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之書》

《水中之書》

繼《如夢之夢》和《暗戀桃花源》後,話劇大師賴聲川在香港推出其最新話劇作品《水中之書》。此劇為賴聲川與香港話劇團首部集體即興方式創作的作品,粵語演出,人物故事都緊扣香港現狀,探討如何尋找生命快樂的問題。《水中之書》在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公演20場,全粵語演出附中英文字幕。

演職人員

(圖)《水中之書》《水中之書》

編劇/導演: 賴聲川 (台北)

演員:韋羅莎王 維黃慧慈

劉守正周志輝黃建東

潘璧雲 雷思蘭

助理導演:彭杏英鍾燕詩

布景設計: 賴聲川林菁

燈光設計: 陳焯華

錄像設計: 黃志偉

服裝設計: 甄紫薇

指定髮型顧問: Ken Hon @ Since Super Cut

內容簡介

(圖)《水中之書》《水中之書》

繼震撼人心的《如夢之夢》及《暗戀桃花源》後,

賴聲川全新作品世界首演

賴聲川規劃並帶領之集體即興創作

一個甩不掉的回音

一個困在舊屋的女孩

一個不快樂的「快樂學」教練…

「當念頭現起,讓它立即消融,如水中寫書法一樣。」──佛經《大圓滿》

華人戲劇大師賴聲川首次聯同香港話劇團以其別樹一格的集體創作方式,加入了演員的靈感,創作出《水中之書》。

《水中之書》講述一名投資銀行副總裁在金融海嘯下被裁,人生計畫全部被推翻,忽然聽到自己的回音…他的女友是個不快樂的「快樂學」教練,偶然遇上一個八歲小女孩,帶領她去坪洲的舊屋尋找神秘的「水中之書」…香港人在都市中跌跌碰碰,最終能否找到快樂的泉源?

創作背景

以禪宗哲理探討現代人生問題

“當念頭現起,讓它立即消融,如水中寫書法一樣。”這是譯自藏傳佛經《大圓滿》的一句話,《水中之書》的名字即來於此。它屬於賴聲川“禪式戲劇”三部曲的第三部,前兩部分別是探討夢的《如夢之夢》和探討死的《如影隨形》。賴聲川在三部曲中以分別禪式哲理來探討現代人生的問題。

談到《水中之書》的概念,賴聲川說告訴記者,兩年前《水中之書》的概念、一些人和物就已開始在腦海中浮現,而真正明晰起來是到金融危機之後看到香港人的“不快樂”。《水中之書》通過幾個人尋找快樂的故事和過長,試圖啟發觀眾思考人生的真正意義。

故事的內容與現代香港社會息息相關。男主角(王維飾)從小便跟從計畫生活,長大後是個等著四十八個月花紅的投資銀行副總裁,金融海嘯的巨浪突然捲來,他的職位被裁,人生計畫全部失去重心;一天,他忽然聽到自己的回音(劉守正飾),漸漸地,他開始尋回自己;女主角Vivian(韋羅沙飾)是個不快樂的“快樂學”教練,在偶然的情況下遇上一個來歷不明的八歲小女孩(黃慧慈飾)。他們在夢與醒、虛與實之間,重新發掘快樂人生的秘密……

編劇介紹

(圖)《水中之書》《水中之書》

繼震撼人心的《如夢之夢》及《暗戀桃花源》後, 賴聲川全新作品世界首演。

參與創作:香港話劇團演員

編劇 / 導演 賴聲川

《亞洲周刊》譽為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賴聲川是華文世界最著名的劇場工作者之一,從1984以來,以強烈的創意吸引觀眾湧入劇場,帶給台灣劇場新生命,從此持續為中國語文劇場開拓新的領域與境界。

賴聲川的25部原創舞台劇包括台灣現代劇場開拓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及《暗戀桃花源》,多部並曾作國際巡迴,獲得廣大迴響,包括《回頭是彼岸》、《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紅色的天空》、《我和我和他和他》、《十三角關係》、《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等。他的七小時劇場史詩《如夢之夢》被譽為現代中文劇場的經典作品。他的純導演作品,如《落腳聲——古厝中的貝克特》、《一夫二主》、《等待狗頭》,以及莫扎特歌劇《唐‧喬望尼》《女人皆如此》、《費加洛的婚禮》也獨具一格,深獲好評。

賴聲川是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藝術博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教授及前院長,曾二度榮獲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也曾獲選為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電影《暗戀桃花源》獲東京影展銀櫻獎、柏林影展卡里加里獎、金馬獎、新加坡影展最佳影片等;《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於99年獲選為聯合報選出之「台灣文學經典作品」;《如夢之夢》並於2003年榮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整體演出」等四項大獎。06年,賴聲川赴美國史丹福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並創作新作《如影隨行》。

賴聲川劇作多數出版於《賴聲川:劇場》一至四冊(元尊,1999)、《如夢之夢》(遠流,2001)、《世紀之音》、《兩夜情》、《魔幻都市》、《對照》、及《拼貼》(群聲,2005)。更多信息見《剎那中——賴聲川的劇場藝術》(台北:時報,2003)。關於創意的《賴聲川的創意學》(台北:天下,2006)出版後,在台灣及中國大陸皆成為暢銷書。

新聞報導

《水中之書》記者招待會已於2月12日在話劇團黑盒劇場舉行,當日導演賴聲川博士為大家闡述《水中之書》的創作意念。他表示:在金融海嘯後,有天我到中環走走,街上每個人面上的表情都好沉重,好痛苦。難道香港是最不快樂的城市?希望《水》劇可以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示,讓大家再想一想如何尋找快樂。《水》劇首席贊助「何鴻毅家族基金」行政總裁吳杏冰女士同樣希望觀眾能從中找到快樂的泉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