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往事》

《西域往事》

《西域往事》是許福蘆創作的歷史類圖書,由華文出版社於2007年7月7日出版。

內容簡介

遼遠而神秘的中國西部,200年塵封著一個血腥的故事。當清軍的馬蹄聲驚醒了準噶爾大地那些飄蕩的幽靈,一場人間

《西域往事》西域往事
悲劇不可避免地拉開了序幕。古老的家族、古老的宗教、古老的恩怨,在天山南北的血火交迸中熔鑄成一首淒婉的木卡姆悲歌……通過新疆最後一個王公達吾提·買合蘇提先生的娓娓口述,那些陳跡斑斑的愛恨情仇,帶著歲月的滄桑,正在向我們蹣跚走來……

作者概述

作 者: 許福蘆 出 版:華文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07年07月07日類 型: 人文社科 > 歷史

具體內容

第一部分

穆斯林風格的壁龕前,熱依姆在試戴著“朵帕”(小花帽)。這是一頂精製的格蘭姆綴珠朵帕,數百顆綠豆大小的子,精心組合在一朵朵花瓣上,每顆珠子都映出新娘子臉上幸福的光芒……

對達吾提·買合蘇提先生的採訪是很愉快的。作為庫車縣政協副主席,他在待客與召集會議的時候,你已無法看到那個曾經延續了200年的巨大實;而當與他單獨坐下來交談,當他悠然沉入珍聞的家族懷想之中時,你會突然從那充滿滄桑的目光里,領略到一種西域親王的風采。是的,他就是那位因平定西域、為國家統一屢建殊功而被乾隆皇帝鄭重表彰過的鄂對伯克第十一代傳人,是目前中國仍然健在的“最後一位王爺”。談笑聲中,這位年逾八旬的維吾爾族老人向我敞開了心扉,那一幕幕帶的傳奇故事,是這個古老家族塵封了兩個世紀的記憶。現在,我要履行自己的諾言,把它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告訴您——我的朋友。
母親眼裡汪著淚水,時不時用手掌抹一下,殊不知淚水是不能抹的,越抹越多。她出神地想,無望地嘆息,然後便開始做事。這是天底下維吾爾族母親最願意做的、最體面也是最神聖的一件事情——在女兒出嫁之前,親手為女兒一根一根梳理和編織細小的髮辮。

熱依姆剛用胰子水洗過的頭髮,柔順而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母親陶醉在這氣息中,用心地梳著、編著、享受著。這使她想起女兒剛滿16歲時,第一次為女兒梳小辮的情景。那時母親在梳好的小辮後按照傳統儀式,用棗樹上的樹膠,拌上清水塗在女兒的頭髮上,不一會兒頭髮就定了型,記得那次好多天熱依姆都不需要頭……那時,父親總對母親囑咐:“女兒大啦,你該多操點兒啦!”

也就在那一年,達吾提的祖先鄂對伯克踏進了這家的門。他是熱依姆·阿哈恰的哥哥伊瑪木最好的朋友。這個熱情英俊的小伙子像一輪蓬勃的朝陽,一下子照亮了16歲少那顆寂寞而不平靜的心。

許多年之後,達吾提的女先祖熱依姆在談起這樁婚姻的時候,對自己的父親依然充滿感激。維吾爾族對女孩與男青年的交往,既寬容又拘謹,一切都必須在父親的眼皮底下徐徐展開。熱依姆的父親從不給未來的女婿約束什麼,在他的眼裡,米爾扎·鄂對只是多出的兒子。一晃三年過去,父親陡然覺得女兒真的長大了,他應該將她託付給另一個男人。

熱依姆的父親今天格外忙碌。他換了身乾淨的袷袢,腰間繫著白色方巾,衣長過膝,斜領右衽,看上去精幹而又飄逸,多少還保有過去在家鄉庫車當阿訇時的一點風采。此刻,父親滿心惦記著米爾扎·鄂對。按說,新郎官應該趕在長輩和親戚們的前面登門,收拾居室、招呼客人,這才不至於失禮讓人笑話。可眼下,太陽都出山了,卻還見不著鄂對的人影。

不知哪位大叔的都他爾,彈起一支纏綿的曲子,激起人們頭的陣陣波瀾。

過去,母親在給熱依姆梳辮子的時候,總是有說有笑的。母親靈巧的雙手與女兒乖順的附和,總能默契出許多小情趣來。這過程中,每個小小的間歇,母女倆都要不失時機地對視一下,讓幸福在歡快的忙碌中恣意流淌。而今天,母女倆都在刻意迴避著,生怕對方的目光會觸動心事,鬧出許多傷感,一發不可收拾。

母親當年也是葉爾羌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從小讀過很多書,能背誦《古蘭經》的許多警句,還知道很多很多南疆諸城的歷史掌故。那些數不盡的美麗傳說,經過母親深情的敘述,溫暖著這個流落異鄉的家庭無數漫漫長夜,給女兒留下許多甜蜜的夢想。想起這些往事,熱依姆情不自禁地閉上眼睛。她帶著幾分撒嬌,哀求母親:“阿娜(媽媽),我想再聽您給我講一個故事……”

“好啊,你想聽啥呢,我的女兒?”母親懂得女兒的心,便也竭力做出開心的樣子。

“就講那個——葉爾羌古城的女英雄吧……”那是母親小的時候,外婆常給她講的故事。母親抬頭想了想,嘆息著說:“已經是好幾百年以前的事情啦,古老的葉爾羌,還是賽義德蘇丹汗國的都城,城裡有位帕合蘭朵夫人,她生得一副傾城傾國的容貌。她心地善良,見了所有窮人都想著要去施捨,不管是誰,只要你生活中有了難處,帕合蘭朵夫人都會盡力幫助的。帕合蘭朵還經常勸說他的丈夫葉合亞和卓,要他事事多替老百姓著想,不要殘害百姓,不要做對不起下邊的人的事,要多行善舉,要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贏得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不要靠欺詐和暴力來維護自己的權力。帕合蘭朵夫人用她的美麗,用她的善心,用她待人的真誠和慈愛,征服了古老的葉爾羌臣民。可是這一切,卻讓她的姐姐帕夏夫人嫉妒得要命。帕夏夫人就是汗王的夫人,她是個極其殘暴的女人,當兩人打架告到衙門時,她常常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兩個人全都處死,甚至連女人梳頭她也要管,一旦被她發現,必將處以極刑,所以人們都叫她‘劊子手夫人’。這是一個惡魔,為了嫉恨,她竟把自己的親生妹妹下了油鍋!帕合蘭朵夫人面對姐姐的淫威,絲毫沒有害怕。她站在滾滾的油鍋跟前,大聲地責問姐姐:你天天在安拉的腳下膜拜、禱告,天天祈求安拉給你指引人生的道路,難道說安拉沒有叫你積德行善嗎?”

“熱依姆你看到了嗎,”母親總是這樣語重心長,“姐妹兩人,都是一個父母生養,都信奉安拉,可她們之間的差別,卻是多么多么的大啊!所以,我的好女兒,你一定要記住:天下只有好人和壞人的分別,沒有穆斯林和異教徒的分別……”

“這也是帕合蘭朵夫人下油鍋之前說過的話嗎?”熱依姆聽得十分著迷。

母親笑著說:“差不多吧……‘誰遵循正道,對自身有利;誰誤入歧途,只是咎由自取’,這是安拉說的!”

這故事經過女先祖熱依姆的加工,後來成為一個家族幾百年間代代相傳的經典。直到今天達吾提還有這樣一個口頭禪:都是人嘛,穆斯林和異教徒一個樣子的嘛,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好人,一種是壞人……

琳莎在旁邊看著,覺得熱依姆和母親是天底下最好的母女,可她並不知道,最好的母女之間加進了另一個人,也免不了紛爭。就在剛剛天亮前,這對天底下最好的母女,了女兒在婚禮上穿什麼婚服的事兒,還鬧過一場小小的不快呢。

還在熱依姆不滿10歲時,母親就為她準備了一身漂亮的嫁衣,那些奪目的彩繡是母親起早貪黑一針一線完成的,她多么希望女兒在今天這個日子裡,能替為娘的展示一下這份心愿。可女兒卻堅持要穿另外一身婚紗,那是新郎鄂對專門跑到幾百里外的伊犁,從俄羅斯商人手上買來的,它潔白輕柔,像是白鴿的羽毛。鄂對對她說的,白色代表著無瑕的愛情……

母親有點傷感,可最後讓步了。女兒也作出了小小的退讓,母女倆商定:在神聖的宗教“尼卡”儀式上,當著長輩和主持者阿訇的面,穿母親準備好的花色婚服,而在新娘進入迎親的隊伍踏上去往婆家的幸福之路時,女兒可以按照心上人的意願,把自己扮成一隻潔白的鴿子。

手鼓響起來了,嗩吶響起來了,納格拉響起來了,他爾、熱瓦甫、艾捷克、沙它爾一塊兒奏起歡快的旋律,年輕的戀人們相約在喜慶的日子,來到新人的門前翩翩起舞。人們以熱情的麥西萊甫、達斯坦、賽乃姆等多種舞姿,為新人獻上一份美好的祝福。當然,也可以忙裡偷閒,乘機表達一下彼此間的脈脈愛意……

不知是誰,在一片沉醉的甜蜜中,悄悄地亮起了美妙的歌喉。那是一支流傳甚廣的《婚禮之歌》:

在姑娘和小伙兒的婚禮上

母親眼裡汪著淚水,時不時用手掌抹一下,殊不知淚水是不能抹的,越抹越多。她出神地想,無望地嘆息,然後便開始做事。這是天底下維吾爾族母親最願意做的、最體面也是最神聖的一件事情——在女兒出嫁之前,親手為女兒一根一根梳理和編織細小的髮辮。

熱依姆剛用胰子水洗過的頭髮,柔順而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母親陶醉在這氣息中,用心地梳著、編著、享受著。這使她想起女兒剛滿16歲時,第一次為女兒梳小辮的情景。那時母親在梳好的小辮後按照傳統儀式,用棗樹上的樹膠,拌上清水塗在女兒的頭髮上,不一會兒頭髮就定了型,記得那次好多天熱依姆都不需要梳頭……那時,父親總對母親囑咐:“女兒大啦,你該多操點兒心啦!”

也就在那一年,達吾提的祖先鄂對伯克踏進了這家的門。他是熱依姆·阿哈恰的哥哥伊瑪木最好的朋友。這個熱情英俊的小伙子像一輪蓬勃的朝陽,一下子照亮了16歲少女那顆寂寞而不平靜的心。

許多年之後,達吾提的女先祖熱依姆在談起這樁婚姻的時候,對自己的父親依然充滿感激。維吾爾族對女孩與男青年的交往,既寬容又拘謹,一切都必須在父親的眼皮底下徐徐展開。熱依姆的父親從不給未來的女婿約束什麼,在他的眼裡,米爾扎·鄂對只是多出的兒子。一晃三年過去,父親陡然覺得女兒真的長大了,他應該將她託付給另一個男人。

熱依姆的父親今天格外忙碌。他換了身乾淨的袷袢,腰間繫著白色方巾,衣長過膝,斜領右衽,看上去精幹而又飄逸,多少還保有過去在家鄉庫車當阿訇時的一點風采。此刻,父親滿心惦記著米爾扎·鄂對。按說,新郎官應該趕在長輩和親戚們的前面登門,收拾居室、招呼客人,這才不至於失禮讓人笑話。可眼下,太陽都出山了,卻還見不著鄂對的人影。

不知哪位大叔的都他爾,彈起一支纏綿的曲子,激起人們心頭的陣陣波瀾。

過去,母親在給熱依姆梳辮子的時候,總是有說有笑的。母親靈巧的雙手與女兒乖順的附和,總能默契出許多小情趣來。這過程中,每個小小的間歇,母女倆都要不失時機地對視一下,讓幸福在歡快的忙碌中恣意流淌。而今天,母女倆都在刻意迴避著,生怕對方的目光會觸動心事,鬧出許多傷感,一發不可收拾。

母親當年也是葉爾羌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從小讀過很多書,能背誦《古蘭經》的許多警句,還知道很多很多南疆諸城的歷史掌故。那些數不盡的美麗傳說,經過母親深情的敘述,溫暖著這個流落異鄉的家庭無數漫漫長夜,給女兒留下許多甜蜜的夢想。想起這些往事,熱依姆情不自禁地閉上眼睛。她帶著幾分撒嬌,哀求母親:“阿娜(媽媽),我想再聽您給我講一個故事……”

“好啊,你想聽啥呢,我的女兒?”母親懂得女兒的用心,便也竭力做出開心的樣子。

“就講那個——葉爾羌古城的女英雄吧……”那是母親小的時候,外婆常給她講的故事。母親抬頭想了想,嘆息著說:“已經是好幾百年以前的事情啦,古老的葉爾羌,還是賽義德蘇丹汗國的都城,城裡有位帕合蘭朵夫人,她生得一副傾城傾國的容貌。她心地善良,見了所有窮人都想著要去施捨,不管是誰,只要你生活中有了難處,帕合蘭朵夫人都會盡力幫助的。帕合蘭朵還經常勸說他的丈夫葉合亞和卓,要他事事多替老百姓著想,不要殘害百姓,不要做對不起下邊的人的事,要多行善舉,要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贏得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不要靠欺詐和暴力來維護自己的權力。帕合蘭朵夫人用她的美麗,用她的善心,用她待人的真誠和慈愛,征服了古老的葉爾羌臣民。可是這一切,卻讓她的姐姐帕夏夫人嫉妒得要命。帕夏夫人就是汗王的夫人,她是個極其殘暴的女人,當兩人打架告到衙門時,她常常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兩個人全都處死,甚至連女人梳頭她也要管,一旦被她發現,必將處以極刑,所以人們都叫她‘劊子手夫人’。這是一個惡魔,為了嫉恨,她竟把自己的親生妹妹下了油鍋!帕合蘭朵夫人面對姐姐的淫威,絲毫沒有害怕。她站在滾滾的油鍋跟前,大聲地責問姐姐:你天天在安拉的腳下膜拜、禱告,天天祈求安拉給你指引人生的道路,難道說安拉沒有叫你積德行善嗎?”

“熱依姆你看到了嗎,”母親總是這樣語重心長,“姐妹兩人,都是一個父母生養,都信奉安拉,可她們之間的差別,卻是多么多么的大啊!所以,我的好女兒,你一定要記住:天下只有好人和壞人的分別,沒有穆斯林和異教徒的分別……”

“這也是帕合蘭朵夫人下油鍋之前說過的話嗎?”熱依姆聽得十分著迷。

母親笑著說:“差不多吧……‘誰遵循正道,對自身有利;誰誤入歧途,只是咎由自取’,這是安拉說的!”

這故事經過女先祖熱依姆的加工,後來成為一個家族幾百年間代代相傳的經典。直到今天達吾提還有這樣一個口頭禪:都是人嘛,穆斯林和異教徒一個樣子的嘛,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好人,一種是壞人……

琳莎在旁邊看著,覺得熱依姆和母親是天底下最好的母女,可她並不知道,最好的母女之間加進了另一個人,也免不了紛爭。就在剛剛天亮前,這對天底下最好的母女,為了女兒在婚禮上穿什麼婚服的事兒,還鬧過一場小小的不快呢。

還在熱依姆不滿10歲時,母親就為她準備了一身漂亮的嫁衣,那些奪目的彩繡是母親起早貪黑一針一線完成的,她多么希望女兒在今天這個日子裡,能替為娘的展示一下這份心愿。可女兒卻堅持要穿另外一身婚紗,那是新郎鄂對專門跑到幾百里外的伊犁,從俄羅斯商人手上買來的,它潔白輕柔,像是白鴿的羽毛。鄂對對她說的,白色代表著無瑕的愛情……

母親有點傷感,可最後讓步了。女兒也作出了小小的退讓,母女倆商定:在神聖的宗教“尼卡”儀式上,當著長輩和主持者阿訇的面,穿母親準備好的花色婚服,而在新娘進入迎親的隊伍踏上去往婆家的幸福之路時,女兒可以按照心上人的意願,把自己扮成一隻潔白的鴿子。

手鼓響起來了,嗩吶響起來了,納格拉響起來了,都他爾、熱瓦甫、艾捷克、沙它爾一塊兒奏起歡快的旋律,年輕的戀人們相約在喜慶的日子,來到新人的門前翩翩起舞。人們以熱情的麥西萊甫、達斯坦、賽乃姆等多種舞姿,為新人獻上一份美好的祝福。當然,也可以忙裡偷閒,乘機表達一下彼此間的脈脈愛意……

不知是誰,在一片沉醉的甜蜜中,悄悄地亮起了美妙的歌喉。那是一支流傳甚廣的《婚禮之歌》:

在姑娘和小伙兒的婚禮上

第二部分

就在達吾提·買合蘇提祖上的這個家族,無奈地經歷著種種風波的時候,清廷最高統治中心也正在醞釀一場歷史性風暴……當呂西坤目送伊瑪木和李翠蓮的坐騎,消失在茫茫戈壁的盡頭時,他只知道那旅程的另一頭是庫車,卻不知道……

就在達吾提·買合蘇提祖上的這個家族,無奈地經歷著種種風波的時候,清廷最高統治中心也正在醞釀一場歷史性風暴……當呂西坤目送伊瑪木和李翠蓮的坐騎,消失在茫茫戈壁的盡頭時,他只知道那旅程的另一頭是庫車,卻不知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