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慢: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筆記》

《自慢: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筆記》

《自慢: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筆記》,名為“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學習筆記”,“自慢”的職場私房學,是你增強專業競爭力的捷徑。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自慢: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筆記》《自慢: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筆記》

原價:32,噹噹價:20.8

經濟低迷期最值得閱讀的職業心得!

噹噹讀者評分:4.5/5

作者:何飛鵬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0-1

版次:1

頁數:178

開本:16開

ISBN:9787301140024

包裝:平裝

上書時間:2010-01-05

簡介

《自慢: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筆記》是一本少有的以工作為主題,卻能讓上班族廣泛傳閱的傑作,總會有小員工不辭勞苦地在網路上轉發,也會有大老闆交代下屬大量複印,讓員工仔細閱讀。何飛鵬,台灣最大出版集團城邦CEO,循著正常的求學、工作路徑,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做起,到設立幾十家公司,創辦50多種雜誌……從員工到老闆,從暗無天日的虧損到撥雲見日,最終,在媒體領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自慢--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筆記》就是他從員工做到老闆的成長心得。真實的職場體驗、鮮活的案例、細緻的道理,會令職場新人受益匪淺,找到安身立命的本事;工作多年的職場人士亦能自我解惑,為什麼同樣的領域、同樣的工作年份,不同的人會收穫不同的成果與回報,深刻理解獲得成功必須具備的工作態度與處世準則。

“自慢”簡介

“自慢”的職場私房學,是你增強專業競爭力的捷徑。
“自慢”,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專長的事。自己的拿手與在行,是不是比別人更好,其實不知道,但絕對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每個大廚都有“自慢”的料理,每個職場高手都有自豪的本事。面對職場上的競爭與起落,成功的最關鍵之處在於態度。

圖書特點

這是一部樸實而好看的書,樸實地表述了職場中鮮活的例子和細緻的道理,這些道理幫助讀者的思考與行動回歸做人做事的“基本面”、“簡單定律”和基本品質,一句句大白話讓人讀來震撼。不僅讓大學生、職場新人受益匪淺,甚至能讓很多工作多年的職場人士深刻自省,為什麼同樣的領域、同樣的工作年份,不同的人會收穫不同的成果與回報,這本書能讓你找到答案。

媒體評論

《自慢》名為“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學習筆記”,但初出茅廬的職場晚輩,何嘗不需要類似用血淚澆鑄而成的從平凡到卓越的“前輩筆記”?對於年輕人的成長,我有兩個期望:第一期望他們有本領,成為“帶工具的人”;第二期望他們有抱負,爭當“不可或缺的人”。——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

何飛鵬先生是出色的企業家,更是出色的傳媒人,占了兩種職業優勢,文章特別好看。  ——王石

活出真自慢,態度決定一切。——萬通地產集團董事長馮侖

工作的態度正確與否,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格局大小,看完本書,更深深覺得,如果大家都能跳開自己的角度去想事情,那么成功將離自己更近。——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捷

台灣經管類暢銷書第一名!
上班族傳閱率最高的職場“私房學”
牛根生作序推薦,王石馮侖聯合推薦

【自慢】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專長的事。自己的拿手與在行,是不是比別人更好,其實不知道,但絕對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

內容簡介

台灣2007年最暢銷的經管書,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絕學”!
這是一本少有的以工作為主題,卻能讓上班族廣泛傳閱的傑作,總會有小員工不辭勞苦地在網路上轉發,也會有大老闆交代下屬大量複印,讓員工仔細閱讀。

何飛鵬,台灣最大出版集團城邦CEO,循著正常的求學、工作路徑,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做起,到設立幾十家公司,創辦50多種雜誌……從員工到老闆,從暗無天日的虧損到撥雲見日,最終,在媒體領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本書就是他從員工做到老闆的成長心得。

真實的職場體驗、鮮活的案例、細緻的道理,會令職場新人受益匪淺,找到安身立命的本事;工作多年的職場人士亦能自我解惑,為什麼同樣的領域、同樣的工作年份,不同的人會收穫不同的成果與回報,深刻理解獲得成功必須具備的工作態度與處世準則。

媒體推薦

《自慢》名為“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學習筆記”,但初出茅廬的職場晚輩,何嘗不需要類似用血淚澆鑄而成的從平凡到卓越的“前輩筆記”?對於年輕人的成長,我有兩個期望:第一期望他們有本領,成為“帶工具的人”;第二期望他們有抱負,爭當“不可或缺的人”。——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
何飛鵬先生是出色的企業家,更是出色的傳媒人,占了兩種職業優勢,文章特別好看。——王石
活出真自慢,態度決定一切。
——萬通地產集團董事長馮侖
工作的態度正確與否,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格局大小,看完本書,更深深覺得,如果大家都能跳開自己的角度去想事情,那么成功將離自己更近。
——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捷

圖書目錄

推薦序做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牛根生/1
自序不看大事,看小事--致《自幔》簡體字版讀者/5
作者側寫永遠在尋找下一個挑戰/陳芳毓/9
Chapter1自慢的觀念態度
一個人擁有這些正確的觀念與態度,不見得能立即成功;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就算一時幸運,終究還是會打回原形,難逃失敗。
1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3
Z情義相待,改變一生/5
3別跟魔鬼打交道/7
4奧妙藏在基本之中/g
5閒話一句的承諾/12
6無力負擔的奢華/14
7鄉下人的矜持/17
8工作不會傷身/19
9尋找“自慢”絕活/21
l0口水多過茶/24
Il認識自己背後的。黑暗巨人”/26
l2工作成就定律:唯態度論/29
Capter2自慢的成長學習
無所不在的學習,描述了我一生的學習態度與方法。也是我一輩子如景有一些成就,真正的關鍵原因。
13學習。Anytime,anywhere/33
l4貴人出現,小人走開/35
l5一點聰明一點痴/37
16對不在方法.對在人/39
17策略與執行力/42
18第一時間。勇敢面對/44
l9自殺以求生存/46
20工作不當在野黨/49
2l承認自己是壞人/52
22好做的事與把事做好/55
23追根究底的專業精神/57
24少用判斷,多用計算:如何找到答案/59Capter3自慢的專業方法
經過不斷嘗試後,我自己找出許多工作的概念與方法這些想法是不是最好的,我不知道,但這是我最自慢的方法。
25從複雜到簡單:工作成就基本原理/63
26想清楚、寫下來、說出來/65
27有做、做完、做對、做好/67
28工作的加法邏輯/70
29準時是經營的原點/72
30“好用”的人正當紅/74
3l做大生意打小算盤/77
32如何成為學習型人才/79
33對專業絕對忠誠/82
34你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嗎?/84
35§突破自己的能力極限/86
36該低頭時就低頭/89
Chapter4自慢的職場關係
假設自己就是老闆,義無反顧、全力以赴、相信公司、認同老闆,變成老舨的好夥伴,成為公司的核心團隊,我撐起公司的半邊天,為什麼要怕老闆?
37如果這是你的公司……/93
38我確定公司不是我的……/96
39相信公司、認同老闆,否則……/99
40擁有公司的感覺/101
41向上管理三訣竅/103
42老闆有講理的嗎?/105
43要五毛.給一塊/107
44老闆能有多公平?/109
45管理老闆的餿主意/111
46老闆。我可以兼差嗎?/113
47肚量成就一輩子的追隨/115
48做不完的定律/117Chapter5自慢的生涯抉擇
我永遠充滿“野性的鬥志”,只要我想要,不達目的,絕不終止。不論面對多么困難的情境,我絕對不會放棄,這些都是我相信的事,伴我度過人生每一個轉折。
49野性的鬥志/123
50千萬別做生意/126
5l遠離舒適圈/128
52讓想像飛翔/131
53你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133
54追隨內心的呼喚/135
55寬恕、諒解、海闊天空/138
56你放棄了嗎?/140
57認輸逃避的名字是。這不是我的興趣"/142
58營造自己的世外桃源145
59大氣、骨氣、志氣/148
Chapter6自慢私房學
這些私房體悟,充滿了我個人的感覺,其實我也不太明白是否具有學理基礎,但至少在我的人生實驗中是正確的,就姑且稱之為“自慢幣厶房學”吧l
60太好的事.不能當真/154
61朋友從今天開始交往/156
62最後一塊錢。手放開/158
63Getitdone&letthemhowl!/160
64照計畫賺錢與照計畫賠錢/162
65憤怒的代價/165
66當外界瘋狂時。你尤其要冷靜l/168
67菩薩的禮貌/170
68當我不再相信創意之後--創意vs.管理之一/172
69創意形成與創意的執行--創意vs.管理之二/175
70勉強別人.理所當然/177

圖書試讀

自慢的觀念態度

從許多報章雜誌的訪談文章,我們隱約感知,成功者的職涯成長,似有其共通軌跡:踏入職場的第一刻,跟所有平凡的年輕人一樣,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會面臨許多做人與做事的問題;但是,冥冥中卻因為依據自己的某種態度、特質、價值觀去面對,逐漸打下基礎、建立口碑;不自覺就贏得機會,獲得升遷,因而改變了整個職涯與人生。一路行來,自己當時之所以會用這樣的態度、價值..
工作者的價值觀
一個人的自我學習對話
“自慢”是什麼?“自慢”怎么說?
媽媽的身影,媽媽的身教
老闆是夥伴,不是敵人
冒險精神,自己慢慢培養
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
情義相待,改變一生
別跟魔鬼打交道
奧妙藏在基本之中

作者簡介

何飛鵬,台灣最大出版集團城邦CEO,著名出版人。擁有25年以上的媒體工作經驗,曾任職於台灣《中國時報》、《工商時報》、《卓越》雜誌等媒體,更於1997年榮獲金石堂年度出版風雲人物,也與資深媒體人共同創辦了城邦出版集團、計算機家庭出版集團與商業周刊。創辦的出版公司超過20家,直接與間接創辦的雜誌,超過50種。

相關評論

發現朋友又在看《自慢》了,索性將之前的幾句話貼出來。
1、男人
男人應該按照三個標準要求自己:大氣、骨氣、志氣。
2、朋友從今天開始交往
很多人,對於自己的新朋友很大方、很客氣,對於自己的老朋友、親人卻無比苛刻。所以,對於新認識的朋友,請他們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不過分、順情理,反而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3、大打算盤與打小算盤
如果以花費的精力與賺錢數目兩者來計算賺錢的邊際成本,越往後,邊際成本越高;這就如同質量改善一樣,超過6西格瑪,成本收益太不划算,沒有必要與自己過不去。
4、創意VS管理
創意是思想匯聚、靈感爆發形成的。要求將各路靈光像伽馬刀一樣,匯聚到一點上,然後引爆它。
所以,不要說創意工作需要時間的醞釀。它所需要的,只是足夠的時間、狀態將自己沉浸在其中,然後引爆、煥發、升華、閃耀;它所需要的,僅僅是一些信息的融匯,而爆發,只要摒除無關思想,將思想的空間壓縮,壓縮到引爆點。
5、勉強別人,理所當然;勉強自己,更理所當然!
6、遠離自己的舒適圈
人的成長,有兩股力量:一個來自內心,順從自我期待的努力;另一個是外在的壓力,趕鴨子上架。
我們大多習慣於遵從第一股力量的支配,因為我們認為這是我們“想要的”、“喜歡的”;但是,太多事情,沒有嘗試,就不知道是否喜歡。所以,工作中多給自己一些挑戰,背水一戰的機會,不是隨便誰都能有幸嘗試的——不論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
其實這又涉及到對自己目標的拷問:我到底追求什麼,可以付出/捨棄什麼?
太多的求職人,他們一方面希望薪水高,一方面希望工作不是很忙,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更希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的工作有嗎?即使有,那很難輪不到你。
當我參加一個項目,卻擔心這個項目占用了我的“休息時間”,我怎么辦?
我要工作,但我又想有時間看閒書,還要有時間打籃球、旅遊——你就沒有搞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乾什麼!
能主動給自己加壓,經常說“我試試!”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7、讓想像飛翔
心理學有個吸引力法則,我想說的是:沒有追求的人,即使偶然取得讓人羨慕的成績,也是短暫的;對於他個人來講,也是無味的。
也就是要有“野性的鬥志”!做人做事兒嘛,總是要有點兒自己的想法,否則一輩子都是跟屁蟲。追隨內心的呼喚。
8、興趣、熱忱、投入時關鍵。
還有一個問題:你到底是否知道你喜歡一件事情?你知道怎么會讓你喜歡上一件事情?
大部分人的工作都不是自己喜歡的,你怎么辦?即使是你喜歡的工作,每天,你的老闆都可能讓你做不喜歡的事情,你怎么辦?
什麼時候你會喜歡上一件事情呢?讓我們想一想:你從小就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嗎?你一開始就喜歡玩遊戲嗎?你一開始就喜歡打羽毛球嗎?姚明一開始就喜歡打籃球?巴菲特一開始就喜歡炒股?各路文豪一開始就喜歡寫作?迪士尼一開始就喜歡畫卡通人物……答案很簡單,反覆去做,你就會喜歡上一件事情。當你在某領域有所成就,讓自己的“小我”得到滿足的時候,你就會“喜歡”上它。
什麼是“內心的呼喚”?他是我們奮鬥目標的終極拷問。為了什麼,可以捨棄什麼,可以獲得什麼?
9、承認自己是壞人,才是變好的開始
同樣的道理,到底是“學而知不足”,還是“知不足而學”?知恥而後勇。
承認自己是壞人,實際上是對現實的臣服——面對過去帶來的現實,我們要學會臣服。臣服不是認栽、無動於衷;而是毫無成見地認清一切。
否則,我們做的必定是另外一件事情:拒絕承認現實。明明問題就在哪裡,我們卻選擇視而不見,欺騙自己。張伯倫二戰前一再相信希特勒的謊言,是因為他反覆欺騙自己:希特勒像我一樣嚮往和平;明明知道幾乎不可能買彩票中大獎,我們卻頻頻出手。
能夠承認自己是壞人,需要勇氣。承認與否,其後的行動時有明顯立場性差別的:不承認則搜腸刮肚地為自己是好人辯護,承認則思考自己的期望,往期望靠攏。
10、做一個學習型人才
穿著衣服改衣服。
態度:多元的價值觀、對新事物的好奇、面對挑戰的喜悅。實際上,在企業中,總是不斷的有著這樣那樣的調整。有的人擁抱變革,將之視為自己成長的機會,得到上級的賞識;有的人僅僅因為眼前利益的受損,就反對變革,結果搞得兩敗俱傷。價值觀在這裡並不一定是核心。重要的是,他們有沒有看清楚變革的前景、前景中有沒有自己希望的位置。
11、專業
就是最佳化、標準化、熟練化及成果一致化。
專業不是拿專業名詞嚇唬人,反而能用通俗的話講專業的事兒;專業更不是埋頭做學問,而是有“絕活”,更知道到哪裡用絕活。入得事,出得世,專業才顯價值。
該低頭時就低頭
12、給自己一個道德底線,給自己一個堅定的目標。為了達成堅定的目標,只要不觸及你的道德底線,該低頭時就低頭——世事大多沒有對錯,只有成功與否——做大事不拘小節,舍小利而成大事,這又何妨!
13、決不為自己不喜歡的公司工作
“一旦公司的文化、氛圍、理念不是我能認同的,我會掉頭就走,找一個我認同的組織去工作。但只要我留下來,我一定保持良好的關係,絕不與公司為敵,甚至視公司為我自己的公司,全力投入,這樣工作才會愉快,工作才會有成就感。”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公司老闆很好,但下面聲音嘈雜;有的公司老闆不好,下面卻還不錯。
我要說的是:最重要的不完全是公司的整體文化,更是你的直接上司。“直線經理決定員工的去留”,這句話在這裡也試用!
假定自己是老闆,成為公司的主流聲音。凡是那些總是發出異樣聲音的員工,早晚都是會被邊緣化的——不是因為能力,就是因為政治。
14、比老闆更高的自我要求標準
你是有能力,但是你要顯現出來。按照老闆說的做到了,是不是就是有能力呢?顯然不是。“做得更好、出乎意料”才是王道。
15、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什麼是成長?
成長就是不斷地改變.知道不代表成長,行動改變才是成長.
讓我們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a.試著為一天的核心工作分配時間
b.先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c.回顧一下自己一天

讀後感

部分內容為直接摘錄文中頗為認同的語句段落:

作者對【自慢】的解釋是“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專長的事。自己的拿手與在行,是不是比別人要好,其實不知道,但絕對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當初正是因為這段話就讓我有了強烈的意願要看這本書,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里,我們都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太多的人際關係要考慮,太多太多的他人之期待要去滿足,而“我”在何處?自慢,不經意間強調出我們所應該關注的重點,始終在自身,關注自身的成長和提高,才是重心所在。

封二(或者叫扉頁?)上的另一段話也頗為經典,“面對職場上的競爭與起落,成功的最關鍵之處在於態度。”,和當年米盧的名言“態度決定一切”一樣,非常強調自身的意願所在,是否真的具有沒有藉口的態度,是否真的想要做成某件事情,是否找來一大堆外部的因素作為藉口為自己開脫?態度。

【作者側寫】

1.東西能用就好,人不需要靠物質、頭銜來裝點門面,你自己有幾分實力、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方寸之間自有定論,虛假不得。#人不得浮誇。
2.他不介意編輯做錯事,卻惱怒員工壞習慣不改。#犯錯乃是能力問題,知錯不改則是態度問題。
【Chapter1自慢的觀念態度】

1.我成就自慢的第一課是:擁有正確的觀念,形成正確的態度。
2.“BacktoBasic”是巧思奇謀的開始。……這幾年台灣有兩本暢銷書,一本是《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是一位美國老師寫來教育小孩子的書,內容是“超基本的五十五條規則”。再看看具體的內容,其實沒有任何新意,例如其中第十六條:每天都要做完作業;第三十條:吃完飯,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所有的內容都是大家共識、共知的內容。另一本是英國出版的暢銷書,名叫《好家教決定未來領袖》(YES,PLEASE,THANKS!),這也是談論小孩的基本禮貌教育……#千里之堤毀於蟻穴,越是基礎的事情,越要用心做。
3.信用是人一輩子最重要的資產
4.了解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才有機會真正做自己的主人。#要為自己的行動負責。若是放縱自己又拒絕承擔責任,則是更惡劣的行為。
5.有心而長期穩定地培育、學習、追逐,則是培養自慢絕活不可或缺的方法。#Outlier裡面提到的10年10000小時,艱苦的練習是必經之路。
6.“完美主義”可以用在事後檢查工作質量,用在事前衡量行不行動、做不做事,是絕對不可以的。#考慮過多就會和瞻前顧後、優柔寡斷的袁紹一樣。這也是我當下的弱點所在。。
7.工作成就定律:P(performance)=A(ability)*A(attitude)。……每個人的工作能力絕對不會是零,因此工作成就也會有高低。可是工作態度卻有可能是零……甚至因能力強,態度不正確,反而往壞的方向發展……工作成就定律,其實就說明了工作就業的“唯態度論”,態度決定一切,相對而言,學歷、能力反而並不重要。#能力差可以培養,態度不對,則基本沒轍。
【Chapter2自慢的成長學習】
1.“學習,Anytime,anywhere”:
■正確的態度是:雖然現在無關,但以後可能有用,而現在反正沒事,不妨隨手了解。而且不論多難、多專業,我現在能學多少算多少,絕不等到明天,不放棄現在的學習;也不能期待重回課堂的正常學習,那機會很小!
2.我很清楚,社會中的小人不多,只不過是因為我自己戴了“妖魔化”的眼鏡,以至於把所有的對手,都變成小人。
3.慧易成事,但難成大局;痴似呆拙,但孜孜矻矻,一點一滴,最後終能成就不凡的格局。#勤能補拙的套路,不論天賦高低,勤奮都很必要。
4.學習成功者的態度、思維、特質、風度、氣量,這些才是成功的核心
5.做對的事與把事情做對,是我對策略與執行力的解讀。
6.捨棄現有的成果、捨棄現有的習慣、捨棄現有的工作,因為不捨棄,我們就無法下決心轉變。#要有破釜沉舟的魄力。
【Chapter3自慢的專業方法】
1.現代的企業管理,講究的是標準化的工作流程、最佳化的實務典範(bestpractice),其實要求的也就是精準地、有效率地完成每一個工作步驟,也就是要求把每一項工作,做到最好、做到完美,講究的是質的提升,而不是量的追求。
2.“準時”是高效率與成功經營企業的關鍵。#準時其實也是在消除不確定性。
3.要不要準時,是態度、是規則,而不是不合理。
4.“好用”的人態度開放、不自我設限、專長多樣、學習力強、可塑性高、願意挑戰新事物,也願意以公司的需要為己任,而不是只自滿於自我的期待。
5.學習型的人才來自兩個關鍵:一是態度,二是方法。態度又是其中的關鍵,態度決定了你是不是學習型人才,而方法只不過影響到學習與改變成長的速度。
6.態度又包括了許多事:一、多元的價值觀;二、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三、面對挑戰的喜悅。
7.專業到底是什麼?……簡言之,就是最佳化、標準化、熟練化以及成果一致化。……專業也有心靈層面,那就是專業精神與專業倫理。
8.老實說:能力可以慢慢培養,但態度上自我期待一定要高,“Wearethebest!”有心就能成就一流人才。#沒有自信的人難成大業。
9.好公司、好主管通常都會塑造一個高度挑戰的環境,迫使每一個人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
10.一個傑出的人才,更不會滿足現狀。#不斷的有新的目標,才不會停留在原地。
11.柔軟度是待人處世的外在界面,而正直則是每個人心中對大是大非的堅持。#記得很早的時候看過的一本《方與圓》,做人也就是要外圓內方。
12.柔軟度,其實並不是犧牲原則,有時候還需要有更大的胸襟與氣度,才能成全大我。
【Chapter4自慢的職場關係】
1.假設自己是老闆,假設公司是自己的,是自信、自主、自立、成就自我的第一步。
2.三十人以上的公司,要塑造“假如公司是我的”的情境,還要有其他的外在配合才可以,第一是回饋機制的制定,第二是明確的績效評估與追蹤考核。#工作成績與回報,就好似義務和權利的關係,缺一不可。
3.“假設公司是我的”只適合工作者自我要求、自我期許,要“善盡善良管理人之責任”,要“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老闆講這樣的話,只會讓人覺得角色錯亂。
4.員工具有“擁有這家公司的感覺”……第一個層次是老闆,如何建立一個公開、透明及回饋的組織,讓員工能感受“擁有公司的感覺”,進而願意積極投入,全力以赴。第二個層次是工作者,不論老闆提供的是什麼樣的環境,都應該主動積極地以公司為重,自認為是老闆,全力以赴。
5.如何管理老闆,讓老闆用對你有利的規則來指揮你,這就是“向上管理”。#聰明職場人的必備技能。當你感到迷惑時,老闆也迷惑“我這下屬究竟在想什麼?”,管理是雙向的,並非只有掛著manager頭銜才能實施管理。
6.“向上管理三訣竅”
■第一個訣竅是態度:態度指的是“用老闆、用組織的邏輯做事”……第二個訣竅是過程……藉由溝通、案例,消除工作中的“麥克馬洪”線,讓你工作的疆界清楚……千萬不要讓老闆心中對你工作有模糊、不清楚的認知。……第三個訣竅是做法:“適時地主動出牌”,不要等老闆出牌。
7.“老闆有講理的嗎?”: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鍊。#接受一個挑戰自己的機會又如何?
8.“比老闆更高的自我要求標準”,變成我最重要的基本工作法則……“更高的標準”,會讓自己更快進步,也會因而得到老闆信賴,而且可以擁有更大的自主空間。#工作的業績標準只應是自我期許的一個子集或是真子集。
9.“管理老闆的餿主意”:當事先徵詢意見時,要明確表達不同的反對意見,絕對不可或缺。#不可看著老闆犯錯,也不可有話不說。需要運用向上管理的方法。
10.“老闆,我可以兼差嗎?”:我非常強調忠誠,對自己忠誠、對工作忠誠、對公司忠誠、對同事忠誠。我恨別人不忠誠,也不能忍受同事不忠誠。#各守乃業則業無不成。不可腳踏兩隻船。
11.在領導統御中,領導者的氣派與肚量是無法具體衡量的,卻往往是決定團隊與組織成敗的關鍵。
12.肚量成為上位者吸引人最重要的特質,而已成就團隊成員對領導者一輩子的追隨。
13.“做不完的定律”:分辨重點工作……第二步,花全力處理重點工作……把同樣的工作集中處理,批處理是第一個思考,改變工作流程、簡化工作方法,是第二項你該做的事。……外部溝通解決的是部分工作與外部單位銜接所存在的低效率,要求大家進一步來協商解決,這也是改變及簡化工作流程。至於上級溝通,則是從改變工作定位、工作分工或者增加人力來改變。
【Chapter5自慢的生涯抉擇】
1.對他的敬畏,來自在他身上奔流的“野性的鬥志”,努力向上不服輸,心中沒有不可能,只要他想做,他會用不可思議的方法,用最短的時間去完成,他的鬥志、速度、執行力經常會嚇我一大跳。#若是此類人,則需要謹防“我不想做”或是“這不是我的興趣”這樣的藉口。
2.“千萬別做生意”:如果你有其他的天分,千萬不要“隨俗”、“隨行”也走上生意的路子。#不知深淺地隨波逐流,是盲目無知的冒險。
3.遠離舒適圈,不斷接受新機會與新挑戰,仍然是必要的態度。#老外常說的離開comfortzone。
4.“你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不一樣的生活,但在組織中不能!活在組織中,你只能順應組織的邏輯,用更好的工作效率,得到組織的肯定,也同時得到更大的空間,這樣你才有機會找回自我,得到你想要的生活。#作者重複過多次,不要做組織里的在野黨。也算是中國人所言的,“順者昌逆者亡”,不喜歡這樣的組織可以選擇離開,沒必要死待著讓雙方不愉快。
5.“追隨內心的呼喚”:真正的內心呼喚與喜歡,是指充滿熱忱、懷抱理想,有一個願望要完成,而不只是表象的享樂。
6.面對壞事,該怎么辦?……我真正的反應時:釋懷、諒解與寬恕。
7.“你放棄了嗎?”:樂觀會使我們支撐到最後一刻,會時我們絕不放棄,不放棄才有機會逆轉,機會永遠是留給存活最久的人。#堅持值得堅持的,卻也要學會放棄不值得堅持的。
8.認輸逃避的名字是“這不是我的興趣”
9.一個傑出的主管應該有能力改變環境。……把環境當做不能改變的前提,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方法,嘗試改變與突破,這才是傑出主管的本色。
10.工作者要能以“大氣、骨氣、志氣”自我要求、自我期待(大氣,指的是氣量寬宏,也就是心胸寬大;骨氣,指的是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看法,絕對不為名為利,委屈妥協,扭曲公理正義;志氣,是要對自己有期待,對未來有想像。)
【Chapter6自慢私房學】
1.太好的事,不能當真。#背後往往是騙局。想想近幾年的股市、樓市,想想美國麥道夫騙局,想想浙江的吳英。
2.“朋友可以從今天開始交起”……首先要培養的就是願意幫助別人的寬闊胸襟……如果有需要,你不會害怕向陌生人請求協助,因為你也曾經幫助過很多不認識的人。
3.班傑明·喬伊特,在面對外界的批評時,說了一句流傳至今的名言:“Neverretreat,neverexplain,getitdone,andletthemhowl.”意思就是“不撤退,不解釋,把事情做對做好,外界笑罵由他!”#想起一句話“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4.“憤怒的代價”:結論是公司的成長、工作的順境,讓我心高氣傲,忘了我是誰,以至於在許多情境下,做出不合理、不正確的舉動,我不是被對手打敗,而是被自己打敗。……暫停不繼續是第一不。……不回應、不說話,是第二不。……最後一不最重要,那就是不做任何決定。#情感對人行為的影響,令我想起星際迷航裡面的瓦肯人
5.“當外界瘋狂時,你尤其要冷靜!”:人多的地方,人聲鼎沸、意見繁雜,常會因為喪失冷靜,隨波逐流,陷入不可測的風險。……拒絕、抵死不從,到逃離,這是拒絕外界誘惑的三部曲。
6.“我”和組織是兩件事,千萬不要混為一談。……“廟大,還是菩薩大”的管理話題,似乎有了結論:菩薩再靈,靈在一時;菩薩再大,也要有廟依附,無廟不成菩薩,所以廟和菩薩是一個共生共榮的關係。#就像是大腦和身體的關係。
7.你找對了人,創意、質量都會有……創意不能管理,只能激發……在工作、在流程管理…只要精準的執行、綿密的質量要求。#華麗的創意背後還得有腳踏實地的實現。
8.任何創意工作,都可分解為創意的形成於創意的執行。
9.因此就算是創意人,不能管理的是腦中的創意,但後續的執行卻要依賴工作紀律與綿密的管理,方能高效率地完成。
10.“勉強別人,理所當然”#可以理解為個人的力量有限,總是得依靠他人的力量、群體的力量來達成目標的。
■人生的真相就是“勉強別人”……能力則是用勉強別人來衡量
■“勉強”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最粗魯而直接的勉強叫命令;文雅、含蓄的勉強叫溝通;用道理去勉強叫說服;詭詐的勉強叫欺騙;用好處去勉強叫引誘;炫惑的勉強叫廣告;不斷的勉強叫鍥而不捨。勉強是一切事物的原動力。
■勉強伴隨著困難而來,因困難,故需勉強;不願勉強別人,其實是無能力勉強的託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