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使用手冊》

《思維導圖使用手冊》

《思維導圖使用手冊》是由作者東尼·博贊著作、化學工業出版社於2011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第1版(2011年8月30日)
外文書名:UseYourHead:HowtoUnleashthePowerofYourMind
平裝:20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122112323
條形碼:9787122112323
商品尺寸:20.8x14.6x1.6cm
商品重量:340g
ASIN:B005DDJJ5Q

內容簡介

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的目的就是幫助你做到莎士比亞對你的要求——使用你的智慧。讀完本書之後,你就會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是怎樣工作的,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大腦的作用。你會發現自己的閱讀速度加快了,閱讀效率提高了,不僅能有效地製作思維導圖,還能輕鬆地解決各種問題,同時還會感覺到記憶力大為增強。這篇使用指南將概要介紹全書各章的內容,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學習這些內容。

編輯推薦

世界記憶之父《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全彩修訂版來啦!暢銷100多個國家,銷量突破1000萬冊!《思維導圖使用手冊》是最大限度第開發大腦潛能的終極指南。由大腦和學習類世界記憶之父撰寫,它已經成為了一本經典的思維訓練聖經,更幫助了數百萬人喚醒和駕馭了人類的大腦——沉睡的巨人。
《思維導圖使用手冊》提供了全方位的大腦訓練,展示東尼·博贊所有獨創性的訓練技巧。這些技巧已經早就了世界上一些智力超絕的人。
使用思維導圖和其他革命性的方法,你將學會如何顯著地改善你的記憶力、智商、創造力、速度和學習技能——大腦的綜合能力。
《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可以幫助你理解如何有效地發揮大腦的能力,無論你面對的挑戰是什麼。它可以稱之為大腦的“使用說明書”。其目的是幫助你培育自己的“超級生物計算機”,並釋放你天生所擁有的非凡的腦力。

媒體推薦

線性思維行不通。要有邏輯性非線性思維。這是麥肯錫戰略思維的法寶。
——大前研一
東尼沒有發明大腦,但他發明了大腦使用說明書
——倫敦管理學院約翰·哈茲本茨
東尼·博贊置於大腦,就如同史蒂芬·霍金之於宇宙。
——《泰晤士報》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東尼•博贊(TonyBuzan)譯者:丁大剛張斌
東尼•博贊(TonyBuzan),世界記憶之父。1942年生於倫敦,1964年畢業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心理學、英語語言學、數學和普通科學等多個學位。大腦和學習方面的世界超級暢銷書作家,出版了80多部專著或合著,系列書銷售量已達到1000萬冊。全球的公眾媒體人物,在英國和國際電視台出現的累計時間超過1000個小時。擁有超過3億的觀眾和聽眾。大腦和學習方面的世界頂尖演講家。被稱為“智力魔法師”、“世界大腦先生”。世界記憶力錦標賽的創始人,世界快速閱讀錦標賽的創始人,腦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創始人。東尼·博贊發明的“思維導圖”系列叢書:《思維導圖》、《超級記憶》、《啟動大腦》、《快速閱讀》、《博贊學習技巧》。

目錄

序I
致謝II
引言V
第一部分
認識你的大腦3
1你的大腦比想像的棒多了!5
2走進你的大腦15
3智商與天生聰慧27
第二部分
駕馭你的腦力39
4改善你學習信息和回憶信息的能力41
5掌握記憶術讓記憶力翻倍59
6精力加入記憶產生無限的創造力:
E|M=C∞77
第三部分
傑出頭腦的基本“思維工具”91
7為什麼關鍵字很重要93
8思維導圖與發散性思維概述109
9如何創作思維導圖121
10快速閱讀137
11不可思議的“超級”閱讀能力149
12用博贊有機學習技巧變革你的學習技能157
結論:思考未來183

序言


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Bohr)曾經告誡一位同學說:“你不是在思考,你只是在進行邏輯推理。”所以我傾向於認為,邏輯不是我們評價潛能的標準。我們的大腦事實上與“邏輯”計算機有很大的不同。
在21世紀,了解我們的大腦比以往任何時候顯得更為重要。我們都過著更為健康和長壽的生活,但是有時候我們似乎忘記了,如果我們不保持大腦的健康,更為長壽和健康的生活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我們要想有健康的大腦,我們就需要確保大腦的活躍——使用我們的記憶力,高效和有創意的思考——最終發揮我們的潛能;而這在不久之前是受到出生和健康的限制的;我們只是在過著受某種命運所支配的生活。
現在,我們可以問一些大問題:“我正在怎樣地生活?”“我生活的全部意義是什麼?”我認為,大腦研究正在“趨於成熟”,它不僅要問我們應該怎樣讓人們生活得更好或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記憶力——儘管這是兩項非常受歡迎的發展,而且還要解決最令人振奮的問題:“是什麼造就了我這個個體?”“我怎么才能夠發揮我的潛力?”
我為慶祝我們的大腦,尤其是21世紀的大腦和思維向東尼喝彩。東尼40多年來一直走在大腦和思維研究的前沿。我向您推薦他激動人心的“思維導圖”系列圖書(《思維導圖》、《超級記憶》、《快速閱讀》、《思維導圖使用手冊》),這些都是提升腦力的好圖書。您的冒險之旅才剛剛開始。
蘇珊·格林菲爾德男爵教授
大英帝國二等勛位爵士
福勒里安生理學教授
牛津大學林肯學院高級研究員
國家榮譽勛位團勳章獲得者

文摘

你的大腦有著複雜和完美的構造,還有巨大的智慧型和情感能量。
——東尼•博贊
第一部分認識你的大腦
毫無疑問,你的大腦所能夠從事的工作要遠遠比我們所想像得複雜。
第一部分主要講解有關大腦研究的最新發現,並闡明我們在許多領域都可實現自我價值和取得良好的表現。
你的大腦比想像的棒多了!
在你吃一個梨、嗅聞一束鮮花、聆聽一首樂曲、觀看一條河流、撫摩你的愛人或只是記起了什麼事,你的大腦里會發生什麼變化?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進入大腦的每一條信息——每一情感、回憶、想法(包括每個詞語、數字、編碼、養料、香水、線條、顏色、圖像、脈動、音符、紋理)——都可用四周散發著數十、數百、數千、數萬個鉤子的中央球體代表。每個鉤子代表一個聯想,每個聯想都有無限個連線。你已經使用到的聯想可以被視作你的記憶、資料庫或圖書館。可以肯定,在你閱讀本頁書的大腦中存在著一個數據管理系統,它使得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目前是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IBM走鵑)的分析和存儲能力相形見絀。
因此,大腦的思維結構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巨大的分支聯想機器(BAM)——一台超級生物計算機,其中思維從無數個數據結點發散出來。這一結構反映了你的神經網路,是你大腦的物理構造。事實上,單個神經細胞可以生成1028個連線,而你現有的資料庫正是建立在這樣一個事實的基礎上。
只是在最近幾年,科學家們才發現了大腦的真正潛力。通過了解你的大腦,你可以發現自己思維的獨特能力,並且發現“我們只是普通人”是一句很了不起的話(參見第三章),而遠遠不是承認失敗。要想充分利用我們的獨特能力,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1.1大腦的真正潛力——你的思維的獨特性
自從我為《思維導圖使用手冊》第一版撰寫有關大腦的第一章以來,人們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新進展,有了很多令人激動的新發現。那時,我曾經說過,“只是在過去的150年當中,這個領域的研究才有了長足的發展。”現在,我應該說,只是在最近的30年間,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才驟然增多。相對於地球上出現生命已有450萬年的歷史,這個時間可真是太晚了。可是,我們得記住,人類知道自己大腦的位置不過才500年的時間。
你的大腦比想像的棒多了!Howtounleashthepowerofyourmind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一點也不令人吃驚。我們可以假設,你絲毫也不知道到哪裡去找自己的大腦,而一個朋友問你:“你的感覺、情感、思想、記憶、需求和欲望的中心在什麼位置?”你可能會跟其他人(包括亞里士多德在內)一樣有理由推斷說,你的大腦在心臟和胃部,因為你常常就是在這些地方直接體驗到精神活動的生理表現的,而且非常明顯。
即使現在,神經科學家可以利用CAT掃描和電子顯微鏡,探索曾經追尋過的最難以把握的跟蹤目標,但是我們還是得承認,我們今天已經獲取的有關大腦的全部知識,可能還不到必須掌握的知識的1%。正當某些試驗似乎要向我們證明,大腦是按既定的方式工作時,另一種試驗,或者出現了另外一些人,卻可以推翻上述結論,以至於我們不得不重新修訂整個理論的框架。
這在記憶領域體現得最為充分。例如,在1991年舉辦第一屆世界記憶力錦標賽時,一個優秀的參賽者大概需要5分鐘才能準確地記住並回憶起一幅洗好的撲克牌。當多米尼克•奧布賴恩(DominicO'Brien)以2分鐘29秒的成績打破這個記錄之後,專家們立即聲稱說這幾乎達到了人類能力的極限。15年之後,回憶一幅洗好的撲克牌被人在大約30秒鐘內完成了。然後,在2007年,班•普理德摩爾(BenPridmore)用26.28秒超越了這一腦力障礙。他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把人類大腦能力的邊界向後推移了。
再舉幾個例子,可以更清楚地說明這一點。大部分更具科學性質的學科,儘管其研究方向明顯不同,現在都被一個鏇渦深深吸引,而鏇渦的中心就是大腦。化學家們的研究現在已經涉及存在於大腦中並相互作用的一些複雜的化學結構;生物學家試圖揭示大腦的生物功能;物理學家們正試圖在遙遠太空的最深處找到一些與大腦類似的物質;心理學家們想徹底把大腦搞清楚,但卻發現實現這種想法就像把一滴水銀放在手指上一樣困難;為複雜的計算機甚至這個宇宙本身建立了模型的數學家們,面對每天在我們的大腦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的運算卻束手無策——他們無法用公式來說明這種大腦的活動。
因此,我們目前努力工作所獲得的成果就是: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大腦遠比以前想像的精妙得多,其潛力也大得多。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任何人的所謂“正常”的大腦,其能力和潛力遠比以前我們所認識到的要強大得多。
現在,我給大家講述一個經典的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以闡明思維的無限可能性。
一個不可能的夢想
——愛德華•休斯的故事
1974年《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出版之後,一個“相當一般、各科成績都為中等水平”的15歲學生,於1982年參加了“普通”水準考試。考試結果與大家預料的一樣,不是“B”就是“C”,跟平常沒什麼兩樣。他感到很沮喪,因為他一心想進劍橋大學深造,並且深知,再這樣下去,就沒有任何希望了。
這個學生就是愛德華•休斯。
不久之後,他的父親喬治把《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推薦給了他,並教給他如何繪製思維導圖、學習及進行研究的方法,於是愛德華滿懷信心、幹勁十足地回到學校。他宣布,今後每門課的成績都要得“A”,並且一定要進入劍橋。
可想而知,老師們的反應雖各不相同,但都感到他的想法不可思議。一位老師說道:“別胡鬧了,小伙子!那根本不可能,以你的成績,恐怕連劍橋大學的邊也沾不上!”另一位老師說:“別傻了,你頂多能得一個‘B’,多半只能得‘C’。”而愛德華說,他不僅要參加劍橋大學的入學考試,而且還要寫申請獎學金的論文。老師面無表情地說:“不,你去參加考試只會浪費學校的錢和你自己的時間。因為人學考試非常非常難,你根本過不了關。連我們選出來的尖子生能過關的也不多。”在愛德華的堅持下,學校同意讓他去參加考試,但為了不“浪費學校的錢”,他必須自己支付一筆數目不小的考試費。
與此同時,第三位老師說他教這門課已經有12年了,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深信愛德華在這一學科只能得“B”或“C”。這位老師還提到了比愛德華的成績好得多的“另一個學生”的名字,並且堅持說愛德華不可能超過他。愛德華則說:“我不同意他的看法!”第四位老師笑著說,他相當欽佩愛德華的雄心壯志,但他認為愛德華的夢想理論上是可行的,而實際上卻不可能。因為他認為愛德華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得個“B”。但他說他一直都喜歡有進取心的人,因此,他祝愛德華好運。
“我一定要得A”
對老師和任何懷疑他志向的人,愛德華最後的回答總是很簡單:“我一定要得A。”
開始時,學校並沒有打算把愛德華推薦給劍橋,在同意推薦之後不久,又知會劍橋各學院,說校方對這名特殊學生能否進人劍橋並不抱什麼希望。隨後,是學院的面試。在這些面試中,劍橋的學監把學校對他的看法告訴了愛德華,並且說他也同意學校的看法,認為愛德華考取的可能性很小。儘管他很欣賞他的進取心,但他告訴愛德華,他至少需要兩個“B”和一個“A”,如果兩個“A”、一個“B”或三個“A”,那就更好了,並祝他走運。
愛德華並不氣餒,繼續執行“啟動大腦”的計畫並積極鍛鍊身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考試越來越近,我把兩年來的學習筆記進行了小結,並把它們製成了思維導圖。然後把思維導圖塗上顏色,突出重點,並為每門課製作了一幅巨大的大師級思維導圖,而且有時還為每門課程的各主要章節製作了思維導圖。通過這種方式,我就能弄清楚一些更詳細的內容是在何處、以何種方式組合起來的。此外,對課程本身也有更好的整體認識。這樣,我就能以十分精確的回憶“蜻蜓點水”般地在該門課程的各章節之間穿行。
我堅持每周複習一次思維導圖,越臨近考試越有規律。我試著不看書或其他任何筆記來練習我的回憶思維導圖,即根據我的記憶簡要地畫出各門課程的知識以及我的理解,再將這些思維導圖與我的大師級思維導圖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別。
我還閱讀了所有重要的著作,並從中篩選出少數幾本特別重要的書,然後深入地閱讀,將其製作成思維導圖,從而最佳化我的理解力和記憶力。此外,我還研究優秀文章的寫作風格和組織脈絡,並以自己的思維導圖為基礎來練習短文和寫作考試。
能完成這些學習任務全靠我一直注意鍛鍊身體。每周跑步2~3次,每次2~3英里,多呼吸新鮮空氣,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還經常到健身房鍛鍊。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好。我發現好的體魄使我的注意力格外集中。俗話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有健康的大腦,有健康的大腦,才會有更健康的身體。我對自己的感覺越來越好,對我的功課也越來越滿意。
入學考試及結果
愛德華最終參加了4門考試:地理、地理學獎學金論文、中世紀史和商學。其最終成績如下:課程分數等級地理A頂尖學生地理學獎學金論文優秀頂尖學生中世紀史A頂尖學生商務研究A和兩個優秀頂尖學生成績揭曉不到一天,愛德華在劍橋首選的學院就接受了他的入學申請,並準許他在開始大學生涯之前“休學”一年,先到世界各地遊歷一番。
劍橋歲月
在體育運動方面,他很快就成功地加入了學院的足球、網球和壁球隊。
在學生社團活動中,他也許可被稱之為“過於有成就者”。因為他除了成立“青年企業家協會”這一歐洲同類社團中規模最大的組織之外,還應邀擔任了“全優協會”——一個擁有3600名會員的慈善團體的會長。在他的領導下,會員增至4500人,並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最大的社團。鑒於愛德華在這兩個社團中的傑出表現,其他社團領導人請求愛德華組建並領導一個“會長協會”。他果真成立了這么一個協會,並成為“會長俱樂部”的主席!
圖1.1愛德華•休斯的劍橋歲月,他在這裡創立了青年企業家協會在學業上,他首先研究了“普通學生”的學習習慣並報告說:他們往往花費12~13個小時去閱讀一篇文章,用線性的方法記錄一切信息,並閱讀所有可能與之相關的書籍。此後,他們再花費3~4個小時去寫文章(有些學生實際上要重寫,因而有時要花費整整一周的時間在一篇文章的寫作上)。根據在入學考試中的準備及考試經驗,愛德華決定每周用5天、每天2~3個小時的時間學習。“在這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內,我去聽一堂重要講座,然後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把各種有關信息進行歸納總結。我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一旦選定某些論文,我就把我對這一主題所知道的一切或認為與之有關的內容做成思維導圖。然後再把它放幾天,在心中反覆思考,然後快速、分門別類地閱讀相關的書籍,並將書中的有關信息做成思維導圖。然後我會休息一下或鍛鍊一下身體,再回來就論文本身做一幅思維導圖。做好論文梗概之後,再休息一下,然後坐下來,在45分鐘的時間內就完成論文。用這種方法,我常常得高分。”在劍橋的期末考試之前,愛德華擬訂了一份與當初準備得“A”時同樣的考試計畫後參加了6科的期末考試。
結果
第一門考試,他只得了個“及格”——通常情況下“及格”的成績只能算一般,但在這裡卻要算“優”,因為參加考試者有一半沒有過關,而且沒有人得“優”。第二、三、四門課他的成績都是雙優。在期末考試中得雙優,這不只是第一流的成績,而是超一流的,因為這是該校給這些科目的最高分。
畢業之後,立即有一家跨國企業聘請愛德華擔任戰略顧問。據劍橋大學說,這是該校本科畢業生所獲得的最好職位。就像愛德華所總結的那樣:“劍橋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我非常幸運地從那兒獲得了很多東西——一大群朋友、許多經驗、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對學術的濃厚興趣、成功的體驗,以及3年絕對快樂的生活。其實,我與他人的主要差別僅在於我知道如何思考、如何使用我的大腦。在我知道如何得‘A’之前,我也總是得‘B’或‘C’。我成功了,別人也一樣能成功。”
今天的愛德華•休斯
劍橋大學畢業之後,愛德華在倫敦工作了兩年,然後他申請去讀商學院。他申請的是當時世界頂級的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而且被兩所大學都錄取了,但鑒於哈佛大學的國際聲譽,他最終選擇了哈佛大學。
在哈佛大學就讀期間,他仍然積極從事社團活動和體育運動,同時他的學業也非常突出。他是一名貝克學者(BakerScholar)——哈佛商學院授予5%的優等生的榮譽稱號。
從哈佛大學畢業之後,他開創了自己非常成功的事業,曾經出任多家公司的執行長。他的妻子是澳大利亞人,曾經是一名職業壁球選手。他們有兩個漂亮的孩子。他們住在加州的聖迭戈,一個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氣候最宜人的地方。愛德華現在是一家納米技術公司的執行長,是“青年總裁組織”的會員和多家慈善基金會的董事。他仍然積極從事體育運動,是一名零差點高爾夫球選手。
直到今天,他一直在使用思維導圖和他從《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中學到的學習技巧。他尤其高興的是,他的孩子在學校也可以學習使用思維導圖,他希望他們的老師思想能夠更加開放,能夠比他當年的老師更能意識到學生們無限的潛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