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

《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

《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是由王巍所寫的哲學類書籍,出版自清華大學出版社,主要面向涉獵哲學領域的工作人員以及有相關學術興趣的讀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
《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通過分析相對主義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如“典範”、“語言”、“理性”等,嘗試從根本上來說明相對主義是不成立的。首先“典範”不是拉卡托斯所理解的“硬核說”式的,而可以是其要素間具有“家族相似性”。所以典範是可供我們學習的範例,而非阻礙。其次,語言之間“不可通約”並不意味著溝通的徹底崩潰。真正的雙語人可以實現跨典範的理解,語言內部的創生能力也能夠克服“不可翻譯”。最後理性未必是層狀結構,而可以是網狀模型,所以價值觀層面的爭議也可以理性地討論。而且理性概念所蘊含的批判性,有助於我們對自己的典範始終進行批判反思,並使之更具開放性。作為案例研究,《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也討論了中國科學的傳統、語言與理性等問題,並和西方科學傳統做了比較研究。

編輯推薦

《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在科技與社會(STS)領域,清華大學學長中群星燦爛,新時期的清華大學人文日新,1985年成立了中國第一個STS研究機構,1995年發展為人文社會科學學院STS研究所,2000年組建了清華大學STS中心。
目前,清華大學STS中心(暨STS研究所)有科學技術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合辦核心期刊《科學學研究》,已然成為清華大學文科的重點學科,學科建設和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以“自然、科學技術與社會綜合研究”課題被列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985重點項目為契機,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組織編輯了這套《清華科技與社會叢書》,旨在不斷推出高水平STS研究成果、繁榮STS學術研究、推動STS學科發展。

目錄

第一章導論1
一、邏輯實證論的“原罪”1
二、相對主義與科學哲學的“新紀元”5
三、克服相對主義的現代意義9
四、論文的結構和重要術語的澄清12
第二章從典範的觀點看15
一、導論15
二、“典範”概念的哲學分析16
(一)“典範”概念的由來16
(二)庫恩之“典範”概念18
(三)和傳統的比附22
(四)典範的性質24
三、西方科學的典範轉移27
(一)典範轉移的歷時性27
(二)科學革命中的繼承32
(三)再論典範的性質——“硬核說”與
“家族相似說”37
四、作為典範的中國古代科學傳統41
(一)中國古代科學有無典範41
(二)世界觀43
(三)方法論44
(四)價值觀45
(五)符號通式48
(六)中國科學的典範轉移51
五、小結54
第三章從語言的觀點看57
一、導論57
二、邏輯實證論的語言觀57
目錄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三、“不可通約”概念的分析63
四、批評與回應65
五、現代語言學的觀點72
(一)索緒爾的語言學72
(二)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76
六、洪堡特的語言哲學78
(一)洪堡特論語言78
(二)洪堡特論漢語85
七、小結:語言的隔絕88
第四章從理性的觀點看92
一、導論92
二、理性與相對主義93
三、對待不同文化的諸多看法98
四、對文化相對主義的批評103
五、“理性”概念的分析108
六、理性的“層次結構”和“網狀模型”112
七、中國古代科學中的理性118
八、小結125
第五章結語127
一、“典範”概念是否導致相對主義127
二、文明衝突抑或學習130
三、徹底衝突的典範131
四、回顧與展望133
附錄張東蓀論漢語對中國古代思想的影響136
一、語言與基本關懷137
二、哲學思想140
三、範疇理論144
四、語言與邏輯151
參考文獻154

序言

一、問題的緣起《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一書,是根據我在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在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攻博四年期間,所寫的博士論文《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相對主義》修改而成。
研究起源於問題。我選擇相對主義(Relativism)這一問題作為我的博士論文,是因為它是現代西方科學哲學中主要問題之一。相對主義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普羅泰哥拉(Protagoras),但科學哲學中的相對主義產生,主要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以來對邏輯實證主義的批判。它的主要觀點在於否定科學中的絕對“客觀性”與“理性”,認為客觀性與理性都是相對於典範(Paradigm)(或世界觀、文化、傳統、話語、視角)而言的,因此不同典範之間是不可比較的。它們具有相同的權利,一樣地好。
邏輯實證主義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活躍於維也納大學的一批學者提出的,它的核心人物有石里克(MoritzSchlick)和卡爾納普(RudolfCarnap)等人。他們從主張“科學的哲學”(ScientificPhilosophy),反對傳統思辨哲學(speculativePhilosophy)出發,進而將研究的興趣專注於科學,最終形成了“科學哲學”(PhilosophyofScience)。他們的哲學觀點,不僅在哲學界大行其道,而且很受科學家的歡迎,有“正統哲學”或“標準觀點”之稱。
但是,用邏輯分析的辦法來處理所有的科學哲學問題,顯然是不充分的,會遇到很多邏輯困難。由於邏輯實證論強調用清晰的方法表達思想,因此他們的錯誤也以非常明顯的形式凸顯出來,遭到了後人的批評。
例如,蒯因(WillardVanOrmanQuine)批評了邏輯實證論兩個教條:(1)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的二分法,分析命題的真值來自於意義,與事實無關,綜合真理則來自於經驗事實;(2)還原論,每個有意義的命題都等價於一些術語的邏輯建構,而這些術語可以指向直接經驗,即有意義的陳述可還原為直接經驗。
邏輯實證論的“意義標準”也受到了挑戰。由於具有難以克服的邏輯問題,邏輯實證論的“意義標準”從“可證實原則”改為“可證偽原則”,最終進一步放寬至“可驗證原則”。但“丘奇公式”(ChurchFormula)的出現,卻使得“可驗證原則”也難以實現。於是,意義標準從“可檢驗標準”發展到了“可翻譯標準”,並最終由亨普(CarlGustavHempel)提出了“網路結構”,認為有意義的不是單個的科學理論,而是整個理論體系。
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是否存在中立的觀察語言的問題,還牽涉到“可翻譯論旨”。根據這一論旨,相互競爭的理論可翻譯為中立的觀察語言,由中立的觀察語言來檢驗理論的真假;或者舊理論可以完整地翻譯為新理論語言,在新理論中得到完整說明,即舊理論可以視為新理論的某種極限形式。然而,“觀察—理論”的二分法受到了波普(Karlpopper)的批評,他認為“觀察滲透著理論”,因此沒有先於理論的中立觀察。蒯因的“翻譯不確定性”(IndeterminacyofTranslation),以及庫恩(ThomasKuhn)的“不可通約”(Incommensurability)更是直接否定了“可翻譯論旨”。
邏輯實證論主張用邏輯語言或人工語言作為普遍語言,來分析和規範自然語言。並且將傳統哲學的謬誤歸咎於語言的不合邏輯地錯誤使用。邏輯語言作為普遍語言或規範語言的觀點,後來被原創者之一的維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本人所拋棄。他提出了“語言遊戲”(LanguageGames)的概念,認為邏輯語言只是諸多語言遊戲中的一種,不能涵蓋所有的自然語言。
邏輯實證論者希望用科學方法來說明科學的理性:符合科學方法的就是理性的,不符合科學方法的就是非理性的。卡爾納普試圖用歸納邏輯來作為科學方法:對於給定的證據,歸納邏輯可以計算出證據對理論的支持程度。但古德曼(NelsonGoodman)的“綠藍色(Grue)論證”表明,用“驗證程度”來建立歸納邏輯的辦法未必能夠成功。波普否認歸納法在科學的作用,並且承認科學發現“沒有邏輯的通道”,但他將“假說否證法”視為科學驗證的方法。“杜桓—蒯因論旨”(QuineDuhemThesis)則否認,單個假說可由觀察所否證。在缺乏了科學方法之後,還能怎樣說明科學是理性的呢?
邏輯實證論的理論困難,為種種“後實證論”(Postpositivism)思潮尤其是相對主義打開了方便之門。所以勞丹(LarryLaudan)稱邏輯實證論為相對主義的“先輩的原罪”(SinsoftheFathers)。
庫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這本歷史主義的代表之作,最初是從科學史的角度討論“常規科學”與“科學革命”。但特定的歷史背景卻“時勢造英雄”,使之成為批判傳統科學哲學的轉折點,並使相對主義成為科學哲學的中心問題之一。
二、典範與相對主義
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庫恩提出了“典範”的概念。“典範”一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很遠。早在古希臘,柏拉圖就用它來指理念(Idea)作為實物的榜樣,我們所畫的圓就是將理想中的圓作為典範,模仿而成。在英文中,一個“典範”就是公認的模型或模式。它經常在文法中,用來表示詞形的變化規則,有重複套用的意思。德國物理學家、哲學家李希騰堡(G.C.Lichtenberg)在1789年用這個概念說明科學是有結構的。維根斯坦也提到了這一概念,他把存放在巴黎博物館的鉑制米原尺,作為長度計量的“典範”。
庫恩在使用“典範”概念時,定義得比較含混。它大致可以包括:(1)符號通式,即科學概念或術語,如牛頓力學的F=ma;(2)共同信念,它包括形上學的世界觀,如近代科學相信所有自然現象都是微粒運動及相互作用的結果,或是理論模型,如把電流想像為水的流動;(3)共有價值,科學共同體培養了科學家共同的鑑賞力,如用簡單性、一致性、精確性來判斷理論的好壞;(4)範例,例如普通物理的老師用演示實驗來表示物理學的基本概念。
庫恩認為,科學的發展就是在“典範”內部從事“解謎”活動的常規科學和“典範轉移”的科學革命,二者交替的結果。但他認為,擁有不同典範的科學家仿佛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因此“典範轉移”就像宗教皈依(Conversion)或心理學的格式塔(Gestaltswitch)轉變,要么一成不變,要么徹底轉變。
伴隨“典範”概念而來的還有“不可通約”概念。“不可通約”一詞最初來自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Order)發現勾股定理之後,很快又證明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其直角邊,找不到某刻度的尺子來共同測量。因為等腰三角形的斜邊與直角邊的比為2的開方,不能寫成分數m/n(其中m、n均為整數)的形式。
恩借用這個詞來表示,兩個典範之間找不到共同的基礎,來理性地比較其高低。“不可通約”之意思可以分析為三個層面:(1)科學標準的不同(如什麼是科學的問題);(2)概念的變遷(相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含義);(3)世界觀的差異(要么一成不變,要么整個轉變)。
“典範”及“不可通約”概念,對科學的“理性”與“客觀性”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邏輯實證論雖然通常更喜歡用“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來取代“客觀性”,並且把實在論這一類的討論當作形上學,存而不論。但邏輯實證論的觀點還是比較偏向實在論。而且按照邏輯實證論的想法,科學發展過程是科學理論的不斷積累,其實預設了科學理論是對經驗世界的真實描述,科學的發展就是對經驗世界的真實描述不斷累加。
波普雖然以“不斷革命說”取代了邏輯實證論的“累積說”,但他仍然保留了“逼真性”(verisimilitude)這一概念:新的理論比舊的理論更加逼近真理。因此,科學仍然可以視作對實在世界的客觀描述。他所提出的“三個世界”理論,更是充分表達了他對“客觀知識”的信仰。
但庫恩的“典範”概念,卻對“客觀性”形成了真正的挑戰。如果科學發展是典範發展與典範轉移交替進行,而典範之間又是不可通約的,那么我們如何說明新理論才是對實在的客觀描述?會不會舊典範更符合實在呢?例如古希臘的“原子論”曾經長時間地被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學說所壓倒,卻在近代化學中重新復甦。誰能保證我們今天的科學典範才是客觀實在,將來不會被新的典範所取代呢?
科學的“理性”也在“典範”、“不可通約”概念的衝擊下,出現了問題。因為“不可通約”概念否定了跨典範理性比較的可能性。首先,語言上的不可通約就阻礙了跨典範的溝通;其次,評價上的不可通約也否認了不同典範擁有同樣的標準或價值觀,可能按各自的標準各有各好,最終無法比較;最後,如果不同的典範是不同的世界觀,但沒有一個共同的世界觀來作為絕對參照系,那么所有的典範或世界觀都具有同等權利,無法做出理性的選擇。
因此,諾特丹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主任麥克穆林(EarmanMcMullin)承認,在“理性”的問題上,“三十年後,《科學革命的結構》仍給我們留下了議程。”
庫恩對科學的“客觀性”與“理性”的挑戰,促使了科學哲學中相對主義的興起。相對主義認為,沒有絕對的“客觀性”與“理性”,客觀性與理性都是相對於典範(或世界觀、文化、傳統、話語、視角)而言的,因此不同典範是不可比較的,它們具有相同的權利,一樣地好。
三、問題的意義
相對主義是現代西方科學哲學的中心問題之一。印第安納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的教授、美國《科學哲學》雜誌的主編考特格(NorettaKoertge)將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女性主義(feminism)和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三種思潮稱為科學哲學的“新紀元”。其實這些新思潮都涉及到相對主義的問題。
建構論又可稱為“社會建構論”(SocialConstructivism)。它與捍衛科學客觀性的反建構論主要分歧就在於:科學知識是客觀的還是科學共同體的建構。建構論認為所謂的科學知識,也就是科學共同體共同接受的信念。因此,科學知識的建立,就是相信這一理論的科學學派戰勝反對派的結果。但這一結果並不是客觀的、必然的,而是偶然的、社會性的。如果反對派別的人數更多,效率更高,在爭論中占了上風,那么科學知識也就隨之逆轉了。
而反建構論者認為,科學研究中的社會因素不會影響科學知識的客觀性。科學更多具有的是自然本性而非社會本性。某個科學家可能是為了教職或是金錢而從事科學研究,科學的社會建制在某些時候也可能阻礙了科學的發展,但並不因此影響科學知識的客觀性。
但問題是,我們如何知道科學知識是客觀的呢?庫恩的“典範”概念以及伴隨產生的相對主義問題,徹底動搖了科學的“客觀性”:既然不同的典範是不同的世界觀,而典範之間又是“不可通約”的,那么誰能保證現在的典範才是客觀的,將來不會被新的典範所取代呢?因此建構論的產生,與庫恩對傳統科學哲學的批判有著密切聯繫,和相對主義的問題是分不開的。
女性主義認為,女性有獨特的認知方式。這一認知方式雖然被占據科學主流的男性科學家所壓制,但也幫助了女性科學家取得卓越成果。她們重視“陰性”價值,如主體性、合作、情感、移情等;主張為了女性在科學研究中獲得平等地位,不僅女性要改變,科學自身(如課程、實驗室、理論、研究綱領等)也要相應變化。
女性主義的發展壯大,其實也和相對主義有著密切聯繫。如果按照傳統科學哲學的觀點,自然科學是對世界的惟一的客觀描述,那么女性主義最多只能豐富科學研究的主題,但不會影響科學內容的客觀性。相對主義否認了人類對世界可以有客觀的、惟一的描述。既然沒有了客觀的“看”(see),只有不同視角的“看作”(seeas)。而這些視角之間又是“不可通約”,享有同等的權利。這裡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視角不同。女性主義為看待世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因此理應和傳統科學所提供的男性視角享有同等的權利,甚至可以作為男性視角的補充,從而深刻地改變科學的面貌。
曹天予把“後現代性”近似地概括為:“沒有可用宏大敘事法描述的歷史:因為經驗的斷裂,沒有始終同一的個人;沒有一種話語有前後一貫的意義;沒有作為表象的知識;不存在具有普遍邏輯和客觀真理的科學;剩下的只是語言遊戲自由地在權力關係網中遊蕩。”
庫恩以及相對主義對於後現代哲學產生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曹天予認為庫恩的“典範”概念作為歷史發展的結果以及科學探索的前提,進一步把歷史的和概念的相對性引入了對科學的理解之中。在他對“後現代”的定義中,“沒有作為表象的知識”,“不存在具有普遍邏輯和客觀真理的科學”,都可以歸功於庫恩對“現代性”的批評。
科學哲學“新紀元”的三大思潮,都或多或少地與相對主義的問題相關。由此可見,相對主義確實是現代西方科學哲學中的中心問題之一。
相對主義不僅僅是純粹的科學哲學的學術問題,它甚至體現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如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SamuelP.Huntington)提出的“文明衝突論”就預設了相對主義的問題:不同文明的語言和價值觀是如此的不同,因此既不能實現跨文明的完全溝通,也不能建立普遍適於所有文明的價值標準。所以文明間的差異不可以通過理性的討論而消除,而只能以衝突的形式來解決。
只要回顧近年來的南斯拉夫局勢,以色列—阿拉伯衝突,北愛爾蘭問題,魁北克公決等,都是文明衝突的最好注釋。當然,最突出的是2001年的“9·11事件”,它凸顯了阿拉伯文化與西方文明的衝突。由此可見,對相對主義的克服,並不只是純學術的研究,它也能為人類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
四、本書的內容與貢獻
本書的第一章“導論”介紹了相對主義產生的理論背景,以及克服它的現代意義。承認庫恩對邏輯實證論的批評是成立的,但卻未能接受其相對主義的結論。因此試圖通過分析“典範”、“語言”和“理性”等基本概念,來解決這一問題。
首先,本書的第二章“從典範的觀點看”,仔細地分析了庫恩所提出的“典範”概念的性質。相對主義通常把“典範”看作是有本質屬性的理論體系,或如拉卡托斯(ImreLakatos)所理解的“硬核說”式的,從而強調了“典範”的整體性、規範性。但這樣的理解忽視了“典範”概念的示範性、開放性、發展性。
筆者批判了對“典範”概念的“硬核說”式的理解,認為某些要素之間具有“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而被認為屬於同一個典範。“家族相似說”是維根斯坦提出來反對“本質論”的,引入這樣的理解可以更為突出“典範”概念的示範作用,從而使得典範不再是鐵板一塊、固定不變的理論體系,而是開放的、可發展的。
“家族相似說”也使我們回到“典範”概念的原義——“示範”的意思,因此典範是可供我們學習的範例,而非阻礙。典範轉移也未必是徹底變革,而可以在革命中有所繼承。所以本書按港台的譯法,將paradigm譯作“典範”,而不是內地通行的“範式”,就是為了突出“典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非固定不變的理論體系。
其次,本書的第三章“從語言的觀點看”,仔細地討論了科學哲學的語言觀,並處理了“不可通約”的概念。引入了現代語言學的觀點,如索緒爾(FerdinanddeSaussure)、喬姆斯基(NoamChomsky)以及洪堡特(WihelmvonHumboldt)的語言哲學,批評了邏輯實證論的語言觀,從而使得庫恩的“不可通約”概念及其理論意義更為彰顯。
但語言之間的“不可通約”並不意味著庫恩所說的跨典範溝通的徹底崩潰。藉助人類的普遍語言能力,真正的雙語人可以實現跨典範的理解。此外,現代語言學確認了語言內部的創生能力,這一能力可以用語言創新的辦法來克服“不可通約”的問題。
最後,本書的第四章“從理性的觀點看”,分析了“理性”的概念。根據工具理性的觀點,我們只能評價手段的理性與否。這樣的評價體系是層狀的:上層的(如價值觀)可以評價下層(如方法論和理論),但反之不然。因此價值觀的比較只能是相對的,非理性的。

經濟法學及相關著作

經濟法學是研究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的法學學科,它與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刑法學等同屬於法學體系的其他學科。
《得失相等的社會——分配和經濟變動的可能性》
《經濟法基礎理論》
《競爭的經濟、法律與政治制度》
《法律與宗教》
《新編經濟法學》
《經濟法——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形式》
《自由主義》
《飄移的證據法》
《當代經濟法》
《現代化與法》
《經濟法學論點要覽》
《美國法律史》
《平等與效率》
《倫理學、效率與市場》
《經濟法的形式理性》
《商法基本問題研究》
《公司法的展開與評判》
《企業與公司法縱論》
《經濟法人本主義論》
《經濟法現代性研究》
《經濟法實質化研究》
《經濟憲法學導論》
《中國公司法原理》
《經濟法原理》
《中國侵權行為法》
《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
《民法總論》
《制度分析與發展的反思——問題與抉擇》
《社會研究方法基礎》
《法與經濟學》
《集體選擇經濟學》
《經濟法基礎理論專題研究》
《法理學問題》
《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
《經濟法理念與範疇的解析》
《波普:批判理性主義》
《論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
《經濟學方法論的新趨勢》
《社會技術哲學》
《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
《社會學方法的新規則:一種對解釋社會學的建設性批判》
《尋求經濟法真諦之路》
《社會科學:超越建構論和實在論》
《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
《國際貿易法》
《國際貿易法文選》
《經濟全球化》
《管制與市場》
《國有經濟法論》
《國有資產法》
《產權組織論》
《國際產品責任法》
《消費者保護法》
《日本禁止壟斷法》
《市場秩序論》
《台灣經濟法》
《經濟法與政府經濟管理》
《經濟法學體系的構造》
《中國經濟法學的回顧與前瞻》
《經濟法的法性與法經濟學分析》
《美國法律發達史》
《英國法律發達史》
《日本法律發達史》
《德國法律發達史》
《經濟法學原理》
《法治理想國》
《經濟法學研究綜述》
《現代經濟法入門》
《經濟法前沿問題》
《經濟法理論研究新視點》
《經濟法總論》
《產權、政府與信譽》
《司法過程的性質》
《商事法論集》
《契約法》
《債法總論》
《自由秩序原理》
《法學方法論》
《法律的正當程式》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正義論》
《實踐理性批判》
《科學革命的結構》
《制度法論》
《超越法律》
《社會契約論》
《通往奴役之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