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卓的愛情》

《瑪卓的愛情》

《瑪卓的愛情》,就講了一個世紀末的愛情,並以這個失敗的愛情概括了人類存在的根本危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北村

瑪卓的愛情瑪卓的愛情

ISBN:9787535412041

頁數:332
定價:25.8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裝幀:平裝
出版時間:2001-5-1

簡介

《瑪卓的愛情》中北村對於存在的深刻追問,指出在消解本源後小說人物尋找愛情作為替代的努力,並進而分析小說中人物和北村本人對於語言與存在關係的迷誤,以此揭示語言與存在的悖論。最後,在語言的悖論追問中突出北村創作的重要意義。

內容簡介

瑪卓和劉仁,這兩個可憐的孩子試圖在愛中建立起存在的意義以逃避虛無,可他們缺乏使之成功為實際的能力,而且他們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是一種虛幻,不堪一擊。他們把愛情當作了避難所,可這愛情卻只是烏托邦,而且至始至終這愛情都存在著問題。瑪卓的孤獨似乎與生俱來,表面上的她,能歌善舞才華出眾且又美若天仙,看起來很快樂的樣子,而她實際上心如死灰,時時活在崩潰的邊緣,正如她對劉仁所說:“並不是需要出了什麼事人才會絕望,出了什麼事,那事兒一了痛苦就沒了,有一種無緣無故的痛苦,真讓人害怕。三年來,我覺得自己像假人一樣活著,整天上課、吃飯、唱歌、跳舞,但我裡面非常空,沒有一個人能跟我說話。”她被這痛苦折磨得心力交瘁,也希望生活能重新開始,盼望有一個好的起頭,大學時每學期都想開始,然後戀愛,然後結婚、工作,卻總是失敗,總是一團糟。所以當她野炊突然失蹤,劉仁找到她並向她表白愛情時,她流了淚,因了自己的孤獨和別人的孤獨。劉仁也是如此,大學裡他不斷地寫情書,卻從不讓瑪卓知道,他是怕被拒絕,怕他的夢破滅,.夢就是希望,希望破滅,人基本上也就完了。人是多么的脆弱,怎能毫無希望的活下去!於是劉仁只肯每天晚上躲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一直寫著瑪卓我愛你瑪卓我愛你……他真愛瑪卓嗎,他孤獨。因為孤獨他們相愛了.
上帝當初只創造了一個人亞當,後來憐憫亞當孤獨,於是趁他熟睡從他身上取下了一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就是夏娃,並且讓他們住在果樹飄香陽光燦爛的伊甸園裡,一條邪惡的蛇誘惑夏娃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兩人從此能區分善惡。上帝一怒之下把他們逐出園去,並以他們世世代代受苦受難作為懲罰。這個故事表明人類的許多問題可能從其誕生之初就開始了。比如孤獨,人是多么的孤獨,因為害怕孤獨,人類選擇了群居;因為害怕孤獨,瑪卓劉仁選擇了愛情。

作者簡介

北村,原名康洪,1965年9月16日生於福建長汀縣,1985年7月畢業於廈門大中文系,在福建省文聯《福建文學》雜誌任編輯。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發表中短篇小說數十萬字,長篇小說《施洗的河》和《大風》。1982年3月10日皈依基督。

書評

瑪卓和劉仁的愛情有點像《聖經》里創世記中亞當夏娃的故事,一次野炊時,瑪卓突然失蹤引起一片恐慌,劉仁背著一包情書去找她。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山間、在龜裂的泥土中、在幾十上百條亂竄的泥蛇中,孤獨地立著精神恍惚的瑪卓……兩人就此成為一對情侶。這個開頭和《聖經》的開頭有很多相似的因素:封閉的環境,兩個孤獨的人,還有蛇,這預示了迎接他們的將是無窮無盡的災難。果不其然,他們的快樂只持續了一個下午,還未下山就已迷失在荊棘中。
瑪卓是一個對肉身生存不屑一顧的人,她有著極端的精神潔癖,追求一種絕對的純粹,對生活對愛情都要求很高。小說中有兩個細節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即瑪卓對劉仁偶然注視一個女人之事的窮追不捨和她的不停地洗手。

北村的作品

北村(1965年9月16日-),原名康洪,生於福建省長汀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從1988年到1992年,他陸續發表了《聒噪者說》等一系列先鋒派的小說作品,成為中國中國先鋒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