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應有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

《我國應有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

《我國應有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這是劉少奇1958年5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一個時期內,主要發展全日制學校。結果表明,由於教育經費有限,這類學校難以較快發展,無法適應普及教育的需要;不能繼續升學的大批中國小畢業生,缺乏一定的生產知識和技能,難於直接\r\n參加生產勞動;許多工農子弟由於家庭經濟困難或怕耽誤農時而中途輟學。針對這些情況,劉少奇在1957年就提\r\n倡勤工儉學,開展課餘勞動,並建議試辦半工半讀學校。

簡介

去年春季,我接觸了一些學生,也接觸了一些工人。在那些學生中有這么兩個思想是特別突出的:一個是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那個問題,去年寫了一篇文章把它批判了。那是要批判的。還有一個思想,就是
..
學生中間,青年中間,強烈地要求升學,要求多讀書。我看,這個要求是正當的,國家應該想法子,創造條件,儘可能地滿足他們的升學要求。我們國家不怕知識分子多,不怕學校多,而怕學校太少了。當然,有個經費問題,辦那么多學校,國家拿不出那么多錢。此外,還有不少的家庭不能供給所有的子女都讀完中學和大學。所以,去年還寫了一篇關於勤工儉學的文章,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搞勤工儉學,就是說要學生和青年不依靠國家和家庭,而依靠自己,設法讀書和升學。還有民辦學校,即組織民眾集體辦學,也是那個時候提出來的。不只是民辦國小,而且民辦中學。這個問題,我最近又想了一下,又有所發展,就是搞半工半讀。我想,我們國家應該有兩種主要的學校教育制度和工廠農村的勞動制度。一種是現在的全日制的學校教育制度和現在工廠裡面、機關裡面八小時工作的勞動制度。這是主要的。此外,是不是還可以採用一種制度,跟這種制度相併行,也成為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半工半讀的學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讀的勞動制度。就是說,不論在學校中、工廠中、機關中、農村中,都比較廣泛地採用半工半讀的辦法。我青年時在保定育德中學上過一年半工半讀,有一個技師、兩個技術工人教我們。作坊就是三個小房子,一個五馬力的發動機,三部車床。我們一班六十個人,上午上四小時課,下午做四小時工,書也讀了,身體也很好,還能賺錢。現在清華大學的劉仙洲副校長,那個時候教我們機械學。一年的半工半讀,我們就學了打鐵、翻砂、鉗工、車床工、模樣,五樣都學了,還學了一門法文,準備到法國去勤工儉學,後來我沒去。現在是不是可以辦這樣的學校呢?比如新設的中學,可以蓋幾個作坊,配幾件機器和一些工具,使那些家庭元法供給上學的青年搞半工半讀。中等技術學校更可以半工半讀,某些大學也可以半工半讀。可以有全部半工半讀的大學,也可以在現有的大學裡面辦幾個半工半讀的班。要把這也當成一種正規的學校制度。當然,學習的年限以及課程、待遇等等,需要加以相應的調整。這樣,就可以多辦學校,國家經費不至於增加很多,但要蓋些房子,並且提供教員
學校可以這樣辦,工廠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辦呢?我參觀過一些工廠,青年工人很多,都是高小和國中畢業的,但是他們的勞動操作大都很簡單,就只會那一門。他們現在情緒很高,但是工作七八年上十年以後,還是做那一門,我看會要鬧情緒的,既然有這么多青年工人,他們的家庭負擔又沒有或者很少,他們強烈要求學習,有些工廠人又多,社會上還有些青年需要就業,因此,是不是可以在這些青年工人中間搞半工半讀,四小時工作,四小時上學,給一半工資。願意乾的就乾,不願意乾的還是八小時工作制。在這些工廠附近設一些教室,教員也在工廠中請,另外再請一些專職教師。可以辦中學,也可以辦中等技術學校,一直到辦大學。這樣工作七八年,上十年,他們就大學畢業了,那個時候他們就有條件轉業了,不會鬧情緒了。訓練這么一些技術工人、技師、工程師,文化程度比較高的人,各個地方都需要。這樣,我們就可以多辦學校,比較充分地滿足青年人的升學要求。
現在農村已經大搞半工半讀,農業中學就是半工半誰學校。農業中學可以半日讀書,半日種地,也可以一日讀書,一日種地,還可以考慮半年種地,半年讀書。現在是辦農業國中,那末國中畢業之後勢必要辦農業高中,高中畢業之後勢必辦半工半讀的農業大學。
如此看來,鄉村裡面,城市裡面,都可以搞半工半讀。就是說,勢必會有這么兩種主要的學校教育制度同時並行:一種是現在全日制的學校制度,一種是半工半讀的,學校制度。在工廠中,也是兩種主要的勞動制度同時並有:一種是八小時工作的勞動制度,一種是四小時工作的勞動制度。其他還有夜校、業餘學校、函授學校等等,那些也是需要的。幾年的經驗證明,業餘教育有成績,但有相當多的困難。此外,國家為培養工人階級知識分子,還把優秀的工人、幹部調到工農中學或者大學學習,發給百分之七十五的工資。這隻適用於特別優秀的少數工人或老幹部,不能有很多。如果半工半讀的制度能夠普遍實行起來,那就可能解決很多問題,可以比較充分地滿足許多人的升學要求,工廠里人多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勞動就業的人可以多些。這是採用民眾路線,多快好省地培養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的一種方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訓練大量有文化的技術工人、技術員、大學畢業生。這樣兩種主要的學校制度和勞動制度是不是可以在一些單位中試辦,請各位同志考慮。當然,辦起來還有很多具體問題要解決,我在這裡不講了。這是一個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現在集中力量組織生產運動,城市裡面、農村裡面都是這樣,這是完全正確的。除此以外,是不是還可以把城市和農村人民生活上的一些服務事業也組織起來,以與生產運動相配合?我曾看過幾處職工宿舍,那裡有很大一批勞動力閒著。這些宿舍住了很多家屬,都是比較年輕的,天天做飯,洗衣服,帶小孩子。他們也很煩惱,要求找職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總要使婦女從家務勞動里解放出來。商店、國小校、文化娛樂事業和理髮、洗澡、做衣服等等服務性事業,都可以組織起來,由那些職工家屬和農村婦女辦。有多少勞動力就組織多少,勞動力少的少組織,勞動力多的多組織。有些地方,例如鞍山那樣的鋼鐵廠、唐山那樣的礦山,以及其他重工業基地,都有很多家屬。怎么辦呢?有同志提出應當在那裡辦紗廠,我看很對。應當好好地組織這些剩餘勞動力,不只是做飯、洗衣、辦託兒所、辦國小,而且辦加工工業,一直到辦紗廠、辦麵粉廠。還有餵豬、種菜,都可以搞。當然,國家要幫助。農村裡面也可以這樣。我的意見,應當看得遠一些,逐步地、系統地、全面地在自願原則下,把這些為生活服務的事業組織成為集體的大經濟事業。這樣可以節省勞動力,使婦女從家務勞動中間解放出來,這是一個方向。
(一九五八年五月三十日)

劉少奇文集

劉少奇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劉少奇同志的光輝業績、崇高風範、高尚品德,永遠銘記在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心中。
《國家的工業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慶祝五一勞動節大會上的演說》
《軍隊面臨的新任務》
《關於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
《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在北京市第三屆人民代表會議上的講話》
《共產黨員標準的八項條件》
《為更高的共產黨員的條件而鬥爭》
《黨在宣傳戰線上的任務》
《國營工廠內部的矛盾和工會工作的基本任務》
《關於合作社的若干問題》
《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祝詞》
《加強黨的統一戰線工作》
《為增強黨的團結而鬥爭》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
《提倡節育》
《給張難先委員的信》
《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
《關於作家的修養等問題》
《對於文藝工作的幾點意見》
《在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上的祝詞》
《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
《關於中國小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的問題》
《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提倡勤工儉學,開展課餘勞動》
《地質工作者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開路先鋒》
《我國應有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
《同炭子沖農民的談話》
《當前經濟困難的原因及其克服的辦法》
《在呼倫貝爾盟林業幹部會上的講話》
《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關於城市工作的幾個問題》
《目前的經濟形勢到底怎么樣》
《政法工作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加強基層領導,改進工作作風》
《半工半讀,亦工亦農》
《實行固定工和契約工並存的勞動制度》
《試辦托拉斯》
《工人階級在革命中的地位與職工勞動方針》
《廖仲愷先生與工農政策》
《工會工作中的兩個問題》
《論口號的轉變》
《批評“退出黃色工會”的策略》
《用新的態度對待新的勞動》
《肅清關門主義與冒險主義》
《關於白區職工運動的提綱》
《肅清空談的領導作風》
《領導權問題是民族統一戰線的中心問題》
《關於白區的黨和民眾工作》
《爭取全國民主統一與黨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
《抗日游擊戰爭中的若干基本問題》
《建立我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政權》
《獨立自主地領導華北抗日游擊戰爭》
《關於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方針》
《堅決粉碎頑固派的進攻》
《論抗日民主政權》
《論黨內鬥爭》
《答宋亮同志》
《克服困難,準備反攻,為戰後建立新中國創造條件》
《關於減租減息的民眾運動》
《華北對敵鬥爭的經驗》
《六年華北華中工作經驗的報告》
《對華中工作的意見》
《清算黨內的孟什維主義思想》
《在陝甘寧邊區工廠職工代表會議上的講話》
《對中央婦委同志的講話》
《論黨》
《目前任務和戰略部署》
《以主要力量建立東、北、西滿根據地》
《加強全國人民的革命大團結》
《在全國土地會議上的結論》
《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
《對馬列學院第一班學員的講話》
《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五四指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