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安魂曲》

《爪哇安魂曲》

《爪哇安魂曲》,Garin Nugroho導演的電影。《爪哇安魂曲》是一部全新的音樂類型電影,它全面介紹了印度尼西亞特有的音樂文化。這部電影展現出的成就顯示了導演 Garin Nugroho的雄才大略,也向世界推廣了印尼的傳統管弦樂器加麥蘭的輝煌歷史。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爪哇安魂曲》《爪哇安魂曲》
《爪哇安魂曲》爪哇安魂曲

影片的內容靈感來自印度的史詩羅摩耶那 (Ramayana)。Ludiro是村子裡的富翁,他迷戀 了一個叫Siti的美麗女子,而Siti的丈夫Setio也在當地經營著一間陶器工廠,影片主角們的貪婪與嫉妒促使故事逐漸走向悲劇的結局。Garin Nugroho在他之前的電影作品中一直推崇爪哇的傳統文明,尤其是其中的加麥蘭音樂。《爪哇安魂曲》整部電影的配樂基礎就是用加麥蘭演奏的印尼傳統音樂,顯得與眾不同。

關於導演

Garin Nugroho出生在印度尼西亞,畢業於雅加達藝術學院,並在該學院影視部任教。他的電影作品在全世界範圍內獲獎無數, 包括1995年在柏林憑藉《And the Moon Dances》獲得FIPRESCI大獎、1998年憑藉《Leaf on a Pillow》東京獲得評審特別獎 、2002年憑藉《Bird Man Tale》在柏林獲得亞洲電影評審推薦獎。在第9屆釜山電影節 ,也曾播放過一個節目,就是關於 Garin Nugroho與印度尼西亞新生代電影工作者的介紹。

印度尼西亞電影人加林•努格羅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先鋒分子。他與1961年出生在印尼日惹,現居住和生活在雅加達。從1991前起,他製作和執導了八部長篇和無毒記錄片,使他成為以印尼當時唯一的,也是當今最具吸引力的電影人之一。他的電影美妙、非凡並且關注政治,每一部都展示了不同的對印尼和印尼在當今世界的位置的看法。但如果把努格羅的稱為一個“作者”電影人也是有爭議的,因為他的電影每一部都風格迥異,它們都看起來,聽起來,感覺起來非常不同。就好像努格羅在每一部電影的製作中都在自己的情感、語言和歷史中向前邁了一步。

電影年表:

2009:《憂鬱的一代》

2008:《樹下》

2006:《爪哇安魂曲》

2006:《門廊》

2004:《甜心雞蛋》

2002:《鳥人傳說》

2001:《海濱》

2000:《詩人》

1998:《枕邊葉》

1998:《我的家庭、我的電影和我的國家》

1995:《月之舞》

1995:《坎塞爾的自由故事》

1994:《給天使的信》

1991:《水和羅米》

1991:《愛情是一片麵包》

1989:《掌聲》

1984:《馬車1、2》

展映影片獲獎情況:

《爪哇安魂曲》(2006)

2007亞洲太平洋銀屏大獎提名最佳電影

2007亞洲電影大獎提名最佳電影獲得最佳作曲獎

2008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2006雅加達國際電影節優秀獎

2007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銀屏獎最佳電影

評價

《爪哇安魂曲》《爪哇安魂曲》

這部影片獨特且富有詩意,給我們帶來的濃厚歌劇氣氛,包含了電影執著的全部元素:雜技式的歌舞編排,置景包括用人造花覆蓋的五顏六色的山,和爪哇島心臟地區的原始海灘和繁茂的森林。服裝和設計再定義了超現實主義;表演挑戰了自然主義風格,超越了一切電影音樂劇。作為新桂冠希望計畫的一部分,影片結合了加麥蘭音樂,芭蕾,和一場關於村子裡一個陶工不忠的妻子和他報復勾引自己妻子的人的故事的視覺盛宴。改編自印度實施《羅摩衍那》中的篇章“悉多的誘惑”,努格羅的《爪哇安魂曲》是一場對暴力和自然災害的受難者的安魂儀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