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幸福

脆弱的幸福

《脆弱的幸福》是2012年9月1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法國作家茨維坦·托多羅夫。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脆弱的幸福》是敘事學理論的主要奠基者、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的代表人物之一托多羅夫討論盧梭的隨筆。盧梭是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響同時也頗具爭議的人物,其精神世界極為宏闊,學說涉及宗教、倫理、政治、教育、文學等各個領域。本書集中討論的是人類的道路,焦點則是人的個體性和人的社會性之間的關係。以此為中心線索,托多羅夫對盧梭的理論框架、社會理念以及盧梭習用的一系列概念的意義,逐一展開解析。托多羅夫沒有按照嚴格的學術著作範式來寫作,而是力求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言說困難的東西”,其清晰、自信、分寸恰好的文字讓人更能感受到大師思維的力量,乃至人格魅力。

內容簡介

盧梭是最強有力地塑造了我們的現代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作品究竟告訴我們什麼?在理想城邦的理論家與孤獨的漫步者之間,在描繪愛的小說家與立場堅定不移的教育者之間,盧梭如何實現不同身份之間的調和?《脆弱的幸福》從一個唯一卻根本的問題出發闡述了盧梭的思想:在進入生存狀態的人面前展開了哪些道路?在每一條道路的盡頭又有什麼在等待著他?托多羅夫在此的回答讓我們隱約看到許多危險,但也看到那通向一種“脆弱的幸福”的入口。

作者介紹

茨維坦·托多羅夫,1939年出生於保加利亞的索菲亞,1963年移居法國。自1968年起成為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研究員。托多羅夫是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敘事學理論的主要奠基者,其論著涉及文學理論、思想史以及文化現象分析等諸多領域。

譯者介紹

孫偉紅,女, 1969年生於吉林。巴黎八大文學博士,1994年至2008年就職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現為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副教授。著有《詩與真——關於盧梭自傳作品的一種解析》等多篇關於盧梭研究的論文。

目錄

譯序

原序:我們所有的人都會面臨……

理論構成

自然狀態與社會狀態

療救之法

人與公民

個體理想的兩個版本

公民

公民教育

愛國主義與世界主義

孤獨的個體

孤獨

有限的交流

尋找自我

不幸的結局

道德個體

第三條道路

親職教育

智慧

盧梭作品年表

注釋說明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