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狗》

《狗咬狗》

《狗咬狗》是一部由鄭保瑞執導,陳冠希、李燦森主演的動作片。影片主要講述了來自高棉的殺手和重案組探員互相追捕追逐和廝殺。本片於2006年8月18日上映。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來自高棉的鵬(陳冠希飾),自少被送到黑市拳館廝殺生存,個性好勇鬥狠,像野獸般的殘暴;出身香港的重案組探員偉(李璨琛飾),行事偏激,不聽指揮,投入查案時的蠻勁像頭野獸。

一兵一賊各走極端,卻因為一宗法官太太被買凶謀殺案而碰頭,二人互相追捕互相角力,更以暴易暴,偉的同事逐一被鵬所殺,偉的怒火怨恨燃至沸點,狗咬狗般的廝殺一發不可收拾……

《狗咬狗》《狗咬狗》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陳冠希 ----
李燦森 ----
偉的父親 林嘉華 ----
佩佩 裴唯瑩 ----
重案組探員 黎耀祥 ----
重案組組長 張兆輝 ----
肥英 林雪 ----

職員表

▪製作人:梁德森;米山坤;松下順一
▪導演:鄭保瑞
▪編劇:鄒凱光;李春暉;司徒錦源
▪攝影:馮遠文
▪剪輯:林安兒

角色介紹

  • 鵬|演員陳冠希
    一個骯髒、低賤、暴力的殺手。他來自高棉,吃垃圾為生,殺人時緩緩將刀刺入對方脖子。從小被送到黑市拳館衛生,個性好勇鬥狠,像野獸一樣殘暴。
  • 偉|演員李燦森
    出身香港的重案組探員,行事偏激,不聽指揮,投入查案時的蠻勁像頭野獸。本身是想做一個好警察的,接著一件事令他改變了,讓他覺得到底要不要做一個好警察,補救和他一幫朋友的關係的時候,所有朋友都死了。
  • 肥英|演員林雪
    重案組探員,偉的同事,一直很照顧他,在破案時被鵬所殺。

獲獎記錄

  • 時間

    具體獎項
    獲獎主體
    備註
    2006年 第43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 李燦森 提名[7]
    2006年 第1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狗咬狗 提名[8]
    2007年 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剪接 林安兒 提名
    2007年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新演員 裴唯瑩 提名
    2007年 第9屆多維爾亞洲電影節 亞洲動作單元最佳影片 狗咬狗 獲獎

關於造型

美術人員把Edison的頭髮染成啡黃色,還把它剪亂,看起來長短參差不齊,更將面部的眉毛一樣剪碎,塗上泥色,臉上和嘴唇上製造一個長期曝曬而形成皮層爆裂的效果;再在他全身尤其是手腳指縫塗上污漬,單單這個邋遢look就花了2個小時。皮膚白又曬不黑的Edison,只能採用“噴油”的方法;這種方法既接近要求,又可保持個多星期,唯一問題是噴完油以後,不能出汗,要讓它慢慢吹乾,十數小時後才能洗澡。
飾演探員偉的李燦森,他因應角色要求把頭髮和眉毛都剃清光,李燦森亦堅持每日健身,務求令身體語言有說服力,演繹一部殺人機器;兩人為了令場面更加逼真,許多打鬥場面都親自演出,不用替身。
監製日誌(節選)
要寫《狗咬狗》的幕後故事,我想:應由三年前開始吧!二零零三年的夏季,我和日本電影投資公司Art Port達成了協定,計畫兩年內拍攝多部電影,為了隆重其事,我們決定搞一個大型的製作發表會。我亦想藉發表會的機會,介紹其它的導演給日本投資者認識。我記得我的好朋友Steven馬文現知道了這個訊息,於是給我提了鄭保瑞這個名字。那時候的瑞,剛好拍攝完《發光石頭》,風格給人一種怪異的、很接近日本怪奇漫畫的感覺。Steven又告訴我瑞有一個新故事,講述一個人躲藏在別人床下數年的怪談……。“這個人不應當導演,應關進精神病院才對!”我挖苦地說道。然後是相隔了差不多一年,我的公司已拍攝了多部片子,當中又有數部低成本製作的,培養了幾個新導演後,我們決定開拍一部較為大製作的電影,於是開始挑選導演了。此時,幫我當了超過一年的製片錢又提到了瑞——“找阿瑞拍吧!”
於是我和阿瑞又“搭上”了。

花絮

·李燦森特地為這部電影留了鬍子,透露在片中將改變以往搞笑風格飾演警察。
·陳冠希在劇中的造型需要化一個有刀疤和紋身的妝,他說每次化妝都需要半小時。
·由於本片內容過於血腥暴力,電影現已被評為III級,製作人員曾經為了III級引起內部爭論,認為本片是年青人市場,要刪剪成IIb 版本,可是刪剪後卻會削弱了影片為“生存”而廝殺的訊息,因此決定原汁原味上映。
·李燦森應角色要求把頭髮和眉毛都剃清光,堅持每日健身,務求令身體語言有說服力,演繹一部殺人機器。
·李燦森與陳冠希為這部戲相當賣力,為了令場面更加逼真,許多打鬥場面兩人都親自演出,不用替身。
·在拍攝一場外景戲時,由於拍攝地點靠近海邊,刺骨的寒風毫不留情地狂吹,加上Edison只穿上簡單的外衣拍攝令他冷的直打哆嗦。工作人員見狀,不用埋位時立即為他送上暖水和外衣保暖。

幕後製作

本片是導演卡洛斯·莫瑞諾的銀幕處女作,在選送今年聖丹斯國際電影節後獲得不俗評價,之後在巴西加瑪多國際電影上獲得拉丁電影單元最佳影片獎和評審團大獎,在利瑪拉丁美國電影節上,卡洛斯·莫瑞諾還以此片獲得了最佳處女作導演獎,其發展前途頗受拉丁影壇矚目。
跟旺角黑夜相同的是,它的主體故事也是發生在一天一夜。
跟殺破狼相同的是,它裡邊的警察一樣有著難以界定的罪惡元素。 
跟三岔口一樣,警與匪在集市里有一場較量戲,雖情節安排迥異。
跟暗花一樣,通片下來幾乎沒看清過人臉,黑暗與粗礪,昏黃與血紅構成視覺。
其實,它和上面幾個電影,很不同。更殘忍,更簡單,更粗暴,更血腥,也更人性。

相關評價

陳冠希,從《青年幹探》開始我就已訝異於他身上所醞釀的能量和悲劇的色彩,即使在《無間道》和《江湖》後依然不被人所提及,然而在這個電影裡終於重拳出擊,不用力,然而自始至終讓你沉浸於角色的兇狠戾氣,以及無法抉擇的悲劇命運里。冷靜沉著的表演,充滿張力和內斂之氣。李燦森,有評論說其在片中表現內空,似乎在《香港製造》里已用盡其逼人靈氣。我卻以為尚可,他的暴戾始終帶有一股市井之氣,是陰仄潮濕的。

電影劇照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狗咬狗》《狗咬狗》

10年重口味電影推薦

世界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快樂就有痛苦,有溫馨就有殘酷。電影也一樣。從2001年到2011年,十年的時間裡,重口味電影正在從形式感極強的模式里走出來,它和商業電影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色情狂》
《橡皮輪胎殺手》
《2001個瘋子》
《身在其中》
《戰鬥少女:血之鐵面具傳奇》
《血腥假日》
《風魔美女》
《日煩月煩》
《夢魘瘋人院》
《阿維達》
《歡樂樹的朋友們:滑雪巡邏救生隊》
《皇家國教騎士團OVA1》
《一部塞爾維亞電影》
《圖解性虐待》
《收藏者》
《吸血少女大戰再生蘿莉》
《神秘馬戲團》
《異常》
《惡魔的藝術2:邪降》
《卡莉的眼淚》
《邪惡外星人》
《鰻女》
《昭和歌謠大全集》
《強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
《奧托,與殭屍同行》
《愛的曝光》
《殉道者》
《高壓電》
《Snuff 102》
《兩居室》
《活死雞的攻擊》
《暴力監獄》
《最後的晚餐》[日本電影]
《祭祀》
《呼救無門》
《牛頭》
《遁入虛無》
《冰冷熱帶魚》
《傷心小號曲》
《稀人》
《亂步地獄》
《邊域之城》
《霧》
《狗牙》
《短暫的生命》
《殺妻總動員》
《撒旦魔王》
《捷運風情畫》
《恐怖流浪公園》
《逃離魔窟》
《死亡解剖》
《食人魚3D》
《彎刀》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解剖外星人》
《人體雕像》
《十字架》
《反基督者》
《美國戰隊》
《刀的哲學》
《以藏》
《變鬼》
《磨坊電影》
《老男孩》[韓國電影]
《蝙蝠》
《人獸雜交》
《東京殘酷警察》
《末日侵襲》
《黑吻》
《夢十夜》
《千屍屋》
《維多利亞壹號》
《死亡錄像》
《狗咬狗》
《獸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