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劍恩仇》

《琴劍恩仇》

本片為武俠片權威徐增宏導演,申江任編劇及助導,乃1966年豪華彩色新型武俠古裝鉅片。由秦萍、何莉莉、邢慧、王羽、岳華等獨當一面的明星主演,另有凌波客串。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琴劍恩仇 (1966)故事梗概

應該說是《江湖奇俠》的續集,又是集合了眾多明星,江湖奇俠還算挺好看的。這部續集劇情與武打場面算得上60年代的精品,徐增宏導演這片我比較喜歡。還有演員陣容,凌波,王羽,秦萍,馮寶寶,彭鵬,岳華,羅烈,何莉莉,井淼等等,這個CAST真是強勁啊,桂武粗心大意,愛顯擺,年輕人沉不住氣,在關鍵時候把姑姑交代的琴拿出來,被敵人拿去利用當兇器,就這個琴展開一系列的追殺,還有可以克此劍的一些物品,又牽涉到沈家,為了一把,人家的母親也莫名其妙死去,有點不值得了。

岳華此時也沒長開,不過舞劍有點風度,彭鵬真是忠實的奴僕,我喜歡,何莉莉肥臉出演壞女孩真是難得,很有心計,凌波依舊有大姐風範,秦萍與王羽這兩個黃毛丫頭闖了禍了。姑姑還是勸說,希望他們遇事要冷靜。不要被壞人利用。馮寶寶真是好可愛好口愛,喜歡死了,這姑娘真是機靈聰明的可以。。羅烈依舊冷麵小生樣,原來是找紅蓮寺的人報仇,故事情節曲折吸引人。

演員簡介

凌波

台灣電影演員。原名君海棠,福建廈門人。1949年進入香港電影界以"小娟"為名,演出閩南語和粵語影片,多達99部,但成就不大。1960年加入香港邵氏公司,反串小生主演黃梅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她的扮相俊秀,木訥的書生氣演得惟妙惟肖,對祝英台又是那樣情深意切,影片在台灣上映後掀起了狂熱的"凌波颱風",並由此引起了台灣黃梅戲電影的高潮,帶動了台灣電影的發展,成為台灣電影史上的盛世。1964年主演《花木蘭》,獲第11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第12屆亞洲影展才藝特別獎。1967年因《烽火萬里情》獲第6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凌波在黃梅戲影片高潮過後,改演時裝片,聲譽已較前稍減。演出影片:《故都春夢》、《萬古流芳》、《西廂記》、《女秀才》、《血手印》、《紅伶淚》、《明日之歌》、《裸血》、《殺機》、《江湖奇俠》等。

王羽

祖藉江蘇無錫。為空手道好手,中國香港影視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生於上海。17歲時移居香港。1964年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任演員。同年主演《虎俠殲仇》後作相繼主演武俠片。1967年轉任導演。1972年編導的第17部電影《獨臂拳王》One Armed Boxer獲得巨大成功。是李小龍成名前香港影壇最活躍的武打影星。1970年入嘉禾影業公司。執導的影響最大的兩部作品是《龍虎金剛》1973 The Tatooed Dragon 1972和《四大天王》Four Real Friends 1973。因李小龍的成功曾往台灣、日本開拓。1971年與日本武打影星勝新太郎聯合演出《新座頭市,大破唐人劍》。70年代中葉脫離嘉禾公司,加盟羅維獨立製片,與成龍聯合演出《風雲雙流星》1976 The Killer Meteros、《墨水台道》1973 The Brave and The Evil、《直搗黃龍》1975 The Man from Hong Kong、《獨臂王大戰血滴子》1975 One Armed Boxer Vs Flying Guillotine 1975等。90年代除少量演出外,活躍於製片領域。

馮寶寶

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原藉廣東中山,生於印尼婆羅洲。父為電影導演,母為歌星。5歲時出演《毒丈夫》六歲參加《十號風球》的拍攝,七歲主演《雨夜驚魂》。後相繼在30餘部影片中飾兒童角色。1971年赴英國學習室內裝禎。回國後,為梁普智執導的《跳灰》1976年擔任美術設計。1989年主演《飛越黃昏》Beyond the Sunset獲第九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1992年主演《黑薔薇對黑薔薇》92’Legendary La Rose Noire,獲第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1993年主演《新不了情》C’Esl’Lavie,M on Cheri 93’獲第十三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同年獲第三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1993主演《記得香蕉成熟時》Yester You,Yester Me,Yester Day在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

秦萍

秦萍,14歲考入南國實驗劇團,受訓後被導師推薦往日本的東寶藝能學校,修讀深造課程。1963年,她回港後即加入邵氏公司,同年她與影后李菁及凌波合演《血手印》,演技嶄露頭角。她第二部電影《江湖奇俠》在1965年上演,配合當時得令小生王羽,影片十分賣座,而男女主角亦成為萬千觀眾的偶像。同年的《鴛鴦劍俠》亦由二人擔當主角,影片也大受觀眾歡迎。秦萍在電影圈的時間只有七年,拍了近二十部作品。1970年,秦萍、焦嬌、岳華及王俠等人演出由程剛導演的《十二金牌》,票房收入達到140多萬元,成為當年十大賣座電影的第二位,如此佳績,將秦萍的事業推向另一高峰。但在同年,秦萍演出《愛情的代價》後便決定息影,並且結婚及移居美國,隨後在1976年返回香港。現已淡出娛樂圈。

主要作品:

《萬花迎春》(1963年)

《血手印》(1963年)

《江湖奇俠》(1965年)

《鴛鴦劍俠》(1965年)

《邊城三俠》(1966年)

《香江花月夜》(1966年)

《琴劍恩仇》(1966年)

《斷腸劍》(1967年)

《花月良宵》(1967年)

《追魂鏢》(1968年)

《奪魂鈴》(1968年)

《釣金龜》(1968年)

飛燕金刀》(1969年)

燕娘》(1969年)

《十二金牌》(1970年)

《愛情的代價》(1970年)

幕後花絮

《琴劍恩仇》:這是三部里拍攝年代最久遠的一個,1966年的,是當年賣座武俠片《江湖奇俠》的續集,導演仍為《江湖奇俠》,主演除了王羽和秦萍外,還增加了何莉莉、岳華、羅烈、馮寶寶,馮寶寶這個時候還是童星呢。配角方面有井淼、谷峰、午馬等扮演反派,袁小田和劉家良二位師傅也有份演出,當時邵氏大牌凌波客串扮演紅姑。本片和《江湖奇俠》系根據平江不肖生的舊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前年優視覺有出《江湖奇俠》,這次總算和這個湊齊一套了。1966年的片現在看起來武打場面已經一般了,不過故事還算曲折,場面熱鬧,可以一看!王羽、岳華、羅烈這三位當時都還沒大紅,在演員表里都還排在幾個女演員後面。王羽和岳華都是在這個片之後才分別拍了他們成名的《獨臂刀》和《大醉俠》,羅烈就更要晚幾年才有了《鐵手無情》《血灑天牢》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