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年年雪裡》

《清平樂·年年雪裡》是由宋朝時期的李清照寫的一首詞。

概況

【題目】清平樂·年年雪裡
【朝代】
【作者】李清照
【體裁】

原文

清平樂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詞牌

清平樂
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年年雪裡,
⊙○⊙▲(仄韻)
常插梅花醉。
⊙●○○▲(葉仄韻)
挼盡梅花無好意,
⊙●⊙○○●▲(葉仄韻)
贏得滿衣清淚。
⊙●⊙○⊙▲(葉仄韻)
今年海角天涯, 
⊙○⊙●○△(換平韻)
蕭蕭兩鬢生華。
⊙○⊙●○△(葉平韻)
看取晚來風勢,
⊙●⊙○⊙●(句)
故應難看梅花。
⊙○⊙●○△(葉平韻)

作者

作者李清照作者李清照
李清照(1084-約1151)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賞析

這是一首典型的賞梅詞作,借不同時期的賞梅感愛寫出了詞人個人的心路歷程:少年的歡樂,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滄落,詞中都約略可見。詞意含蓄蘊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賞梅寄寓自己的今苦之感和永國之憂,感慨深沉。
上片憶昔。雪裡梅開,預示著鶯飛草長,鳥語花香的春之降臨。它引起詞人新的希望和幸福的追求。於是插梅而醉。這個“醉”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因梅花開放而產生了如醉如痴的內心躁動;二是因內心之躁動而醉飲。飲又不能澆愁,故而挼梅。揉搓,是內心不寧靜的一種下意識動作。而挼盡梅花也無好意緒,只贏得清淚如許!
下片傷今。又到了梅花開放的季節。而自己飄淪天涯,顛沛流離的生活已使兩鬢斑斑。結末作憂患語:昔年雖無意緒,但畢竟“春心‘還’共花爭發”,有插梅、挼梅之舉。而到此國破家亡之時,尚未踏雪尋梅,就已從晚來風勢中預感連賞梅之事也難以實現了。
這首詞表現了一個熱愛生活又屢經患難的老婦的絕望的心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