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火警醒了黑塞的田園夢,給予黑塞以幻滅痛苦的經驗,再加上家庭關係的破裂,是的黑塞中年時期的幾部重要作品一改前期那種富於柔和鏇律的風格,而充滿了心靈分裂的苦惱與迷茫、彷徨的氣息。直到1930年《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的問世,結束了作者苦惱的內心自我追尋而開始了致力於探索精神上理想世界的晚期創作。

基本信息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作者赫爾曼·黑塞(1877—1962),德國作家,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本書是作者1930年出版的力作。小說敘述代表理性禁慾主義與代表情慾感官的享樂主義的一對朋友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的經歷。

修道院年輕的納爾齊斯才華過人,深得院長喜愛。新來的學生哥爾德蒙迷戀世俗生活,他們雖成了朋友,但歌爾德蒙無視理性的宗教教育,偷偷去村子裡與姑娘幽會,接著又逃出修道院四處流浪,歷經歡樂與艱辛;漫遊使他逐步成熟,最終因愛上總督的情婦而被判死刑。做了修道院院長的納爾齊斯把他從獄中救出,讓他專事雕塑藝術,歌爾德蒙再次外出旅行,染上重病,納爾齊斯在他臨終前表示了對他的友愛,使他懷著幸福死去。

小說表現了兩種不同人性的衝突,並在探索理想過程的最終獲得和諧的統一;被評論家稱為"融合了知識和愛情的魅力的浮士德變奏曲”。

作者簡介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赫爾曼·黑塞
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是二十世紀前半葉著名德國小說家詩人,作品受浪漫主義詩歌和心理分析學影響較大,喜歡用印象手法象徵手法來描寫和分析他所處的資產階級社會,被西方評論家稱為“德國浪漫主義派最後一個騎士”。

黑塞於1877年7月2日出生於德國南部施瓦本地區一個叫卡爾夫的小鎮,父親是基督教新教牧師,外祖父與母親也是虔誠的教徒。同時他的家庭又有多國血統,這對黑塞日後的創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黑塞在其晚年的作品《魔術師的童年》中把自己把自己的創作生涯歸結於童年開始的對魔力的渴望。而他確是以描寫人們對高於現實的理想世界的追求小說《彼得·卡門青特》(1904)而聞名於世的,並由此開創了一輩子他自己所謂的魔術生涯的。

1891年黑塞被迫進入毛倫布倫修道院,但過了一年便不堪忍受這種經院教育逃了出來。1892年至1899年是其獨立謀生的時期,他嘗試了各種職業並閱讀了大量書籍,為之後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其特有的逃避現實、提倡返璞歸真、在宗教和神秘中尋求精神解放的特點便是這時期開始形成的。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最後的騎士
1904年,黑塞的第一步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特》問世,引起轟動,獲得包恩費爾德獎,之後開始專業創作。同年,與鋼琴家瑪麗亞·貝諾利結婚,潛心創作八年,知道動盪的歐洲形勢驚破了黑塞的田園夢。1912年寫全家遷居瑞士,1919年又移居蒙太格諾拉,1923年入瑞士籍。1931年搬入自己蓋的新居,直到1962年病逝。黑塞結過三次婚。黑塞曾獲多種文學獎金,比較重要的有:馮泰納獎金、諾貝爾獎金、歌德獎金

作品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火警醒了黑塞的田園夢,給予黑塞以幻滅痛苦的經驗,再加上家庭關係的破裂,是的黑塞中年時期的幾部重要作品一改前期那種富於柔和鏇律的風格,而充滿了心靈分裂的苦惱與迷茫、彷徨的氣息。直到1930年《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的問世,結束了作者苦惱的內心自我追尋而開始了致力於探索精神上理想世界的晚期創作。

在這一時期,作者因童年時期親職教育的影響相信善良的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血腥是的作者開始從孤獨中走出來加入保衛和平的行列,他和羅曼·羅蘭聞名世界的友誼也建基於此。黑塞移居瑞士後,除了寫詩、撰文抨擊沙文主義外,還出錢支援德國流亡者出版的刊物。黑塞堅持同軍國主義、後同法西斯主義鬥爭,直至二戰結束。《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便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內容簡介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主要描寫了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的友誼,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兩位主人公既融合又對立:
納爾齊斯年長一點,是修道院裡虔誠的苦修者,是潛心鑽研的神學家。他幾乎沒有離開過修道院,在基督信仰的支撐下過著單純而充實的生活。
歌爾德蒙則年少喪母,被父親送進修道院。他天資聰穎,相貌俊美,接受納爾齊斯的啟迪,並與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然而,歌爾德蒙生命里那激盪的活力無法被納入修道院靜謐的生活軌道。歌爾德蒙逃出了修道院,成了一個放蕩不羈的流浪者。他放縱自己的情慾,不斷地與女人們狂歡,他狂喜地與他人打鬥,甚至還殺死了一個人。後來,歌爾德蒙遇到了一位雕塑大師並成為其最傑出的弟子。大師準備把自己的技能傳給他,他卻出人意料地拒絕了,因為他不願在同一個地方停留下來。他又開始新一輪的流浪,直到因為勾引伯爵的情婦而面臨被絞死的命運。
這時,已經當上修道院院長的納爾齊斯出現了,他讓歌爾德蒙獲得了赦免,因為他相信:
“一個負有崇高使命的人,即使在生活狂熱的混沌中沉溺得很深,渾身糊滿血污塵垢,也不會變得渺小和卑劣,泯滅心中的神性;他即使無數次迷途在深沉浸的黑暗中,靈魂的聖殿里的神火仍然不會熄滅,他仍然不會喪失創造力”。

歌爾德蒙開始在修道院專心從事雕塑藝術。不久他再次外出遊樂,途中染上重病,回到修道院。納爾齊斯在他臨終前表示了對他的友愛,使他懷著幸福死去。

主題與人物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黑塞水粉畫
本書的主題思想從作者給小說的最初題名《歌爾德蒙走向慈母之路》便可看出。黑塞畢生追求精神上的和諧統一以及超脫瞬間生存的永恆藝術,並且總是採用富於浪漫色彩的象徵手法寫入作品中。這部小說也不例外,作品中多次出現“慈母” ,便是包羅萬象的外在世界——大自然和無與倫比的永恆藝術的象徵。小說以歌爾德蒙浪遊一生歸來後在納爾齊斯的啟示下終於替瑪利亞布隆修道院完成了一座不朽的聖母像為結尾,聖母像正是“慈母”的象徵,也是黑塞自己理想的具體化。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人物塑造上的特點在於作者塑造的不是一個獨立的主人公,二十一對互相不可缺少的截然相反的人。著一雙互相傾慕的朋友,大半生不得不各走各的路,直至垂暮之年才在對方身上互相發現了自己,找到了自己多缺乏的東西。歌爾德蒙使納爾齊斯的心受到愛和美的滋潤而不趨於乾涸;納爾齊斯則用神恩的啟示讓歌爾德蒙獲得了精神力量。黑塞以兩個主人公的生平實踐,說明兩種不同精神和生活只有互相融合、互為補充,才能形成合諧統一的理想人物,才能產生完美的永恆藝術。

黑塞藉助人物之口表達了許多自己的藝術見解。歌爾德蒙是一位唯美主義者,認為神秘是夢與最高藝術品的共同特色,要把這種神秘變成話語,需要調和生與死、慈善與冷酷、生存與毀滅。歌爾德蒙信奉藝術的永恆性,藝術作品是永存的,百年後還會在靜靜的聖堂里發光,因為那不是血和肉,而是精神。納爾齊斯則信奉哲學和宗教,是亞里士多德聖托馬斯的學生,一個思想家和禁慾主義者。納爾齊斯的藝術理論基於人必須首先教育自己成為和諧完善的人,才能創造出不朽的作品,因為納爾齊斯眼中的世界並非“由表象所形成”,而是“有概念所構成”的。這兩種藝術觀點都為黑塞所認同,也表現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在《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中最為集中。

特點與評價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始寫於1928年,至1930年完稿。原題為公開出版時改成《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這部作品是作者中、後期交替時期的重要著作,在藝術上兼有黑塞早、中、晚三個時期的創作特色,即既又早期的抒情懷鄉的浪漫氣息,又有中期彷徨、尋求得孜孜不倦的奮鬥意志,同時也兼備後期作品那種獻身理想的虔誠的精神,是黑塞小說中最能吸引人的作品之一。

小說背景是十四世紀,但並非歷史小說。同時中世紀的修道院僅是作者設定的背景而已,實際上作者向讀者展示的是二十世紀的精神景象。黑塞故意塑造了這個超越時間和現實的“國度”,以施展他與時空無關的象徵手段。小說主人公是兩個性格迥異的修道士,納爾齊斯是一個純粹精神的代表,崇尚理智,克制一切欲望,終身奉獻於宗教事業,是一個生活與知識中的人物;而歌爾德蒙繼承了母親熱情的血統,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由於愛欲的覺醒而走向廣大的世界,經歷了半輩子的浪蕩生涯後,最終回到修道院獻身於美的藝術。

黑塞以象徵手法寫出精神和感覺、藝術家與哲學家如何相互啟發、互相補充。這一對相輔相成的人物融合為一體,完成了黑塞的理想形象,以致後來有些評論家稱賞這部小說為"融合了知識和愛情的魅力的浮士德變奏曲”。歌爾德蒙是一位唯美主義者,認為神秘是夢與最高藝術品的共同特色,要把這種神秘變成話語,需要調和生與死、慈善與冷酷、生存與毀滅。歌爾德蒙信奉藝術的永恆性,藝術作品是永存的,百年後還會在靜靜的聖堂里發光,因為那不是血和肉,而是精神。納爾齊斯則信奉哲學和宗教,是亞里士多德和聖托馬斯的學生,一個思想家和禁慾主義者。納爾齊斯的藝術理論基於人必須首先教育自己成為和諧完善的人,才能創造出不朽的作品,因為納爾齊斯眼中的世界並非“由表象所形成”,而是“有概念所構成”的。這兩種藝術觀點都為黑塞所認同,也表現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在《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中最為集中。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也是黑塞本人最喜歡的小說之一,他在1930年5月23日把剛修改好的原稿送給好友漢斯·布特梅爾閱讀,附去的信中說:“這部作品對我來說比其它作品加在一起還珍貴,我對他有一種特殊的愛。”

托馬斯·曼也很欣賞這部小說,曾說:“這位施瓦本抒情詩人和田園作家維也納人的戀愛心理學關係頗深,譬如在《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中所表現的,這部小說以其純樸和有趣顯示了一種完全別具一格的長篇小說藝術,它以最吸引人的方式描寫了一種精神上的自相矛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