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草》

《死亡草》

阿加莎.克里斯蒂偵探小說。

基本信息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譯者:王靜萍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8-10-1
頁數:236
定價:16.8
裝幀:平裝
叢書: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全集
ISBN:9787221046901

內容概述

1.星期二晚間俱樂部
一個以馬普爾小姐為中心的家庭成員聚會在周二晚開始了,大家商定每人說一個謎案,然後討論案情,猜測兇手。這第一個故事是由亨利爵士講的:一次晚餐後,三人病倒,但只有夫人中毒死去,丈夫和女伴則康復。大家將視線集中在晚餐的食物上,但得出的結論卻不統一。能否象馬普爾小姐一樣斷案就要看你對西餐的熟悉程度了。
2.阿斯塔特神壇
這一章由彭德牧師說起他年輕時親身經歷的一件令人恐怖的怪事:在一個古老樹林中央由一個進行神聖儀式的聖壇。參加一個家庭化妝舞會的人們來到此處,但映入他們眼帘的竟是一場離奇的死亡事件,死者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刺死,但在場的人都未看到兇手和兇器,神秘而恐怖縈繞的故事。
3.金條
接下來一章由雷蒙德講述了一個關於金條的有趣故事,這個故事雖然沒有謀殺發生,但如果你沒有相當的生活閱歷的話也是很難看破的。
4.行道上的血跡
喬伊斯講述了她做為目擊者的一段經歷,有點令人驚悚的是那突然出現在行道上而又神秘消失的血跡,這絕不是一個靈異故事,兇手是非常狡猾的。
5.機會與動機
輪到派屈克律師講故事了,他講了一個關於遺囑神奇消失的案件。經手人中,有動機的沒有時機,而有時機的人卻沒有動機,可是剛剛寫好的遺囑就是被換成了一張白紙,誰幹得呢?
6.聖彼得的姆指印
本章故事由馬普爾小姐親身經歷,她為了給侄女洗刷謀害親夫的罪名而展開調查,調查的重點就是死者臨死前所說的幾句話,當弄清死者所說的話的真正意義時,死因將得到證明。但知道了死因就直接揪出罪犯的做法倒像是福爾摩斯的風格。
7.藍色的天竺葵
時間又過去一年,馬普爾小姐應邀參加了班特利夫婦的晚宴。在宴會上大家又聊起各種離奇的時間,班特利先生先講了一個詭異的“鬼故事”:在一個密室之中,粉紅色的花朵竟突然變成了象徵死亡的藍色,而女主人也真的神秘死去!難道世間真有魔鬼嗎?
8.陪伴
接著勞埃德醫生為大家講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案件,而且這是只有他了解真相的案件:兩位英國女士來到加那利島觀光,她們是富有的小姐和她的女伴。然而悲劇發生,女伴在海里游泳時溺水身亡,小姐悲痛萬分,認為女伴的死自己應負責。過了一個月後,她就自殺了。大家對此議論紛紛,猜測這幕後的原因。這是一個高智商的犯罪行為。
9.四個嫌疑犯
接下來輪到亨利爵士講述一個他經手的案例:一位老人從樓梯上摔下死了,有理由懷疑是謀殺。四個嫌疑犯分別是死者的親侄女,跟隨多年的女傭,政府派去的特工以及村中多年的園丁。初看這些人中不可能有人會犯罪,但一同邪惡勢力掛上鉤,一切不可能的事情都會變成可能。
10.聖誕節謀殺案
這大概是馬普爾小姐有生以來遇到的最狡猾的對手了。馬普爾小姐的種種努力非但未能阻止兇手的殺意,而且竟然自己也被兇手騙過。這真是一個大膽,狡猾的罪犯,這部短篇之所以出色就是因為兇手的精彩表演!
11.死亡草
輪到班太太講故事了,她雖然結結巴巴地未能完整敘述出整個故事,但她所說的故事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眾人均提出自己的問題並闡述了看法,大家將可能的兇手逐一點評了一番,那么真兇到底是哪個呢?你能發現兇手那不可告人的殺人動機嗎?你對人性是否有透徹的了解呢?
12.班格樓事件
最後由珍妮赫利爾講了一個盜竊案,她那天真的表演敘述令在座的聰明人忍俊不禁。但千萬別被她的外表所迷惑,她講的故事中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陷阱,沒人能輕易地躲開,連經驗豐富的馬普爾小姐也不知道答案了。這事實究竟又是什麼呢?
13.花謝薄暮時分
不愧於篇尾作品。兇手的殺人動機是隱蔽的,並且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然而馬普爾小姐不需去推翻這一切,她只需憑藉對人性的充分了解即洞悉了兇手的內心。這個故事的案情雖然簡單,但設計非常巧妙,而且阿加莎·克里斯蒂特意事先留出線索供大家開動腦筋。

作者簡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譽為舉世公認的偵探推理小說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銷售量逾10億冊,而且還被譯成百餘種文字,銷售量亦逾10億冊。她一生創作了80部偵探小說和短篇故事集,19部劇本,以及6部以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的筆名出版的小說。著作數量之豐僅次於莎士比亞。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戰時她擔任志願救護隊員。在這部小說中她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小個子比利時偵探赫爾克里·波格,成為繼福爾摩斯之後偵探小說中最受讀者歡迎的偵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寫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羅傑疑案》(又譯作《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劇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後連續上演,時間之長久,創下了世界戲劇史上空前的紀錄。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英國女王冊封的女爵士封號。1975年,英格麗·褒曼憑藉根據阿加莎同名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改編的影片獲得了第三座奧斯卡獎盃。阿加莎數以億計的仰慕者中不乏顯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法國總統戴高樂
1976年,她以85歲高齡永別了熱愛她的人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