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英語》

《美麗的英語》

《美麗的英語》裝幀清新典雅,書中插圖由張海迪本人製作,反映著作者英語學習的境界和審美情趣。這本書是張海迪送給讀者的又一個精神巨作。

基本信息

概述

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女作家張海迪的新作《美麗的英語》。這是一本奇特的書,也是一本美麗的書。作者用中英文寫作,開創了中國作家用散文形式來談英語學習的先河,而對於一個英語自學者來說,其意義更為巨大。

作者簡介

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於濟南,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1970年又隨父母下放至山東聊城莘縣,自學完成了國小、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並學習針灸,在當地行醫。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結婚。1983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張海迪樹立為宣傳偶像。張海迪得到了兩個讚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歷任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1月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前言

很多年前,我開始自學英語,讀的第一本書是大學英語課本,雖然是第一冊,但對我這個從沒有進過學校的人來說,書里的內容已經遠遠地超出了我的學習能力。那天,我捧著課本有點兒激動,也有點兒茫然,不知道怎么開始學習。一連幾天,我每天都要一遍遍地翻看那本書,可裡面的單詞我一個也不認識,我只認識ABCDEFG……那都是我自學數學、幾何、化學和物理時獲取的種種符號。我在想,什麼時候我才能記住單詞,什麼時候才能讀課文,什麼時候才能學完這本書呢?全是問號,一切都是未知的,又是充滿新奇的。
幾天后,我穩定了自己浮躁的心,開始沉靜地讀書,從A這個字母開始,一個一個地讀。可我並不知道它們究竟讀什麼,就像走進一條黑暗的隧道,總是被無形的障礙擋住去路,看不到一點光亮。在最無奈的時候,我也曾灰心喪氣地責問自己,你為什麼要難為自己?你為什麼要學英語?你不能放棄嗎?可是,心底卻有另一個倔強的聲音給了我支持——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持走到底。

張海迪張海迪

那些漫長的日子啊,無論白天還是夜晚,我總是很固執地捧著那本書,終於記下了所有的單詞,背下了所有的課文。此前,這是我給自己定下的一個目標。我在那本書的最後一頁畫了一面飄舞的紅旗——我想,要是學到那一頁,我一定要大聲歡呼,還要用英語說一句什麼,也許我還會流下眼淚……
那是一個靜靜的夜晚,我伏在桌上,做完了最後一課練習。我看見了那面飄動的旗幟,我沒有歡呼,也沒有說什麼。那一刻,我只有一個願望——我想要一本新書,我要學習第二冊,還有第三冊……
從此,我再也沒有放棄英語學習,在抄了一本又一本單詞,做了一本又一本練習之後,我很想印證自己的學習結果。在那個小縣城裡,我只能每晚聽一會兒從大洋彼岸傳來的,時斷時續的English900,或是用英語給朋友寫信。那年秋天,我還給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倫納德·伍德科克(LeonardWoodcock)先生寫了一封英語信,我無法知道他是否收到了我的信,也無法知道,他怎么看待我所表達的願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之樹常青的美好情感。
這就是我的青年時代,那種對學習的無限渴望,總是讓我熱情萬丈。不過,我的熱情有時也顯得幼稚可笑。有一次,妹妹給我買來一本廣播英語教材,我真的歡呼起來,同時把那本書拋到空中,當它落下來的時候,卻準確無誤地掉到了臉盆里!我把書放在窗台上曬乾了,可它變成了一張千層餅……
青春的歲月在每一天的努力中飄逝而去,我多么懷念那些美麗的春天和秋天,懷念那些花開花落的季節。真希望一個人的生命能夠周而復始,讓我在學習的軌道上永遠奔跑,那該是怎樣的幸福啊!
今天,我寫下這本書,讓它回憶學習英語的日子,也把它作為一份禮物獻給熱愛英語的朋友,或許人們從這本書中可以看見我的學習軌跡,其實,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追求。在書中,我引用了一些過去的英文信件和日記,有些地方,特別是漢譯英的錯誤我做了修正,但是第一封英語信沒有修改,只做了注釋,為的是保留那時的學習印記。我想,自學英語都有一個從錯到對,由淺入深的過程。一些年過去,我發現在這些細細碎碎,不厭其煩的修改中英語終於有了進步。
在這裡,就讓我們一起回憶那些困惑,那些艱辛,當然,還有學習英語的快樂。

寫作意圖

這本書我去年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寫的,最開始寫的時候,心理總有一種感覺,幾乎少女時代開始學習英語,斷斷續續的學到今天,我總想把對英語的感覺說出來,而且這種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有意思。特別是覺得學習語言很有意思,因為我非常的喜歡語言,後來萌生了一種願望,我曾經和我的責編,作家出版社的責編的楊德華同志說過,要寫這樣的一本書,但是,我想假如寫學英語不太對,為什麼?因為我不是老師,我不是從事專業英語工作的人員,後來我明白了,我只是普通的英語的自學者。英語只是我的業餘愛好,寫出這本書來,我想跟自學英語的朋友,共同分享學習英語的快樂,還有它的艱辛和困惑,基本是這樣的一個原因。

圖書特點

張海迪總是在一段沉寂後帶給讀者意外的驚喜。在這本書中,她講述了自學英語的經歷和自己創造的學習方法,其中包括對英語的理解、堅持學習的毅力、對英譯漢和漢譯英的感悟等等。書中涵蓋了豐富的英語知識,凝聚著作者始終一貫的學習和認知熱情。它不但給人學習英語的動力,激發人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把英語學習提高到審美的層次上,達到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它是英語學習勵志書,英語學習方法書,也是英語學習審美書。
在書中的前言裡,張海迪寫道:青春的歲月在每一天的努力中飄逝而去,我多么懷念那些美麗的春天和秋天,懷念那些花開花落的季節。真希望一個人的生命能夠周而復始,讓我在學習的軌道上永遠奔跑,那該是怎樣的幸福啊!張海迪用美麗的人生創造了《美麗的英語》。她優美的文筆和睿智的才思讓人忘記了她沉重的病痛,她對英語學習的刻苦精神更是讓人深深感動。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張海迪從英語的第一個字母開始學習,至今她已經翻譯出版了《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達爾文的蚯蚓》等文學和哲學著作。其中《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還獲得了第四屆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

圖書欣賞

在《美麗的英語》一書封底,印著短短的幾句廣告語:“英語學習勵志書:讓你理解學習毅力的重要性。英語學習方法書:給你英語知識,啟發你自學方法。英語學習審美書:提高你的學習興趣,提升你的學習境界。”
從該書各章節的標題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瀟灑的行文:“我的第一封英語信、巨石陣和金字塔、鋼琴與辭典、小米勒的故事、在西敏寺大教堂、飄逝的蝴蝶”,僅從字面上看,這些標題與作者的書名《美麗的英語》關係並不大,但細細讀來,每個章節都蘊含著作者學習英語的體會,記錄了作者學習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在《巨石陣和金字塔》章節中,張海迪寫到學習英語的訣竅:“我那時也曾想找訣竅,後來過了很多年,才覺得學習的訣竅其實就在我們自己的掌握之中,它也許就是我們手中勤奮的筆,也許就是不懈思考的大腦--外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是靠堅定的自信,刻苦的自我訓練完成的。”同樣,在“鋼琴與辭典、小米勒的故事”等章節中,作者對如何較快掌握英語辭彙、準確翻譯等方面問題談了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閱讀這本書,最讓人感動的還是作者的毅力。作者在書中介紹,她的第一本英語書是朋友寄的外國語學院的一年級教材,她每天都捧著那本英語書,不知道翻了多少遍,後來書角開始捲曲,破損,再後來封面掉了,裝訂線也開了,幾個月過去,一本新書就變得面目全非了。作者在該書前面的話中說:“青春的歲月在每一天的努力中飄逝而去,我多么懷念那些美麗的春天和秋天,懷念那些花開花落的季節。真希望一個人的生命能夠周而復始,讓我在學習的軌道上永遠奔跑,那該是怎樣的幸福啊!”
是的,這個勇敢接受命運挑戰,對人生充滿信心的強者,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但依靠頑強的毅力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完成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還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
當我們翻開《美麗的英語》,看到由張海迪自己插圖排版的漂亮頁面,讀到她自學英語過程中生動的經歷,感受她的種種學習體會,我們就仿佛看到了一個熱愛生命、熱愛學習的人!在平靜的閱讀中,我們會發覺有一種溫暖和感動正從心底流出。

張海迪作品

張海迪,1955年9月生於濟南,漢族,哲學碩士,中共黨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創作室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