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頌歌》

《美國頌歌》

《美國頌歌》,美國喜劇電影。大衛·扎克執導,凱文·法利主演。

基本信息

麥可·馬隆是美國好萊塢龐大左派力量的領軍人物,身為導演的他不僅擁有顛覆一切的勇氣,更具備諷刺挖苦

《美國頌歌》美國頌歌
的超強手段。誰能想到,他的囂張舉動竟引起了陰陽兩界的注意。三個鬼魂找到了麥可·馬隆。這三個雄魂可是美國歷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分別是美國獨立戰爭大陸軍總司令、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小喬治·史密斯·巴頓和成功解決古巴飛彈危機的J.F.甘迺迪。在陽間的一夥阿富汗恐怖分子也盯上了麥可·馬隆。麥可·馬隆的影響力和他影片中表達的對美國的仇視情緒使恐怖分子相信麥可就是最佳人選!他們在積極秘密策劃著名對麥可的招募行動……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在這個對好萊塢人才麥可·馬隆的爭奪中,究竟哪一派能取得勝利呢?

基本資料

片名:AnAmericanCarol

《美國頌歌》《美國頌歌》

譯名:美國頌歌/美利堅頌歌
導演:大衛·扎克DavidZucker
主演:凱文·法利KevinP.Farley
 羅伯特·戴維RobertDavi
 喬恩·沃特JonVoight
 丹尼斯·霍普DennisHopper
類型:喜劇
片長:--
級別:美國PG-13級(含有一些粗魯和對人不敬的內容)
官方網站:americancarol.com/
發行:維旺迪娛樂VivendiEntertainment
上映日期:2008年10月3日(美國

劇情簡介

麥可·馬隆是美國好萊塢龐大左派力量的領軍人物,身為導演的他不僅擁有顛覆一切的勇氣,更具備諷刺挖苦

《美國頌歌》《美國頌歌》
的超強手段。一部《你們美國豬們去死吧》,不知引起了多少狂熱冬粉的追捧,而麥可·馬隆也為自己獨特的愛國方式得意洋洋。這種人才,在“和諧社會”里最多能在網路上曇花一現,可在不和諧的美國卻可以掀起狂風暴雨。這不,麥可·馬隆又在公眾場合不知深淺的表示,要取消7月4日美國國慶日(無獨有偶,剛剛國內也有知名學者表示要在條件成熟情況下取消國慶長假……)。

誰能想到,他的囂張舉動竟引起了陰陽兩界的注意。首先,三個鬼魂,不對,應當說是“雄魂”找到了麥可·馬隆。這三個雄魂可是美國歷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分別是美國獨立戰爭大陸軍總司令、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小喬治·史密斯·巴頓和成功解決古巴飛彈危機的J.F.甘迺迪。他們作為美國愛國主義精神的象徵,自然不能對麥可·馬隆的“蔑國行徑”視而不見,他們要好好教育教育這個狂妄的胖導演。他們基本上是挾持著麥可·馬隆參加各種各樣的愛國主義活動,比如參觀海軍艦艇、參加民眾集會、訪問大學校園等,希望讓麥可尊重美國精神。可麥可一時還改不了嘴欠的毛病,常常因為說錯話而招致“左勾拳,右勾拳,一句話惹毛他們就有危險”。此時,在陽間的一夥阿富汗恐怖分子也盯上了麥可·馬隆。他們需要一位導演製作一部新的宣傳錄像,招募更多人成為自殺式人體炸彈。麥可·馬隆的影響力和他影片中表達的對美國的仇視情緒使恐怖分子相信麥可就是最佳人選!他們在積極秘密策劃著名對麥可的招募行動……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在這個對好萊塢人才麥可·馬隆的爭奪中,究竟哪一派能取得勝利呢?

影片幕後

如果想從“頭”看明白本片,那咱首先得聊聊片名《美利堅頌歌》 。這個標題似曾相識吧?對頭!英國19世紀偉

《美國頌歌》《美國頌歌》
大的文學家查爾斯·狄更斯曾有一部標題類似的小說《聖誕頌歌》 。那部偉大的作品奠定了現代聖誕節的寓意和內涵,告訴人們要善良仁慈、積德行善,這樣就能得到無窮無盡的幸福,狄更斯更是因為這部小說而被稱為“聖誕之父”。書中刻畫了一個經典人物——富有而冷漠無情、連乞丐都不願向他討要的自私透頂的吝嗇鬼斯克魯奇,也塑造了三個聖誕精靈:“過去之靈”、“現在之靈”和“未來之靈”。三個精靈幫助斯克魯奇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使他擺脫自私及冷酷,成為一個樂善好施的人。《美利堅頌歌》顯然延續了這個精靈拯救人靈魂的構思,只不過三個精靈換成了華盛頓、巴頓和甘迺迪,被拯救者變成了無所畏忌的導演麥可·馬隆。這種設計對於表達本片導演大衛·扎克的思想傾向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從一開始,人們就知道“麥可·馬隆”要經歷由惡轉善的過程。其實,圍繞《聖誕頌歌》產生的影視作品不少,這其中有直接改編的好幾部電影《聖誕頌歌》(包括金·凱瑞與導演羅伯特·澤梅基斯聯手打造、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也有衍生出的影片《狗的聖誕頌歌》《芭比之聖誕頌歌》等。

如果想從片“中”看出點兒門道,那咱還得說說美國好萊塢的政治傾向。這是個久未提及的話題,唯一有印象的資料還是麥卡錫主義盛行時卓別林遭迫害的那一段兒,當時,成為左翼人士是相當危險的。如今,從大衛·扎克的矛頭指向來看,左派已經成為好萊塢霸道的統治力量。那啥是左派啊?說白了,就是民主黨,民主黨是左派(準確說是偏左一派)。好萊塢支持民主黨,這可不是參加大Party時明星們對小報記者的爆料,實打實的出錢呢,據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選的三分之一經費來自好萊塢。近日,也有報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在好萊塢與明星們共同參加了一個籌款晚宴,並籌得九百萬美元的款項。不過想想看,從柯林頓、戈爾、克里到歐巴馬,每一個民主黨候選人都頗具明星氣質,且絕對帥過共和黨的候選人。其實,文藝界人士成為左派非常自然,他們的桀驁不馴使之容易成為“反對”政府的一派,而他們追求自由、追求創新的個性也讓他們與保守派格格不入,因此,文化藝術界、包括新聞界是出了很多鬥士的!對於這一點,國內的觀眾可能不大理解,因為我們很難把各種晚會上紅光滿面、油頭粉面、歌功頌德的明星與鬥士的形象聯繫起來,這裡,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我以為一切文藝固是宣傳,而一切宣傳卻並非全是文藝。”

當然,觀影之“後”,我們也必須記得一些人。本片導演大衛·扎克是好萊塢公認的“搞笑天才”,曾經拍攝過《小銀幕大電影》 (TheKentuckyFriedMovie)、 《空前絕後滿天飛》 (Airplane)、 《烏龍大機密》 (TopSecret)、 《白頭神探》 (TheNakedGun)和《棒籃小子》(BASEketball)等影片,“9·11”發生後,民主黨的軟弱令大衛·扎克轉向保守的共和黨,並為共和黨人拍攝了許多名噪一時的政治宣傳廣告。本片製片人史蒂芬·麥克維蒂也是一員猛將,製作的影片包括《士兵宣言》(WeAreSoldiers)及飽受爭議的《耶穌受難記》等,這次他找來了老牌影星強·沃特扮演華盛頓、丹尼斯·霍普扮演法官、詹姆士·伍茲扮演馬隆的經紀人,決心讓本片給民主黨的好萊塢大本營投下一顆重磅炸彈。本片主角麥可·馬隆的原型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白白胖胖的電影導演麥可·摩爾。摩爾可能是最讓美國當局頭疼的電影人,一部《華氏9·11》 ,讓白宮顏面盡失。“他善於也喜於以嬉笑怒罵的手法及帶有極端直接的批判傾向的紀錄片”,曾公開宣稱“我這個混蛋什麼都幹得出來”!可實踐證明,“沒有最混蛋,只有更混蛋”,這次,麥可·摩爾的鬥士形象被大衛·扎克徹底顛覆了……真可謂“摩爾拍片,扎克在後”!

影片簡評

聽說過戰場上的刀光劍影,見識過選舉中的唇槍舌戰,經歷過網路里的口誅筆伐,而今,終於等來了電影人之間

《美國頌歌》《美國頌歌》
的“終極PK”。《美利堅頌歌》,真的很好看!

感謝狄更斯!他創作的“一個賴漢三個(精靈)幫”的模式屢試不爽。本片,華盛頓、巴頓和甘迺迪的盛裝出場一下子就讓胖子馬隆成了乖乖受教育的小學生。不過,你可不要以為馬隆的乖巧是出於對幾位英雄的尊重,拳打腳踢才是制勝法寶。導演設定這樣的情節,一方面與本片解構與無厘頭的風格一致,另一方面也宣示了導演無與倫比的意淫快感。面對厭惡的人,有什麼能比親手海扁他一頓更過癮呢?圍繞三個英雄,導演還自如地加入美國歷史的很多猛料,其中“諾曼第登入”一段絕對有入選“洋蔥電影”的潛力。

感謝麥可·馬隆!他口無遮攔的形象為本片提供了笑料的源泉,而他咄咄逼人的氣勢則給了好萊塢保守派足夠的報復理由和反彈力量。很多曾被馬隆惡搞過的人,對他可謂恨之入骨,所以這次,當有機會把馬隆作為惡搞對象,無論導演大衛·扎克、編劇路易斯·弗里德曼還是演員凱文·法利,每個人幾乎是不遺餘力的發動了攻擊。智慧的聚集造就了非凡的笑料,我們現在就是拭目以待:麥可·馬隆會不會看這部片子,會不會對著鏡頭說一句:“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

感謝民主黨!沒啥避諱的,本片的矛頭的最終指向是民主黨,麥可·馬隆只是一個絕好的靶子或者說是替罪羊。在美國大選的關鍵時刻,民主、共和兩黨對於選民的爭奪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個頭髮絲大的事件(比如在***肩頭發現一根金色捲髮)都可能演變成影響選舉的關鍵,而此時,《美利堅頌歌》是會影響一批人的。片中有段情節: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在示威,他們大呼“9·11是自己人幹的”、“結束暴力——戰爭不是答案!”、“結束疾病——藥品不是答案!”、“人口過剩嗎?——同性戀婚姻可以解決一切!”……導演將民主黨一些競選口號的空洞用類比的方式加以突出,很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是啊,戰爭不是答案,那你說說答案是啥呢?或許,這也表達了導演的觀點(根據他曾經是民主黨人的揣測):好萊塢需要展示電影的批判力,可批判不是全部,我們還應該認真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感謝美國文藝界的批判精神!這是真心話。縱然批判中會有偏激的言論傷政府的面子,但畢竟有正義的聲音保民眾的利益。

相關詞條

《鬼城》 《聖安娜奇蹟》 《正當殺人》《災難大電影》 《巴比倫紀元》 《閱後即焚》 《曼谷殺手》 《午夜巴塞羅納》 《熱帶驚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