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寺口》

【創作年代】明代 ⑦紫塞:指長城。 ⑧可堪:猶言那堪。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拜寺口》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朱秩炅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拜寺口①

風前臨眺豁吟眸②,萬馬騰驤勢轉悠③。

戈甲氣銷山色在④,綺羅人去輦痕留⑤。

文殊有殿存遺址,拜寺無僧話舊遊⑥。

紫塞正憐同罨畫⑦,可堪回首暮雲稠⑧。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嘉靖寧夏新志》。拜寺口,西夏古剎遺址所在,為賀蘭山山口之一。口外有西夏所建古剎和雙塔。址為今寧夏賀蘭縣金山鄉拜寺口村

②豁吟眸:使吟詠情性在眼前開拓。

③騰驤:飛躍;奔騰。

④戈甲氣銷:意思是說當年的戰事已經消失了。

⑤“綺羅”句:意謂住在賀蘭山離宮的主人已經走了,但是當年他們乘車留下的車轍還在。綺羅,指皇室宗族穿的有花紋的絲織衣裳,借代西夏王朝。輦痕留,指西夏王朝留下的歷史遺蹟。

⑥話舊遊:《萬曆朔方新志》作“說舊遊“。

⑦紫塞:指長城。罨畫:雜色的彩畫。

⑧可堪:猶言那堪。暮雲稠:傍晚的雲氣更加濃密。

作者簡介

朱秩炅(1427~1473),號樗齋,慶靖王朱栴第六子,正統九年(1444年)封為安塞郡王。資性秀髮,苦於問學,通五經、子、史。據載著有《滄州愚隱錄》6卷、《樗齋隨筆錄》20卷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