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黑暗的玻璃》

《穿過黑暗的玻璃》

影片講述剛從精神病院回來的卡琳正在波羅的海的一座孤零零的小島上休養以恢復健康。她丈夫馬丁,一位醫生,父親戴維,一位作家,以及17歲的弟弟比達跟她住在一起。

基本信息

片名:Sasom i en Spegel

《穿過黑暗的玻璃》穿過黑暗的玻璃》海報
中文片名:穿過黑暗的玻璃/ 對鏡猜謎/ 猶在鏡中

英文片名:Through a Glass Darkly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89 min

國家/地區:瑞典

對白語言:瑞典語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編劇:英格瑪·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演員:哈里特·安德森 Harriet Andersson .....Karin

馬克斯·馮·西多 Max von Sydow .....Martin

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 Gunnar Björnstrand .....David

Lars Passgård .....Fredrik (segment "Minus")

製作人:Allan Ekelund

色彩:黑白

混音:單聲道

級別:Finland:K-16 Sweden:15 UK:15 UK:X Chile:18 Argentina:16

內容介紹

影片開頭,是一片灰色的海。卡琳與她的父親、丈夫和弟弟游泳回來。她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一舉一動一笑一顰無不天然。但她精神分裂,數度治療,醫生認為她的病治不好了。——她愛的,與愛她的人之間,隔著身體的病痛與精神病痛的鴻溝。父親的冷酷,丈夫的冷漠與愛混淆在一起,而弟弟還是一個無力的孩子。這個女孩子的精神為壁紙後的另一個世界所牽引。該片與《冬日之光》、《沉默》構成伯格曼的“信仰和救贖三步曲”。

影片講述剛從精神病院回來的卡琳正在波羅的海的一座孤零零的小島上休養以恢復健康。她丈夫馬丁,一位醫生,父親戴維,一位作家,以及17歲的弟弟比達跟她住在一起。戴維從瑞士回國後不久,又匆匆離家外出講學,引起家人不滿。比達處於青春期。卡倫感到父親一直偷偷地觀察她的症狀,因此產生逆反心理,拒絕與現實世界發生任何聯繫,就進了自己獨有的小天地,一個充滿幻想與奇怪聲音的世界中。後來,她幻想上帝是一隻蜘蛛。

影片評價

伯格曼採用三一律的嚴謹格式,主題反映出伯格曼對自己宗教傳統的懷疑,強調人與人之間難以溝通,同樣的主

《穿過黑暗的玻璃》《穿過黑暗的玻璃》海報
題在他日後的《冬之光》和《沉默》續有討論,與本片合併成為“信仰三部曲”。

深沉,充滿了猶如隔絕島嶼一般的決絕孤寂。妻子與丈夫之間的舉足無措。父親對女兒病情所產生出來的晦澀心理。還有弟弟與姐姐之間的亂倫。一個似乎得了歇斯底里瘋人症狀的女子,卻又有她的真,她的迷惑,她的信仰過渡了另外三個男人的內心搖擺。猶如那隻破敗的殘骸,再也駛不出浩瀚的海洋。簡單的人物,稀疏的光影,伯格曼給我們描剪出了人性里最悠遠蕩漾的困惑與無知。一切都宛如批上了提琴的遲鈍,在如鏡子般的湖面上,照射出靈魂原始的姿態。

本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柏林影展天主教協會獎。

影片分析

《穿過黑暗的玻璃》中講述了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兒和她的丈夫、父親、弟弟和上帝之間的關係。故事主要發生在一個小島上的與世隔絕的小屋裡。對於這個女人來說,她一直在等待著上帝的接待(這被看作一種精神疾病),上帝不僅成為了她心靈上的寄託和追求,同時可以在生理上給予性滿足(當然這也被看作某種精神分裂的特徵)。而電影結尾上帝以蜘蛛向女人顯現最終導致了她精神的完全崩潰。

此外,父親對於女兒的病情並不是特別的關心,他細心的紀錄病情的發展只是為了自己寫作的需要,女兒的精神失常同他的妻子的自殺好像是一種生命輪迴,一種對於他冷漠虛偽的犬儒主義極大的抨擊。而她的丈夫只想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治療自己的妻子,他是人類迷信科學的典型代表,因此夫妻兩人不可能有任何溝通的信念基礎。在整個故事中,最具特徵的人物還有弟弟一角,他正處在青春萌動的年紀,對於神秘而美麗的姐姐有一種曖昧的需求,然而由於道德的心理原因,他又對於這帶給他衝動的女性抱有一種敵對的態度,他們相互辱罵(在姐姐看到他在拉丁文書中偷藏女人的圖片),又相互吸引(姐姐在她的閣樓中向他訴說自己的痛苦)。

在電影最後,姐姐被直升飛機帶走之後,弟弟在心理上也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他所構建起來的現實生活也因此瓦解。電影結尾,父子一段對話,父親試圖規避上帝存在的問題,將愛作為一種信仰灌輸給已經喪失信仰能力的兒子。最後一句對白“父親和我說話了”,也可以看作是整部充滿了壓抑、掙扎、絕望的電影中一個希望和曙光式的緩和。

精彩影評

音樂,要命的音樂。

伯格曼說他一點都不懂音樂,其實完全是謙辭,要是他一點都不懂音樂,執導的莫扎特歌劇《魔笛》怎么那么動人呢?想起在imdb上看到一個網友在這部歌劇電影裡的留言:“我們只看伯格曼,只聽莫扎特。”這也太偏愛

《穿過黑暗的玻璃》《穿過黑暗的玻璃》DVD封套
了,竟然達到這種境界。他的電影的配樂,完全是作為聲音的一部分和電影融為一體,尤其是這部《穿過黑暗的玻璃》以及後來的《夕陽舞曲》等等。

開篇巴赫的音樂一起,觀眾就準備著要跟著他絕望一把了。果然,整部電影在一種藝術的韻律下流動,讓人絕望得將要窒息,電影結束倒是留了點光,男孩子說:“父親跟我交談了!”可惜完全是個敗筆,要絕望就該絕望到底嗎,突然來點光根本就照不亮深淵的黑暗。聽到巴赫的音樂,讓人沉鬱,隨著伯格曼的節奏不忍錯過半拍。這就是人家過人之處,在伯格曼的電影里,他經常對著主角的面部一個鏡頭下去就是好長,而且有時候還一個勁說一大堆的話,但進入狀態後,絲毫就是感覺不到悶,明明裡面的演員說了一大堆的廢話。但給人的感覺是,伯格曼的電影整體上確是沒有半句廢話的,直抵要害,他都懶得跟你廢話,能接受就接受,不接受你看別人的去。

但要是進入不了狀態,或者說跟不上伯格曼的思維,一部電影直接就睡覺下去,完了都還不知道。於是看完後,得出晦澀的結論。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智商差異不是很大,就對一個普通的人來說,只要集中精力,理解伯格曼的電影根本不是難事。現在網際網路也發達,不明白就google嗎。不要再人云亦云的說他的電影晦澀了。坦白說其實他的電影簡單,既直白又含蓄!這些電影……都是些伯格曼的孩子……咱喜歡。他有這么多部作品,隨便挑選幾部,總能找到喜歡的。

作為電影的配樂,人們經常都單挑出來比較,其實沒必要,電影很簡單,就是一秒24格的畫面再加上聲音。要分開的話,只需要分成畫面和聲音兩個部分,聲音就包括配樂,人說話等等。事實上,瞎子和聾子都可以“看”電影,一個感知的是畫面部分,一個感知的是聲音部分,只要再加上別人的稍加解說,一般都能“看”出個所以然,當然,又聾又瞎就沒辦法了。當然一部電影也不能這么要求,就是純粹看或者聽都能讓人明白,畢竟電影是拍給視覺聽覺都正常的人看的。要純粹看咱們看連環畫去,要純粹聽不是很早以前就有廣播劇嗎。早期的默片其實也是有配樂的,放片的時候專門有人演奏,現在的DVD是把配樂合成進去了。安東尼奧尼的《奇遇》也是名片,曾經有人這樣構想,就是把聲音全部拿掉,只配上文字,那就更“藝術”了!有人看了些電影,提出這樣的看法,就是用音樂參與電影的敘事或者音樂作為敘事的一種手段,並且認為這是很了不起的“獨創”嘗試,其實很多電影人早就這么做了,人家早把這些東西考慮進去了,而且人家也研究得很透徹,各種亂七八糟的聲音作為電影的一部分,現在已經是完整不可分割的了。當然人家看了那些電影有這樣的想法也不錯,畢竟也是在思考。不過想起來了還是說說吧。也正好說到了配樂。關於“聲音”作為一種元素對電影的影響,想起那部《雨中曲》了,糟糕的“聲音”確實不成體統,甚至達到影響一部電影的關鍵因素。看過陳凱歌《荊軻刺秦王》的估計對李雪健飾演的秦王的“聲音”印象深刻,一驚一咋的直接把李雪健轟成了“咽喉癌”,這片現場的收音/錄音都出了問題,而且估計陳凱歌作為一個導演也沒有認真去研究過“聲音”的問題。不要以為有好聽的配樂就能提升電影的檔次。很難想像,一部畫面和聲音都亂糟糟的電影會受到歡迎,有人提出重估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因為塑造了一個怪異的秦王形象,先把聲音拿掉再說別的重估之類的話吧。

戈達爾的某些“實驗電影”,把聲音和畫面弄得一團糟。好像有些資深觀眾就喜歡這樣的電影。伯格曼電影的“聲音”,尤其是好的那些,無疑都做到了頂尖,沒法讓人忘懷。《穿過黑暗的玻璃》,我們就透過那些穿透時空的聲音,去感受吧。

導演介紹

《穿過黑暗的玻璃》英格瑪·伯格曼
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英格瑪-伯格曼,瑞典的國寶級編導,20世紀電影大師之一。將電影藝術帶進深不可測的內心世界,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豐富的視覺意象、閃回和極端特寫等手法,展現心靈深處的憧憧幽影,以及人和上帝或人和死亡的關係。

1918年7月14日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的一個具有濃厚宗教氣氛的家庭。父親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誠的路德教徒,曾長期擔任牧師,後來成為瑞典國王的宮廷牧師。母親是一位上層階級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親對伯格曼的管束嚴厲到臻於殘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籠罩著一種嚴峻、壓抑的氣氛,這一切對伯格曼後來的創作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1937年,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攻讀文學和藝術史,閱讀了大量莎士比亞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戲劇作家的作品。同時經常出沒於學校的學生業餘劇團,編寫劇本、導演戲劇、飾演角色。大學畢業後在哥德堡、赫爾辛堡、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擔任過戲劇導演,這為他日後的電影編導生涯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44年,伯格曼離開大學,在哈爾斯林堡城市劇院成為一名職業導演。劇院正處於藝術與經濟的雙重倒閉的邊緣,但是在兩年時間裡,伯格曼就將它轉變成為一所非常成功的劇院。此後,他轉移到了歌德堡城市劇院,在那裡,他的影響同樣深厚。1952年,他開始了在馬爾莫城市劇院長達6年的導演生涯。那是現代歐洲最著名的劇院之一,他在那裡創造了一個輝煌的“伯格曼時代”。以其精湛的室內劇演出及其從《浮士德》到《風流寡婦》的高度平衡的保留劇目而名聲大噪。

1944年,寫出了第一個電影劇本《折磨》(HETS,1944),1946年,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機》(Kris,1946)。50年代中後期,隨著《夏夜的微笑》、 《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1957)、 《野草莓》(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攝完成,伯格曼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用攝影機窺視人的靈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猶在鏡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恥辱》(1968)、《呼喊與細語》(1972)等等。1982年,伯格曼著手拍攝他自稱為“最後一部影片”《芳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

作品獲獎情況:

《夏夜的微笑》 1955年坎城電影節特別獎

《第七封印》 1957年坎城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女人的期待》 1958年坎城電影節特別國際獎、最佳導演獎、女演員集體演技獎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魔術師》 1959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處女泉》 1960年坎城電影節國際影評家聯盟特別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電影節天主教電影獎、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哭泣與耳語》 1972年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面面相覷》 1977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芬妮與亞歷山大》 198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主要演員

《穿過黑暗的玻璃》哈里特·安德森
哈里特·安德森 Harriet Andersson

女,生於1932年1月24日,瑞典斯德哥爾摩

星座:水瓶座

生日: 1932-02-14
角色:演員

曾是音樂廳舞女。1949年躋身影壇,在一描寫犯罪情節的短片《當城市沉和的時候》中扮演角色。1952年著名導演基格馬,伯格曼在影片《挑戰》中發現了她,深為所動,特意根據她的形象寫了《莫妮卡》一片腳本,於同年拍攝映出。從此,在許多伯格曼執導的影片以及包括她丈夫在內的其他導演的影片中相繼露面,被認為是瑞典未經從師授藝,全憑個人闖出來的最優秀電影女演員之一。

演員作品 :

《狗鎮》 Dogville (2003)

《哭泣與耳語》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倫敦間諜戰》 Deadly Affair, The (1967)

《這些女人》 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1964)

西伯利亞的悲情小姐》 Siberian Lady Macbet (1963)

《穿過黑暗的玻璃》 Såsom i en spegel (1961)

《夏夜的微笑》 Sommarnattens leende (1955)

《夢》 Kvinnodröm (1955)

《戀愛課程》Lektion i kärlek, En (1954)

《小丑之夜》 Gycklarnas afton (1953)

不良少女莫妮卡》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

《穿過黑暗的玻璃》馬克斯·馮·西多
馬克斯·馮·西多Max von Sydow

男,生於1929年4月10日,瑞典

星座牡羊座

瑞典演員,高挑瘦削,1955年初次登舞便進入英格瑪·柏格曼導演的項目,此後十年他拍攝了十多部伯格曼的作品,其中多數已成為不朽經典。他擅長扮演壓迫性的嚴厲人物。1965年為好萊塢大製作《萬王之王》中扮演耶穌。之後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影壇。在美國影片中常演那些固執己見、毫無幽默感的角色,是好萊塢一位重要的性格配角。趣聞:他是惟一一位既演過耶穌又演過魔鬼的銀幕演員。

演員主要作品:

《所羅門王凱恩》 (2008)

《潛水鐘與蝴蝶》 (2007)

《尖峰時刻3》 (2007)

《關於耶穌的終極調查》 (2006)

《海蒂》 (2005)

《尼伯龍根的指環》 (2004)

《少數派報告》 (2002)

《完整無缺》 (2001)

《落在香杉樹的雪花》 (1999)

《美夢成真》 (1998)

魔鬼潛艦》 (1997)

《耶路撒冷》 (1996)

《盧米埃與四十大導》 (1996)

《特警判官》 (1995)

《勾魂遊戲》 (1993)

《善意的背叛》 (1992)

精彩劇照

《穿過黑暗的玻璃》 《穿過黑暗的玻璃》
《穿過黑暗的玻璃》 《穿過黑暗的玻璃》

影片欣賞

影片字幕下載:http://www.subom.com/sub/1522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