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生去尋找》

《我用一生去尋找》

《我用一生去尋找》,作者潘石屹,2008年4月1日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 

作者: 潘石屹 著
《我用一生去尋找》我用一生去尋找

出 版 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4-1 字數: 200000 版次: 1 頁數: 240 印刷時間: 2008/04/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9928388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自我實現/勵志 >> 個人修養 >> 人生哲學/智慧

編輯推薦

潘石屹魅力再現:一個悠然自得的企業家
與中國市場一道成長,五百億驗證其人生經驗
《我用一生去尋找》
基於物質提供成功之方法
基於精神提供開悟之途徑
十年難以超越的勵志書
當代最有價值的成功學
名人推薦:
馬雲:本書基於物質提供了成功的方法,基於精神提供了開悟的途徑。
鄭淵潔:看完《我用一生去尋找》,我得出的結論是,潘石屹之所以成功,因為他具備了三個素質:遵守遊戲規則;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敬業。
侯小強:這是一本為中國正在上升的中階產層提供價值觀的心靈讀本,也是一本關於成功美學的勵志圖書。
張小波:年年尋找,日日接近,他秉持什麼哲學?種瓜得豆,種豆得佛,潘先生從不強求.
術術:這是一本有營養的書,是助人指向善意、和諧、解脫的書。
邱華棟:老潘是一個很有趣的人,一個很有想法的人,看看這本書就知道了。

內容簡介

關於工作
工作時要進入一種精神狀態,應該是平靜的、忘我的,在外人看來有點孤獨的,但自己內心是喜悅的一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禱。
關於理想
有了理想,我們才能安於有缺陷的現實生活,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缺陷,正是理想者的工作要點。
關於新世界
知識不再是自上而下地傳遞,而是以網路的形式分布在我們周圍。現在人人都平等地站在知識面前,每個人都可以方便地獲取知識而具備獨特的才能,我感到一個神奇的新世界正在我們四周形成。
關於磋商
磋商可以消除隔閡與爭鬥,唯有磋商能帶給人類幸福的未來。幾乎所有照顧到大多數人類幸福的公約,都是磋商的結果;所有成為全人類共識的真理,具有普世價值的真理,也都是磋商的結果。參與磋商的人越多,所達成的公約越具有普世價值。
關於和諧
他們認為人們的需求是複雜的,但人們真正需求的是愛;他們認為人們的交流是需要技巧,需要“演講與口才”的,其實真正有效的是誠實;他們認為利益是此消彼長的,其實是互利互惠的。歸根到底,和平時期的社會主流是被磋商的原理所支配走向和諧。

作者簡介

潘石屹,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中國房地產界,潘石屹無疑是個另類。他一次次處於是非的漩渦,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因此為世人矚目。不破不立,潘石屹無疑也最具備創新能力,在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中,潘石屹的每一個建築作品都以城市標誌性符號引領這個城市的建築潮流。基於其對商業獨到理解,他不單純追求開發規模和營業額,更注重建築的長遠價值,強調要做中國的、當代的建築。因此他所開發的每一個項目都在商業上取得空前成功,SOHO中國的銷售額及納稅額都連續多年在中國地產行業名列前茅。據國家地稅局公布數字,2003年SOHO中國公司納稅1.778億元人民幣,位居全國第二,2005年,SOHO中國納稅3.03億元,增長幅度超過70%。 2007年10月SOHO中國在香港成功上市上市,潘石屹一舉躍入百億俱樂部,而這一巨額財富的積累從1995年潘石屹和張欣聯手創建SOHO中國有限公司(前身為北京紅石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至今只有12年。
潘石屹把商業、生活娛樂化,坦誠面對社會公眾,是中國廣大傳媒追逐的對象。
他寫部落格,點擊逾千萬,並集結成冊;他拍照片,攝影技術雖不專業,相機卻始終最專業,並出過一本個人攝影集;他拍電影,和梅婷演對手戲;他信過佛,修過禪宗,現在信奉巴哈依,曾擔任過的最高宗教職務是省佛學研究會副會長。這個生長於甘肅天水某偏僻小村莊的男子,以他乾淨清爽的SOHO建築風格自豪,堅持著他同樣乾淨清爽為商為人的態度。他就是潘石屹,一個看起來悠然自得的房地產大亨。

目錄

愛與敬的成功學
 每個人都懷有你的機會
 以惡對惡,增值的還是惡
 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禱
 自信是人生第一桶金
 誠實是一切美德的基礎
 播下幸福的種子在別人心田
 知道工作,還要知道為什麼工作
 簡單的成功法則
 先幸福後成功
生活始於磋商
 年輕時要放棄自我,年老時要懂得超脫
 真理只有一個,但誰擁有真理是個問題
 他人就是你的福祉
 個人生存仰賴於生命共同體
 偏見是戰爭根源
 空,故納萬景
 磋商是一門藝術,我們要使之分外精彩
 人人參與的磋商才具有普世價值
 我堅信,網際網路帶來全球磋商的前景
 要有仁慈之舌
 人類精神無法分割
理想照進市場
 無為而治
 船錨要起作用,就必須埋沒自己
 用股東的錢做慈善,不是企業責任
 只顧數錢的人最終無錢可數
 做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圓腦殼的世界觀
 創新其實是精神進步
 企業生產理想
 CBD之夢
 我的建築理想
 暴風雨之後更清新
美麗新世界
 新世界的叩門聲
 平等地站在知識面前
 人是神聖的,知識將以此為中心
 新世界的特徵是“小”
 小的為什麼是美好的
 電腦永遠不會超過人腦
 超級個人能量體
 榜樣馬雲
 中國力量匯入世界主流將是怎樣
 人類即將進入成熟期
超脫之想
 錢不會走錯路
 鈔票即選票
 擁有得多,不如計較得少 
 不要讓財富變成愛者與所愛之間的藩籬
 令人瘋狂的機器
 成功不應造成盲區
 青春被誇大,必成焦慮
 任何固定關係都是奴役與被奴役的關係
 我把自己解放了
 中國人最應該戒遷怒
 “大我”的危險外表
 獲得生命的真切感受
 偶爾需要一把鉛傘
 紅紅的太陽下,把自己想清楚
 再見吧潘總
 少一點,多一點
從物質到精神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而生活
 科學和信仰是一輛車子的兩個輪子
 我們是什麼,我們去哪裡
 物質是速朽的
 精神是永存的
 一嘯天藍
 比祈禱更重要的是祈禱的精神
 愛與恨,一道不必要的選擇題
 靈魂的真實性,是人類真實存在的憑據
 敬畏之心長存
 幸福不一定是什麼,但一定是可分享的
 我有愛情理想
 父母的形象遺產
 擁有善的力量,你就是聖賢
 創造力的啟示
大美無言
 瞎耽誤工夫
 融合才是出路
 讀孔子
 敬鬼神而遠之
 鏡子的遐思
 大美無言
 一次無目的的西行
 不對抗的美
 世界本來不複雜
 中庸是一種境界
 定期清零
 參差凌亂中有生機
 大用無為
 石頭與鳥
 山語間的勞作生活
附:故鄉的關鍵字

媒體評論

雖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在本書中,潘石屹並未以成功者自居,毫無說教之態。他從自己的現實經驗說起,如何獲得人際關係,如何保持工作激情,如何通過磋商達成合作,如何辦好企業,處處充滿真知灼見。在全部坦誠了自己的成功經驗之後,潘石屹延續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的思考邏輯,放眼未來,對漸呈趨勢的“未來新世界”作出了不同凡響的描述。他也反思自己的成功以及成功之後的迷茫,尋找一條從物質到精神的解放之路。
這本書不僅僅為創業者提供了成功的方法,也為成功者走向覺悟,為實現了物質富裕之後更進一步完滿人生提供了寶貴的引導。

書摘插圖

每個人都懷有你的機會
有一句話叫做“真理不是說出來的,而是乾出來的”。一個年輕人大學畢業,走入社會,就進入了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社會是很多人際關係的總和,你必須了解他人,與人謀事,而不是無目的地拉人閒談,這樣才能不虛度光陰,完成“社會實踐”。你一定會與某些人達成關係,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與他人必有關係是你無法迴避的命運。世界上的事都是人際關係的構成和發展,關係,關係,還是關係。
一個關係達成,必然有事發生。這件事情結束了,人際關係卻變化了。有可能增減了成員,或者增減了感情。經過幾輪事件後,你可能會形成一個小圈子。漸漸地圈子有了特性,忙的時候齊心協力,做著熟悉的生意,閒的時候表現某些文化、品味,去K歌或者打保齡球什麼的。這時候估計你就感覺你的“社會實踐”成功了,大約正好是孔子說的“三十而立”的時候。
這些年來,很多人向我請教,問我為什麼人緣這么好,說是“誰都認識老潘,老潘永遠笑容可掬”等等,總之就是說我人緣比較好,與人合作的事情也辦得不錯。感謝上帝,我想起這么多年來認識的人,的確大多數都是讓人愉快的面容。如果說我在為人處事上有什麼經驗的話,我覺得有一點可以寫出來與大家共享,那就是我珍惜每一次與人相見的機會,每一個人身上都藏有我學習與合作的機會,重要的是我能否將其開發出來。事實上他人身上的寶藏也往往是樂於被你開發的,我們說閱人像讀書,每個人都有供你學習的地方,但書本是死的,不會像人一樣聲情並茂地將信息傳遞給你。每個人都有主動傳遞信息給他人的願望,而且總是在努力表達得更清楚、準確,更有思想性和觀賞性,所以做一個好聽眾就能滿足他的願望了。也許有人說潘石屹你真狡猾,事實上我真的喜歡聽人說話,只要別人說著真話、善意的話和有見地的話,我就願意聽。大多數情況下,當一個好的聽眾,欣賞別人的表現,就是建立人際關係的第一個好辦法。有些人擔心,別人說話自己不說話,表現的機會就給了別人,別人對自己就不會留下印象了。正是這種想法,導致人人都爭當發言者,這個世界就變得吵吵鬧鬧了。傾聽者稀少了反而更顯珍貴了,我還是覺得當一個令人愉快的聽眾比較好。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曹操有一次要會見客人,覺得自己的形象不太好,白臉奸雄嘛。他就找了一個漂亮的人代替他,而自己當這個人的侍衛,拿著刀站在旁邊。客人會見後對人說,曹操很漂亮嘛,不過我更尊重他旁邊那個拿刀的人。這個故事說明,並不是站在主席台上滔滔不絕的人才能給人留下印象,當一個傾聽者也不一定會被人遺忘。從格局上來看,有人說話,就必然有人在聽,兩者是缺一不可的相生關係。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傾聽者都忘記了,他還想得起自己說過些什麼嗎?可是現在人人都想說話,沒有人想做聽眾。唯表達為目的,交流根本就沒有。很多人去見其他人,去之前想的是要好好交流一下,增進彼此的了解。可等到那人面前一坐,表達欲望出來了,就變成了“今天要用語言征服那個人”。要是對方也是一個這樣的人呢,完蛋了,兩人爭辯得面紅耳赤,甚至會打起來。結果呢,大家強顏歡笑地客氣收場:今天爭辯得很愉快,大家都是陛情中人。“性情中人”這個詞語,是送給很多自我主義者的高帽子。比如一個人喝醉酒與人打架,本來就是錯誤的,卻冠以性情中人就給免罪了。很多毛病都被“性情中人”這個詞語給開脫了。
經常有人用疲倦的口吻說“人際關係太複雜了”,我覺得那是他們把人際關係做複雜了。首先他們是這樣看的: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要糾結在一起,就十分複雜。現在有一種流行病,叫做“人際關係畏懼症”,說的就是這種複雜超過了我們大腦的承受能力,令我們的精神出現病變。其次,他們認為人際關係就像他想的那么複雜,因此自己也要變得複雜。我們說的“聰明”,往往是這種複雜化的表現。因為過於“聰明”以至於“當機”,是常有的事情。他們認為人們的需求是複雜的,但人們真正需求的是愛;他們認為人們的交流是需要技巧,需要“演講與口才”的,其實真正有效的是誠實;他們認為利益是此消彼長的,其實是互利互惠的。
以惡對惡,增值的還是惡
無法應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以至於自己參與的事情失敗,也許就是很多剛剛踏出校門的朋友上到的第一堂嚴峻的課。由此導致的挫折感可能會強化一個人的消極自戀心態,覺得全世界都複雜骯髒,只有自己才是純潔的,所以才總是被傷害。
消極自戀心態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心態。一件事失敗了,他責怪這件事不符合自己的性情,因此拒絕這類事情。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人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好的,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是好的,而這個世界要惡才能成功。“為什麼我掙不到錢?因為我心不黑。”這句話被太多人說過了。
有錢人都是黑心腸的觀點,會導致仇富心理的產生。覺得別人是惡的,導致人們互相提防,充滿不信任。我們開發建外SOHO時,最大的突破就是取消圍牆。我們不度人以惡,不設圍牆,事實證明,這樣開放的小區反倒是最安全的。仇富心理是一種對社會財富積累有害的心理,雖然現在大多數人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法律也規定了保護私有財產,但那種人性中的自我主義依然存在。把一切美好的說法都歸自己,把惡都歸別人,這尤其會造成社會的不安。
度人以惡,形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結果會令人心寒。在SARS發作時期,我有過一次近似荒謬的體會。
SARS在北京蔓延時,一時間北京人在中國變得不受歡迎了。2003年5月初,我從我住的山裡出來給小孩買奶粉,要經過某郊區的道路,一共經過了四道關卡。到了第一道關,我說,我家有一個小孩要喝奶,讓我出去買點奶粉吧。關長是位村幹部,告訴我出去就別想回來,我們主要是防北京城八區的人。我說,我不進城,只是在縣城買點奶粉,小孩等著奶吃,我保證出了關卡20分鐘就回來。出了關卡,進了超市,買了奶粉、麵粉、大米和花生油後,我返回了關卡。幹部走了,據說他臨走時留下一句話:等他回來再放我過去。我等了半小時還沒有見幹部回來,便開車去找他。找了好幾個地方,人沒有找到,但找到了他的手機號。我不斷地重複小孩等奶吃的理由,請他給我放行,第一道關終於過了。過第二道關時天已是黃昏了。有30多位男女老少一起審問我,主審官是位60多歲的老者,有點像《鬼子來了》里審問日本鬼子花屋的老頭。他先問我叫什麼?我說潘石屹。他說YI字怎么寫。我說,隨便。老者生氣了。我趕緊一筆一畫地寫好了自己的名字。此時此刻,在黃昏的北京郊區,有掛著黃布和紅布的路障,旁邊有30多個表情各異的男男女女,如果能拍下來一定是一張非常好的照片。但我不敢拍,怕拿出照相機惹怒他們。能讓我走,我就趕緊溜吧。第三道關是在村口,所有的人都認識我,他們的要求很簡單,車不能開進去,人可以進去。他們認為,人不會傳染病,汽車能傳染病。我只好下車,背上奶粉和米麵,走在夜色已深的小路上。第四道關是大石頭壘成的,夜深了,也沒有人了。雖然人可以自由過去,但任何車輛都是通不過的。
終於到家了,想一想這一天的經歷,我想,北京郊區農民主要的意圖不是在防病,而是在表達一種對北京城裡人的情緒,一種權力。
鬧SARS時,北京人出城不受歡迎,中國人出國也是同樣的待遇。唐人街沒有人了,中國的餐館沒有人吃飯了,有100多個國家對到中國的旅行設限。我收到負責設計我們項目的日本公司的郵件,告訴我們由於日本政府接連發出了三份不讓到中國來的勸告,所以他們來北京的時間被廷後。
來自自然界的惡,給人帶來恐懼,恐懼再逼出人自身的惡,不信任他人、只顧保全自身。人類的惡其實很多時候是在恐懼下無奈、無知的抉擇。如果我們不能消除恐懼、消除沮喪,還能有什麼成功呢?
電影《第五元素》中,死亡星球逼近地球,人類的總統下令發射飛彈攻擊死亡星球。神父連忙勸說:“請不要攻擊,以惡對惡,將會增值世界上的惡。”總統沒有聽,下令攻擊。結果死亡星球迅速擴大,越打越大。神父說對了,以惡對惡,惡就會越來越多。偉大的甘地在印度發動的“不抵抗運動”,也是為避免增值這個世界的惡,他成功了。這是一個在最艱苦的情形下獲得的磋商,也是最偉大的磋商。
在現實生活中,你假設對方惡,對方確實會以惡來對你。我們在簽訂商業契約的時候,假設對方是不誠信的,因此整個契約就是以防止別人違約作為出發點,以條款、再加條款來規定條款,而對方自然也如此反應。也許別人本來是誠信的、善的,結果被你開發成謊言的和惡的了。因此我每到簽訂契約的時候就覺得非常累。
聽說美國人和中國人談生意感覺比我還累,因為美國的法律體系異常健全,信譽機制十分完善。在比較完美的信譽機制之下,大家不用過度揣測對方的惡,簽契約就比較省心。美國人這種習慣到中國就慘了,他以信任合作者為出發點,而我們以防範合作者為出發點,過去他們有很多商人的錢就被一些不法的中國人給騙走了。現在他們也變“聰明”了,這種聰明真是可悲的,那是在“惡”的前提發展起來的保護自己免受他人傷害的技巧,叫做陰謀詭計。
我是一個信任別人的人,並且相信社會在發展,會越來越好。即使現在我們有很多問題,相信將來也會變好。相信是一種力量,只要相信,它遲早會變成真的。對於人間社會的事,信則靈,這句話比用在相信神跡上更令人相信。從善如流,相信社會秩序會越來越好的。
有一年我們公司的銷售員被另一個公司集體挖走,這就是轟動一時的“現代城挖人事件”。當時,我心中真是恨啊,沮喪啊,埋怨世道不公啊,完全以惡來考慮問題,惡控制了我的大腦和身體,我感覺自己猶如籠子裡面的困獸。後來我靠著最後的理智回到山裡,回到我在山裡的家——山語間。回去還是想這件事,想不通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想到頭疼。看到我們的地里的玉米熟了,索性開始掰玉米,一筐筐地往回搬,竟然把這事忘了,完全排除在頭腦之外了。等我把地里的玉米收完時,理智也回來了,情緒也正常了,頭腦也靈光了。於是,我很理性地把下面的事情處理好,召開記者會,完成了一次危機公關,接下來現代城的銷售竟然奇蹟般地變好了。如果當時在不理智的情況下以惡攻惡,和對方較勁,勢必會引發更大的不快。寧靜的環境似乎能夠喚醒善的力量,我現在之所以迷戀入靜、冥想,就是因為有過那次體會。
我們從電視、網路、各種媒體中,看到最多的表現力量的東西,是飛機大炮、海軍陸軍。這些武器都在強調一個道理:有壞人,對付壞人要有力量,要以暴力抗惡。殊不知暴力本身就是一種惡。與暴力站在一起的,還有抗議、恐嚇、拳頭、謾罵、造謠、欺騙等等,這些東西沒有一件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好處。不光沒有給別人帶來好處,甚至給發力者自己也沒有帶來絲毫的好處,帶來的只是破壞和不安寧。每當謾罵、惡意中傷別人後,你一定會出現無所適從的空白、無聊和空虛,為了彌補這無聊的空。虛,只好用更惡劣的語言去謾罵和中傷他人,越是惡劣的語言說出口之後,出現這種空虛和無聊就越嚴重。與其說以上這些也算是力量,還不如說是蒼白和無力,因為它們從本質上來說,都走到了真正力量的反面。
我永遠相信愛的力量,而相信就是力量。
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禱
我記得馬克思曾說過一段話:物質不夠豐富時,工作是為了生存的需要,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工作圍繞物質而動;當物質豐富之後,人也需要工作,那時工作就成了人生的精神享受,不工作不勞動就難受。原話已經記不清了,大體的意思就是這樣。而我以為,在物質不豐富時,尤其要把工作當成人生的一種精神享受,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更愉快地工作,提前進入馬克思說的共產主義的精神狀態。
有人說,具有精神享受的是腦力勞動,而不是體力勞動,所以要通過工作獲得精神享受,應該尋求更高級的腦力勞動。我的體會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沒有什麼差別,一個木匠,要做好一條板凳,也需要動腦筋;如果他對板凳要求完美,所動的腦筋就更大了。在親力親為下,幾根木頭變成了一條漂亮板凳,其幸福感不亞於作家寫了一部小說。作家是腦力勞動者了吧,可是也需要去打字,也需要長時間伏案的體力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精神享受的指標都是是否能夠從中獲得幸福感。這幸福感是從工作開始那一剎那間就產生並持續增強的,而不僅僅出現在工作成果出現之後。工作過程也是有美感的,比如流程的美,從中你也能獲得幸福感。完美的工作過程必然導致完美的工作結果。
佛祖釋迦牟尼談到,“精進”是人生尋求真理達到醒悟的唯一法門。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最能找到“精進”感覺的,就是工作。我們對很多偉大人物的妙語讚嘆不已,認為他們的言論表達了真理。而這些大成就者所說的妙語,乃是其努力工作之後,通過大量實踐和經驗得出的結論,他們的言語都只是其偉大人生冰山上露出水面的極小的部分。
工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這本書里我會談很多。
首先我想說的是工作時要進入一種精神狀態,這種狀態是什麼樣的呢?應該是平靜的、忘我的,在外人看來有點孤獨的,但自己內心是喜悅的。而破壞這種狀態或者使人不能進入這種狀態的情緒是浮躁、嫉妒、虛偽和仇視。前幾天,看到一句話說,“做每件工作都是一次祈禱!”我想這是對工作狀態最確切的描述。
……

書摘與插圖

《我用一生去尋找》插圖
《我用一生去尋找》插圖
《我用一生去尋找》插圖
《我用一生去尋找》插圖
《我用一生去尋找》插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