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觀記》

《東漢觀記》

《東漢觀記》原名《漢記》,是最早的東漢史,因主要撰於皇家藏書處東觀,故後人稱之為《東漢觀記》。此書是紀傳體東漢皇朝史,含紀、表、志、傳、載記五個部分。原書143卷,記事自光武帝,訖與靈帝,為東漢時人所撰的本朝史巨著。唐宋以後,逐漸散佚,自元以下,幾乎沒有完篇傳世。清代康熙時姚之駰輯佚本《東漢觀記》8卷,乾隆時四庫全書館館臣佚本《東漢觀記》24卷。

基本信息

簡介

《東漢觀記》是東漢時官修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敘東漢史,共143卷。《東漢觀記》,始於明帝,累朝增修,至漢末,為後世各家撰修《後漢書》的重要依據。原書已佚,清人有輯本24卷。
東漢觀記東漢觀記

鬱鬱蒼蒼

語出

漢·劉珍《東漢觀記》:“在舂陵時;望氣者言舂陵城中有喜氣;曰:‘美哉;王氣!鬱鬱蔥蔥。’”

釋義

鬱郁:草木茂盛的樣子;蒼蒼:深綠色;草木蒼翠的顏色。形容草木蒼翠茂盛比喻美好興旺的景象。

舉案齊眉

梁鴻,東漢初期經學家、文學家,一生不仕,本為扶風平陵(今陝西鹹陽)人,因作《五噫歌》諷刺統治者的奢侈,漢章帝甚為不滿,遂改名換姓,隱居南方(今常熟武進一帶),替人舂米以維持生計,雖然窮困潦倒,但人窮志不窮,夫婦相敬如賓,民間流傳的“舉案齊眉”的典故,就是梁鴻與其妻孟光的故事:“(梁鴻隱居)適吳,依大家皋伯通廡下,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常齊眉”(《東漢觀記·梁鴻傳》)相傳梁鴻少孤家貧卻很有主見,有骨氣:“(鴻)常獨坐止,不與人同食。此舍先炊已,呼鴻及熱釜炊(趁熱鍋燒飯以節省薪柴)”,鴻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灶更燃火(自己重新燃火做飯)”。(東漢觀記·梁鴻傳)《東漢觀記》是東漢時官修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敘東漢史,共143卷。

梁鴻

梁鴻,出生年月不詳。因他的父親梁讓在王莽擅權專政時期人過城門校尉,故可推測他生於西漢末年。他是我國歷史上知名度甚高的大士。
梁鴻生於官宦之家。父親梁讓在“新”莽政權建立以前被封以修遠伯的高爵。王莽新朝短命,幾年後,天下大亂,梁讓舉家逃難,途中他得病死去。梁讓一死,昔日的官僚家庭就此衰落,成了一個赤貧戶。戰亂與家庭的變故給小梁鴻的心靈以極大的震撼。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深深地刺痛了梁鴻的心,這對他成年以後淡泊名利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梁鴻曾以牧豬為生。在偌大的上林苑中,只見梁鴻早出晚歸,放牧不輳放牧之餘,梁鴻夜夜在昏暗的燈光下苦讀。清貧的生活,本來就使梁鴻吃盡了苦頭。不料屋漏偏遭連夜雨,行船又逢浪頭風。一天,梁鴻在家中邊做飯邊讀書,讀到入神處,疏忽了灶中的火種,引起了火災,大火還蔓延到鄰家,燒壞了鄰居的部分財物。
事後,梁鴻主動來到被火災殃及的鄰家,把自己餵養的那群小豬全都賠出。
鄰居一看梁鴻如此忠厚老實,貪心頓起,不肯放過梁鴻,說區區十幾隻小豬不足以抵償他家的損失。梁鴻說:“如今我瞭然一身,沒有任何財產可以賠你了,我給你家幹活吧。”鄰居答應了。
梁鴻成為無償傭工以後,將鄰人家裡里外外的活統統包攬,粗活細活無所不做。夙興夜寐,不懈朝夕,勤勤勉勉,絕無怨言。村里人見他舉止不似常人,便為他抱不平,紛紛責備那位鄰居貪心失禮。鄰居也為梁鴻的寬厚忍禮精神所感動,不僅不要梁鴻幹活了,而且把那群小豬全部退還給他。梁鴻堅決不肯收回,說:“火因我的過失而起,已給你家造成損失,我理應賠償,豈能收回?”
從此,村里人都非常尊敬梁鴻,見面都稱他“先生”、“夫子”。梁鴻的名聲也漸漸傳了出去。後來,他在上林苑已無法安穩寧靜地生活,便悄然回到了平陵老家。
五噫歌》
(東漢)梁鴻
陟彼北芒兮,噫!
顧瞻帝京兮,噫!
宮闕崔巍兮,噫!
民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

古代造紙的原料

在《東漢觀記》卷二上記載:“蔡倫,有才學,盡忠重慎,每次休沐,閉門以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元興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鹹稱蔡侯紙”。從以上看來,蔡倫是用樹皮、破布、魚網造紙的。

嚴光力正風俗傳教後世

嚴光,字子陵,西漢末年名士,浙江餘姚人。據《後漢書•逸民列傳•嚴光傳》載,嚴光少有高名,曾與劉秀同窗。劉秀即位後,嚴光隱姓埋名,避至他鄉。劉秀思賢念舊,令繪其形貌尋訪。嚴光被找到後,劉秀接他到京都洛陽,並授予其諫議大夫一職,嚴光不從。後嚴光歸隱富春山耕讀垂釣,終身不仕。嚴光的淡泊名利,為歷代所推崇。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嚴先生祠堂記》一文中對嚴光有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贊語,更使嚴光以高風亮節名聞後世。
諳歷史的毛澤東,對嚴光有過多次評論。大家比較熟悉的毛澤東談及嚴光的故事,源於毛澤東在一首七律中的用典。1949年3月,柳亞子寫了一首七律《感事呈毛主席》,稱自己欲退居家鄉的分湖。詩中寫道: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意思是說:等南征的捷報傳來,我便像嚴光隱居子陵灘一樣,回到家鄉分湖養老去了。一個月後,柳亞子收到毛澤東勸其從長計議,打消回家養老念頭的和詩《七律•和柳亞子先生》。其中寫道: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意思是你不要以為北京昆明湖裡的水淺,在這裡觀魚要比在富春江好。毛澤東寫詩,善借古喻今、抒情言志、闡明事理。在這首詩中,毛澤東以富春江對子陵灘,通過用典,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勸告柳亞子不要像嚴光那樣歸隱起來,而應繼續為國家和人民做些有益的工作,其涵義自是悠遠。
毛澤東早在青少年時代,就已經注意到了嚴光,並對他的行為形成了自己獨到的看法。在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預科一班學習期間,毛澤東曾留下一本名為《講堂錄》的讀書筆記,其中記述了嚴光的事跡,並寫下了自己的感想。毛澤東認為:後世論光不出為非。不知光者,帝王之師也。受業太學時,光武受其教已不少。故光武出而辦天下之事,光即力講氣節,正風俗而傳教於後世。且光於專制之代,不屈於帝王,高尚不可及哉。
自東漢以後,世人對嚴光不仕光武帝之事的評價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如,范仲淹將其視為景仰的楷模;而朱元璋卻將嚴光視為罪之大者,認為他只求個人安逸、不為天下蒼生造福,根本無德可言;王安石則留有跡似磻溪應有待,世無西伯可能留的詩句,將嚴光隱居理解為懷才不遇後的無奈選擇;也有論者將嚴光視為沽名釣譽之徒,如清朝有詩批評嚴光:一襲羊裘便有心,虛名傳誦到如今。當時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
在青年毛澤東的心目中,嚴光的形象卻與上述諸論頗不相同。
其一,毛澤東認為嚴光是一個頗具遠見卓識的人。他提出過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指要領絕的治國主張。嚴光的這句話雖然是在給侯霸的信中提出來的,但實際上是寫給光武帝劉秀看的。經過多年的戰亂,東漢建立之初,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正是基於這一現實,嚴光提出了懷仁輔義的休養生息方略以供劉秀參鑒。應該說,劉秀是接受了他的這個意見,也認為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經過推行一系列與此相關的經濟社會政策,最終開創了所謂光武中興之世。
其二,在毛澤東看來,嚴光力講氣節,正風俗而傳教於後世的主張也是重要的。嚴光是一個在當時能正風俗的人。他功成不居的風節,可以起到影響當時與後世的作用。
其三,毛澤東認為嚴光還具有不屈於帝王的抗爭精神。嚴光沒有依從劉秀的意旨,堅決不出來做官。毛澤東曾經說過:如果你的官很大,可是真理不在你手裡,也不能服從你。在毛澤東看來,嚴光與劉秀之間雖然不存在真理在誰手裡的衝突,但是在那個專制時代,嚴光不屈於上的勇氣,在封建士大夫之中確是高尚不可及哉。
當然,在青年毛澤東眼裡,嚴光也並不是什麼十全十美的歷史人物。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習期間,毛澤東曾經因為如何評價嚴光的問題,與同學蕭瑜發生過爭論。當時,蕭瑜寫了一篇名為《評〈嚴先生祠堂記〉》的文章,對范仲淹的這一名篇表示異議。蕭瑜認為,光武帝請自己的朋友幫忙處理繁雜政務,未必是求賢若渴;嚴光拜訪光武帝並與其同床共眠,表明其愛慕虛榮。毛澤東不同意蕭瑜的這種見解。不過,毛澤東對嚴光堅辭不仕的態度卻不以為然,認為嚴光應當如同早他200年的張良輔佐漢高祖一樣,出任光武帝的輔相。為此,兩人爭論了一個晚上。毛澤東這一觀點的形成,絕非一時有感而發。毛澤東認為古代賢者有辦事之人,有傳教之人,還有辦事而兼傳教之人。對於這三類人,毛澤東都是加以肯定和推崇的,然而他認為更可貴更可佩的是那些辦事而兼傳教之人。在當時毛澤東的心目中,范仲淹就是這樣的人。嚴光雖然能夠正風俗,然而卻沒有出來辦事,不能不令人憾然。
總之,毛澤東認為,能傳教而不能辦事的嚴光雖值得推崇卻並非盡善盡美,而既能辦事又能傳教之人才是最值得推崇的。毛澤東是千古少有的歷史偉人,他的這一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頗也值得人們深思。
神人孔明還不夠聰明
毛澤東在召開會議時喜歡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方面說明他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以為然,另一方面說明他非常重視集體的智慧。
在那個人們對諸葛亮敬若神靈的時代,毛澤東能將諸葛亮的缺點看得一清二楚,體現了一位軍事家足夠的智慧。當人們感嘆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時”,並且紛紛為諸葛亮的失敗尋找藉口的時候,毛澤東心中已經非常明白:諸葛亮之敗怨不得天時,怨只怨諸葛亮自己還不夠聰明。
在分析諸葛亮的失敗原因時,毛澤東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毛澤東卻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毛澤東所說“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的北伐本錢也便所剩無幾。所以,毛澤東嘆道: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借用“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巧借東風”、“華容道”等故事情節,使得諸葛亮幾乎成了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而實際上,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應該非周瑜莫屬。
翻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04頁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戰史中合此原則而取勝的實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漢成皋大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在這段話中,毛澤東把赤壁之戰定義為“吳魏赤壁之戰”,說明他並不認為劉備、諸葛亮對赤壁之戰有多大貢獻。 `
  一九五三年,毛澤東在《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中說:“曹操帶領大軍下江南,攻打東吳。那時,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時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他當,結果打了勝仗”。這段話表明了毛澤東的立場,他認為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是周瑜,而並非諸葛亮。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的節度,舉動失宜,結果被曹魏大將張頜所破,導致街亭這一重要關口失陷敵軍之手。諸葛亮不得不敗退漢中,演出一幕“揮淚斬馬謖”的悲劇。
歷代評書、戲劇在表現“失街亭”事件時,都把重點放在馬謖如何違背調度,以及諸葛亮如何執法嚴明之上。毛澤東對此則有獨到的見解,他評論到:“初戰亮宜親自臨陣。”在毛澤東看來,街亭能否固守,關係到整個戰役的成敗,如此重大的任務怎能交給一個沒有實際作戰經驗的人去執行?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應該不斷派軍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諸葛亮本人也應該前去親自指揮,與敵軍展開大決戰。
儘管在傳統戲劇和小說中曹操一直是個“反派人物”,但毛澤東對曹操卻有著相當高的評價,毛澤東曾說過,曹操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制,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還不是了不起?
毛澤東曾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議論曹操時說:“曹操結束漢末豪族混戰的局面,恢復了黃河兩岸的廣大平原,為後來西晉的統一鋪平了道路。”
  有一次,毛澤東聽到自己的隨行醫生說曹操是“白臉奸臣”,他馬上反駁說:“屁話!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這么寫,劇里這么演,老百姓也這么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製造的冤案。筆桿子殺人哪,那些反動文人壟斷了文化,寫出東西又愚弄毒害了老百姓,這個案我們要翻過來!”
毛澤東非常喜歡曹操的詩,他認為曹操的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在和他的子女們談話時,他也說過:“曹操的文章詩詞,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當學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