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圖遊戲》

《拼圖遊戲》

阿根廷女導演納塔利婭斯米爾諾夫執導的《拼圖遊戲》在柏林電影節公映。這部電影用平緩的語調探索了一名家庭主婦的精神世界,獲得好評。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拼圖遊戲》是唯一入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南美影片,講述任勞任怨的40多歲主婦瑪麗亞在生日當天收到一份拼圖玩具,並由此發現自己在拼圖方面的超常天分,她短時間內就可以拼好由1000塊碎片組成的“大製作”。

瑪麗亞隨後開始頻繁光顧拼圖玩具店,並注意到一個為參加拼圖錦標賽而招募搭檔的廣告。她與對方取得聯繫,並瞞著家人開始了訓練。於是,那個成天圍著鍋碗瓢盆轉的瑪麗亞變了,這個家庭也不再像過去那么井井有條。瑪麗亞和搭檔最終成為阿根廷拼圖冠軍,但她還是放棄了去德國參加世界拼圖錦標賽的機會。

影片特點

《拼圖遊戲》的導演納塔利婭·斯米爾諾夫(中)、主演阿圖羅·格茨(左)和作曲亞歷杭德羅·弗拉諾夫《拼圖遊戲》的導演納塔利婭·斯米爾諾夫(中)、主演阿圖羅·格茨(左)和作曲亞歷杭德羅·弗拉諾

這部影片幾乎全程使用近景或特寫,藉此表現人物複雜、矛盾的內心感受:一方面瑪麗亞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希望全身心投入;另一方面,她的丈夫和兩個兒子已經習慣看到一個安守家中的瑪麗亞,她必須繼續承擔照顧整個家庭的責任。

影片主題

和先前不少入圍本屆柏林電影節的影片類似,《拼圖遊戲》的主題也是家庭與女性。導演斯米爾諾夫說,她希望探討一個傳統女性如何在夢想和責任間做出平衡,“瑪麗亞沒能取得平衡,南美地區很多家庭主婦在這方面也失敗了,她們喪失生活的激情,不再有夢想,完全被家務勞動拖累”。

影片評價

德國影評人托馬斯告訴新華社記者,電影中大量平緩推進的鏡頭較好地表現出女主人公中規中矩的生活與克制隱忍的性格。“雖然瑪麗亞最終放棄了夢想,但她對自身的思考將可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些西方觀眾說,導演對電影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當,非常注重細節,不過畫面整體上過於“逼近”,讓他們不太習慣。

作為本屆電影節南美電影的代表,《拼圖遊戲》在放映前就贏得不少關注。近幾年來,柏林電影節時常吹起“南美風”。巴西電影《精銳部隊》和秘魯影片《傷心的奶水》分別拿到前兩屆電影節最高獎金熊獎。烏拉圭、阿根廷、德國合拍影片《暗戀》也在上屆電影節上摘得評審會大獎銀熊獎和最佳處女作獎等多個獎項。

“一部十分簡潔的電影,關於一個喜愛拼圖遊戲的女人。角色並不豐滿,但大多非常可愛……演員們有許多神情放鬆的即興表演。”——《銀幕》影評人羅姆尼。

影片獲項

第60屆柏林電影節11日至21日在德國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400部影片應邀參展。《拼圖遊戲》將與其他19部影片角逐定於20日揭曉的金熊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