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爭流》

《滄海爭流》

《滄海爭流》是福建人民藝術劇院“十年磨一劍”的原創劇目,1996年周長賦創作。1998年由福建人民藝術劇院首演。劇本寫清康熙年間,施琅攻下台灣後,在鄭成功廟裡從滿腔怒火準備燒廟轉為隆重祭廟的內心鬥爭過程,用想像性的回憶手法表現了他在過去32年中和鄭成功之間的恩恩怨怨。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滄海爭流》《滄海爭流》劇情
清康熙二十二年的一個秋夜。清水師提督施琅率兵攻取台灣後,闖進他的仇敵鄭成功的廟內,當他準備燒毀這座神廟並處死鄭氏孫子時,忽聞琴歌,勾起往事回憶。施琅原為鄭成功屬下大將,將帥曾有魚水情誼。後因兩人個性和用兵歧見釀成大戾,變為仇敵。而施氏在漫長的復仇歷程中,對鄭成功及兩人間微妙關係有不斷的新發現。曲終,施琅作出一個令自己痛苦,但令兵民激動不已的抉擇。

現實意義

《滄海爭流》《滄海爭流》人物
作品講述的是鄭成功和施琅之間兩位英雄在歷史長河上留下驕傲一筆的背後,藝術性地創作出英雄之間相惜相輕,分別站在不同的利益集團立場上各自人生價值、追求的“求同存異”,模糊了是非判斷的鴻溝,更表現了兩位之間交情的從誤解到理解的過程,還原了可信的人性弱點和矛盾,生動的再塑了一個個有血有肉,不再是高大全的英雄群像。

通過束髮、割發、存發、轉交頭髮等正常藝術加工線索,再加入歷史真實,又通過了巧妙的哀怨曲子前後呼應,在有全劇自始至終貫穿的老年施琅和鄭成功靈魂對話的大膽嘗試串連,最後通過高潮部分從“毀廟”到“祭廟”的最終升華,無不體現了劇作家高超的編劇能力。

獲獎情況

《滄海爭流》《滄海爭流》鄭成功
該劇曾先後獲得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文化部第八屆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曹禺戲劇文學獎等重要獎項,還入選了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評審會對該劇的評語是:這是一部具有思想深度和藝術震撼力的戲,複雜的心理層次和尖銳的性格衝突構成強烈的戲劇性,人物形象飽滿、獨特、鮮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