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萬鐘行書詩軸》

《米萬鐘行書詩軸》

米萬鍾畢生手不釋卷,學識淵博。尤擅長書畫,作品風雅絕倫,氣勢浩翰,運筆流暢,名滿天下。與當時華亭董其昌、臨府邢侗、晉江張瑞圖三人齊名,時稱南董北米。米萬鍾自幼勤奮好學,博才多藝,不僅詩文翰墨馳譽天下,而且在石刻、琴瑟、篆隸、棋藝、繪畫以及造園藝術等方面均有較高造詣

基本信息

【名稱】:米萬鐘行書詩軸
米萬鐘行書詩軸米萬鐘行書詩軸

【類別】:書畫
【材質】:灑金箋紙本
【作者】:米萬鍾
【書體】:行書
【年代】:明代
【規格】:畫心縱138厘米,橫32厘米。
【收藏機構】:湖南省博物館

作品鑑賞

該行書詩軸為米萬鍾自題詩《詠余千仙貽土麯酒限金字七言律》,所書內容為:“開疇適佐傾觴政,頌酒先賡擊壤吟。歡伯無須依地主,麴王合辦買田金。糟丘不拔千年址,疑藥翻稱百畝琛。假使刊山神禹見,豈容民利到於今。”落款為:“詠余千仙貽土麯酒限金字七言律,書此景蕭詞兄。米萬鍾”。下鈐朱文“米萬鍾字仲詔”、白文“文石居士”各一枚。此詩軸用筆勁健豐潤,迴旋曲折,筆鋒富有彈性,風骨自然超逸。

作者簡介

米萬鍾(1570—1628年),明代書畫家。祖籍安化(今屬陝西)。字仲詔、子願,號友石、湛園、文石居士、勺海亭長、海淀漁長、研山山長、石隱庵居士。後遷順天(今北京),宋代大書畫家米芾後裔。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先後任永寧、銅梁、六合縣令,後任江西布政使。魏忠賢鐺患起,倪文煥劾之,受誣獲罪削籍。崇禎元年再被啟用,為補太僕少卿,不久病故。其父以錦衣籍京師,米萬鍾自幼隨父入住京師。其一生喜山水花石,功書畫,長詩詠,行草得米家法,繪事以北宗為楷模,山水細潤精工,皴斫幽秀,渲彩研潔,布局深遠。作潑墨米法巨幅,氣勢浩瀚;花卉宗陳淳樸,風雅絕倫。明陶宗儀《書史會要》謂米萬鍾“行得南宮家法與華亨董太史齊名,時有南董北米之譽。尤擅署書,擅名四十年,書跡遍天下。”世稱米萬鍾、董其昌、邢侗、張瑞圖並稱“明末四大書家”。傳世畫作有天啟四年(1624年)作《竹菊圖》軸、崇禎元年(1628年)作《竹石菊花圖》軸,現均藏故宮博物院;《秋山蕭寺圖》軸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作《山水圖》卷藏日本大販市立美術館;四十八年(1620年)作《碧溪垂釣圖》軸藏香港虛白齋;《雨過岩泉圖》軸藏上海博物館;《紅杏雙燕圖》軸藏蘇州市博物館。其一生著作頗豐,著有《澄澹堂文集》十二卷、《詩集》十二卷、《易經》十二卷、《石史》十六卷、《象緯兵鈐》十二卷、《琴史》八卷、《奕史》四卷和《篆隸考偽》二卷。米萬鍾自幼勤奮好學,博才多藝,不僅詩文翰墨馳譽天下,而且在石刻、琴瑟、篆隸、棋藝、繪畫以及造園藝術等方面均有較高造詣,曾在京城購有三座宅邸園林,一曰勺園,在海淀;一曰漫園,在德勝門積水潭東;一曰湛園,在皇城西牆根下。三園選址均臨水而建,因借遠山近水,其建築景觀布局、匾額楹聯設定賦予文人追求自然、自我完善的文化底蘊,充分反映了米萬鐘的生活情趣和心態,表現了其移情寄興的和自我人格與個性。明朝萬曆至天啟年間,京都的達官顯貴、文人墨客皆到米氏三園遊覽,米萬鍾也因園名噪,京都名流皆贊:米家有四奇,即園、燈、石、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