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制導、控制與仿真技術》

《精確制導、控制與仿真技術》

《精確制導、控制與仿真技術》一書首次集制導、控制與仿真為一體,以飛彈為例全面系統地闡述精確制導與控制理論和技術,包括系統硬體與軟體分析、設計及仿真研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精確制導、控制與仿真技術》一書闡述了精確制導與控制是包括飛彈在內的制導武器的第一性能和最重要的戰術技術要求,而系統建模與仿真是實現精確制導與控制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為此,本書首次集制導、控制與仿真為一體,以飛彈為例全面系統地闡述精確制導與控制理論和技術,包括系統硬體與軟體分析、設計及仿真研究。其內容豐富、新穎,力求反映當今該領域的先進理論和學術技術水平,同時概括作者40多年來的重要教學和科研成果。本書適用於從事飛行器制導、控制及其他複雜系統信息探測、採集、處理和控制研究、設計與計算機仿真的科學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亦可作為航空、航天、航海高等院校相關學科專業高年級學生、研究生和教師的重要參考書。

作者簡介

劉興堂,男,1942年生於陝西三原,中共黨員、文職將軍、空軍級專家。1965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飛機設計與製造專業,研究生學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航空科技基金項目同行評審專家;現任空軍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系統仿真學會常務理事、《系統仿真學報》編委會副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系統仿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陝西省系統仿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航空學會飛行力學及飛行試驗分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協會仿真機分會理事,《計算機仿真》雜誌編委;長期從事飛行器制導、控制與仿真研究及教學工作,主持完成多項武器裝備預研項目和預研基金課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6項;公開出版專著、譯著、高校教材和大型工具書12部:《現代飛行模擬技術》、《空中飛行模擬器》、《現代系統建模與仿真技術》、《套用自適應控制》、《機動飛機實用空氣動力學》、《飛機舵面的傳動裝置》、《物理量感測器》、《新俄漢科技綜合詞典》、《精確制導、控制與仿真技術》、《飛彈制導控制系統分析、設計與仿真》、《現代辨識工程》及《俄漢航空航天航海科技大詞典》;撰寫和出版軍隊及內部科技圖書12種,總計約2000萬字;發表重要學術論文90餘篇。
[點擊隱藏更多內容...]

目錄

第1章緒論
1.1引言
1.2精確制導武器與飛彈
1.3飛彈制導控制系統
1.4飛彈制導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
1.4.1對制導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
1.4.2制導體制與控制方式
1.4.3導引方法和導引律分析與選擇
1.4.4自動駕駛儀與穩定控制系統
1.4.5飛彈制導迴路分析與設計
1.5飛彈制導控制系統發展趨勢
1.6精確制導與控制技術研究的方法論
1.7系統仿真技術及其在精確制導與控制中的套用
1.7.1系統仿真技術及其作用
1.7.2制導控制系統在全壽命周期中的仿真套用
第2章彈體運動特性分析
2.1引言
2.2對控制對象——彈體的主要要求
2.3飛彈氣動布局與控制特點
2.3.1飛彈氣動布局
2.3.2飛彈的控制特點
2.3.3飛彈隨控布局
2.3.4飛彈直接力控制
2.4作用在彈體上的力和力矩
2.4.1作用力
2.4.2作用力矩
2.5剛性彈體運動方程
2.5.1坐標系及其轉換
2.5.2採用的假設
2.5.3剛性彈體運動方程組
2.6剛性彈體運動的傳遞函式
2.7剛性彈體動態特性分析
2.8剛性彈體空間運動的穩定性分析
2.8.1一般分析方法
2.8.2實用工程方法
2.9彈性彈體運動數學模型
2.10具有兩套控制機構的彈體動態特性
2.10.1引言
2.10.2理論基礎及傳遞函式推導
2.10.3彈性彈體動態特性分析
第3章飛彈穩定控制迴路分析與設計
3.1引言
3.2典型穩定控制迴路結構
3.2.1側向迴路結構
3.2.2傾斜迴路結構
3.3理想化穩定控制迴路理論及其套用
3.4無差穩定控制迴路的基本特性及其分析
3.4.1主通道的穩定控制迴路
3.4.2傾斜通道的穩定控制迴路
3.5具有穩定控制迴路的飛彈空間運動穩定性分析與改善
3.5.1具有穩定控制迴路的飛彈平衡狀態穩定性分析
3.5.2飛彈布局對稱性偏差對穩定性區域邊界的影響估計
3.5.3提高飛彈空間運動平衡穩定性的技術途徑
3.6側向穩定控制迴路分析與設計
3.6.1對側向穩定控制迴路設計的基本要求
3.6.2側向穩定控制迴路方案分析及選擇
3.6.3側向穩定控制迴路主要元件選擇與分析
3.6.4側向穩定控制迴路結構確定及參數設計
3.7傾斜穩定控制迴路分析與設計
3.7.1對傾斜穩定控制迴路設計的基本要求
3.7.2傾斜穩定控制迴路設計考慮的主要方面
3.7.3傾斜穩定控制迴路調節規律的選擇
3.7.4傾斜穩定控制迴路方案分析及選擇
3.7.5傾斜穩定控制迴路主要元件選擇與分析
3.7.6傾斜穩定控制迴路結構確定及參數設計
3.7.7傾斜穩定控制迴路分析與設計實例
3.8數字式穩定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
3.8.1引言
3.8.2數字式穩定控制系統的結構
3.8.3A/D和D/A轉換器字長及採樣頻率的選取
3.8.4數字式穩定控制迴路的設計方法
3.8.5數字式自適應穩定控制系統
3.9BTT飛彈穩定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
3.9.1引言
3.9.2古典頻域設計方法
3.9.3現代控制設計方法
3.10垂直發射飛彈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
3.10.1引言
3.10.2系統工作特點與設計技術要求
3.10.3系統組成及原理
3.10.4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
3.10.5垂直發射最優控制律設計
3.11考慮彈體彈性的穩定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
3.11.1引言
3.11.2引起結構彈性振動與迴路耦合的主要因素分析
3.11.3考慮彈體彈性時的穩定控制迴路分析與設計
3.12新一代飛彈穩定控制系統引論
3.12.1對新一代飛彈穩定控制系統設計的特殊要求
3.12.2新一代飛彈的穩定控制系統一般結構形式
第4章飛彈制導迴路分析與設計
4.1引言
4.2制導迴路設計的主要依據和基本要求
4.2.1主要依據
4.2.2基本要求
4.3制導體制和制導規律的分析與選擇
4.3.1制導體制分析與選擇
4.3.2制導規律分析與選擇
4.4遙控制導系統分析與設計
4.4.1引言
4.4.2系統的組成原理及工作過程
4.4.3目標搜尋、跟蹤與坐標測量
4.4.4飛彈截獲和預製導
4.4.5遙控指令形成及指令形成裝置
4.4.6無線電遙控裝置及其動力學特性
4.4.7遙控制導系統結構圖
4.4.8遙控制導系統動態誤差分析
4.5尋的制導系統分析與設計
4.5.1引言
4.5.2尋的制導系統組成及制導模式
4.5.3導引精度分析與計算
4.5.4尋的制導迴路的技術設計和試驗驗證
4.6自主式制導迴路分析與設計
4.6.1引言
4.6.2慣性導航系統
4.6.3衛星導航系統
4.6.4地圖匹配製導系統
4.6.5方案制導系統
4.6.6複合自主制導系統
4.7複合制導系統分析與設計
4.7.1引言
4.7.2複合制導體制的選擇依據和原則
4.7.3複合制導系統基本組成及運行過程
4.7.4飛彈截獲跟蹤系統分析與設計
4.7.5目標交接班技術
4.7.6複合制導的中制導導引律選擇
4.7.7複合制導系統的作戰運用設計
4.8多模複合尋的制導系統分析與設計
4.8.1引言
4.8.2多模複合尋的制導系統設計的主要考慮方面
4.8.3典型的雙模複合尋的制導系統
4.9制導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中的全數字仿真
第5章保證精確制導與控制的若干技術問題
5.1引言
5.2可達導引精度的分析與估計
5.3有效導航比選擇和最佳導航比計算
5.4制導迴路慣性對導引精度特性影響分析
5.5自主迴路寄生反饋影響及其減小途徑
5.5.1問題提出
5.5.2帶寄生反饋的自主迴路特性分析
5.5.3減小寄生反饋影響的技術途徑
5.6典型比例導引及其工程實現
5.6.1引言
5.6.2典型比例導引律及其性能比較
5.6.3偏置比例導引(BPN)律
5.6.4LQG最優導引律
5.6.5新型導引律分析與設計
5.7天線罩斜率誤差及其補償
5.7.1引言
5.7.2天線罩斜率對制導系統性能的影響
5.7.3天線罩斜率影響的補償方法
5.8飛彈控制力和力矩的產生方法
5.8.1空氣動力方法
5.8.2燃氣動力和組合方法
5.8.3燃氣動力控制對飛彈動力學特性的影響
5.9制導控制系統抗干擾設計
5.9.1引言
5.9.2電子戰新發展
5.9.3制導系統干擾威脅環境
5.9.4抗干擾設計原則及重點
5.9.5主要抗干擾技術及其套用
5.10卡爾曼濾波器在尋的制導迴路中的套用
5.11飛彈制導控制系統的建模技術與方法
5.11.1引言
5.11.2面向對象的建模技術及套用
5.11.3分解一組合和混合建模方法及其套用
第6章飛彈制導控制系統仿真
6.1引言
6.2制導控制系統數學仿真
6.2.1引言
6.2.2系統數學模型及其驗證
6.2.3制導控制系統數學仿真系統的構成
6.2.4數學仿真過程及主要內容
6.2.5仿真結果分析與處理
6.3制導控制系統數學仿真實例
6.3.1系統描述
6.3.2系統組成及原理
6.3.3系統建模
6.3.4飛彈對地攻擊作戰的數學仿真
6.4制導控制系統半實物仿真綜述
6.4.1半實物仿真的特點與作用
6.4.2半實物仿真系統組成
6.4.3半實物仿真系統的主要設備和模型
6.5射頻制導半實物仿真及其系統設計
6.5.1引言
6.5.2射頻仿真系統設計要求及基本技術參數
6.5.3射頻仿真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組成
6.5.4射頻制導半實物仿真實例
6.6紅外製導半實物仿真及其系統設計
6.6.1引言
6.6.2紅外輻射仿真分類及系統組成
6.6.3紅外目標與環境特性建模
6.6.4紅外輻射半實物仿真實例
6.7成像制導半實物仿真及其系統設計
6.7.1引言
6.7.2仿真系統組成、功能及仿真過程
6.7.3成像制導半實物仿真系統設計問題
6.8雷射制導半實物仿真及系統設計
6.8.1引言
6.8.2雷射半主動制導系統
6.8.3雷射半主動制導半實物仿真系統設計及套用
6.8.4雷射制導半實物仿真系統實例
6.9雙模尋的制導半實物仿真系統
6.9.1引言
6.9.2雙模導引頭半實物仿真方法與系統
6.10飛彈制導控制系統的數位化建模與仿真平台及套用
6.10.1引言
6.10.2“自動駕駛儀”子系統平台
6.10.3“制導系統”子系統平台
6.10.4複合制導數據處理的仿真平台

武器工業方面的書籍

介紹國防科技工業行業政策和信息、國內外國防科技動態。傳播國防科技,基礎科學,武器軍用器材,軍事通訊,軍事工程,軍事知識等。
《精確制導、控制與仿真技術》
《發射試驗結果分析與鑑定技術——國防科研實驗工程技術系列教材》
《引信試驗鑑定技術》
《系統建模——系統建模與仿真及其軍事套用系列叢書》
《視覺仿生成像制導技術及套用》
《引信設計與套用》
《電引信設計及其套用》
《飛彈防禦與空間對抗》
《現代武器項目管理》
《飛彈現代結構設計》
《彈載星載套用雷達有效載荷》
《世界步槍博覽》
《飛彈制導與控制系統原理》
《常規武器裝備試驗學》
《武器天地》
《航空綜合火力控制原理》
《精確制導武器與精確制導控制技術》
《火工品製造》
《近炸引信原理》
《火炮發射火藥氣體動力學特性與工程套用》
《彈道飛彈突防效能分析》
《世界防空反導飛彈手冊》
《特高射頻識別技術及套用》
《彈藥製造工藝學》
《不為人知的幽靈殺手米格—31》
《火炮技術概論》
《武器裝備項目進度、費用與風險管理》
《防空指揮自動化系統原理》
《軍品質量檢驗技術》
《坦克動力——傳動裝置性能匹配與最佳化》
《水下熱動力推進系統自動控制》
《海軍飛機結構腐蝕控制設計指南》
《火炮與自動武器動力學——國防科工委十五規劃教材》
《武器氣體動力學數值計算方法》
《裝備技術保障運籌分析》
《魚雷熱動力技術》
《遠程火箭與衛星軌道力學基礎》
《引信機構學》
《防空飛彈網路化體系效能評估》
《火箭彈設計理論》
《引信與武器系統交聯理論及技術》
《飛彈測試與發射控制技術》
《多管火箭武器系統及其效能》
《新型火藥設計與製造》
《飛彈制導控制系統分析、設計與仿真》
《火炮反後坐裝置設計》
《武器裝備互動式電子技術手冊——IETM》
《火炮自動機設計》
《機載飛彈武器系統作戰效能評估》
《終點效應及靶場試驗》
《艦船吊艙推進器水動力學》
《裝備與自然環境試驗基礎篇》
《蘇霍伊和米格驗證機》
《裝甲車輛複雜系統故障診斷方法》
《雜工程系統建模與仿真》
《靶場測控概論》
《兩棲車輛水上動態性能數值模擬方法及其套用》
《精確制導原理》
《魚雷定位技術》
《武器裝備體系能力指標的探索性分析與設計》
《外彈道測量精度分析與評定》
《飛彈慣性制導技術》
《高能硝胺炸藥的熱分解》
《水中兵器概論》
《車載武器發射動力學》
《裝備建設大質量觀》
《作戰飛機方案和關鍵技術的決策理論與方法》
《防化洗消裝備腐蝕與防護》
《彈道測量雷達及在兵器試驗中的套用》
《飛彈武器系統概論》
《施毒與消毒——戰時化學武器的處理》
《火炮測試技術進展》
《彈載星敏感器原理及系統套用》
《引信試驗技術》
《裝備綜合保障實施指南》
《裝甲車輛電力傳動系統及其設計》
《魚雷控制系統計算機輔助分析設計與仿真——高等學校教材》
《測控計算機與監控顯示系統》
《火炮裝藥設計安全學》
《裝備油液智慧型監控原理》
《計算內彈道學》
《爆破器材性能與爆炸效應測試》
《漢英飛彈詞典》
《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醫學保障》
《核試驗場及其治理》
《裝備再製造工程的理論與技術》
《強流粒子束及其套用》
《地空飛彈射擊指揮控制模型》
《氣動物理靶試驗與測量技術》
《戰鬥部結構與原理》
《裝甲車輛混合動力電傳動技術》
《聚能射流及防護》
《航空自動武器》
《彈箭通用射表及彈道一致性檢驗方法》
《艦載武器系統效能分析》
《外彈道測量數據誤差影響分析技術及套用》
《指揮控制與火力控制一體化》
《軍品質量工程》
《制導兵器氣動布局與氣動特性》
《綠色維修總論》
《日本遺棄化學武器回收技術規程》
《機載彈藥精確制導原理》
《火工品實驗與測試技術》
《爆炸地震效應》
《火炮動態測試技術》
《國外先進武器裝備及關鍵技術》
《武器裝備發展系統理論與方法》
《飛彈制導與控制原理》
《水中兵器風洞試驗技術》
《自動武器原理與構造學》
《危險壓力波與彈藥膛炸》
《戰術飛彈飛行力學設計》
《武器裝備發展決策》
《針尖對麥芒——飛彈與反飛彈》
《近感引信原理》
《隱形戰鬥機》
《中國名艦春秋》
《地雷探測技術》
《火工工藝學》
《魚雷渦輪機原理——高等學校教材》
《外彈道設計理論與方》
《地面防空武器系統效費分析》
《飛彈總體設計原理》
《裝備保障性工程與管理》
《槍彈藥筒製造工藝學》
《火炮概論》
《現代飛彈制導控制系統設計》
《彈藥概論》
《裝備維修信息化工程》
《車輛冷卻傳熱》
《現代坦克火控系統》
《飛彈引論——高等學校教材》
《彈箭外彈道學》
《中英火炮與鴉片戰爭》
《面空飛彈武器系統設備原理》
《飛航飛彈制導控制系統隨即魯棒分析與設計》
《炸藥的綠色製造》
《靈巧彈藥工程》
《彈道飛彈總體與控制入門》
《火炮彈道學》
《軍工產品失效分析技術手冊》
《魚雷自導技術》
《武器裝備可靠性評定方法》
《裝備綜合保障工程》
《裝備檢驗技術》
《飛彈動力系統故障機理分析與診斷技術》
《戰鬥機氣動布局設計》
《裝備系統工程》
《防空雷達目標識別技術》
《飛彈控制原理》
《飛彈制導與控制系統》
《火炮的構造特點和發展趨勢、各種常規彈藥的發射》
《引信工程基礎》
《飛彈飛行力學》
《武器裝備研製項目風險管理》
《保障信息化技術及其在工程裝備中的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