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之家》

《激流之家》改編自巴老的著名小說《家》,此之前也曾被改編為同名話劇和電影,但以川劇的形式亮相舞台還是第一次。該劇改編於上世紀90年代,對於這部巴老最深入人心的作品,川劇力圖從較巨觀的角度展現一個受激流衝擊的封建之家。川劇版《家》僅舞台編排、設計等就歷時一年多,期間更是幾度打磨,在演員表演、舞美設計等方面都讓人耳目一新。

簡介

《激流之家》《激流之家》

川劇《激流之家》直接從巴金小說《家》改編而來,在這齣戲中,三少爺覺慧和鳴鳳成為主要男女角色,發生在他們身上美好的愛情、慘烈的悲劇以及面對封建禮教、家長專制的不屈抗爭,使整齣戲跌宕起伏,充滿強烈的感情色彩,加上川劇激烈高亢的音樂唱腔,令觀眾感受到一股地道的“辣味”撲面而來。

特點

川劇《激流之家》劇照川劇《激流之家》劇照

聲腔、舞美燈光、服裝是該劇的四大看點。根據不同人物來設計的聲腔、寫意的舞美、現代燈光手法的大膽借用在塑造人物內心方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該劇的演出調動了川劇所有表現手法,並集中了川劇院最為精銳的演員陣容:剛剛獲得梅花獎的孫勇波所扮演的“覺慧”,“老梅花”陳巧茹以其深厚的功力演繹的“梅”,曾在魏明倫的《中國公主杜蘭朵》中有過出色表現的王玉梅扮演的“鳴鳳”,都讓人賞心悅目。

看點

川劇《激流之家》劇照川劇《激流之家》劇照

為了體現該劇“激流”二字,編劇徐 可謂是嘔心瀝血,在她看來經典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其底蘊深厚、內涵豐富。不同時代的不同作者往往會發掘出風格迥異的內涵,作出自己的詮釋。在現今時代,《家》中那份體現覺新等青年衝破封建牢籠的激情更加具有現實意義。而巴金的小說《家》之所以比它同時代“革命加戀愛”的小說高明,也就在於它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統治的核心——專制主義,以及宗法社會的核心——家長專制。所以改編自小說的川劇《激流之家》也必然要以這股“激流”作為全劇的靈魂所在。
演員:川劇新秀傾情演出
該劇演員幾乎都是三十歲上下的年輕人,他們的加盟使全劇充滿了青春的朝氣。第一主人公高覺慧將由新獲“梅花獎”的孫勇波飾演,他扮相俊美、激情洋溢,在劇中表現不俗。而陳巧茹這位久享盛譽、早就獲得過“梅花獎”、“飛天主角獎”、“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員獎”的青年川劇名旦,在劇中飾演梅表姐,以一段盪氣迴腸的唱腔,使人賞心悅耳。
川劇新秀王玉梅在劇中飾演鳴鳳,曾獲得過“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員獎”和“首屆小百花越劇節金獎”,她音色甜美,表現力極強。此外,加上飾演高覺新的蔡少波、飾演高老太爺的孫普協、飾演高覺民的鄒宏、飾演高克明的王力、飾演婉兒的王雪艷、飾演琴表姐的劉漫等優秀演員,川劇院幾乎是傾巢而出。這些老一輩的演員雖然飾演的都不是主角,只是為後生們配戲,但他們絲毫沒有馬虎,憑藉自己的表演經驗將角色塑造得鮮活生動的同時,還幫年輕演員一起揣摩角色心理,使其更加投入地演出。
結構:“絞麻花”老少皆宜
《激流之家》為了表現出應有的思想深度和生活廣度,拋棄了傳統戲曲“一人一事”的“線性結構”,而採用了以覺慧為中心的“多人多事”結構。這種結構在川劇戲曲 中是極少見的。採用新的結構可能會受到新觀眾的喜歡,但也可能受到老觀眾的冷淡。因此,該劇採用了“絞麻花”的結構方式,以便劇中的人和事得以“此隱彼顯、彼隱此顯”地進行著,希望對新、老觀眾能二者兼顧。

川劇《激流之家》川劇《激流之家》

音樂:吸取川藝“揚琴”精華
川劇是具有很濃地方特色的高腔音樂,近二十多年來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接近時代,更加受到年輕的、新的戲曲觀眾的喜愛。由優秀青年作曲者王文訓作曲、蘭天配器的《激流之家》的音樂,在以往所取得成就的基礎上,吸收了四川曲藝“揚琴”的因素而發展,使之於高亢激烈中又突顯出纏綿悱惻、哀婉幽怨,從而變得更加悅耳動聽了。
舞美:虛實之間暗示主題
此劇的舞美設計李藝梅在表現內容與營造氣氛上下了不少功夫。布景的既虛又實、既誇張又具體,以極富象徵性的舞台布景為觀眾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同時,趙志珍精彩的服裝設計,把一個常處於昏暗混沌中的舞台,點綴得璀璨絢麗,不但揭示了這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家,還以不同人物的不同服裝,揭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從而更加鮮明地展現了這是個正處於變型中的家,一個正處於新舊交替中的家。

評價

根據巴金小說《激流三部曲》改編而成、由成都市川劇院演出的《激流之家》,近日在上海逸夫舞台公演,吸引了上海眾多藝術家。前晚在演員謝幕後,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越劇演員趙志剛等到後台看望演員時高興地說:“你們這批年輕人把巴老筆下的人物演活了,這個戲很有四川地方的生活氣息。”
秦怡說,這齣戲表現了一定的生活廣度,主角是覺慧,而不是覺新,這也是其區別於其他版本的地方。覺慧是一個熱血青年,有稚嫩的一面,諸多事件讓他覺醒、成熟。她發現劇中少了一個人——瑞珏,“這又是該劇出新的地方。”
對川劇運用打擊樂以營造戲劇氣氛這一點,秦怡甚為欣賞:“打擊樂能刻畫與烘托劇中人物,如當高老爺出場時,用長音和弦作為背景,把一個專制的封建家長代表人物勾畫了出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