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瓊瑤作品]

《我的故事》[瓊瑤作品]

瓊瑤作品全集中有一部《我的故事》,是她的傳奇人生的回憶錄。在此書的“緣起”中,瓊瑤寫道:“過去的我是怎樣的?當前塵往事,在我腦中一一湧現,我真不相信自己已走過這么長久的歲月,歷經了這么多的狂風暴雨,目睹過生老病死,體驗過愛恨別離。至於人人皆有的喜怒哀樂,在我的生命中也來得特彆強烈!我的過去,原來堆積著這么多的汗水和淚水,這么多的痛苦和狂歡,這么多的相聚和別離,這么多的寂寞和掙扎,這么多的矛盾和探索,這么多的錯誤和抉擇……還有,這么多的‘故事’和‘傳奇’!我細細整理,前塵如夢!”。

《我的故事》《我的故事》
瓊瑤作品全集中有一部《我的故事》,是她的傳奇人生的回憶錄。在此書的“緣起”中,瓊瑤寫道:“過去的我是怎樣的?當前塵往事,在我腦中一一湧現,我真不相信自己已走過這么長久的歲月,歷經了這么多的狂風暴雨,目睹過生老病死,體驗過愛恨別離。至於人人皆有的喜怒哀樂,在我的生命中也來得特彆強烈!我的過去,原來堆積著這么多的汗水和淚水,這么多的痛苦和狂歡,這么多的相聚和別離,這么多的寂寞和掙扎,這么多的矛盾和探索,這么多的錯誤和抉擇……還有,這么多的‘故事’和‘傳奇’!我細細整理,前塵如夢!”

作者簡介

《我的故事》瓊瑤
瓊瑤原名陳喆,祖籍湖南衡陽。取名為喆,是因出身書香世家的父母,結識相戀於北京兩吉女中。“七七”事變後,年輕的父母離開哺育自己的古帝都,避難遷居四川成都。1938年,瓊瑤在這裡呱呱墜地。1942年,因祖父思兒心切,一家回到湖南老屋,在蘭芝堂度過兩年幸福時光。1944年,戰火燒到衡陽,為躲避戰亂,一家人與祖父“生離死別”,歷盡艱辛逃難到重慶。母親在瀘南中學講授國文時,瓊瑤就跟在身邊旁聽,6歲開始誦讀古典詩詞。1947年,父親應聘同濟大學,全家來到上海。瓊瑤進弄堂國小插班讀書,由於語言不通,備感孤獨無助。在失落和寂寞中,她把興趣轉向閱讀寫作。9歲時,根據自身經歷,寫出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父親投寄給《大公報》後,很快在兒童版刊登出來,給她帶來極大的快樂。從此,她痴迷寫作,每天下學回家,就塗塗寫寫,樂此不疲。1949年,時局動盪,人心惶惶,父親攜全家來到寶島,執教台灣師範大學

第二年,瓊瑤升入台北女中。戰亂中的東遷西從,使她除了國文,其他功課一塌糊塗,為此遭到父母冷眼“放逐”。缺少關愛的瓊瑤,只能對稿紙傾訴鬱悶憂愁。16歲時,第一次以成年人口吻創作小說《雲影》,發表在文藝刊物《晨光》。但她的文學天賦,並沒有得到學校和家長的肯定,只有高中國文老師給予讚賞和鼓勵。於是饑渴著溫暖的她,熱烈地愛上這位來自大陸的儒雅瀟灑的老師。可是“四面八方湧來無數的責備,無數的輕蔑,無數的詆毀”,終於扼殺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師生戀情。高中畢業後,兩次高考落榜,23歲時她嫁給了一個同樣熱愛文學的大學生。豈料“貧賤夫妻百事哀”,為掙錢養家餬口,她只得一手抱著幼子,一手趕寫小說。作品陸續在刊物上發表了,丈夫卻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經常夜不歸宿,沉迷賭博。失望的瓊瑤,更加瘋狂地埋頭寫作,在美麗的夢幻中逃避痛苦。

1963年,瓊瑤第一部長篇小說《窗外》,大獲成功。這部記錄其轟轟烈烈初戀的自傳體小說,一版再版,被搶購一空。出版社佳音頻傳,家中卻是責罵不斷。翌年,與丈夫婚姻破裂離異後,她在《皇冠》《聯副》兩大刊物同時連載小說,一口氣出版了《煙雨濛濛》《六個夢》《幸運草》《幾度夕陽紅》4部作品,頓時名聲大噪,終於成為職業作家。而作為她的“出版人”、“經紀人”、“保護神”的平鑫濤,始終扶持她,使其創作源源不斷,發行之處,所向披靡。1979年,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瓊瑤尋找到幸福的港灣。

創作緣由

《我的故事》是瓊瑤自傳體小說,詳細敘述了她的人生。一九八八年四月九日,瓊瑤在離開故園三十九年以後的第一次,從台灣飛抵北京。展開了為期四十天的大陸之行。當瓊瑤初抵北京,就有讀者和朋友,拿著坊間出版的各種介紹瓊瑤的書籍來給她看,瓊瑤才知道自己渾渾噩噩的大半生,已被糊糊塗塗的報導過了。其中不少新聞,是瓊瑤從來都不知道的。在閱讀這些刊物的時候,瓊瑤不禁震動,不禁感動,原來在海的兩岸,竟有這么多人對她關心著.瓊瑤激動的說:“回台灣後,我要寫一本書,來介紹真實人生中的我。”

作者自述

當前塵往事,在我腦中一一湧現,我真不相信自己已經走過這么長久的歲月,歷經了這么多的狂風暴雨,目睹過生老病死,體驗過愛恨別離……人,是群居的動物,沒有生命會從石頭裡蹦出來。我,不是由一個單純的“我”造成的!我,是由我生命里所有的人造成的。因而,這本《我的故事》,牽連著許許多多的人, 對他們每一個,我都有愛,我都有感激!

序言

從我出版第一部小說《窗外》到今天,已經足足過去了二十六年。有時,真不相信,四分之一個世紀,就在我的塗塗寫寫中悄然而逝。這二十六年,不管我生命中有多少風風雨雨,多少喜怒哀樂,我的“寫作”,卻一直是我生命中的一條主線。在我沮喪時,我會逃遁到寫作里去,當我歡樂時,我會表現到寫作里去,當我寂寞時,我用寫作填補空虛,當我充實時,我又迫不及待要拾起筆來,寫出我的感覺……因而,這漫長的二十六年,我雖然偶爾會蟄伏、會休息,卻從不曾真正停止過寫作。就這樣,細細數來,從《窗外》開始,到《我的故事》為止,二十六年來,我已出版了四十四本書。
去年年初,因為開放大陸探親,我有幸在離鄉三十九年後,首次回大陸。到了北京,發現我的四十幾部作品,被出版得亂七八槽。當時,就有一種強烈的願望,要好好整理一下這些作品。返台後,又因為有好幾部作品需要再版,我和鑫濤,就決定藉再版之便,重新整理我的作品,改換版本形式,統一編排,出版這套“瓊瑤全集”。
因為時代已經不同,出版品也隨著時代進步,現在的紙張、字型、編輯、版本形式……都遠勝以往。再加上,我過去的作品,有的書太薄(如《月滿西樓》),有的書太厚(如《幸運草》);有的排版太密,有的又排得太松;有的字型太小,有的又太大。這一次,我們把所有的缺失更正,做完全的調整。作品內容,也有更改,例如,(《六個夢》)一書中,居然有七個故事,這是件挺荒謬的事,如今,抽出一個故事,還原成《六個夢》。又例如,(《月滿西樓》)只是一部中篇,勉強成書,總覺份量不夠,現在,加入另外幾部中篇,重新結集。
在我這所有的作品中,最特別的是《不曾失落的日子》。這部書嚴格說來,是一部我自己“殘缺的自傳”,有“童年”部份,缺掉了成長以後的過程。今年春天,我將此書重新寫過,把我成長以後的部份補齊,改名為《我的故事》。這部書,在我的全集中取代了《不曾失落的日子》。因而,四十四部書,經過整理後,變成四十三部。至於《不曾失落的日子》中的散文部份,以後,可能會匯集我的其他散文,出版一部散文專輯。
當然,重新編撰一套全集,是件工程浩大的事,以往的書中,錯字別字漏字都很多,藉此機會,全部修正。這樣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我們總算開始了這件工作。在重選封面,重選字型,重選版本形式……的時候,我雖忙碌,卻也興奮。過去的作品,不管好不好,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重新編撰,重新出版,也算我的一種“重生”吧!
從來不曾覺得自己的作品寫得好,也從來不曾自滿過。每次出書,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作品禁不起讀者的考驗,和時間的考驗。現在,在“全集”出版前夕,這種情懷,仍然強烈。總覺得自己渺小平凡,寫出的每部書,也都是一些渺小平凡的故事。儘管書中常有“轟轟烈烈”的感情,那也只是“平凡人”的感情。且讓我把這套“瓊瑤全集”,獻給全天下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朋友們!
瓊瑤寫於一九八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於台北可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