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話》

《武夷茶話》

《武夷茶話》從茶史、茶性、茶趣、茶藝、名人、茶話、市場等七個方面,條分縷析,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武夷茶的產銷歷史、品質特性和品飲技法。作者林治。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武夷茶話》從茶史、茶性、茶趣、茶藝、名人、茶話、市場等七個方面,條分縷析,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武夷茶的產銷歷史、品質特性和品飲技法。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地武夷山,不僅是風景名山、文化名山,而且是茶葉名山。這裡不僅是紅茶、烏龍茶兩大茶類的發祥地,更被譽為“中國茶樹品種大觀園”。有了茶,武夷山便浸潤在濃濃的茶香和韻味無窮的詩情畫意之中。品味武夷山先要品味武夷茶,同時品讀流光溢彩的武夷茶文化

作者簡介

林治,1969年到福建武夷山茶鄉插隊,從此與茶結緣,1994年讀《金剛經》,悟透人生“如夢如幻如露如電如泡影”,決心“惜花惜月惜情惜緣惜人生”,因此從南平地區財政局領導崗位上辭職從文,創辦了全國第一家茶文化研究所,十多年來編著出版了《中國茶道》《中國茶藝》《中國茶情》《神州問茶》《茶道養生》《中國茶藝集錦》等專著。2004年當選為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2005年當選為全國茶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同年回西安創辦了西安六如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一批志同道合的茶友,致力於茶藝培訓,名茶開發和茶文化研究。

圖書目錄

自序
一 茶史篇——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晚鐺宜煮北山泉——唐代古樸典雅的茶風
共成三絕鑒中人——宋代內省自性的茶風
竹灶煙輕香不變——元代簡約曠達的茶風
伐毛洗髓見元神——明代清麗脫俗的茶風
武夷應喜添知己——清代求實求變的茶風
春到茶山夢也香——當代武夷山多姿多彩的茶風
二 茶性篇——平生心賞建溪春,一丘風味極可人
茶樹品種——乃知此為最靈物,草木英華信有神
生態環境——香含玉女峰頭露,潤滯珠簾洞口雲
栽培管理——仙山奇茗君子性天涵地育純天然
加工工藝——心閒手敏工夫細唯求精粹不敢貪
武夷岩茶的初制
武夷岩茶的精製
貯藏條件——藏到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
武夷岩茶的質量標準
武夷岩茶的感官審評
三 茶趣篇——清香至味本天然,咀嚼回甘趣逾永
名山訪泉
品茗論器
探幽尋勝
天心永樂禪寺
慧苑古剎
止止庵
桃源洞
御園追夢
以茶結緣
四 茶藝篇——武夷奇茗和月煮,塵愁消盡與雲閒
茶藝的基本概念
藝茶的技能
品茶的藝術
完善自我的心理體驗
待客型工夫茶茶藝
表演型大紅袍茶藝
擂茶茶藝
六如禪茶茶藝
浪漫音樂紅茶茶藝
祝福茶茶藝
六如茶藝的特點
五 名人篇——武夷自古多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林逋
范仲淹
歐陽修
蔡襄
蘇軾
陸游
朱熹
白玉蟾
乾隆
袁枚
吳覺農
張天福
六 茶話篇——岩茶物外有高意,茶話閒聽兩三聲
茶字趣解
武夷山的茶謎
唐伯虎以茶謎會友
店老闆巧猜啞謎
柳永做茶謎言志
民間茶謎
茶俗趣談
三茶六禮
七夕茶
施茶
祭祀中的茶俗
清代皇室的十大茶禮
乳茶祀先皇
光祿寺茶湯
宗室宴茶儀
重華宮茶宴
清宮茶宴
萬壽宴茶儀
千秋節宴茶儀
郊勞賜茶
千叟宴
御殿賜茶
乾隆以茶治國的故事
大紅袍的故事
葉飛司令親自審評大紅袍
中美友好的外交禮品茶
陪伴蔣經國先生安度晚年
七 市場篇——世間絕品誰能識、須訪眠雲跂石
武夷岩茶市場的現狀
商品大紅袍之父陳德華
帶動武夷岩茶騰飛的何一心
無冕之王劉寶順
草根茶王陳榮茂
制茶女狀元游玉瓊
附錄:西安六如茶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