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憑君料理花間課》

《虞美人·憑君料理花間課》

此篇汪刻本副題作“為梁汾賦”,故這詞或是寫給好友顧貞觀的。詞中不但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一片赤誠和信賴,對世事的噴世嫉俗的心情,而且還於不平中明確表示了白己甘願為恪守志趣、主張,不怕“泥犁”的精神。詞極率真,冷峭而犀利。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虞美人 
憑君料理花間課①,莫負當初我。眼看雞犬上天梯②,黃九自招秦七共泥犁③。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④。笑他多病與長貧⑤,不及諸公袞袞⑥向風塵⑦。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憑君”句:料理,本為指點、指教。此處含有輯集之意。課,指詞作。納蘭性德在《與梁藥亭書》中說:“僕少知操瓤即愛《花間》致語,以其言情入微,且音調鏗鏘,自然協律。”他與顧貞觀詩詞唱和頗多,並請貞觀為他的詞作選集付梓。
②天梯:古人想像中登天的階梯,此處喻為入仕朝堂,登上高位。雞犬上天梯,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意。
③“黃九”句:黃九,指北宋詩人黃庭堅,因其排行第九,故云。秦七,指北宋詞人秦觀,其排行第七,故云。此處以“黃九”、“秦七”代指作者與顧貞觀。泥犁,佛家語,地獄之意。
④“瘦狂”二句:瘦狂、痴肥,比喻仕途失意與得意。此二句謂仕途失意之人哪有得意之士那么躊躇滿志,一任那些得意的人兒去非笑吧。瘦狂,語見《南史·沈昭略傳》,昭略答王約云:“瘦已勝肥,狂更勝痴。”此處為反用其意。
⑤長貧:長期多貧與貧苦。
⑥諸公袞袞,謂諸位公卿得意仕進,握權柄,登要津,顯赫當朝。用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語意。
⑦風塵:指宦途、官場。晉葛洪《抱朴子·交際》:“馳騁風塵者,不撇建德業,務本求己。”

白話譯文

我仰仗你幫我編定詞集,不辜負我當初把你引為知己的情誼。眼看著別人雞犬升天,你與我卻耽於詞章,不求顯達。
貧寒狷狂之人,自然沒有仕途得意者的躊躇滿志,聽任那些得意的人去笑吧,笑你我長期多貧與貧苦,比不上諸位公卿仕途顯赫,宦途通達。

創作背景

《虞美人·憑君料理花間課》作於康熙十六年(1677),時納蘭性德二十三歲。
此篇汪刻本副題作“為梁汾賦”,故這詞或是寫給好友顧貞觀的。顧貞觀可算是納蘭的第一知已,二人不惟交契篤厚,而且有著相同的詞學主張,即認為詞應抒寫“性情”,言情當細緻入微,且當“發乎情,止乎禮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顧梁汾工詩文,詞名尤著,著有《彈指詞》、《積山岩集》等,與陳維嵩、朱彝尊並稱明末清初“詞家三絕”,同時又與容若、曹貞潔共享“京華三絕”之譽。關於填詞主張,這裡,容若把自己和顧梁汾喻為黃庭堅與秦少游。黃庭堅,秦少游同為“蘇門四學士”,早年填詞綺麗香艷,當時的人爭相傳唱。黃庭堅《小山詞序》記述:“余少時,間作樂府,以使酒玩世,道人法秀獨罪余以筆墨勸淫,於我法中當下犁舌之獄”。此事《禪林僧寶傳》亦有記載。秦少游的詞藝術成就還在黃庭堅之上。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少游詞境最為淒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則變而為悽厲矣”。馮煦評論秦沙游的詞說,“少游詞寄慨身世,閒雅有情思,酒邊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亂,悄悄乎得小雅之遺。後主而後,一人而已”,“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於內,不可以傳”。泥犁,佛家用語,即地獄。容若用這個典故,並不是說自己要效法早年的黃庭堅填香艷綺麗詞,只是表明依“性靈”而填詞的決心。
容若如此說,這與清初文壇、詞壇的風氣有關。清初的詞家因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仍視詞為“艷體”,黃庭堅當年所受法秀和尚的批評也成為清代詞人的思想障礙,使得清初的詞一度向艱深晦澀的儒家之詞發展。所以容若說,眼看雞犬上天梯。對於那些不屑於他們所填之詞的“主流”人士,容若更是語含譏誚,更加不屑。雞犬升天,說的是淮南王劉安修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帶有明顯的貶義。他們得道便得道好了,倘若依性情填詞,真的要地獄,那么,他是甘心與顧梁汾一起牽手下地獄的。
接下來,容若還是狂放的言志。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這是反話,更有“道不同,不相為謀”之意。瘦狂與痴肥,是南朝沈昭略的典故。沈昭略為人曠達不羈,好飲酒。有一天,他於酒醺之時遇宋相王景文之子王約,沈昭略睜開醉眼看著王約說,“你就是王約嗎?怎么又肥又痴?”王約則回擊說,“你是沈昭略嗎,怎么又瘦又狂狷?”沈昭略拍手大笑說,“瘦已勝肥,狂又勝痴”。容若用此典,以瘦狂自喻,以痴肥喻那些“雞犬上天梯”的人。其中喻意,自是不言而喻。
容若交友眾多,大多是困郁不得志的布衣漢人,顧梁汾自是其中之一。容若可謂多病,顧梁汾當是長貧。接下來一句,笑他多病與長貧,不及諸公袞袞向風塵,還是反諷。他說,是啊,我與顧梁汾一病一貧,自然是比不上你們那些滿腦肥腸得道升天的諸公啊!風塵,指宦途、官場。晉葛洪《抱朴子·交際》:“馳騁風塵者,不撇建德業,務本求己”。
詞里,容若後六句形成三組對比,語氣強烈,展現出其“狂生”的一面,在容若的詞中,是一個響遏行雲的高音。這也是容若的填詞宣言,然而,終究是天妒英才,雖然他說“才華尚淺”,卻還是“緣何福薄”。容若,這一朵清絕的遺世之花,在本該怒放之時黯然凋零。“憑君料理花間課,莫負當初我”,竟成不祥之語。
容若以後蜀趙崇祚編的《花間集》比喻自己的詞作。他與顧貞觀詩詞唱和頗多,就請梁汾為他的詞作選集付梓。這闋《虞美人》為此而做,因此有"憑君料理花間課,莫負當初我。"之語。

名家評價

張秉戍《納蘭詞箋注》
而此篇正可看作是納蘭與顧貞觀同懷同道的寫照。詞中不但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一片赤誠和信賴,對世事的噴世嫉俗的心情,而且還於不平中明確表示了白己甘願為恪守志趣、主張,不怕“泥犁”的精神。詞極率真,冷峭而犀利。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族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箇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於滿漢融合的時期,其貴族家庭之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他雖侍從帝王,卻嚮往平淡的經歷。這一特殊的生活環境與背景,加之他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的創作呈現獨特的個性特徵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這一富於意境的佳作,是其眾多的代表作之一。

名家解讀

【花間課】安意如
容若第一個詞集,取晏幾道《清平樂》中“側帽風前花滿路”之句,名為《側帽詞》,刊行於康熙17年(1678)。後容若因傾慕顧貞觀才學人品,將自己的詞作交給他輯集,並囑以莫負當初我之語。顧貞觀果然也不負其所託,不但為其細心勘集,在吳中增訂時,又引道明禪師答盧行者“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一語(出自《五燈會元》),為其更名為《飲水集》
容若以後蜀趙崇祚編的《花間集》比喻自己的詞作。他與顧貞觀詩詞唱和頗多,就請梁汾為他的詞作選集付梓。這闋《虞美人》為此而做,因此有“憑君料理花間課,莫負當初我。”之語。
零星單薄的文字資料無法讓今人真實如許的理解顧貞觀到底有什麼樣的人格魅力。我們只能心懷揣測著看這兩個人,彼此是如何映襯?容若是開在河流之中無法甘願沉沒的水仙,姿態妖嬈而脆弱。梁汾是岸上臨花照水的那個人,低頭就讀懂他的渴望。於是停留慰藉,相知許。
顧貞觀在一起的時候,容若更多的顯露出性格中桀驁不馴的地方。他慷慨笑罵渾濁世道。有小人入仕朝堂,登上高位。正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有才之士卻屢遭排擠。容若以黃庭堅,秦觀等才高運躉的名士代指自己與顧貞觀,自命仕途失意之人,甘心落泊。他不再是個循規蹈矩的貴族公子,放開禮教,放開身上背負的期望和要求,甚至放開風花雪月的柔軟喟嘆,他成為一個潔淨剛硬的男子,如蝶破繭。能夠沉著放縱做自己。
感覺上這應該是容若最鋒芒畢露的一首詞了,比“仕宦何妨如斷梗,只那將、聲影供群吠。”還要痛快淋漓,說牙尖嘴利也不為。若是落泊文人如此說不免有酸溜溜的味道,聽容若這樣的貴公子如是說忍不住就很樂。好象,再一次穿過那些花繁葉茂的情孽,看到了容若孩子式的單純和直率。如同《皇帝的新裝》里那個說實話的小孩。就是那么直接犀利,那些名利何嘗不像皇帝的新裝呢?
或許有人不平,你納蘭容若天生貴胄,你哪裡曉得世間的疾苦?十年寒窗一朝成名,這條獨木橋不是我們甘心要擠的。很多時候,是命運乾綱獨斷決定了人生的方向,並不顧慮人的意志。
的確如此。但有些人真有不被名利薰染的心,這是無可辯駁的。即使有優越條件,他們也不願做官迷祿蠹,沒有振翅飛入青雲的欲望,只願像穿梭花間的蝴蝶,追尋著生活中花粉般細小微妙的幸福,內心有清醒計較。也或許是對自己有清醒認識,自知不適合官場,容若情願抽身,和顧貞觀一起沉溺仕人們看不上的詩詞之道里。
人生長路,目的地雖然由不得我們選擇,至少在每個路口,該往哪走,我們還是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斷。執迷,還是看淡——人各有志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