以及機構投資研究等,成為大眾投資者的財經信息“保姆”。節目推廣與子欄目的推出更為廣大客群提供了理財資訊與投資參考的便利渠道

與同類節目

優勢所在

(圖)市場連線 市場連線

《證券時間》在國家電視台的平台上以廣大普通投資者為服務對象,其優勢主要表現在:

1、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高素質專業記者和編輯隊伍,《證券時間》從業人員都擁有專業的財經知識與廣電從業知識儲備,優秀的電視製作班底,保證高質量的收視效果,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使得記者具有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的強大採訪能力。上海深圳兩地交易所的記者能及時發回財經資訊與新聞報導,並且其連線直播技術非常成熟。

2、匯粹全國最專業、最權威的分析師加盟。除欄目中的權威評論員觀察員之外,《證券時間》利用各種渠道資源,與各機構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每日各券商投資機構提供投資策略研究報告以及其市場觀點;各調查機構提供市場財經數據表述市場走勢。

3、龐大的專家智囊團,對政策面最權威的解讀。《證券時間》利用國家媒體平台的優勢,能更容易並且深刻地對經濟學者、政府官員、以及財經專家的採訪,使得欄目更具權威性,對政策有明確地把握。

存在劣勢分析

《證券時間》作為一檔大眾化的財經資訊電視節目,與其它同類節目比較起來,依然有著很多不足,在此針對其存在劣勢,提出建議與相關對策。

1、以早晚共近1小時的時間詮釋當天證券市場資訊難免會緊張倉促,在CCTV-2套大財經的背景下,難免缺乏專業性和規模性,這在第一財經全頻道以產經和金融、證券投資和個人理財為主要報導內容的專業化小眾化規模性“轟炸”之下,顯得有些寡不敵眾

2、《證券時間》欄目目前在國內電視節目市場上收視率較高,但這與證券市場的冷熱息息相關,作為一檔大眾性欄目,此相關度尤其明顯,即市場熱時節目火,市場弱時節目冷,因此節目的風險較大。而《第一財經》走專業化路線,節目收視人群特徵更為明確化,其收視波動更在於產經市場的變動強弱而不會隨動於證券市場的漲跌。此外,第一財經注重產業鏈的打造,從系列化財經節目到財經頻道一體化,再到跨媒體合作,建立財經研究院,有效地分散了風險,實現了範圍經濟。到2007年底,“第一財經”已經成為擁有廣播、電視報紙網站的跨媒體平台和擁有第一財經研究院、道瓊斯第一財經指數產品、大型會展公關活動等的財經衍生產品供應商,銷售收入從2003年的3800萬遞增到2007年底的2.1億元。

播出時間

周一到周五 上午版 09:00 晚間版 23:0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