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學》

《拖延心理學》

《拖延心理學》通過鑑別和檢查那些我們將事情推掉的背後原因——對失敗、成功、控制、疏遠和依附的恐懼,加上我們的時間概念問題和大腦的神經學因素——為我們學會怎樣理解拖延的衝動以及怎樣以全新方式採取行動做了一件非常紮實的基礎工作。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拖延心理學》拖延心理學

版次:1
字數:257000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內容簡介

從學生到科學家,從秘書到總裁,從家庭主婦到銷售員,拖延的問題幾乎會影響到每一個人。本書的兩位作者基於他們倍受好評和極具開創性的拖延工作坊和從眾多心理諮詢領域中汲取的豐富理論和經驗,對拖延作了一次仔細、詳盡、有時也頗為幽默的探索。

通過鑑別和檢查那些我們將事情推掉的背後原因——對失敗、成功、控制、疏遠和依附的恐懼,加上我們的時間概念問題和大腦的神經學因素——為我們學會怎樣理解拖延的衝動以及怎樣以全新方式採取行動做了一件非常紮實的基礎工作。

作者為我們提供了達成目標、管理時間、謀求支持和處理壓力等一系列方案來克服拖延問題,她們提供的方案極為實用並經受過實踐的檢驗。本書還考慮到工作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代文化訴求,以及諸如注意力缺失紊亂症執行功能障礙症等神經認知問題對拖延的影響。本書甚至還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邊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實用性建議。

作者簡介

簡·博克和萊諾拉·袁她們兩人是心理學博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資深心理諮詢師。從1979年開始就為學生中的拖延者創設了第一個團體治療課程,曾經出現在《奧普拉》和《20/20》等電視節目中,同時也是《紐約時報》、《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人物》和《當代心理學》等出版物的專訪對象。一直致力於為全美國的學生、公司組織和公眾團體提供治療的心理工作坊和專題演講方面的服務,終年活躍在伯克利、史丹福大學的講壇。

編輯推薦

全球首個拖延工作坊創始人、美國權威心理學家聯袂出擊
風靡全球25年經典之作最新版,搶先登入中國
資深心理醫生李夢潮專文推薦
(25周年鑽石版
向與生俱來的行為頑症宣戰
我們都因拖延而焦慮,卻又在焦慮中拖延
“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攤開的檔案、散亂的衣櫥或者只是一個該打的電話、一封該發出去的郵件,還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臟,可我還是邊咬著手指甲邊想,再待一會兒,就一下下……”
“我每天都很焦慮,惦記著要做的事,然後卻不停地看網頁直到半夜,怎么辦?”
我們為什麼會拖延
“我們都是完美主義者,希望能做好,卻害怕失敗,所以遲遲不肯邁出第一步。”
“有時因為拖延,我們反而陰錯陽差做得比較好;有時因為拖延,別人稱讚我們的小聰明和高效率;在最後期限過去時,如釋重負的感覺也讓人很享受。”
“拖延源於厭惡和憎恨。如果我們討厭某個人、某件事,可能對於這個人和這件事消極怠工,作為另類反抗的一種形式……”
克服拖延的第一步
請摒棄你對拖延的恐懼、羞恥、擔憂以及自我憎惡,只有在寬容樂觀的態度和心平氣和的情緒下,你才能看清自己為什麼會拖延,才有可能讓拖延之手從你的生活中鬆開!

讀者評論

買這本書,是因為《心理月刊》的李孟潮為它寫的序。還因為,我很拖。
對於“拖延”這個頑症,書里做了非常透徹的分析,從為什麼要拖延,到怎么解決拖延。目前看了1/3,在前篇分析為何會拖延的這部分,字字觸目驚心。作者把“拖延”這個看似簡單的詞語深入潛出地進行論述,終於從根本上,讓自己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拖延。
看得很慢,恨不得把那些字句全都消化吸收為己用。
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如果你經常會拖延,但真心想改善自己,建議看看這本書。

看完這本書,終於明白拖延不是因為懶,而是源自內心的恐懼。跟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比一下,的確是這樣。每次拖著不做,是害怕自己完成的東西沒有想像中那么完美。怕別人因為自己的作品不好而否定自己。也會有僥倖心理,希望在deadline有聖人來救我,覺得自己的才能是在危機關頭才能激發出來的。
原因分析得不錯,但實際改善方法還是有所欠缺。畢竟都拖延了這么多年了,導致拖延的因素畢竟太多。OK!任重而道遠,但我將一往無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