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哲學研究》

《朱子哲學研究》

《朱子哲學研究》,陳來著,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於2010年12月1日出版。本書注重從時(歷史演變)空(層次角度)的不同方面對朱子的理氣論、心性論、格物致知論的主要內容進行綜合考察和全面分析,以求達到對這一龐大而複雜的哲學體系的具體把握。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朱子哲學研究》:《朱子哲學研究

朱子哲學中國哲學史上最龐大的哲學體系之一,考察這一哲學的整體結構及其具體內容必須注意:一方面,整個朱子哲學和它的重要部分都不是一次形成的靜止結構,而是有其自身提出、形成並經歷複雜演變的動態體系。另一方面,組成這一學說總體的命題大都不是意義單一的命題,朱子哲學中的哲學命題和他對許多問題的討論在內容上大都具有多方面、多層次的不同含義。這兩方面造成了朱子哲學的複雜性。因而,

作者簡介

陳來,生於北京,祖籍溫州。1981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任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際中國哲學會副執行長。主要著作有《朱子哲學研究》、《朱子書信編年考證》、《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宋明理學》、《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人文主義的視界》、《現代中國哲學的追尋—新理學與新心學》、《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等。

目錄

引言
內容提要
前論 禾子早年思想的發展
 第一章 朱子與三君子
一 以儒名家
二 出入經傳
三 泛濫釋老
四 歸本伊洛
附:白田庚寅師事說辨
 第二章 朱子與李延平
一 道南之傳
二 體驗未發
三 灑落氣象
四 境界與本體
五 涵養與窮理

圖書節選

前論 禾子早年思想的發展
第一章 朱子與三君子
朱子思想,成熟於丙戌(37歲),確立於己丑(40歲),其早年思想演進,以從學李延平為關鍵,此在年譜皆已指明。本文所論,乃自朱子青少年至同安任滿(時朱子28歲),欲以察其思想淵源及成長脈絡,間亦考其行事,蓋前賢所論乎此者,尚有未安,不可以不辨也。
一 以儒名家
建炎四年(1130)九月十五日,朱子生於福建南劍州尤溪縣。他的祖先世居婺源,其父朱松(字喬年,號韋齋)宣和年間為建州政和縣尉,攜家居閩。朱熹的祖父死在朱松任政和尉時,朱松因貧,無法將其歸葬原籍,只得葬於政和縣的護國寺。喪服滿後,朱松調任尤溪縣尉。靖康之亂後一度失官,於是以教館授徒為生。是年在尤溪鄭氏家教館,朱子即生於朱松當時在尤溪的寓所。紹興四年,朱松應召試館職。除秘書省正字,後改左宣教郎、秘書省校書郎、著作佐郎、尚書度支員外郎兼史館校勘、吏部員外郎等。因不附秦檜和議,使出知饒州,未上,奉祠家居,卒於紹興十三年,時朱子方14歲。
黃榦作《朱子行狀》中稱“父朱氏,為婺源著姓,以儒名家”。後來朱子為其父所作行狀中說:
及去場屋,始放意為詩文,其詩初亦不事雕飾,而天然秀髮,格力閒暇,超然有出塵之趣,遠近傳誦,至聞京師。……然公未嘗以是而自喜,一日喟然顧而嘆曰:是則昌矣,如去道愈遠何!則又發憤折節,益取六經諸史百氏之書伏而讀之,以求夫天下國家興亡理亂之變,與夫一時君子所以應時合變,先後本末之序,期於有以發為論議時措之事業,如賈長沙,陸宣公之為者。又得浦城肖公*子莊、劍浦羅公從彥仲素而與之游,則聞龜山楊氏所傳河洛之學,獨得古先聖賢不傳之遺意,於是益自刻厲,痛刊浮華,以趨本實,日誦《大學》、《中庸》之書,以用力於致知誠意之地。(《皇考朱公行狀》,《文集》卷九十七)

論文寫作參考書籍大全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當然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 論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所以在寫作中,一定要對這三點加以重視。
《論朱熹詩》
《對讀》
《國文藝思想史論叢》
《宋詩活法論與理學的關係初探》
《情感與理性》
《朱子哲學研究》
《宋明理學史》
《江湖詩派研究》
《江西詩社宗派研究》
《江西詩派研究》
《理學文藝史綱》
《理學文化與文學思潮》
《宋代詩學通論》
《中國詩學之精神》
《中國詩學思想史》
《宋代文學通論》
《宋代文學思想史》
《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
《滄浪詩話校釋》
《宋詩話全編》
《宋詩話考》
《陸游集》
《韋齋集》
《後山先生集》
《豫章黃先生文集》
《蘇軾詩集》
《張載集》
《伊川擊壤集》
《周元公集》
《濂洛風雅》
《文章正宗》
《瀟灑與敬畏》
《朱子新學案》
《朱熹文學研究》
《朱子理學美學》
《朱熹年譜長編》
《朱子大傳》
《朱熹集》
《朱文公文集》
《脂批形成於何時》
《俞平伯和新紅學》
《論紅樓夢的網路式敘事結構》
《離騷末盡靈均恨更有情痴抱恨長》
《新寶玉和舊寶玉》
《石頭的天路歷程與塵世歷劫》
《神話與民族精神》
《中國文化心理學心要》
《中國詩學研究》
《紅樓夢研究小史》
《紅樓夢脂批初探》
《紅學百年風雲錄》
《台灣紅學論集》
《海外紅學論集》
《紅樓夢批語偏全》
《批評的解剖》
《紅樓夢真貌》
《紅樓夢與中華文化》
《紅樓夢符號解讀》
《紅樓夢哲學精神研究》
《網路文學論綱》
《超文本詩學》
《現代廣告文案撰寫》
《現代廣告文案藝術》
《如何成為傑出的廣告文案撰稿人》
《廣告奏效的奧秘》
《廣告學原理》
《廣告文化學》
《公務文書寫作》
《文秘寫作》
《現代實用寫作學》
《毛澤東詩詞選》
《毛澤東哲學批註集》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
《毛澤東早期文稿》
《方誌敏》
《方誌敏傳》
《方誌敏文集》
《大眾語文論戰》
《文字改革文集》
《倪海曙語文論集》
《瞿秋白哲學研究》
《瞿秋白評傳》
《瞿秋白印象》
《瞿秋白論稿》
《回憶秋白》
《憶秋白》
《瞿秋白研究文集》
《瞿秋白研究》
《瞿秋白詩詞淺釋》
《文藝理論家》
《文學體裁的本質與創新》
《語體略論》
《劉白羽研究專集》
《劉再復散文詩合集》
《小品文和漫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