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勇氣》

《生活的勇氣》

本書為孔慶東2006年9月-2007年9月的年度新作結集。

基本信息

概述

《生活的勇氣》《生活的勇氣》

作 者: 孔慶東 出 版:中國長安出版社
此書幽默溫情不減當年,所涉內容更顯寬廣深刻。講文革掌故、領袖佚事,生動再現毛澤東江清林彪張國濤、張春橋、耿飆等歷史人物鮮為人知的一面;談時政風雲、異國見聞,津津有味,趣味橫生;懷念親人朋友、同學、師長,柔腸寸斷,極富深情;讀書評書,見他人所不曾見,盡現老孔獨門功夫。

編輯推薦

有人問:“達摩面壁九年,到底是為什麼?”永禪師答道:“因為睡不著。”明白這一句,東博書院的多少紛爭和問答,就都看明白了。然而問題就在於,這一句似乎無比艱難,當今之人讀上千遍,也還是不通,還是要去追尋“標準答案”,還是要宣判東對西錯,還是要得了真理,便去殺人。
當我們父子嚴肅緊張地對峙時,我虎著臉,心裡說:“你小子牛氣什麼?你知道這個世界上誰最愛你么?連你的母親也不知道,是我,是這個每年打你七八次的父親,一邊讀博士,一邊親手給你洗過六千塊尿布!在這個世界上,我只為你臭小子一個人,這么乾過。”
或許是懷著同樣的心境吧,張愛玲在真真假假揮灑了她的才華和機巧之後,說了一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由於這一句,我諒解了張愛玲所有的刻薄與膚淺。我知道,她努力撐起的驕傲後面,是一顆謙卑的心。

評價

老孔在高雅與通俗之間進出,遊刃有餘,如魚得水,經常出其不意地大轉彎大撒把,把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八桿子打不著的東西放進一鍋“爛燉”,插科打諢,東拉西扯,卻是令人齒頰生香,取得不同凡響的效果。上半句還高山流水著此曲只應天上有,下半句就跳到下里巴人的吃喝拉撒中去了,但是形散而神不散,看似不正經其外,卻是悲憫寬厚其中。讓你開了眼界,長了學問,懂了道理,讀完還能偷著樂。

作者簡介

《生活的勇氣》《生活的勇氣》
孔慶東,人稱“北大醉俠”,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央視“百家講壇”著名壇主。祖籍山東,1983年自哈爾濱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後留校任教;1998年以《47樓207》風靡大江南北。十餘年來,孔慶東持續寫作當下中國罕見的酣暢淋漓、嬉笑怒罵的痛快文字,近作有《匹馬西風》、《笑書神俠》、《千夫所指》等。

作品欣賞

第一部分
張國燾跟衣衫襤褸人困馬乏的中央紅軍會師後,一不該仗勢爭地位,二不該打毛主席的壞主意,三不該瞎逞能另立中央,四不該逃出邊區投奔國民黨。哪怕回家種地或者去當民辦教師,也不該背叛。張國燾當了幾年國民黨特務(不過沒有出賣同志),虎落平陽不說,國民黨很快就大勢已去。結果1948年底,他只好逃到台灣。到了那兒,沒人答理他這個國民黨中央委員,連房子也被豪強徵收。
孔慶東講段子
摘自《生活的勇氣》
1
新浪的編輯打來電話,用溫柔的人的聲音說:"我們給您開了一個部落格。"我問部落格是什麼東西,答曰你上去就知道了。說句不正經的笑話,這很像傻小子娶媳婦兒,他問媳婦兒是什麼東西,媒婆說,你上去就知道了。我當時的心情,是狼窩虎穴都可以闖的。於是,便上了這艘賊船。

2
毛澤東的醫生讓他減肥,理由是書上都說人應該瘦一點好。主席說:你那個書上,說瘦一點好,十年以後,就會有一本書上,說胖一點好。這話聽起來真像"偽科學"呀,可是那個醫生等了十年,真的看到了有本書上說胖一點好,望著毛澤東的遺像,他不由得痴了。這究竟是科學的勝利還是科學的失敗呢?

3
廣昌之戰很慘烈,楊得志的一個團對付敵軍三個師。耿飈右腿中彈,戰士給他一瓶神奇的藥,叫"雷公助你",止血很靈。到了醫院,衛生部長一看,哈哈大笑,說這叫"雷夫奴爾"。當時本省紅軍的軍官沒有"優待費",耿飈是"客籍"的,有幾塊大洋,便去買了一條吃,連湯帶骨頭都吃得乾乾淨淨。十天后傷口就癒合了--那時的狗比現在只會裝瘋賣傻亂咬人的狗有營養多了--他馬上趕回部隊。隨即率領紅四團勇猛戰鬥,在戰鬥中帶頭衝鋒,殲滅敵人一個旅,只消耗了400發子彈就俘敵千餘,紅軍只有三個人負傷。陳光師長先表揚他打勝仗,而後又批評他帶領黨員幹部打衝鋒,罰他寫文章,題目叫《反對個人勇敢》。耿飈當天就寫好了,發表在《紅色中華》上。這不就是電視劇《亮劍》里李雲龍的原型么?

4
其實這些都跟我沒關係,我當年才9歲,也沒注意。最令我生氣的是江青把一個農民"王孝岐"的名字改為"王滅孔",我們全家在收音機里聽到這個報導後,我媽高興得哈哈大笑,因為我媽姓王,跟我吵了一輩子,這回可解氣了。我爸則氣得一拍桌子:"這個王八犢子!你叫王滅孔?我看你叫王八蛋!"

5
我還在這一年的秋季跟父親去遼寧開原出差,天天到那裡的動物園看那只會笑、會抽菸的"馬猴子",每天不是吃海城餡餅就是吃遼西甜卷子,真是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天我告訴父親,路邊宣傳欄里林彪的照片忽然不見了。父親嚴肅地說:"別他媽瞎吵吵,中央肯定出事兒啦!"夜裡我聽見旅館的走廊上有人說什麼"三隻","豌豆黃"。回到哈爾濱,才知道林彪坐著三叉戟摔死在蒙古的溫都爾汗了。

6
老黃不僅比我們黃,也確實比我們都老。他生長在革命老區,知青出身,正經學問之外,頗有些歪才。他在自己寫的小說里,專門發明了一句罵人話:"瞄你媽的。"我們剛一入學,老黃就給我們從文字學角度詳細闡釋了這個術語的奧妙,大家無不佩服,便擁戴他做了我們93級的黨支部書記。我對老黃說,看來你們研究楚辭的,都是流氓啊,人家研究魏晉隋唐的,都是君子。就憑這一點,李杜要高於屈宋也。老黃星眸一閃,嚴肅地說:我們屈原同志高風亮節,憂國憂民,寧死不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怎么會是流氓呢?我說,看看你們那《離騷》,一開篇,講得清清楚楚嘛:"帝睪丸之苗裔兮,朕皇考曰勃起。"這還不夠黃嗎?黃鳳顯聽了哈哈大笑道:"看來你們這研究魯迅胡適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專門糟踏我們優美的傳統文化。"

7
那時候地球上好多地方都屬於"公共空間",愛幹啥幹啥,可舒坦了。比如秦始皇派了八百個男同學牽著八百個女同學漂洋過海去找仙山,人家去了就不回來了,在那邊自己建立了一個和諧社會,自稱"大和"。有個叫老子的國學大師,學問很大,但是發表文章不夠數,講課時國語也不標準,結果評職稱的時候被孔子搶了先。老子也不生氣,騎了頭青牛沿著桑麻之路就到了天竺,在一棵樹下呼呼睡了一個禮拜,起來就宣布自己能普渡眾生,於是萬民尊仰,香火瀰漫,當地人民都叫他"釋迦牟尼"。

日本骨子裡是敬佩中國的,但敬佩的是中國的古代。所以中國如果自己把古代文化傳統給否定了,那就沒什麼值得人家敬佩了。敬佩中國的古代,就等於敬佩父親的"中青年時代"。後來父親老了,兒子就有些看不起了,看見約翰和亨利他們家過得比父親牛,兒子就花了心,想分家單過。父親老了,也打不過兒子,被兒子狠狠揍了兩回,養老金都搶了走,也只好學習趙阿貴同學,嘆道:"唉,我總算被兒子打了。"

9
臨行之夜在機場,剛給一個冬粉簽了名,獨自回味著榴槤的異香,突然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先生走過來招呼我說:"介位先生好面善喔!"我說:"謝謝,我不相面。"那人說:"先生你系不系參加過辣個一夫一妻團啊?"我愣了一下說:"一夫一妻團?我沒參加過。我參加過青春寫作旅。"那人說:"你肯定參加過一夫一妻團的,我有看過你,在辣個鳳房電視的啦!"我說:"鳳凰衛視?喔,你說的是那個一虎一席談吧?對,我參加過,老先生好眼力的啦。"我心想,下次告訴胡一虎,他那個節目被人說成是"一夫一妻團"啦,跟竇文濤的"強姦三人行"正好湊成一對也。

10
徵文拒絕專業作家和學者可以理解,但為什麼中文系出身人士也謝絕,既然很多中文系出身的人已經忘了,或從來不會寫作?
答:為了保持平等競爭而規定的有關限制,必須從嚴,而不能從寬。中文系出身者並不一定寫作好,這是事實。但畢竟總體上占有專業優勢,口子一開,高手必來。好比業餘籃球比賽,限定身高2米以上者不許參加,雖然2米以上之人,籃球水平不一定都比孔慶東強,但是口子一開,姚明來了,孔老師豈不傻眼了?

11
晚上去赴一個12人的聚會,送出《正說魯迅》11本,得到贈書1本,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唉,又虧了。"

12
《龍江頌》沒有扣人心弦的情節,在樣板戲裡屬於中游之作,但細節上不乏精彩,還是給觀眾留下了許多深刻印象。周恩來看後指示寫上創作人員的名字,江青看後連連稱讚,沒有挑剔。毛澤東看後說:"這個戲很好,讓水,不爭水!龍江精神,這是共產主義風格!你們為五億貧下中農演了一個好戲。我們國家將近六億人口,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戲還只有你們《龍江頌》一個。"主席一高興,又建議把結尾的慶豐收改為開打。但劇組改來改去都覺得不合適,就沒聽他的。

13
陳輝談毛澤東與《紅樓夢》里透露,毛澤東曾說:"賈寶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革命家。"說賈寶玉是革命家,我同意;但說他是第一個,誇張了。1938年六屆六中全會期間,毛對賀龍說,誰要沒看過《三國》、《水滸》和《紅樓夢》,就不算中國人。賀龍嚷道:"沒看過,沒看過,不過我不是外國人!"徐海東說看過《三國》、《水滸》但沒看過《紅樓夢》,毛澤東笑曰:"那,你算半箇中國人!"毛的標準未免太高了,按照這個標準,今天的北大中文系裡,至少有一半不是中國人。

14
1982年中顧委華東組會上,許世友主張殺掉張春橋和"江渭清",因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當時江渭清就坐在許世友對面,聶鳳智將軍趕緊糾正道:"不是江渭清,是江青。"許世友說:"對,就是江渭清。"眾人大笑。會後許世友問秘書那個庶民的"庶"有沒有說錯,秘書說沒錯。許世友說與民同罪就是與民同罪,為什麼一定要加個庶字!唉,不知道是文化害得許將軍胡說八道,還是沒有文化害得許將軍胡說八道啊。

15
2007年3月號的《翻閱日曆》上寫莎朗·斯通的文章和海子的文章都很好。記得有個大學同學迷戀莎朗·斯通,特別是其迷人的玉腿。我們拿他開玩笑時,他理直氣壯地說:"老子就是喜歡斯通,怎么啦!我就喜歡斯通!"我們笑著說,好,好,你喜歡私通,你一輩子私通吧。這本阿憶作總編的期刊,編輯得非常用心細緻,責任感和專業感俱佳。阿憶雖然不寫部落格了,但是他乾什麼還仍然都是"一手好拳棒"。

16
同期吳躍農《陳獨秀獄中趣聞》也很有意思。1933年陳獨秀第五次入獄,被國民黨判了八年。南京老虎橋監獄不許他看書看報,不許探監。陳獨秀暴跳抗議,典獄長冷笑說:"對你就要這樣來收拾,你想搞亂青天白日的天下,這就是後果。"陳獨秀竟然不顧自己的身份,破口大罵道:"我操你媽,不取消三不準,老子操你們這幫混蛋狗娘養的!"獄方終於屈服,陳獨秀就把牢房變成了圖書室和會客室。他跟劉海粟談藝術,跟好哥們談女人,而且比他小29歲的夫人潘蘭珍來探監時,竟然留宿不走,他們在牢房裡尋歡作樂,過夫妻生活。

如何紀念"一二·九"?
斗轉星移,東博書院成立一周年了。不知不覺,我的生命又暗暗銷蝕了幾十分之一。我想起魯迅很喜歡"墳"的意象,那是埋葬,同時也是紀念,我們因此而知道,自己曾經生活過。
一年前那個寒冷的冬日,我袖手徘徊在北京郊區的一條黃土路旁。尖銳的冷風吹起殘葉,夾著粗細不等的黃塵,反覆扑打著我無淚的臉頰。前瞻後望,都不見一點車蹤人影,只有這細長的黃土路,軟軟攤放在灰黑的大地上。我就在這沒有生命的肅殺世界裡,蜷縮而行。既沒有醉俠的豪邁,也不見過客的神勇,倒是頗為近似一個想在工地上偷點貓沙的下崗流浪漢了。
就在此時,新浪的編輯打來電話,用溫柔的人的聲音說:"我們給您開了一個部落格。"我問部落格是什麼東西,答曰你上去就知道了。說句不正經的笑話,這很像傻小子娶媳婦兒,他問媳婦兒是什麼東西,媒婆說,你上去就知道了。我當時的心情,是狼窩虎穴都可以闖的。於是,便上了這艘賊船。因為這一天正好是十二月九日,東博書院就天然地跟"一二·九"發生了關聯。
後來的情形,大家都可以在書院裡看到了。書院的軌跡,同時記載著自己的歷史,正如受傷的東北虎在雪原上前行,鮮血滴落在步步走過的每一朵潔白而碩大的梅花里。
在這戰鬥的一年裡,我一邊養傷,一邊工作。於是我收穫了很多快樂,結識了很多不曾謀面的新朋友。我知道了什麼是部落格,而且成為部落格界的名士,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最新現象"。我不會使用任何技術軟體,不曾雇用任何寫手,也不曾叫罵過任何新老名流,就靠自己一個腳印一朵梅花的耕耘,東博書院的點擊排行進入了前100,又進入了前50,前30,前20,最高達到過第17,現在點擊總數將近700萬,這真是奇蹟。但我以為這又似乎不大正常,學者作家的關注率不應該這么高的,文體明星、工商富豪們的部落格應該把前100名占滿才對,大家都關心文學和思想,說明社會不太平。總在前100名里盤踞著,不但容易誘發自己的虛榮心,而且言多必失,一旦說了錯話,會誤導很多人的。但人間總還是有大碗大碗的溫暖,源源向我送來,使我難於罷手。我在此向所有關注過東博書院的朋友,表示不加定語的感謝。記得書院初期,曾有陳嘉映先生、蓓蓓女士、牧羊女小姐等熱情輔導,教我怎么做首頁,怎么復留言。那位牧羊女有段時間天天來搶沙發,讓人又樂又氣,現在好像工作忙,不怎么見面了,也許是換了名字。蓓蓓女士是位博士生,夏天畢了業,還結了婚,去了上海。後來有了高三·九班,求實、分鐘、滿庭芳、愛跑跑、心平、宇航、小三、小順子、心慈、冰山來客、月移、月移她爹等朋友大力襄助,令我大有黃袍加身的惶惑。還有那些來批評我、批判我、包括謾罵我的,我今天都一致表示感謝吧,人生難得是緣分哪。記得有位"特立獨行的豬",還有"阿七"等,都曾在這裡留下過他們生命的印記。那位"越戰創傷",跟他們盤腸大戰,殺得天昏地暗。今日想來,真有"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的意味。上半年還發生過南京媒體誤以為我侮蔑南京的征討,和清華研究生打電話失禮反誣我罵她的撒潑等等趣聞,都是足資證明當下中國的道德境況的。
東博書院就在這樣的風日裡長養著。我有空勤寫,沒空少寫,出差了不能寫。但朋友們總慣著我,隨我怎么寫,都有理解的聲音。總有人看不起80後,但我知道,理解我的人群中,多數是80後。我們60後年輕時也有偏激處,我念本科時,也曾站在北大知識分子的狹隘立場上,說批判馬寅初是什麼"錯批一人,多生三億",說什麼毛澤東只懂戰爭不懂經濟,那不是讀書還不夠多,還沒有系統研究過經濟學、社會學、人口學嘛,而且最重要的,是接觸社會太少,沒有將三山五嶽的理論與中國人民的本土生活結合起來嘛。我相信,80後中會成長起比我們60後更有成就更有出息的民族棟樑的。
第二部分
像美國日本這樣的"經濟強國",實際上經常是在"負債運營",不但政府是借錢開支,許多國民也都拿著信用卡透支生活。但咱們可別替人瞎操心,人家過得比咱舒坦多了。只要國家機器足夠強大,就永遠不用擔心債務塌下來全國跳樓。所謂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用來說他們正合適。然後他們還要嘲笑中國人光存款,不消費等等,壓迫人民幣連連升值。這是用我們過去的"農業文明思維"所無法理解的。
第三部分
海外學界認為是周恩來利用江青政治幼稚,成功地離間了毛江的關係。周恩來先縱容和鼓勵江青跟美國女教授大談個人生活,江青以為這是為了向美國人民展示中國婦女的人性魅力,就開始了人來瘋。中途周又指示少談個人,多談革命歷史,江青就鋪開地圖大談解放戰爭,並且強調她個人被壓抑了的功勞。後來經過討論,周"採納了大家的意見",認為江青的談話不妥,資料封存。可香港卻出現了一本《紅都女皇》,周呈報給毛,毛一見大怒,從此江想見毛一面都難。

孔慶東作品

孔慶東,北大教授。祖籍山東,系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1964年9月22日生。筆名孔醉、醉嬰、周三、叢劍、孤島獨一郎等。祖籍魯國沂蒙山區。198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6年獲博士。現在北大中文系教授20世紀中國文學。著有《超越雅俗》、《誰主沉浮》、《47樓207》等專著近年在多家電視台和多所大專院校講授金庸小說,廣受歡迎。江湖人稱“北大醉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