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記》

《方丈記》

《方丈記》即是鴨長明隱匿日野山時,回憶生平際遇、敘述天地巨變、感慨人世無常的隨筆集。其成書於1212年,被譽為日本隱士文學之“白眉”(最高峰)!

基本信息

簡介

方丈記》是平安時代末期鴨長明寫的隨筆集,成書與1212年。與清少納言的《枕草子》、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一同被譽為日本古代“三大隨筆”,代表了古代隨筆的最高成就。
作者鴨長明生於神官之家,以歌人身份聞名於天下。50歲時因失意出家,他的一生正值源平動亂的時代,經歷了平氏一族的滅亡和古代天皇制的衰落,在這部隨筆集中流露出對時代變幻無常的感慨和消極思想。

內容

全書共十三節,以簡潔嚴整的和漢混合文體寫成,筆意生動而富有感情。前半部分從感慨世事多艱、人生虛幻出發,通過作者的耳聞目睹,生動寫實地描述了平安末期悲慘的“五大災厄”,借社會的苦難揭示出人世無常、生存不易的道理。
後半部分筆鋒一轉,由社會現實轉向了隱居生活和內心世界。先是自敘身世,接著書寫隱遁大原山,後又遷移日野山築庵,以清雅的筆墨,記述了方丈之庵中閒寂的生活,同時表達自己內心的矛盾與煩惱。到最後直率地坦露心扉,為能否安於清貧而自我深省。

推薦

全書措辭佳美、渾然天成,結構巧妙、格調高逸,奠定了鴨長明“日本中世隱士文學鼻祖”的崇高地位。

賞析

《方丈記》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序言,是鴨長明親歷了各種天災人禍與人生波折後,在方丈庵得出的人生感悟。序言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而序言部分所蘊含的無常觀思想,可視為整個作品的主軸。在序言的開頭,鴨長明如此感嘆道:“川水流淌不絕,但絕非源頭之水。水中的水泡時而消失時而聚集,卻不曾長久不變。世間的人們及其棲身之所,也如同水泡一樣變化無常。”P1流水,以及流水形成的水泡都是瞬息變幻的,鴨長明卻將世間的人們和他們的棲身之所比作流水,以及流水形成的水泡,意在指出世間的人們及其居所如同流水及水泡一般瞬息變幻,不會永恆不變。文中鴨長明還如此寫道:“房屋及其主人,(略)無異於牽牛花及其上面的露珠。時而露珠落下花殘留,但殘花不待朝日時;時而露珠還在花已敗,但不到黃昏珠已落。”P1他將房屋比作牽牛花,把房屋的主人比作花上的露珠,實指房屋和房屋的主人的命運也同花和露珠一樣,都不會長久不變,更不會長存。序言中無處不流露出否定現世、消極的世界觀,表達了對世事無常的強烈悲哀情緒。
第二部分中鴨長明按時間順序詳細記載了其親身經歷的各種天災人禍,即《安元大火》、《治承颶風》、《遷都福原》、《養和饑饉》及《元歷大地震》。在《安元大火》一篇中,鴨長明講述了安元3年(公元1177年)都城發生的一場大火。大火一夜之間將都城的許多房屋燒成了灰燼。有人被活活燒死,有人被煙嗆倒,也有人從火場中逃了出來但財產付之一炬。親眼目睹大火過後各種慘狀的鴨長明不禁感慨道:“人類的行為都是愚鈍的,尤其為了在這般危險的都城中建造家園而花費錢財、苦心經營,這些都是多么的毫無意義啊。”P3這正與他在序言部分中流露出的否定現世、感慨人生無常的悲觀情緒相映襯。《治承颶風》則講述了治承4年(公元1181年)發生在京城的一場颶風。被捲入颶風的房屋,不論大小均遭到了嚴重破壞。颶風不僅破壞了大量房屋,而且造成了人體傷害,許多人因此而殘疾。緊接著發生的《遷都福原》,主要講述的是平清盛在源氏進攻的威脅下決定把都城從平安京(今京都)遷到福原,天皇、大臣等都相繼搬到了福原。為遷往新都,人們不得不拋棄多年苦心經營的居所。原來繁華的都城已荒蕪一片,而新的都城又因尚未建成而四處荒涼。鴨長明在哀嘆都城被毀、田地荒蕪的同時,暗指人們的居所不定,即使苦心經營也全為白費,以事實印證了“居所不會永恆不變”、“人們苦心建造經營家園完全毫無意義”之說。《養和饑饉》則如實地記述了發生在養和年間(公元1181—1182年)的饑荒造成的慘景。由於連年的災難,莊稼顆粒無收,哀怨聲不絕於耳,遍地都是餓殍。緊接著發生的是《元歷大地震》。元歷2年(公元1185年)都城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大地震發生時大地搖晃、海嘯肆虐,無數房屋倒塌,房屋倒塌的聲音如打雷一般響徹天際。大地震過後又發生了無數次的餘震,餘震甚至持續了約有三個月之久。短短几年之間內竟然發生了如此之多的天災人禍,這使得鴨長明在字裡行間無處不流露出在當人類面對災害、抵抗災害侵襲時人類無還手之力的無奈及悲哀之情。第二部分第六篇章《處世不安》開頭部分的“以上所描述的,是世間生存的艱難,自身及居所的變幻不定的樣態”P10便是鴨長明對出家之前的經歷,以及人生無常的總結。進而他又提出:“棲身於什麼樣的居所、做什麼樣的事情,須臾之間也罷,才能安身養心呢?”[3]P11無從找到答案的鴨長明選擇了出家遁世、向佛教求助的道路。
作品的最後一部分,鴨長明突然筆鋒一轉,從哀嘆世間的無常轉入描繪在方丈庵中的閒居生活。方丈庵周圍百般寂靜,四季景色宜人,時而還有小童做伴。看似鴨長明在方丈庵中的閒居生活非常得暇逸,但實際上這種閒居生活卻與僧人修道生活大相逕庭。而對此心知肚明的鴨長明也在作品中道出了“身雖為僧心仍在俗”的矛盾、煩惱之心理。無法解決矛盾的鴨長明,選擇了採用消極的對策,即只能“拜佛了事”。在悲觀、消極地看待世界的同時,又想要尋求出路,卻苦於遇到障礙,從而產生了矛盾的心理。這可謂是當時日本人的無常觀的一大特點。

影響

作為一部流傳千古的名作,《方丈記》對日本的文學、歷史、思想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之所以如此,主因在於其貫穿始終的無常思想,與大和民族纖細感性的內心世界高度契合,故而能引發日本人民長久的共鳴,並視之為萬代不易的文化瑰寶。

作者介紹

鴨長明(公元1155—1216年)出生於京都,是京都賀茂御祖神社(下鴨神社)的神官之子,小時候被過繼到祖母家,由祖母撫養長大。25歲時,父親和祖母相繼去世。鴨長明在30—40歲期間,專心研究和歌和音樂曲調。由於在和歌方面才華出眾,他受到後鳥羽先帝的賞識,被任命為和歌所的“寄人”(朝廷的一種官銜)。
後鳥羽先帝還推薦鴨長明出任下鴨神社攝社的神官一職,但無奈遭到同族的反對而希望落空。個人家庭、仕途等的不如意,以及所處社會的動盪不安,等等,促使鴨長明在50歲時遁世出家,隱居在方丈庵中,並寫下了回憶其人生際遇的隨筆《方丈記》。

評價

鴨長明的《方丈記》無論是序言部分對人世間的感悟,還是中間對天災人禍的描寫,及至結尾部分對出家生活與無法擺脫世俗的矛盾心理,無常觀始終貫穿於整篇文章之中。
在日本獨有的自然條件和外來宗教(佛教)的影響下,日本人纖細感性的內心世界與佛教萬物流轉的理性思想相結合,構築了日本人無常觀的基礎。但由於受到當時歷史條件等的限制,鴨長明在作品中表現出的無常觀是一種否定現世、消極悲觀的無常觀思想,也是一種想要從佛教中尋求生存卻又遇到阻礙的矛盾的無常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