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

《折桂令 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是元代詞人虞集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虞集

詩詞正文

鸞輿三顧茅廬。漢祚難扶,日暮桑榆。深渡南瀘,長驅西蜀,力拒東吳。美乎周瑜妙術,悲夫關羽雲殂。天數盈虛,造物乘除。問汝何如,早賦歸歟。

注釋

鸞輿:皇帝的車駕,亦指代皇帝。此處指代劉備

祚:皇位。

桑榆:指日暮時,因日暮時夕陽光照在桑樹和榆樹梢上。古人據此又用以比喻人的暮年垂老之時。

瀘:瀘水,今金沙江。

雲殂:死亡,云為語氣助詞。

天數:天命。

盈虛:圓缺。

造物:指主宰創造大自然萬物的神靈。

乘除:增減。與“盈虛”意近,都是指此消彼長的變化。

歸歟:即歸家吧。歟,語氣助詞。

作品譯文

劉備三顧廬諸葛亮出山。可是蜀漢王朝難以扶持,已成了一蹶不振的殘局。諸葛亮五月渡瀘,南撫夷越,西和諸戎,北拒曹魏,力阻東吳。美妙呵周瑜的神奇兵術,悲嘆呀關羽早早死去。人世間一切世事全由天定,造物所致。問你要怎么辦?還是早點歸隱吧!

寫作背景

此曲由席上偶談三國蜀漢事引發。元末陶宗儀曾記載集作此曲的逸事。虞集一次在童童家宴集時,有歌兒順時秀唱一支【折桂令】:“博山銅細裊香風……”一句兩韻(如:銅、風),名為“短柱”。虞集愛它新廳,就以席上偶談及蜀漢史跡為主題,即席賦成這支“短柱體”曲子。

作者簡介

虞集(1272-1348),字伯生,號道園,世稱邵庵先生。四川仁壽人,八百居崇仁(今屬江西)。官至奎章閣待書學士,晚年以目疾辭官回鄉。以詩文著稱,有《道園學古錄》。現存散曲僅一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