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利》

《謝利》

在2009年柏林電影節上首映的影片《謝利》,5月在英國上映。扮演女主角的是有“美國第一美女”之稱的好萊塢明星米歇爾·菲佛(Michelle Pfeiffer )。《謝利》根據法國作家克萊特的小說改編,由英國導演史蒂芬·弗雷斯(Stephen Frears)執導,他曾經憑藉《騙子》和《女王》兩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謝利》《謝利》

上世紀20年代的巴黎,名妓皮羅絲的兒子謝利愛上了媽媽的朋友,50歲的高級妓女萊婭。皮羅絲當初把兒子送到萊婭身邊,只是為了利用這個情場老手教會兒子社交界的法則。她本以為,兒子會在萊婭身邊成長為一個世故的花花公子,然後就會順理成章地離開那個和自己一般歲數的女人,找個名門女眷晉身上流社會。然而,對於這個教會他如何去愛的女人,謝利卻愛得簡直無法自拔。當皮羅絲髮現事情的進展出乎她所料,便千方百計地強迫兒子放棄這段長達6年的感情。謝利在母親的脅迫下終於妥協,但他始終無法忘記萊婭,甚至在終於迎娶豪門千金之後仍然如此。最終,他選擇了逃避,遁入一個幻想中的世界中去了。
本片根據法國作家科萊特的小說改編。原著算不上名作,作為古典時代末期的一部作品,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並不十分重要,在以名利場人情沉浮為題材的法國傳統小說中也談不上突出,但這並不能掩蓋作者洞察世事的功力,對於特定時代、特定遊戲規則內的特定人們內心所懷有的情感和掙扎,都有細膩的描寫,在一個世紀以後的今天看來,這些都像精巧的瓷器一樣雅致又脆弱。執導這樣一部作品,恐怕也真是英國人比法國人還更加適合。

演職員介紹

(圖)史蒂芬·弗雷斯史蒂芬·弗雷斯

導演:史蒂芬·弗雷斯 1941年6月20日出生於英國萊切斯特的弗雷斯,曾在劍橋大學攻讀過法律,作為一名普通社工的兒子,弗雷斯1989年被柏林電影節組委會授予了攝影機紀念獎,1996年和朱莉婭·羅伯茨合作的《致命化身》也曾入圍柏林主競賽單元,而1998年的《非戀不可》給他帶來了一座最佳導演銀熊獎杯。

他還曾憑藉1990年的《騙子》和2006年的《女王》兩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除此之外,他還將6位女演員送上了奧斯卡影后的提名名單,她們分別是:格倫·克洛斯和米歇爾·菲佛(《危險關係》1988年)、安傑麗卡·休斯頓安妮特·貝寧(《騙子》1990年)、朱迪·丹奇(《亨德遜夫人的禮物》2005年)和海倫·米倫(《女王》2006年),其中海倫·米倫也憑藉《女王》獲得了包括奧斯卡在內的多項影后桂冠。史蒂芬·弗雷斯曾被選為2007年坎城電影節評審會主席,並在2008年當選為“影響英國文化的百位權勢人物”之一,他電影中的三角戀通常都會以悲劇結尾首場,這部《謝利》也沒有例外。

(圖)克里斯托弗·漢普頓克里斯托弗·漢普頓

編劇 克里斯托弗·漢普頓,上一次和史蒂芬·弗雷斯合作的電影《危險關係》就將自己送上了奧斯卡最佳編劇的寶座上,此次兩人再度聯袂出擊柏林,還有“美國第一美女”米歇爾·菲佛的助陣,柏林金熊肯定在他們的窺探之中。漢普頓的成績單上永遠不缺乏大明星的影子:1985年的《好父親》和安東尼·霍普金斯,1986年的《危險關係》和格倫·克洛斯約翰·馬爾科維奇、米歇爾·菲佛,1995年的導演處女作《卡林頓》和艾瑪·湯普森,1995年的《全蝕狂愛》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1996年的《致命化身》和朱莉婭·羅伯茨,2003年的《夢想阿根廷》安東尼·班德拉斯和艾瑪·湯普森,2007年的《贖罪》也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獎的提名。

演員介紹

(圖)《謝利》米歇爾·菲佛

米歇爾·菲佛 生於美國加州,1975年高中畢業時參加選美獲勝成為“橘郡小姐”(miss orange county),隨後競選洛杉磯小姐時被星探發掘,得以投身娛樂圈。米雪最初只能在電視影集中飾演一些乏味的小角色;1980年正式踏入影壇,首部作品《falling in love again》不叫好又不叫座,她也未能引起觀眾的注意。83年米切爾·法伊弗 參加了大導演brian de palma的《疤面煞星》(scarface,1983)的演出,片中飾演阿爾·帕西諾(al pacino)幹掉黑幫老大後“搶”來的妻子,無論是角色原型還是米雪的演繹深度都讓人有種頭腦簡單而空有外在美貌與氣質的感覺,只是一個陪襯al pacino的閒角,難以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凸現其當時在影壇的“花瓶”形象,(只是當時誰也想不到9年之後michelle與al pacino再次合作了一部由《風月俏佳人》大導演gary marshall執導的《性·愛情·漢堡包》(frankie & johnny),在演技上甚至比al pacino更獲得肯定,得到金球獎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提名。

魯伯特·福蘭德魯伯特·福蘭德

魯伯特·福蘭德 2004年處女作《浪蕩子》中出演過約翰尼·德普角色的情人,次年在《傲慢與偏見》中扮演了追求伊莉莎白並造成她對達西先生“偏見”的威肯先生,由此為更多人熟悉,同時戲外的他成功抱得美人歸,同凱拉·奈特利之間的情事甚至是婚期都常常登上英倫小報的頭條,福蘭德本人的外形也被認為同奈特利的“鐵匠男友”奧蘭多·布魯姆驚人相似。05年魯伯特·福蘭德憑藉同瓊·普萊懷特一起主演的獨立喜劇片《老人院的帕妃女士》獲得過英國衛星獎的傑出新人獎,07年有《最後的兵團》、《處女地》、《無法無天》、《月亮與星星》四部影片上映,另加盟了暢銷兒童書改編成的二戰集中營題材影片《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以及改編自俄國作家維克多·佩佩列文(VictorPelevin)超現實主義小說的影片《佛祖的小指頭》,他還在艾米莉·布朗特領銜的英國劇集《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中出演女王夫婿艾伯特親王。

幕後製作

從小說到劇本

《謝利》《謝利》

《謝利》這部小說剛剛出版時,就引發了軒然大波,法國政府曾一度想查禁這本小說。可是,這本小說卻逃過了“死刑”,在出版的幾十年後,來到了編劇克里斯托弗•漢普頓的手中。漢普頓說:“科萊特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尤其是她對於肉慾和愛情的描寫,常常讓我欲罷不能。我相信這部小說中所展現出來的故事,絕對是科萊特本人親身經歷的。雖說這種故事並不是社會的主流,但是它依舊能折射出當時社會的一些風貌。比如說男人和女人間的關係,上層社會的奢靡等等。 幾個月之後,劇本終於定型,肯賴特在第一時間把它交到了導演史蒂芬•弗雷斯的手上,弗雷斯說:“我只看了幾句就被它勾起了興趣,看到後來簡直是沒有辦法放下。我花了整整24個小時來閱讀劇本,仔仔細細地閱讀其中的每一個字,體會人物的每一句話。我忘記了吃飯和睡覺。看完了之後,我決心要將《謝利》搬上銀幕。”
拍攝的難題
雖然有信誓旦旦的決心,但是真到了拍攝時節,弗雷斯還是犯了難。究竟要在銀幕上如何表現這樣不潔的“姐弟戀”,究竟該如何拿捏中間的分寸,他自己心裡也沒有底。他說:“拍攝這樣的電影難度真的是不小,除了要掌握好情感戲和情慾戲火候之外,還要能恰如其分地表現出男女主角的情緒。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太過慵懶。”弗雷斯的努力還是得到了編劇漢普頓的肯定,漢普頓說:“弗雷斯是那種能讓你放心的人,他能照顧到影片中的每一個細節,平衡其中所有人物之間的關係,在劇組也很能服眾。和他一起合作,我不需要對劇本做過多的闡釋,他的理解就很準確。劇本里有一些言不達意的地方,他都能發現並作出及時的修改,一次成功的經歷讓人很興奮。”
身上的華服和奢靡的巴黎

劇照劇照

為了能讓影片最大程度上展示出科萊特所描繪的1900年代的奢華的巴黎和上等貴人所享有的那種奢侈、浪費、鋪張和一定程度上糜爛的生活,弗雷斯請來了曾和自己在《女王》中有過合作的服裝設計師康索拉塔•博伊爾(ConsolataBoyle)。 除了在服裝上煞費苦心之外,影片在美工和布景上也沒有少下功夫。導演弗雷斯說:“為了能完整地再現小說中的靡靡之音感覺的巴黎,我們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和照片,走訪很多懷舊風格的社交場所。在房間的布置上,我們使用了鮮花和大量的地毯、垂地的窗簾等等,目的就是要渲染那種純潔和曖昧並存的氣氛。房子裡的家具並不是老古董,而是後來出產的。這些家具有著簡潔的線條和明快的顏色,不過,它們在電影中並不突兀,好像就在那裡擺了幾十年一樣。”

影評

(圖)《謝利》《謝利》

雖然已經50歲出頭售了,但是米歇爾•菲佛在銀幕上還是光彩照人。她似乎在用這部電影告訴人們,她的年齡不是問題,她那年過半百的身材更是沒有走樣。——《舊金山紀年報》
把愛情的皮扒掉之後,也許真的就是那么不堪目睹——就像那個老妓女,從背後看還是玲瓏秀美,從正面看早已是慘不忍睹。——《紐約時報》
史蒂芬•弗雷斯從來沒有拍攝過兩部相似的片子。在這部電影裡,他又給我們提供了全新的觀察愛情和兩性關係的視角,以及全新的情感體驗。——《好萊塢報導》
米歇爾•菲佛在銀幕上光彩照人,尤其是幾個在悲痛心情下的幾個鏡頭,她對自己眼睛和眉毛的控制成為了這類表演的典範。——《芝加哥太陽報》

(圖)《謝利》《謝利》

影片留給觀眾的是一個難以預料的結局,如果有幸看見這邊影片的觀眾,你們會發現坐著銀幕前等待了92分鐘後,這個結尾是你們最難忘的時刻。導演史蒂芬-弗雷斯技藝在此得到了充分發揮。也許一個女人50歲後,她的美麗要打折扣,但是人性的魅力是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沒影的。米歇爾-菲佛用行動詮釋了優雅,那些細膩的表情與意味深長的動作,不是一句風塵女子就能概括的完整。米歇爾-菲佛的角色很有分量,我們看見的愛情不是簡單的化學反應,而是人與人在靈魂深處的交集。這部講述女人的電影,恐怕是本屆柏林電影節給即將到來情人節,送上的最好的禮物。也是本屆柏林金熊獎的最有力爭奪者。

視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