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思想》

《藍思想》

本書是“天地人和生態文化散文書系”分冊,該書傳播生態科學的知識與最新信息,揭示生命意識和生態文化的內涵,闡述人類與生態環境的關係、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倡導人類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先進生態文化理念,而且還要透過自然生態反思文明進程、歷史傳統、政治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以及思維方式、民族心態與生活習俗。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藍思想》本書是“天地人和生態文化散文書系”分冊,該書就是生態建設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它不僅要以文學為載體,傳播生態科學的知識與最新信息,揭示生命意識和生態文化的內涵,闡述人類與生態環境的關係、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倡導人類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先進生態文化理念,而且還要透過自然生態反思文明進程、歷史傳統、政治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以及思維方式、民族心態與生活習俗。 全書語言樸素、靈活、幽默、有寓於想像的情感悟性和獨特的個性鋒芒,又有詩意的優雅意味。對愛好文學研究生態文化的讀者大有裨益。

藍思想》一書,林宋瑜用優美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大海的寧靜,博大,深邃與美好。那裡有作者太多的童年記憶,那曾經是一個孩子精神的樂園。然而,兒時的親歷與懷念都仿佛是歷史的幻想,變成今天的黑色幽默。時間把悲慟的淚水抹去,誰也不許再哭,往事可以掩埋在喧囂的漩渦,錯誤卻總是以不同的面目在不同的時空重演。
作者發出了這樣的追問:“真正的自然僅僅是一種假設,人無法返回。而人又無法脫離宇宙萬物而獨立生存。那么,如何生活得更好?這便成為人生命過程中永恆的追問。”林宋瑜在書中反覆追問人與自然的生存關係。

作者簡介

林宋瑜,籍貫廣東潮陽,出居廣州,供取於某大型文學刊物,發表散文,小說,評論等作品近百萬字,已出版散文隨筆集《伊人面壁》,長篇小說《暗影地帶》、地理散文《腳步的痕跡——潮汕記憶》散文集《女子修養學堂》等。

目錄

主編前言 至境求索
引子 透過綠,看到海
一個穿上歷史衣裳的辭彙
在中國傳統見解里,自然界稱為天,人文界稱為人,中國人一面用人文來對抗自然,高抬人文來和天然並立,但一面卻主張天人合一,仍要雙方調和融通,既不讓自然吞滅人文,也不想用人文來戰勝自然。

就人事論人事,此後的出路,恐只有沖淡個人主義,轉眼到歷史文化的大共業上,來重提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老觀念。
二 黑海潮

看到人類盲目而悲慘的狀況,眺望沉默的整個宇宙,人沒有任何光明,孤苦地被放逐,迷失在這宇宙的角落,不知道是誰把自己置於此地,自己來做什麼,死後又將如何,看到這對一切都無法認識的人,我毛骨悚然,就像一個人在沉睡之中被人帶到一個可怕的荒島上,驚覺後不知自己置身何外,也沒有辦法從那裡脫身。
三 紅樹林的哭泣

四 赤潮——紅罌粟

五 與海藻共舞

六 閱讀珊瑚

七 小漁村的故事

八 休漁期——別無選擇的選擇

九 桑提亞哥、美人魚:愛與意志
十 藍思想……

跋 在大自然面前涕淚漣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