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孔雀變黑白:企業與員工的創新之路》

《誰把孔雀變黑白:企業與員工的創新之路》

《誰把孔雀變黑白:企業與員工的創新之路》由美)哈德利,(美)施密特著,劉凱譯,由中信出版社於2008-10-1出版。

作者: (美)哈德利,(美)施密特 著,劉凱 譯
《誰把孔雀變黑白:企業與員工的創新之路》誰把孔雀變黑白:企業與員工的創新之路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0-1 字數: 110000  
印刷時間: 2008/10/01 開本: 大32開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8612720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管理 >> 一般管理學 >> 人力資源/行政管理

編輯推薦

本書已被翻譯成19種文字,正在被全球上百萬人閱讀!超級暢銷書《一分鐘經理人》作者肯·布蘭佳作序推薦。
IBM、雪佛龍戴姆勒-克萊斯勒等眾多企業將本書列為員工讀物!
本書借孔雀和企鵝的故事生動有趣地為以下兩個問題提供了實際的對策:員工如何突破企業既有的穩定規則和模式,彰顯自身獨特的價值?企業如何整合各有所長的員工,打造創新型企業文化?

內容簡介

企鵝是一種心態、一種思維方式、一種企業文化。
當孔雀來到企鵝王國……
那些過去曾幫助企業獲得成功的傳統和規則,在創新的路上是否會成為羈絆?
如何接納、包容不同的人才,引領組織變革?
色彩斑斕、聰明能幹的孔雀佩里來到企鵝王國尋求發展,但沒多久就遇上了麻煩。因為企鵝王國強調一致性,不願突破固有的秩序和模式,這讓佩里感到束手束腳,才華不得施展。孔雀佩里該如何應對?企鵝王國又該怎樣轉變?……
孔雀佩里在企鵝王國的遭遇引出了當今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員工如何突破企業既有的穩定規則和模式,彰顯自身獨特的價值?企業如何整合各有所長的員工,打造創新型企業文化?這本小書借孔雀和企鵝的故事為這兩個問題提供了實際的對策。

作者簡介

加拉格爾·哈德利(BJ Gallagher Hateley)曾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做過社會倫理學方面的博士研究,繼而擔任該校員工培訓及職業發展部門主管,緊接著又在著名的《洛杉磯時報》做了5年培訓和發展部門經理。現在她創立了自己的顧問和培訓公司——“孔雀產品”,她的客戶包括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IBM及美聯社等赫赫有名的企業。
沃倫·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的履歷非常豐富,他當過牧師、心理學者、市政委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管理學研究生院執行教務長,甚至還寫過劇本。目前他是南加州大學公共管理系資深教授、“世界遺產基金會”主席,同時還主持著一家管理諮詢公司。

目錄

最新版序
推薦序
第一部分 一個故事
第二部分 給孔雀出主意
 你是一隻孔雀或其他異類兒嗎?
 想留下來的孔雀之生存技巧
 想飛離牢籠的孔雀之發展錦囊
 異類鳥兒求生策略各不同
 企鵝的閃光之處:孔雀可以向企鵝學習的地方
 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一點企鵝特性
第三部分 企鵝也能夠飛翔!
 你所在的公司是企鵝王國嗎?
 企鵝都愛這么說
 企鵝自我轉變小貼士
 企鵝怎樣改變自己的組織?
 預防企鵝麻痹症
 企鵝一定要看的“孔雀培養指南”
 實際的案例
後記 故事背後的故事
致謝

媒體評論

隱喻的美妙在於它傳達的是意義而不僅僅是信息,正因此,我從這本書里學到了許多,關於創造力、企業文化和組織變革,還有“企鵝和孔雀”——這些收穫我永遠不會忘記。
——沃倫·本尼斯(著名的組織理論、領導理論大師)
如果你希望找到幫助自己和組織更成功的新想法,那么就來讀讀這本小書吧。打造一個能讓創造力繁榮發展的工作環境,無論對管理層還是個人來說,都應該是首要的任務。這本小書里的確有我們大家都需要的真知灼見!
——肯·布蘭佳(《一分鐘經理人》作者)
這本書深刻揭示了那些對於工作環境裡有效的價值和管理創造力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幫助人們理解創新的動力學,並激勵我們去把握所有員工帶給我們的機會。
——哈羅德·伯林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執行副總裁)
正如所期待的那樣,《誰把孔雀變黑白?》會讓你接觸到關於一個重要問題的新奇思路。
——《洛杉磯時報》前總編兼執行副總裁

書摘插圖

第三部分 企鵝也能夠飛翔! 
你所在的公司是企鵝王國嗎?
1.決策的時候強調慣例、傳統和控制(比如說“我們以前從不這么做”或者“這違反公司的規定”),而不是創新、冒點險或彈性(比方說“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讓我們試試吧”)。
2.過分地強調公司紀律和“以大局為重”。強調對老闆或其他領導的忠誠,遠超過對組織或客戶的忠誠。
3.討論基本上都是一團和氣,很少有不同意見或針鋒相對的辯論,儘量避免違犯公司傳統和現行規定。
4.公開地表示堅持“公司路線”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談話都要特別地小心謹慎。即使對你很信任的同事,最好也不要直言不諱,永遠別說“皇帝沒有穿新衣”。
5.“組織便秘”使得所有的工作都進展緩慢。官僚主義盛行,無論是開發新項目、解決客戶問題,還是採購等,都要經過層層審批。
6.問題的解決陷入了一種“分析癱瘓”狀態——研究問題的部門太多,決策卻難以做出,誰都不願承擔風險。
7.公司組織機構臃腫,不思精簡。公司為一些高層的親信安排了清閒優厚的美差,這些前途一片大好的傢伙,除了比較年輕之外,做派看上去和高層領導一模一樣。
8.公司里辦事講求“靠關係”。升遷或者重要職位的任命,往往根據的是“你認識誰”或者你是不是“重點培養對象”,而不是技術和能力。
9.鼓勵新員工融入公司的傳統,保持步調一致。形式重於內容,強調“一致性”遠勝於“結果”。如果新員工不能融入公司的傳統,後果將非常嚴重。
10.高層主管們看上去就像是都找同一個裁縫做的衣服,找同一個理髮師設計的髮型。他們從服飾、行為方式到思維習慣都同樣保守。
11.權力和地位的象徵隨處可見(比如高層專用餐廳、高層專車、高層專用洗手間等等)。過分地強調組織內的等級和地位。
12.管理層中很少有女性和少數民族。那些已經位居管理層的人,基本上都是公司里最具企鵝特性的,他們對公司的現行制度表現得最為忠誠。
企鵝都愛這么說
·“我們這裡不是這么做的。”
·“我們從來都是這么做的。”
·“還沒壞掉,就不要去修它。”
·“不要那么多事了,有份工作做就不錯了。”
·“在這兒,這是行不通的。”
·“不能這樣做。”
·“上級是不會支持的。”
·“不要違反公司規定。”
·“不要破壞現狀。”
·“老闆不喜歡壞訊息。”
·“我們還是穩妥些,這樣做吧……”
·“如果你這么提議,大家都會說你瘋了!”
·“這不關你的事,留給某某部門去做吧。”
·“我們還在緊縮時期,不適合冒險嘗試新東西。
·“認清自己吧,別張揚了!”
·“這就是我的方式,最好的方式!”
企鵝自我轉變小貼士
1.觀察自己的傾向和態度,真誠地面對,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自我是轉變的首要步驟。
2.學習從多種角度想問題。事實上,獲得成功的途徑有很多,解決問題和完成目標的方法也有很多。你目前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學會欣賞別人的創造力和靈活機智。
3.盡力把形式和內容區分開。不要在意別人形式上的不同,要著眼於別人的實際能力,以目標和最終的結果為重。
4.不要固守自己的行為方式,爭取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多和那些與你不同的人交往。可以試著邀請某個“異類鳥兒”一起吃個午飯,或者參加一些商務或社會活動。
5.爭取在行動上成為其他企鵝的榜樣,因為實際行動遠勝過言語。在日常的交往與活動中與異類鳥兒打成一片,在尊重他們個性的前提下,給予他們一些積極的指導。
企鵝怎樣改變自己的組織?
1.首先要意識到一切都在變化,未來不可能還和過去一樣。過去起作用的東西將來就不一定有效,嶄新的未來需要嶄新的想法和視角。
2.通過設立項目團隊、工作小組或特殊項目的方式,為“異類鳥兒”提供發揮才智的機會。
3.不斷地重新評估工作方法、程式和制度。不要認為曾經有效的老辦法還會繼續管用。當下的產品、服務、工作方法很可能第二天就會過時,你的事業也許明天就會被別人超越。這個時代要求你時刻保持警覺,不斷做出重估。
4.想出一些辦法並委派一些人幫助各種不同的“鳥兒”合理應對組織的改變和規劃,真誠地傾聽他們的擔心、焦慮和願望。
5.肯定個人或組織的每一次小小的進步。每一點進展都是不易的,組織的任何一點改進都值得獎勵。讚賞每一個新想法、新創意吧!
預防企鵝麻痹症
·可以嘗試站著開會。這個方法可以縮短討論的時間,加快決策速度。每個人都站著的話,會議就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可以多做一些試驗,就像是放實驗氣球或飛行員試飛。這樣既避免了一下子執行新方案的興師動眾,也可以鼓勵創新和合理的冒險。應該為試驗留出專門的預算,併合理地看待試驗的失敗,因為失敗也是創新成本的一部分。
·控制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為頭腦風暴和討論留出足夠的時間,但決策時要抓緊時間。不要再等待更多的信息了,因為你永遠不可能獲得你期望的全部信息。要學會利用手頭有限的信息做出決定。
·雇用那些頭腦靈活、富有創造力的員工。即使他們有可能動搖現存的制度,也要放手讓他們去創新。所謂“用人不 疑,疑人不用”。
·如果以上這些不好辦到的話,那就整頓組織機構吧,讓新提案的審批程式簡化些。
企鵝一定要看的“孔雀培養指南”
備受人們推崇的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兩種人——一種是官僚主義者,一種是瘋子!官僚主義者保證了組織按照某種秩序運行,而瘋子則用新方法、新觀念挑戰秩序
我們在本書中把他們分別稱作“企鵝”和“孔雀”。我們的組織需要一些企鵝作為保守力量,來維持傳統,保存關於組織的記憶,使我們不重蹈覆轍,並讓我們在瞬息萬變的局勢面前,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企鵝們的小心謹慎,保證了我們在細節上不出紕漏。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孔雀為組織提供創造力和新思路。靠企鵝基本上是不會做出什麼創新的,創新和突破一般只源自非主流的孔雀。因為企鵝和其他一些異類鳥兒一般都會在傳統和秩序之外,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對企鵝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要意識到,你的部門或公司里那些最讓你心煩的傢伙,很可能就是你最需要的傢伙!這些瘋狂的鳥兒常常會對現存的慣例指指點點,製造出一大堆古怪的方案和計畫。但他們也是最有可能想出下一個價值上百萬點子的人!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最近你和孔雀們相處得好嗎?你怎樣才能養育好那些色彩斑斕(雖然有時候會讓你頭疼)的鳥兒,好讓他們為你的組織貢獻出卓越的才智?下面是一些建議:
·孔雀或其他異類鳥兒需要很大的自由度。不要用官僚做派或者瑣碎的管理對他們束手束腳。如果那樣的話,只會叫他們發瘋或者走人。想辦法為他們創造一個靈活自主的工作環境,放手讓他們去做最擅長的工作吧。
·多專注於孔雀們的業績,不要去在意他們的古怪做派。就像某位經理總結的那樣,“你必須要容忍天才啊!”有容乃大,忘掉他們的古怪吧,業績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的孔雀們做出了業績,就不要去在意那些小節了。
·讓你的孔雀們知道你非常地器重他們。他們也需要得到很多的肯定和賞識,因此,要時常給他們展示亮麗羽毛的機會,並讚賞他們的聰明和漂亮。
·創造一個所有不同種類的鳥兒都能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讓無論是孔雀、貓頭鷹鴿子天鵝老鷹,還是其他種類的鳥兒都能各展所長,並讚賞他們各自不同的貢獻。不要勉強他們改變自己,讓他們是其所是,並使他們知道,你尊重他們的獨特性。
·提供集體培訓,教每個人如何更好地與那些跟自己不同的人溝通協作。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傾向於認為自己的方式是最好的,別人的方式都是有問題的。通過培訓和對話不斷地強調差異的價值,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到,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話,那么世界將會非常枯燥。差異萬歲!
實際的案例
讀了這個故事以後,孔雀佩里和他的那些色彩斑斕的朋友,對組織里的每個人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公司會變得不那么“企鵝化”嗎?官僚作風會因而不對員工的主動創新發難了嗎?“異類鳥兒”是不是發現自己的組織開始更願意接受新想法、新點子呢?
我們想知道答案,於是我們詢問了一些讀過這個故事的人。我們發現,不同類型的組織將這個故事套用到各個不同的方面,比如:
·新員工培訓
·團隊建設培訓
·管理及領導力培訓
·戰略規劃會議
·社區服務工作
·各種研討會
·網上培訓
各種大大小小的組織里的企鵝都開始“學習飛翔”,逐步地脫下“企鵝外套”,嘗試新的行為方式。
·對有些企鵝來說,“學習飛翔”意味著要逐漸離開他們安逸的小圈子,多和不同於他們的人溝通。
·對另一些企鵝來說,“學習飛翔”意味著學會對新想法說“好”,不再像過去那樣反射性地說“不”。
·“學習飛翔”對其他一些企鵝意味著,學會更有效率地進行團隊合作,樂於向那些有著新穎獨特看法的人學習,傾聽他們的聲音。
所有學習飛翔的企鵝都需要鼓足勇氣,謙卑地承認過去起作用的方法將來不一定還適用。並認識到一開始的笨拙是難免的,是學習飛翔過程中必經的階段。
下面是一些不同種類的組織著手訓練企鵝飛翔的情況報告。他們勇於做出改變,並樂意與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很值得稱道。
加拿大約翰·迪爾信貸公司
這家公司告訴我們:“我們公司必須讓所有的員工都充分發揮其能力,由此我們需要專注於想法和思維的多樣化。如何才能讓公司所有的員工都充分發揮出他們的腦力和創造力呢?我們怎樣才能激發多樣化的創造力,從而確保我們在競爭激烈的行業里繼續保持領先地位?這些問題對我們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
他們決定特別舉辦一次為時一天的討論會,讓所有員工都參加,使用孔雀佩里的故事激發他們對於創新的思考。下面是該公司在討論會上探討的部分問題:
·有哪些先見和盲點,會阻礙我們接納新想法呢?
·業務上的慣性思維是如何牽制我們的?
·在銷售、財務、行銷乃至公司的所有部門,我們如何鼓勵自主創新?
·我們需要做出怎樣的改變,才能鼓勵公司里的孔雀繼續留下來貢獻他們的才智?
·如果想提升效率和靈活性,公司的哪些政策和流程需要改變?
·高層管理團隊怎樣去打造一種富有創造力和冒險精神的企業文化?
·我們怎樣才能繼續在行業里保持領先地位?
……

插圖


《誰把孔雀變黑白:企業與員工的創新之路》插圖
《誰把孔雀變黑白:企業與員工的創新之路》插圖
《誰把孔雀變黑白:企業與員工的創新之路》插圖

相關詞條

書籍 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