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摺紙》

《心如摺紙》

這部電影通過半紀錄片、半故事片的表現形式,講述男主角麥可·塞拉和女朋友查琳·峰易的“真實生活”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心如摺紙 心如摺紙

中文片名:心如摺紙

英文名:Paper Heart

其他中文名:脆弱的心
導演:尼古拉斯·傑森諾維克
主演:麥可·塞拉 Michael Cera
查琳·易 Charlyne Yi
保羅·魯斯特 Paul Rust
迪米特利·馬丁 Demetri Martin
塞斯·羅根 Seth Rogen
Jake M. Johnson國家/地區: 美國

類型: 喜劇
片長:88 min
分級: USA:PG-13
對白語言: 英語

劇情介紹

《心如摺紙》 《心如摺紙》

查琳·易是一個不相信愛情的女孩。在片頭,她自己是這么說的。或者說,她至少是不相信那些發生在主流好萊塢電影裡的那種“王子變青蛙”和“灰姑娘”那樣的愛情。她的生活經歷讓她成為了一種對愛情不抱任何幻想的人,但是她又並非是石女--這讓事情變得很棘手。

影片就這樣開始了,在查琳·易的好朋友、同時也是本片導演的尼克的安排下,查琳·易開始一段尋找“愛之真相”的旅程,而尼克本人將全程記錄她尋找“愛情是什麼”的全過程。在這段旅途中,查琳·易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他們一起分享了各種各樣的有關愛情的觀點。她走訪了自己的朋友,問詢和路邊和旅店裡的陌生人。這些人遍布各行各業,有科學家賽車手、只寫浪漫愛情故事的二流作家,甚至還有小孩子。查琳·易的問題很簡單,也是歷代的詩人、貴族、小說家、哲學家和普通人孜孜不倦探求的問題:“真愛到底存不存在”。在那些五花八門的回答中,查琳·易似乎明白了愛情是怎么一回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她肯定不能完全理解愛情。

在她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查琳·易碰到了一個讓自己心跳的男孩:麥可·塞拉。在和麥可·塞拉相處的過程中,查琳·易發覺自己的愛的本能,並且迷戀上了心跳慌張的感覺。不過好事多磨,愛情曲折,讓查琳·易改變自己對愛情的觀點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至於他們最後能不能成為對方的摯愛,還是要看上天的安排和他們的造化。

所獲獎項

本片榮獲2009年聖丹斯電影節華道•索爾(Waldo Salt)劇本獎。

主演簡介

麥可·塞拉 Michael Cera

男, 生於1988年 6月7日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Brampton
星座: 雙子座

麥可·塞拉 麥可·塞拉

是一位來自加拿大的電視喜劇明星和電影演員,最知名的銀幕角色要屬FOX劇集《發展受阻》中出演的George Michael Bluth一角,還客串過CW電視台noir風格的青春劇集《美眉校探》,以及Adult Swim頻道的《Tom Goes to the Mayor》、《Eric Awesome Show, Great Job!》等劇。2002年,塞拉在喬治·克魯尼執導的犯罪喜劇影片《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中飾演了Sam Rockwell的少年時代,還為卡通片《The Berenstain Bears》系列中的brother bear配音。塞拉和Clark Duke的個人網站上可以看到一些他們自導自演的短劇,結果為此得到了CBS的簽約,讓兩個人放手製作名為《Clark and Michael》的系列幽默短劇,通過CBS的新網路頻道Innertube播出,當中還可以看到在David Cross、Andy Richter以及Patton Oswalt等人的客串表演。2007年他在叫好又叫座的青春片黑馬《太壞了》中和喬納·希爾出演了一對性格迥異的死黨,最新電影作品是和艾蓮·佩奇合作的《朱諾》一片,一部關於未成年人意外懷孕的黑色喜劇。2008年與新生代女星凱特·戴琳斯合作了愛情片小品《愛情無限譜》,擺足了文藝范兒。2009年上映的新片有和自己的女友查琳·易合作的半記錄半電影的《脆弱的心》和與傑克·布萊克合作主演的搞笑喜劇《元年》。新片則是與《殭屍肖恩》導演埃德加·賴特合作的漫畫改編影片《歪小子斯科特》。

經典片段

《心如摺紙》 《心如摺紙》

part 1
-你在尋找愛情嗎?
-沒有啦.我自己一個人很快樂。
-這兒有成千上萬的人,出去走一走,你就能找到另一半。
-我覺得真愛難覓。
-當你尋到真愛時,抓住它。堅持下去
part 2
-你為什麼不再結婚呢?
-因為我不想再受傷害了。當我說出我的結婚誓言,我以為這是一生的承諾,要知道,我是這么想的。但事實並非如此,人們覺得愛情不再,人會變,他們和他們另一半想要的…不一樣。等你長大了,就會有所體驗了,然後你開始回想,那些逝去的愛情……【真愛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它只偶爾出現…一生一次吧】,我想。
part 3
-你有過真愛嗎?
-嗯,有過
-你的前妻?
-實際上,不是。她是…上帝啊,這都有,大概20年了吧。但每次聽到她的名字,她的樣子會立刻浮現在我腦海里。我會想起一些瑣事,及當時的種種。
-為什麼你們沒有在一起?
-那時她和別人在一起。她…只差一點兒,她就離開那個人來到我身邊了,但她做不到。
-當時你知道她和別人在一起嗎?

《心如摺紙》 《心如摺紙》

-知道啊,但那又怎么樣呢?只要他們沒結婚或訂婚,我們就是公平競爭。我確實這樣想,我是說,只是男友而已。因為我想,說不定自己才是她真正要找的那個人,對吧?但是我想【真愛的關鍵在於:兩情相悅,這也是它難以尋覓的原因。】就像她可能是我的真愛,但未必我就是她的真愛。當我們討論愛和真愛時,你怎么樣才能知道你有沒有找到愛情呢?嗯,聽我講個小故事:

去年五月我去阿拉斯加捕灰熊,我在北極圉以北130英里,騎馬騎了兩周,只有我、我的嚮導和我的馬。我們一路騎著到了河邊,要渡河,當時已是春末,水位很高,水也很冷,河裡還有冰塊,天寒地凍的。不管怎么樣,我們開始渡河。當我就快到達對岸時,我的馬被絆倒了,河水沖走了我和馬。水流得好快,我在河中逐漸沉了下去,足足有30秒鐘…不,45秒。我記得那時感覺寧靜極了。水的顏色很漂亮,我隨波漂流,像在浩瀚的宇宙……我告訴自己,我不能就這樣死了,事情可不能這樣。突然,我看到了薩拉…我前妻的臉,她什麼也沒說.她也沒有看我。就在這時我開始使勁兒,用盡全身力氣向上游去,衝出水面,抓住一個小樹枝爬上了岸。嚮導為我生了一個篝火取暖……我現在之所以能在這給你講故事,說明我得救了,但這個故事的重點是,那場婚姻的愛是仍然存在的,當我回家告訴薩拉這件事時,她說那時她正坐在電腦前工作呢。我能想像她當時的神態,坐在桌子邊的神態。至於我之前說過的那個,可能是我真愛的人,我臨死前看到的卻不是她的臉,而是薩拉的。所以回想起這件事,也許薩拉才是我的真愛。誰知道呢?
part 4
-還記得你們的第一次約會嗎?
-記得.我邀請他,參加我14歲的生日聚會,由迷戀發展成為深愛,發展成為濃濃的愛情。高三的時候他向我求婚。
-你還記得他是怎么向你求婚的嗎?
-不記得了,你呢?
-我也不記得了。我確定沒有單膝下跪
-我爸爸媽媽都不希望我那么早結婚。不過他們知道我很愛他,也知道我們想要在一起,他們就不得不簽字同意讓我結婚,因為當時我才17歲。其實是這樣。

《心如摺紙》 《心如摺紙》

有時我覺得年輕時的愛,也許會是最真的。我知道許多…人們現在都等到很晚才結婚,可我覺得你會失去一些東西。我們可以選擇不在他去上大學前結婚,可是再等5年就可能會,使我們之間不再來電了。我也不是鼓勵大家17歲就結婚,可是有時就是這樣,的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我們有很多朋友,很早就結婚了,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在一起。我們一直很幸福。【如果從來沒有愛過,怎么知道你是否愛上某人、等待心中的悸動?】這是我一直在說的,有時它是慢慢培養出來的,突然間你就意識到它的存在,大多數時候一開始就是這樣,我們就是這樣的。是的,如果要問我們這些年在一起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我們只想說一件事,我想說的就是:
我們的第二個兒子出生時,他當時得回軍營。雖然我們都知道兒子就要出生了,他還是得去軍營。生產很困難,我和兒子遇到了一些危險,當聽到他走在大廳,軍靴發出的沉重腳步聲時,我就特別興奮。我知道他在這.我們後來母子平安,他跑進房間,看到我們都沒事,馬上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我們都記得那次生產。
part 5
感情羈絆的發展過程,這就是愛情故事。人們以為愛情故事有一個固定模式,其實沒有。愛情故事唯一需要的是,兩人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然後他們要經歷一些情感衝突和掙扎。最後他們克服了,然後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們把它叫做‘HEA結局’…從此幸福地。故事人物們總會捨棄一些東西…【一位為另一位做出捨棄,這就是他們真正相愛了的標誌。】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故事人物必須為另一位人物做些犧牲,這就是標誌,這就是他們相愛的標誌。
part 6
-愛情有時就要轟轟烈烈。我覺得愛情必須要是充滿熱心和激情的,我覺得‘真愛’才是維持關係最關鍵的東西。你要享受和那人在一起的每時每刻,因為有些人生活到一定時期,就再也不能忍受對方了。
-那你們當時是怎么知道愛上彼此了呢?
-我就是覺得…我不知道如果沒有了比爾,我還能否看見生活的意義。
-戀愛也是要順其自然的,我覺得強扭的瓜不甜,必須要敞開心扉。

《心如摺紙》 《心如摺紙》

-我也這樣認為,就像你男朋友,你知道的,你真的很喜歡他,可能很久見不到他,你會想念他。當你覺得快要失去他的時候,你就會想,“等等,我覺得自己不能失去這個人”
-很奇妙,因為我覺得每個人對於愛情的定義都天差地別。而且,就像,你剛剛說的那樣…我好像,“我不覺得自己正在戀愛中”,因為我想念他還有很多事情。
-是呀,知道嗎,八成你就在戀愛中。有一天你可能忽然意識到,你會醒來就想“我有點糊塗了,我覺得自己真的喜歡愛上那人了”。【當你邂逅一個人,然後就覺得你們一見如故,他們就像你生命的一部分,你不能想像沒有他們的生活。你還想每時每刻都和他們在一起,和他們分享一切,這就是愛情。】
part 7
-我還記得問過媽媽,“你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戀愛了呢?”,然後她說“當你覺得無法忍受沒有他的日子的時候”
part 8
-當你結婚很久以後,你們就擁有一段歷史,不可取代的歷史。你知道的,【你有一段你們共同擁有的記憶,它值得你為之奮鬥和努力。那個人無可取代,不可取代。】
part 9
-人生苦短,無暇徘徊。有時你只需活著等待將要發生的事,即使受傷;有時只有放手一搏你才能感受到。

影片幕後

“混搭喜劇”

Paper Heart Paper Heart

在2009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本片成了話題之作,不僅僅是由於這樣一部溫馨可人的獨立電影在以性、血腥和暴力為標籤的聖丹斯電影節上卓爾不群,更多的是因為這樣一部夾雜了紀錄片和劇情片的新穎的電影更能讓人產生“亦真亦幻”的共鳴。不過,這個“混搭”了記實電影和故事片的電影是怎么由來的呢?影片的女主角及製片人查琳·易說: “我很早就想拍攝一部關於愛情的紀錄片了。因為我們平時聽到的愛情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多到泛濫的地步。而且人們還很喜歡追問別人的愛情經歷。電影裡、小說里展示的愛情奇觀也令人嘆為觀止。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能拍一部詢問別人的愛情經歷和對愛情的觀點的紀錄片。雖然我不相信愛情這么一回事,但是我依然覺得製作這么一部電影下載是件很酷的事情。因為我們身邊有那么多人都在尋找愛情,而且對於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來說,愛情就像是空氣、水、食物和陽光一樣重要。所以,我就找到了導演尼古拉斯·傑森諾維克,告訴了他我的想法,希望能把這個想法拍成電影”。尼古拉斯·傑森諾維克說:“她當時找到我的時候,我以為她是在開玩笑。我了解她的個性和為人,我不覺得她會把這樣一個電影拍完。她根本不可能喜歡做一個愛情電影。可是當所有的事情都準備停當之後,我才漸漸了解到查琳·易並不是在開玩笑,她想通過這種方式去了解別人--那些相信愛情的人對愛情的觀點和看法,我覺得這是她去學習的方法。而且我還發現,她想改變自己了,影片有兩條主線,一條是紀錄片的,還有一條是查琳·易戀愛的主線。查琳·易自己撰寫的劇本,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她想改變自己”。
愛情真人秀

Paper Heart Paper Heart

查琳·易和麥可·塞拉在影片裡飾演的是一對“戀人”。據一些媒體報導,在現實生活里,他們倆也是出雙入對的情侶。不過這兩個人對此諱莫如深,從不主動承認也不堅決否定他們之間的關係。查琳·易說:“如果這兩個主角不是朋友的話,那么在電影結束的時候,他們也會變成朋友。不用說我們本來就是好朋友,在拍攝結束時,我們的關係只會更好。我們根本不去理會那些關於我們是戀人的傳言,無論什麼傳言都是我們製造的煙霧彈,是我們販賣給小報記者的。我覺得愛情是一種水到渠成的人際關係,不能刻意去追求。很多時候,強扭的瓜是不甜的。我現在這樣就很不錯,沒有太多的緋聞,也不會為愛情小遊戲傷神煩惱,只要有緣分,一切都水到渠成的時候,愛情自然回到來”。麥可·塞拉說: “對於我而言,拍攝這部電影就像是在上演一出真人秀,所有的提問和回答都是真實的,劇本沒有太多地干涉採訪對象,尤其是很多人願意拿出來和我們分享的隱私,聽起來真是刺激。而且我敢保證,在電影裡,你絕對看不出來什麼是我們安排好的情節,什麼是真實的記錄。這種混搭了紀錄片和劇情片的電影給了我們很大的創作上的自由。有的時候,現實和虛擬並不是那么涇渭分明,在我們的電影裡,現實和虛擬就是很模糊的。說真的沒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會再拍一部這樣的電影”。
聖丹斯上的一陣清風

Paper Heart Paper Heart

說到獨立電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怪異和晦澀,也許“看不懂”就成了獨立電影的金字招牌;在這之後,很多人會想到“大量的性鏡頭和血腥暴力”,也許這是獨立電影的另一種標籤。不過在2009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這部電影的確成了一股清新的春風,讓人耳目一新。
聖丹斯電影節的負責人說:“2006年的《陽光小美女》和《魔術師》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電影,它們的確讓整個電影節都光亮了起來,本片也是這樣一部電影。影片的大受歡迎並不因為它的新穎的拍攝手法,而是它給我們以希望。這種希望更多的是來自影片真實地記錄了演員的內心和關係的變化。查琳·易在影片的開始宣稱自己不信愛情,可是在影片的進行過程中,她似乎又品味出了愛情的含義,對愛情充滿嚮往。加上紀錄片的拍攝手法,我們才對查琳·易的角色和本人產生了認同。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

花絮

《心如摺紙》 《心如摺紙》

本片是導演尼古拉斯·傑森諾維克的長片處女作。

影片參加了2009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並在電影節上獲得了Waldo Salt劇本獎。而且獲得了評審會最佳大獎的提名。

在這部影片裡,查琳·易不僅僅是女主角,而且還是編劇、製片人和作曲之一。

除了演員之外,查琳·易還是個畫家、小說家和音樂人。

查琳·易的血統極其複雜,她的母親是一個菲律賓-西班牙混血兒,她的父親則有韓國、愛爾蘭、法國、德國和美國血統。

出演本片的男演員保羅·魯斯特是查琳·易的樂隊“玻璃牛肉”(The Glass Beef)的成員。在樂隊里保羅·魯斯特是主唱和節奏吉他。

整部影片都由DV拍攝而成。

影評

這是一部摻雜了紀錄片、浪漫愛情電影和喜劇片等諸多元素的“混搭電影”。看起來非常有新意,是09年聖丹斯電影節上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滾石》雜誌 
毫不過火的搞笑、恰到好處的表演;看似隨意,實則精心設計的對白;這一切都讓整部電影看起來非常奇妙。——《綜藝》
 
看膩了傑克•布萊克式的風風火火的喜劇之後,回過頭來看看這部“潤物細無聲”的獨立“喜劇紀錄片”,感覺像是有一陣清風吹來。——《好萊塢報導》 

視頻

【抱歉,不支持flash】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