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錢變薄了》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掙錢的投資教材,也不是告訴你如何致富的勵志讀本,它只是揭示貨幣現像的金融理論,一樣有學術著作的共性,理論多於實踐,但總體上還算是便於理解,可以說是一本面向多數人的論著。本書對貨幣理論進行了最精闢的介紹,書里不僅敘述了貨幣理論的基礎知識,而且還揭示了在貨幣系統問題惡化的過程中政府所起的作用。這本書不僅適合搞經濟研究的學者閱讀,同時也適合所有沒有任何專業背景但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為什麼我們的錢變薄了》《為什麼我們的錢變薄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書名:為什麼我們的錢變薄了(通貨膨脹真相)
作者:(美)莫瑞·羅斯巴德
譯者:陳正芬//何正雲
頁碼:144 頁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08612825/9787508612829
條形碼:9787508612829
包裝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外文書名:Wat Has Government Cone to Our Money

內容簡介

作者莫瑞·羅斯巴德作者莫瑞·羅斯巴德
作者羅斯巴德是奧地利學派代表人物,相比作者其他作品,本書其實是一本經濟學通俗讀物,在書中作者以平實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幣貨的本質,通脹的起因,造成的後果及解決辦法等系列問題。其間並無艱澀難懂的經濟學術語,也沒有複雜深奧的專業論述,卻能把問題講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因此十分適合那些想要了解貨幣,通脹,卻對經濟學不甚了解的讀者作為入門讀物。
眾所周知,貨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也最錯綜複雜。一旦貨幣的發行量超出實際需求量,通貨膨脹就會產生。當通貨膨脹來臨時,我們該怎么辦?
而這本1963年首次出版的書迄今發行到第五版。它清晰地介紹了貨幣發展的歷史,對通貨膨脹做了最通俗的解說。作者深入剖析了央行制度和固定匯率制度與通貨膨脹的關係,揭示了通貨膨脹的實質,以及它讓少數人得益的真相。書中認為,我們的貨幣體系存在根本缺陷,如果不能從基本制度層面來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未來全人類的通貨膨脹速度將越來越快,甚至無法收拾。本書也帶領我們想像,如果貨幣跟其他財貨一樣,完全自由化,價格由市場決定,將可減少政府侵犯個人及其財產的種種行為。
當前,通貨膨脹似乎正在變成全球性的壓力。怎樣做才能恢復貨幣體系的穩定?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國際性的貨幣體系?需要什麼樣的國際貨幣體系?從本書中,你會得到深刻的啟發。

寫作背景

極少有經濟主題比“貨幣”更糾纏不清、更令人縷不清頭緒。關於緊縮貨幣政策相對寬鬆貨幣政策、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相對財政部的角色,以及各個不同版本的金本位制等的辯論之聲不絕於耳。政府究竟該把銀根注入經濟體系,還是抽緊銀根?由政府的哪個機構來做?政府該鼓勵貸款,還是加以制約?該回歸金本位嗎?如果是,以什麼比率?無數的問題越滾越多、沒完沒了。
貨幣貨幣

對貨幣問題的各種歧見,或許源自人類的“務實”傾向——只想研究跟自己切身相關的政治經濟問題。但是,如果讓自己完全沉浸在日常瑣事中,不再探究根本的差別,也不再問真正基本的問題,久而久之,基本問題就會被遺忘,而漫無目標地隨波逐流將取代對原則的堅持。其實人們有必要獲得某些觀點,跳出日常事務,以便對問題有一個更完整的理解,對於經濟體制尤為如此。經濟體制中的互動關係是如此錯綜複雜,以至於必須將幾個重要因素孤立出來並加以分析,然後追蹤它們在複雜世界中的運作情形。以上是“魯濱遜經濟學”的重點,也是最受古典經濟理論喜愛的部分,儘管許多評論家認為,分析孤島上的魯濱遜和星期五的經濟行為實在與現實世界脫節,但它其實有極有用的一面:凸顯出人類行為的基本原理。
在所有經濟問題中,關於貨幣可能是最糾纏不清也是最需要採用某種觀點的。此外,貨幣這個經濟領域,覆蓋交織著數百年來最多的政府干預,然而許多致力於研究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家卻刻意忽略貨幣,堅持稱貨幣不一樣,一定要由政府供給、受政府約束。他們從不認為國家管制貨幣形同干預自由市場。貨幣的自由市場是他們無從想像的,他們認為政府必須鑄幣、發行紙鈔、界定何謂“法定貨幣”、創建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給、穩定物價等。
由歷史觀之,貨幣是政府最先控制的事物之一,18世紀、19世紀的自由市場“革命”,對於貨幣少有著墨。因此,現在是回歸基本面,關注“貨幣”這個經濟體系命脈的時候了。
讓我們先問自己:貨幣能在自由的原則下被組織或安排嗎?我們能夠擁有和貨物、勞務一樣的貨幣自由市場嗎?這么一個市場會是什麼樣子?各式各樣的政府控制會有什麼效果?如果我們偏好自由市場,希望消除政府對個人和財產的侵犯行為,當務之急就是:探索創造貨幣自由市場有哪些做法與手段。

媒體推薦

經濟危機來了經濟危機來了
在全球經濟危機貨幣危機接連不斷的情況下,應該怎樣做才能恢復貨幣體系的穩定?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國際性的貨幣體系?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國際貨幣體系?書中描繪了一幅可以期待的藍圖。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
為什麼金融危機不斷發生?其原因又何在?人類能夠找到一條減少或避免這種金融危機不斷發生的方式嗎?這些金融學上深奧的問題通過羅斯巴德的筆娓娓道來,即使從來不接觸金融學的人,也會對金融學與貨幣理論的知識豁然領悟。
——易憲容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羅斯巴德所敘述的事實,就是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我們知道貨幣體系出了問題,卻無法用輕鬆的語言表達我們的擔憂和憤怒,羅斯巴德替我們做了。
——向松祚 經濟學家
羅斯巴德的貨幣理論對未來世界的預言正是實踐檢驗其真理性、科學性的試金石,尤其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以及全球性的通貨膨脹,無不驗證了羅斯巴德四十多年以前預測到的景象。
 ——鄭潤祥 中國黃金協會黃金投資分析師資格評審專家委員會秘書長

編輯推薦

越南貨幣危機越南貨幣危機
經濟專家巴曙松、易憲容、向松祚、鄭潤祥專文推薦。
作者預言,未來還將出現匯率的持續波動,債務的急劇增加、通貨膨脹、危機、救市……
在經濟形勢複雜動盪的今天,通貨膨脹愈演愈烈,誰在通脹中獲利?誰在通脹中利益受損?為什麼全球貨幣危機和經濟危機接連不斷?我們有可能擺脫通貨膨脹嗎?
這本書是太薄了,乃出版社故意為之,但從內容看,還是很值得一讀的。羅斯巴德是奧地利學派著名學者,米塞斯的學生,他既有嚴謹的學術著作如《美國大蕭條》,也有不少深入淺出的文章。而這也是奧地利學派的一大特色,米塞斯、哈耶克都如此。本書就是一本很“簡單”的書,實為他的名著《權力與市場》中關於貨幣章節的進一步闡述。
“簡單”並不意味著膚淺,有的評論說羅斯巴德的觀點,教科書上都有,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了。羅斯巴德是說得很“簡單”,那是因為他在說常識,而國內的教科書,說的很多是錯的——具體細節或許不錯,但整個理論基礎完全和羅斯巴德相背,是凱恩斯那套。
這就是本書的意義,讓讀者真正了解貨幣的本質、通脹的原因,也是對正甚囂塵上的凱恩斯主義的一針解毒劑。如果能結合新星出版社那套“奧地利學派叢書”看,一定獲益匪淺。

關注理由

通貨膨脹的歷史和貨幣史一樣古老,是經濟屆經久不衰的話題。羅斯巴德這本老書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呢?
通貨膨脹通貨膨脹

首先得從這個人說起。羅斯巴德是奧地利學派的大師米塞斯的學生,奧地利學派的門格爾,米塞斯,哈耶克,羅斯巴德,都是現代歷史上著名,乃至大師級的學者思想家。我們平常學的教科書,基本都是所謂主流,主流,並非代表真理,往往是符合既定秩序或歷史形成的結果,真理在哪裡?哪裡都沒有,需要不同的思想碰撞。奧地利學派的幾位在經濟學,哲學,歷史學等方面具有極高綜合素養和天賦的大師可以給讀者提供一個觀察經濟社會的非主流途徑,某種意義上是離經叛道的。他們是所謂自由主義,是真正的市場自由主義者,不是後來的新自由主義。
第二,這樣的著作的靈魂是什麼?有人說裡面談的老問題了,是,但它要告訴我們的首先是要在掌握多學科知識的情況下,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辨,思辨類似於通脹這樣切關每個人生活也關乎巨觀經濟大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思辨,只是從技術層面考慮問題,只能是搬書的,不是讀書的。
第三,奧地利學派的觀點是主觀主義的,所以,總是感覺缺乏點什麼,缺乏歷史主義,早年門格爾他們曾為此問題大大的爭論了一番。現在回顧這個問題,發現依然沒有解決。人類歷史是有特定性的,不可以是隨意進行主觀試驗的。這個問題是關係方法論的根本性問題之一
這本書本身不算太專業,可以讓人理解一個事情的本質,如果需要學理性的探究,對羅斯巴德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看看《權力與市場》也是值得一讀的著作。
總的來看,換一種思維去看問題,可能更能接近它的真實面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