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的春天》

《水鄉的春天》

《水鄉的春天》是我國著名導演謝晉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葉拍攝的一部黑白影片,講述的是土地改革後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問題。

基本信息

《水鄉的春天》《水鄉的春天》
電影名:水鄉的春天
導 演:謝晉
編 劇:鮑雨汪普慶
主 演:奇夢石孫景璐譚雲范萊李農
上 映:195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水鄉的春天》(1955)

故事梗概

南灣村在淮河的下游,過去因為受淮河鬧水災的影響,村裡的一片良田變成了水盪。土地改革後,南灣村裡的農民雖然分得了土地,但村裡的稻田少、盪田多,農業生產還是很落後的。大部分農民都進行著編蒲包蓆子、打魚養鴨等副業生產。最近,蒲包蓆子打不開銷路,供銷合作社也暫時停止收購農民編的蒲包蓆子了,這樣在生產上南灣村有了嚴重的問題。村長吉春林是個共產黨員。他和一些年輕的小伙子參加了治淮工程,完成任務後,回到家鄉。他在治淮工程中,受到了團隊精神的教育。轟轟烈烈的治淮工程鼓舞了他,他決心要在村里發展農業生產。他一面積極督促供銷合作社,一面提出要築圩堤,把水盪改成稻田。他的妻子翠蘭和民兵隊長長根都積極支持他的主張。吉春林的岳父邰有才,是村裡的生產委員,是個土改後上升的新中農,他受了富家思想的影響,滋長了個人發財致富的思想。在村里暗中進行破壞生產的富農孔炳源,便乘機拉攏他,勸他去買貧農陸連坤的盪田,走投機剝削的富農的道路。邰有才有了這種個人的打算,不但不關心村裡的生產,並且反對吉春林的主張。貧農陸連坤的田是盪田,如果村里把水盪翻改成稻田,對陸連坤是有好處的。但陸連坤家裡人口多,又欠了富農孔炳源的債。陸連坤認為吉春林的主張是好,但又怕作起來困難多,因此也對翻改水盪缺乏信心。村里開了次大會,來討論這件事。邰有才在大會上堅決反對,還有一些中農也跟著他說。村裡的農民有的贊成,有的也有顧慮。結果會議沒有開好。吉春林回到家裡,心裡雖然很煩悶,可是信心沒有動搖,他只想把一些不贊成的人撇開來展開工作。這時,鄉黨組織的夏支書來到他家裡,一面鼓勵他、支持他的計畫,一面批評吉春林,撇開邰有才和陸連坤這些人的想法是錯誤的。他告訴吉春林,應該團結教育民眾,爭取更多的民眾來參加這個工作。夏支書又上區里去向政府請求借給種子和耕牛的貸款,並由上級批准了吉春林的計畫。春林也著手向供銷合作社借錢,成立鐵木工小組,添置了一些工具。民眾看到耕牛、種子和工具都有了,才打消了顧慮,就連邰有才也同意了吉春林的計畫。這樣修築圩堤的工程就轟轟烈烈地開始了。富農孔炳源從外地販運藕秧回村,本想好好做一下投機生意發一筆橫財。哪知,圩堤已經開工,沒有人再去把盪田改成藕田,藕秧沒人買了。他便懷恨在心。這時,修圩堤的農民有些家裡缺糧,他便乘機用高價僱人做工,想把這些農民拉到他這一邊來。春林看到這種情況,首先帶頭賣掉家裡養的鴨,借糧給貧農陸連坤,他又和妻子翠蘭去說服了邰有才,把餘糧借給缺糧戶。他們發動民眾互相接濟、互助幫助,而且政府幫助他們村的種子和耕牛貸款也由夏支書送到了,這就更快地解決了缺糧戶的問題。他們戰勝了重重困難,築好了圩堤。水排出去了,田裡秧苗也插上了。農民民眾喜歡的事,孔炳源是仇恨的,他起了壞主意。在一個大雷雨的夜晚,他去挖壞了圩堤。幸虧春林和長根出來巡查,發現圩子漏水,他們趕快進行搶救。後來,圩堤塌下來,春林支撐不住,給壓在水裡,圩里的新秧給淹沒了。整個南灣村騷動起來了。有一些農民怪圩堤沒有築好,有的要歇工,邰有才又鬧著要種藕秧子。在萬分嚴重的情況下,夏支書也趕來了,春林顯得更加堅定。這時,貧農陸連坤的女兒巧英,機智地發現了孔炳源鬼鬼祟祟地從圩堤上回來,陸連坤又認出了破壞圩堤的鋤頭是孔炳源家的。於是孔炳源的罪惡行為被揭穿了,這給了邰有才和民眾一次很深刻的階級教育。大家齊心趕上圩堤,修好了圩,排去了水。到了秋收的時候,南灣村的田野上長滿了金黃色的稻子,顯出了一片豐收的景象。

相關條目

水鄉 劇情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